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ci Effect 的核心理念:突破性創意出現在不同領域、構想、人物和文化的交會點上,多樣性會促進創新,增進發明絕佳事物的機率。
落實構想的兩大要素
何謂創新?如果一種觀念對創造者不新,對別人卻新穎,結果會是如何?例如創造者可以舊瓶裝新酒,或是用新的方式運用螺帽,例如愛迪生和他的團隊發展出新的燈頭,在這種情況下,社會會認定這種產品的確是創新產品。事實上,大部分創新活動都是這樣進行的。
常見兩的兩種創新
異場域碰撞興盛的背後,是因為有三種不同的力量,一起發揮影響,這三種力量不但是跨領域創新出現的原因,也是跨領域創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原因:
腦部通常樂於尋找事物的秩序、集合不同的觀念,找到周遭環境的結構;有創意的人因為從事所謂的「分歧性思考」,通常會做出不尋常的聯想、打破不同的聯想障礙,並將毫不相關的觀念整合起來,因為這類人的觀念延伸的很遠。
容易打破聯想障礙的人,常做以下幾件事:
從心理學家 N. R. Maier 的創意實驗中,所獲得的教訓
讓靈感碰撞源源不絕的方法
善於創新的人,通常都是多產、數量驚人、擁有巨大影響力,例如,畢卡索創造了兩萬件藝術作品;Albert Einstein 寫超過 240 篇論文;Bach 每週寫一首清唱劇;Thomas Edison 申請 10,39 件專利。你在任何領域的創造活動中,通常都會發現 10% 的發明家佔了所有發明的 50%。
不同領域、文化和學科的異場域碰撞會產生不同構想的組合,因此處在異場域碰撞的人,可以產生更多的構想。
與異場域碰撞創新有關的兩個基本事實
古典作曲家創作最多傑作時,也是創造最多失敗作品的時候。一個曾經發展出突破性構想的人,不等於他比較有機會再度提出創見。要打破偶然的侷限,最好的方法就是繼續提出構想,這也是為什麼發明家這麼多產的原因。
異場域碰撞會提高構想變更傑出的機會,因為異場域碰撞點聚集了迥異領域的迥異觀念。你結合兩種不同領域時,也會促使獨一無二觀念組合出現的機會巨幅增加,促成真正的構想爆炸。
靠著打破聯想障礙、進入異場域的文化或觀念碰撞,可以得到的構想組合數目會增加到單一領域所無法企及的程度。這也是為什麼多元團隊可能比同質性團隊更有創意,說明職能多元化可以讓我們產生更多傑出的構想,不同領域的交集不但提供完美的環境,讓大不相同的構想集中,也讓很多不同的構想集中。異場域碰撞的構想爆炸,正是創新人士能夠產出這麼多傑出構想的原因,也讓創新人士得到難以想像的優勢。
掌握構想爆炸的三個方法
若將小組成員變成虛擬小組,成員分頭去想點子,會比實際小組進行腦力激盪產生更多的點子,原因有:① 搭便車現象,因為有人提出想法,其他人就會鬆懈、偷懶、附和想法;② 評估憂慮,由於擔心別人私下評論,故避免提出玄奇、有原創性的構想;③ 阻止現象,因為必須等到別人說完,才能換下一個,導致能討論的想法有限。我建議,應該在腦力激盪會議前 15 ~ 20 分鐘,讓小組成員個別先做腦力激盪,再與會討論,保持每個人都能參與的快步調與進行狀態,讓每位成員的想法都被充分討論。
構想的數量會帶來素質,我們應該追求很多構想,然而,這樣會無可避免地帶來許多矛盾,異場域的碰撞想要成功,必須面對很多失敗,這種矛盾的解決方法就是把失敗納入整個執行計畫中。換句話說,我們必須執行、必須熬過失敗,過程所犯的錯誤都是學習曲線的一部分。
推動越多構想,實現創見的機會越大,但是你的所有構想中,並非每一個都行得通,因此創新的人因推動比較多構想,經歷的失敗會超過比較沒創意的人。人不可能靠著完美無缺的執行或是明確的行動計畫,實現異場域碰撞所產生的構想。
推動方向性構想時,我們知道自己的目標,因此對於多少顧客會購買產品、多少讀者會看我們的新書,或是某種研究會得到什麼結果,都有合理的期望。一旦我們看出目標、看出達成目標需要的重大執行步驟,就可定出詳細的計畫、集中所需資源,開始執行。以上做法對方向性創新來說,作法很好,對跨領域構想卻不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