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設計 (Choice architect) 是指負責組織讓人決策的環境 (organizing the context in which people make decisions),此類設計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例如:
家長式的自由主義 (Libertarian Paternalism) 是相對柔性、非侵入性的自由主義,因為其所提供的選擇並非封閉性的、不會讓人感到有負擔,不會強迫人們去選某個選項,依舊提供所有選項讓人們做選擇。如果人們還是想要抽雪茄、大吃甜食、選擇不健康的健康照顧計畫、退休金儲存不足等,家長式的自由主義不會強迫他們去做不想做的事。它會試圖使人們朝向改善他們生活的方向前進,它們會輕推 (nudge)。
輕推 (nudge) 在任何的選擇設計 (choice architect) 中,是用可預測的方式來改變人們的行為,而非用禁止的方式。例如,將對身體有益的蔬果放在容易取得的地方,就是 nudge;明文禁止垃圾食物,就不是 nudge。
不能要求一般人跟經濟人(Econs) 一樣做出完美預測,但是至少要求做出沒有偏誤的預測 (unbiased forecasts)。預測可能失準,但是不可在可預測的方向發生系統性錯誤。以規劃謬誤 (planning fallacy) 為例,人們常會過度樂觀地估算完成專案時間;又如你找到一位委外工程師,常會發現他學會相關需要的技術、工具所需的時間,都比你預想的還久。
從上百個研究中確認,人類的預測充滿缺失與偏誤,人類不善於做決策。以安於現狀偏誤 (status quo bias) 來說,或許能解釋這種不願進化的心態。它是人類偏好安於現狀的認知謬誤(cognitive biases)。其實維持現況沒有什麼不好,但之所以被稱作為偏差/謬誤,是因為這種抉擇過程偏離了理性。當現狀優於其它選項,又或者在比較資料不完備時,作出維持現狀的決定屬於一種理性的行為,但現狀偏差所描述的狀況與此不同:現狀偏差底下,現狀成為了比較的基準,因此任何的改變都被視作一種損失。人類的決策經常受到現狀偏差的影響,這種偏好不一定是因為現狀比較好,而是僅出於對現狀本身的鐘愛。
永遠不要低估惰性的力量 (the power of inertia),且此力量是可以被控的。若私人公司或公部門希望產生想要的結果,將想要的結果設為預設選項 (default options) 就能大幅影響人們的決策。設定預設選項的做法 (well-chosen default options),就是 nudge 輕柔的力量,依舊提供所有選項給民眾,只是你將想要的結果設定成預設選項。
理性經濟學家認為,大部分的人總是能在任何時候,做出最佳利益的選擇,或至少可以比別人好的選擇,事實上不然。有經驗、擁有充足資訊的人,且選項能迅速回饋選擇結果,才能做出的正確的選擇;相反的,新手、沒啥資訊,且選擇結果無法迅速獲得回饋,就會做出差勁的決策。
nudge 並非強制的,以學生餐廳為例,依舊提供所有食物選擇,只是在選擇設計 (choice architect) 上,為了讓學生吃得更健康,將蔬菜、水果放在容易取得處,較不健康的食物放在較不易取得處,學生因為惰性,因而夾取較多的蔬果,這就是 nudge 的力量。選擇自由是對抗拙劣的選擇設計最好的保護。
做選擇的是人類,所以選擇設計師必須盡量讓人們選擇越簡單越好。發送提醒,或者讓人們選擇所需耗費的成本最小化。無論是公部門、私人企業,都須遵照的選擇設計原則。
如果「誘因 (incentives) 與推力 (nudges)」可以取代規定與禁令,政府就可以變更小、更適中、更少干預。我們追求的不是更大的政府,而是更好的治理 (we are not for bigger government, just for better governance)。
人腦擁有兩個系統
我們的生活太繁忙、太複雜,無法針對每件事情深入思考與分析,故常利用經驗法則 (Rules of Thumb) 來快速獲得答案。儘管經驗法則很有用,但是其也常有系統性偏誤 (systematic biases),例如:
人類常有過度樂觀的傾向,90% 的駕駛認為自己的駕駛技術比其他人好,幾乎每個人 (包括平常很少在笑的人) 都認為自己比一般人擁有更好的幽默感,94% 的大學教授認為自己比一般等級的教授更優秀。當我們在問創業者兩個問題:① 一般創業成功的機率大約多少?② 你的成功機率呢?通常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 50%,第二個則是 90%,甚至 100%。
若有人因為不切實際地樂觀 (unrealistic optimism) 而再冒不必要的風險,我們或許可以用 nudge 來幫助他們。當人們被提醒一些壞事,就不會如此樂觀,這就是 nudge。
人很厭惡損失 (這是因為 Automatic Systems 對損失非常情緒化),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收益正效用的 2 ~ 2.5 倍,這就是所謂的「損失規避」(lose averse)。
損失規避 (lose averse) 會產生惰性 (inertia),代表你會有強烈的傾向堅持保留目前所擁有的事物。損失規避是一種認知推力 (cognitive nudge),迫使我們拒絕作出改變,即使改變是對我們有利的。
不是只有損失規避 (lose averse) 會造成惰性,安於現狀偏誤 (status quo bias) 也是成因之一,例如許多教師都會發現,學生傾向於坐同一個座位,即使沒有規定座位。損失規避 (lose averse) 與安於現狀偏誤 (status quo bias) 的組合,隱含著若某個選項被設計為預設 (default),將可獲得很大的市佔率,它是很強大的推力,本書將會探討如何設定最佳的預設選項。
框架效應 (framing effect):當醫生與病人解釋術後成功率,兩種說法會造成病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但是意義上是相同的:
在早期推動信用卡消費時,由於信用卡公司會收取 1% 手續費,故零售商店都會針對使用信用卡的顧客收取較貴的費用。信用卡公司深諳心理學,要求零售商店將 credit price 設為 default price,現金價則是折扣價 (取代原本的 cash price,也就是正常價格,以及要針對信用卡顧客收取額外費用)。
推動節能的公共政策,以下兩種做法,第二種會比第一種有效,會擁有較強的推力。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沒意識、被動的決策者 (mindless, passive decison makers),不會啟動 Reflective System 去檢查兩個句子其實是指同一件事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