Total Pageviews

2021/02/06

[閱讀筆記] Principles for Navigating Big Debt Crises (4/9)

 

  1. 【匯率考量例子】假設歐洲某一位基金經理人看好台灣的股票市場,想要購買台灣上市公司的股票。 他匯了 100 萬美元到台灣來,但在進場買股票之前,首先必須在外匯市場出售美元,取得新台幣。 因此,這位基金經理人的投資決策顯然也會受到匯率的影響。若其他條件不變,當匯率為 26 時,國外投資人來台灣購買股票的意願較低; 相對而言,匯率為 30 時,國外投資人來台灣買股票的意願較高。 因此,對國外投資人來台灣買股票而言,美元外匯市場的供給線為正斜率。(https://bit.ly/2HAvpsv)

  1. 當匯率= 30 時,假設某商品在台灣市場上的售價是新台幣 300元,並且暫不考慮運輸成本,則這項商品在美國市場上的售價將為 10 美元。當新台幣升值,匯率下降為26之後,這項商品在美國市場上的售價將上升為 30026=11.54 美元 (價格上升時,需求量減少);當台幣貶值,匯率上升至 32,在美國的商品售價下降為 30032=9.38因為本國貨幣升值對於出口數量有負面影響,許多出口導向國家的央行為了提高經濟成長,都傾向於採取貶值政策以刺激出口。(https://bit.ly/2HAvpsv)

  2. 央行干預匯率的唯一方法是直接參與外匯之買賣。假設原先市場均衡為 E,匯率為 30。 因為貿易順差擴大,外匯市場之美元外匯供給由 S 右移至 S′,均衡點變為 F,新台幣升值至26。 若央行覺得新台幣升值太多,可在外匯市場買入美元外匯。 圖26.5B 中,央行買匯使外匯需求由 D 右移至 D′ 時,市場均衡移至 H,新台幣對美元之匯率則調整至29。(https://bit.ly/2HAvpsv)

  1. 央行可以干預匯率,但有一個副作用,那就是央行在外匯市場買入外匯時,準備貨幣即增加;反之,賣出外匯時,準備貨幣會減少。再以前面圖26.5B 為例,若央行在外匯市場買入價值新台幣1億元的美元外匯,則準備貨幣即增加1億元。 在基於物價穩定的考量下,央行希望準備貨幣只增加1,000萬元,它可以在公開市場上發行定期存單 (Certificates of Deposits,簡稱為 CDs) 9,000萬元。 當商業銀行或大企業向央行買入這些定期存單之後,準備貨幣即減少9,000萬元。 因此,到最後央行持有的美元外匯增加1億元,央行流通在外的定期存單餘額增加9,000萬元,準備貨幣增加1,000萬元;而在沖銷之後,新台幣升值的壓力減少。相對而言,若央行希望新台幣升值,它可以進行與上述相反的政策,亦即在外匯市場出售美元外匯,然後在貨幣市場買入定期存單。(https://bit.ly/2HAvpsv)

  1. 匯率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影響 (https://bit.ly/2HAvpsv)

貶值對出口商有利 (在國外的產品價格下降,比較好賣);

對消費者與進口商不利 (進口商品 / 原物料價格變高)。

長期貶值會讓出口商缺乏產業升級動機,因為價格低比較好賣;

貨幣升值時,會淘汰附加價值較低的產業,出口商因競爭產生升級動機。

長期貶值會讓貿易對手國展開報復政策,例如 1980 年代中期,美國要求台灣解除外匯管制

長期貶值會讓出口佔 GDP 比例持續攀升,使本國景氣易受外國影響

低利率會造成財富重分配,債務人得利,債權人不利。

企業向銀行借錢,是債務人;家庭把錢存入銀行,是債權人。


  1. 台幣升值 vs 貶值 (https://bit.ly/3mviI0X)


台幣升值▲

台幣貶值▼

實務

1元台幣可以換到更多的日幣

1元台幣可以換到的日幣變少了

原本1台幣能換到3.6日幣,現在1台幣可以換到4日幣,就稱為台幣升值(日幣貶值)

原本1台幣能換到4日幣,現在1台幣只能換到3.5日幣,就稱為台幣貶值(日幣升值)

從匯率角度來看,台幣兌日幣從0.2777兌一日幣降至0.25兌一日幣(0.25台幣就能買到1日幣)

從匯率角度來看,台幣兌日幣從0.25兌一日幣升至0.2777兌一日幣(0.2777台幣才能買到1日幣)

理論

一單位本國貨幣可以換到更多的他國貨幣,台幣價值上升

一單位本國貨幣可以換到的他國貨幣變少了,台幣價值下降

優點

有利進口,對於進口商而言外幣計價的貨物變便宜了,成本降低

有利出口,對於出口商而言,收到的外國貨幣可以換到更多的台幣了,在當地販售的產品價格變便宜

缺點

不利出口,對於出口商而言,收到的外國貨幣可以換到的台幣變少了。例如:台幣升吃掉獲利台積電少賺百億 | 蘋果日報

不利進口,對於進口商而言以外幣計價的貨物變貴了,成本上升

思緒

台幣升值 🠞 台幣價值上升 🠞 在外國產品售價上升 🠞 不利出口 (有利進口,因進口價格變低)

台幣貶值 🠞 台幣價值下降 🠞 在外國產品價格下降 🠞 有利出口 

(不利進口,因進口價格變高)


  1. 通膨時,政策制定者常見的好與壞


管理良善

管理不善

管理

通貨

  • 政策制定者虛張聲勢,強力宣示不會允許本國通貨貶值太多。一旦官方真的放任貨幣貶值,一定讓外界出乎意料。

  • 官方貶值幅度大到足以讓一般人普遍不再預期還會繼續貶值

  • 一開始官方貶值幅度太小,外界預期還會繼續貶值,導致利率與通膨預期心理升高。

縮小外部失衡

  • 緊縮外部政策導致國內需求因所得降低而衰退。

  • 政策制定者創造誘因,吸引投資人繼續持有本國通貨

  • 政策制定者偏重國內情勢,採用過於寬鬆的貨幣政策,意圖讓國人延後痛苦,卻推升通膨。

  • 政策制定者企圖以資本管制或其他禁令來阻止資本外流。

緩和下降趨勢

  • 明智且審慎地使用外匯準備來緩和外國資本的流出,同時努力縮小失衡。

  • 一昧仰賴出售外匯準備來維持較高水準支出。

處理呆帳 / 

違約

  • 循序漸進解決負債過高之實體債務,以其他領域的信用來彌補缺口。

  • 放任失序違約的情事發生,導致不確定情勢升高,引發資本外逃。


    1. 對於想要穩定國際收支的政策制訂者來說,通膨是次要考量,確保一般人能透過本國通貨的儲蓄獲得正報酬,才是優先考量。所以,政策制定者會設法讓本國通貨貶值到夠低的水準,好讓本國通貨持有人獲得正報酬。

    2. 從短暫的通膨型蕭條轉為超級通膨的惡性循環,其重要特質有:① 政策制定者未設法解決外部所得、外部支出與償債間的失衡;② 長時間以大量印製鈔票的方式,持續為外部支出提供資金 (資金卻不斷外逃 / 放空 / 買黃金)。

    3. 隨著貨幣貶值、央行印製越來越多鈔票,一般人的行為會因為強烈地通膨預期而產生改變。貨幣貶值會導致資本外逃,每一輪新鈔被用來購置實體資產 (ex. 黃金 ) 或外國資產的比率日漸攀升,換言之,新鈔並未被用於有助本國經濟活動的商品與勞務資出 (生產型資產),新鈔被用放空、買黃金、買外國資產,外國投資人對此國家敬而遠之,本國股市因此重挫,導致希望透過貶值來改善國內經濟的期望落空。

    1. 當通膨壓力擴散到工資層面,會造成工資 - 成本循環 (wage-cost spiral)。勞工要求更高的工資,以弭補日益因物價上漲造成日益降低的購買力,資方為彌補人事成本的增加而提高售價。由於工資指數化 (wage indexing, 依照通膨率加薪),在物價與工資指數化的情況下,久而久之就變成惡性循環,如此周而復始地不斷循環:貨幣貶值 🠞 物價上漲 🠞 紙鈔數量增加,因貨幣價值下降導致貨幣貶值 🠞 物價上漲 ...。

    1. 超級通膨時的投資守則

    超級通膨時的投資守則

    放空本國通貨

    把錢匯出國外

    購買原物料商品

    投資原物料商品產業,如黃金、媒與金屬

    不要購買股票、債券更是被徹底毀滅


    1. 一旦通膨型去槓桿化加劇為超級通膨,本國通貨將永遠無法恢復它作為保值品的地位。此時為了終結超級通膨型去槓桿化歷程,典型的作法是創造一項擁有國家強力支持的新通貨,並分階段逐步淘汰舊通貨。例如,台灣在光復之初也曾歷經物價一日數變,每年漲幅高達 500%~ 1200% 之間的艱困環境,後來在實施新台幣改革後,才漸漸抑制了惡性通膨的持續。

    2. 若出現以下兩種狀況,會提高戰爭發生機率:

    戰爭發生原因

    說明

    ① 國內階級對立

    國內的有錢人 / 資本家 / 政治右派人士 vs. 窮人 / 無產階級 / 政治左派人士 之間的經濟矛盾所產生的對立與衝突,最終造成民粹主義、獨裁、國家主義與軍閥領導者掌權。

    ② 國家間的衝突

    經濟與軍事勢均力敵的強權國家之間產生的衝突。


    1. 如何分辨左派與右派 (https://bit.ly/38iEK3x, https://bit.ly/382MCWA)

    左派

    右派

    認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公平的,要盡力的去消除一切造成不公平的干擾

    認為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是公平的,要盡力的去維持能讓這個世界更加的公平的制度

    支持自由競爭

    認為自由競爭會造成不公平

    強調自由和人權

    強調權威、秩序、傳統

    思想起源於左派的馬克思

    思想起源於右派的亞當斯密

    趨向工人的利益

    以資本家或雇主之利益為主

    結果公平

    程序公平

    反對自由市場

    接受自由市場

    偏好大政府

    偏好小政府

    主張平等

    主張自由

    集體主義

    個人主義

    社會主義

    資本主義


    1. 戰爭時期所造成的經濟增長,與承平時期有所不同。戰爭時期的 GDP 增長來自於更多軍備的生產 (因為原本的軍備在戰爭中被摧毀),降低的失業率導因於服役人口增加,由於由上而下的資源分配的不同,改變了原本的生產與獲利能力。

    2. 通常國與國之間的衝突,會取決於是哪一類型的關係,影響事態的發展:

    合作 - 競爭關係

    互相威脅關係

    互相斟酌對方最珍視的東西,並為了換取我方最想要的東西,嘗試為對方提供他們重視的事物。

    雙方只會一昧思考如何傷害對方,期待透過傷害對方的行為,逼對方走投無路,並因恐懼而棄守。

    雙贏的方向走,雙方談判立場很強硬,但會尊重與體諒對方立場。

    兩敗俱傷的方向走,雙方透過「戰爭」互動,而非透過「談判」。


    1. 戰後的雙方,勢必得面對巨額債務,戰敗國處境尤其艱難,看看 WW1 的戰敗國德國與 WW2 的戰敗國德國與日本,即可窺知一二。戰後必須將調整生產重心,政府必須舉借大筆現金來支應大規模赤字,人力用途也須大幅調整。

    1. 各國政策制定者最大的問題是,通常都要等到危機惡化到極端狀態後,才肯採行強而有力的回應,那時都為時已晚。

    2. 債務危機管理的關鍵在於能否分段延展呆帳造成的痛苦。如果一國的債務是以本國通貨計價,通常能藉由分段延展呆帳的痛苦,善加管理債務危機。最大風險通常不在債務本身,而是在政策制定者缺乏知識 / 權限,以致無法做出正確決策。如果一國債務是以外幣計價,就必須透過很多困難的選擇才能掌控局面 (ex. 德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