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2019/07/04

[閱讀筆記] 人類大命運 (5/8)


  1. 傳統認為,是偉大宇宙計畫為人類帶來意義,但人文主義讓角色逆轉,認為是人類機驗為宇宙賦予意義.根據人文主義的想法,人類必須從自己的內在經驗找出意義,而且不只是自己的意義,更是整個宇宙的意義。這是人文主義的主要誡命:為無意義的世界創造意義。因此,現代帶來的主要宗教革命,並不是對神失去信心,而是對人類有了信心.要走到這一步,足足花了數個世紀。思想家寫著宣傳小冊、詩人寫著詩、音樂家譜著交響曲、政治家推動了各種契約,他門共同使人相信,人文可以讓宇宙充滿意義。(p.249)
  2. 在過去,任何根據人類意見而得的意義,都必然是脆弱且短暫的。這麼說來,如果要講絕對真理、講生命的意義和宇宙億的意義,其根據就必須是某種高於人類的來源所產生的永恆法則。從這個觀點,神不但成了意義的本源,也成了權威的本源。意義和權威始終是攜手共進,那些判斷著我們的行動究竟屬於好壞、對錯、美醜等等意義的人,同時也就取得權威,能告訴我們該如何思考、如何行動(p.250)
  3. 在人文主義的倫理中,最有趣的討論就是像婚外情這種彼此感覺有衝突的情境.如果某個行為讓一方感覺良好、另一方卻感覺痛苦,情況會如何?這些感受該如何彼此衡量?兩個情人之間感覺幸福,是否會比配偶和孩子感覺不幸更重要?不論你想站在哪一邊都沒關係,這裡最重要的,是要看出雙方其實用的都是同一套論點。現代人對婚外情的看法各有不同,但無論立場如何,理由都比較偏向於人的感受,而不會是因為聖經或神的誡命。人文主義告訴我們,除非這件事讓人感覺不好,才有可能是件壞事(p.253)
  4. 謀殺之所以是錯的,並不是因為有什麼神曾說「不可殺人」,而單純是因為這會讓被害人與被害人家屬和親友十分痛苦;偷竊之所以是錯的,並不是因為有什麼古籍說過「不可偷盜」,而單純就是因為如果有人失去財產,會感覺不開心。如果某種行為不會讓人感覺不好,就等於沒什麼對錯。如果在同一份古代的文本裡,說上帝曾告誡我們:不可以製作任何人類或動物的形象 (《出埃及記》第 20 章第 4 ),但我就是喜歡雕刻這些人形與動物,過程中又不會傷害到任何人,這究竟有什麼錯?同樣的邏輯也能應用在同性戀的論爭上,如果兩個成年男性彼此喜歡,過程又不會傷害到任何人,這又有什麼錯?為什麼該用法律禁止呢?(p.253~254)
  5. 在倫理上,人文主義的座右銘是「感覺對了,就去做吧」;在政治上,人文主義告訴我們「選民能做出最好的選擇」;在美學上,人文主義說「看的人覺得美,就是美」(p.259)
  6. 人文主義的思維,也深深影響了經濟層面。在中世紀,整個生產流程是由工會操縱,個別的工匠或客戶很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或品位。怎樣叫好椅子,由工匠工會決定;怎樣是好麵包,由麵包公會定義。在自由市場上,顧客永遠是對的。如果顧客不想要、不想買,就代表這款車不好。就算所有大學教授和神職人員都高聲疾呼這是一輛很棒的車,也不會有任何影響。顧客不要,就是爛車,沒有人有權說顧客錯了(p.260)
  7. 人文主義思想的興起,也改變了教育制度。在中世紀,所有意義和權威都來自外部,因此教育的重點就在於順從、背誦經文、研讀古老傳統。但是到了現代,教育的重點變成教學生如何思考。   
  8. 隨著意義和權威的源頭,從天上轉移到人類的內心感受,整個宇宙的本質也隨之改變。對於天使和魔鬼的概念,也已經從漫遊在森林和沙漠間的實體,轉換為人類心靈中的內部力量。天堂和地獄也不再是雲層之上和火山之下的實際地點,而認為是人類內在的精神狀態。只要你心中燃起憤怒和仇恨的火焰,便是正在經歷地獄的苦痛;只要你原諒敵人、懺悔錯誤、與窮人分享財富,就是想有天堂的幸福(p.267)
  9. 如果我相信上帝,那是因為我選擇相信。如果內心叫我要信上帝,我就信。我相信神,是因為自己感覺到神的存在,我的心告訴我,祂就在那裡.但如果我不再感覺到神的存在,如果我的心突然告訴我世上沒有神,我也就不再相信神了。不管哪一種,權威的本源都在於自己的感覺。所以,就算有人說自己信上帝,其實他更信的,是自己內心的聲音(p.267)
  10. 計算知識的三條公式 (p.269 ~ 270)
    1. 中世紀歐洲時代
      1. 知識 經文 × 邏輯
      2. 如果想要知道某個重要問題的答案,會閱讀相關經文,並用邏輯來理解經文的確切含義
      3. 這裡的公式是乘法,是因為兩項元素需要彼此,才能運作。至少在中世紀學者看來,沒有邏輯,就不可能理解《聖經》。如果你的邏輯值為 0,就算你把《聖經》每一頁都讀得滾瓜爛熟,知識總值仍為 0。反過來說,如果你的經文值為 0,邏輯再好也沒用。如果公式裡用的是加法,代表的就是如果邏輯很好,就算不讀經文,也能擁有很多知識。這在你我看來可能覺得合理,但中世紀學術圈並不同意。   
    2. 科學革命時代
      1. 知識 實驗數據 × 數學
      2. 如果想要知道某個重要問題答案,我們要做的就是搜集相關的實驗數據,再用數學工具加以分析。在實務上,這代表著追求知識的科學家花費多年時間,泡在觀測站、實驗室和研究考察裡,搜集越來越多的實驗數據,不斷鍛鍊自己的數學工具,讓自己能夠正確解讀數據的意義。
      3. 此法有個重大缺點:無法處理的價值和意義的問題。要克服困難,方法之一就是在新的數學公式之外,繼續運用舊的中世紀公式。如果是碰上的是很實際的問題,像是確定地球的形狀、搭橋、治病等,就搜集實驗數據,做數學分析;但如果碰上倫理問題,像是能不能允許離婚、墮胎或同性戀,就轉向經文求助。   
    3. 人文主義時代
      1. 知識 經驗 × 感性
      2. 如果我們想知道任何道德問題的答案,我們需要連接到我們內心的經驗,並以最大的感性來觀察他們。在實務上,這代表著追求知識的方法亦靠多年的經驗累積,並鍛鍊感性,好讓我們正確理解這些經驗。
      3. 經驗是一種主觀現象,有三個主要成分:知覺、情緒及想法。在任何時刻,我的經驗都包括了我的一切感知(熱、愉悅、緊張等);我所感受到的情緒(愛、恐懼、憤怒等);以及一切出現在我腦海中的想法。
      4. 感性包含兩件事:第一,是注意到自己的知覺、情緒和想法;第二,是允許這些知覺、情緒和想法影響自己。即要對新的經驗抱持開放態度,允許新的經驗改變自己的觀點、改變自己的行為、甚至改變自己的個性
      5. 經驗和感性會形成彼此加強的無限迴圈。沒有感性,就無法經驗體會任何事物;沒有經驗體會各種事物,又無法培養感性。感性並不是什麼能夠靠著讀書或聽演講的抽象能力,而是一種實作技巧,必須在實踐中慢慢成熟。   
  11. 欠缺必要的感性,就無法體驗到某些事物;缺乏長期的經驗,就無法培養感性。我們不是一出生就帶著良知,在人生旅程上,害人者人恆害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如果我們注意到這件事,道德的感性就會越來越敏銳,這些經驗就能提供有價值的道德知識,告訴我們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以及自己是怎樣的人。因此,人文主義認為,生命就是一種內在的漸進變化過程,靠著經驗,讓人從無知走向啟蒙(p.271)  
  12. 人文主義生活的最高目標,就是透過各式智力、情緒及身體的經驗,充分發展你的知識。十九世紀初建構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人物威廉.洪堡德 (Wilhelm von Humboldt) 曾說,存在的目的就是「用生命能體驗到最廣泛的經驗,蒸餾成智慧。」他也寫到:「生命只有一做要征服的高峰,設法感受一切身為人的感覺。」這正可做為人文主義的座右銘。(p.272)
  13. 根據中國哲學,世界是由陰陽兩種相對、但又相依的力量所維繫。每股科學的陽,都包含著一般人文主義的陰,反之亦然。陽給我們力量,而陰則提供倫理判斷。現代性的陽和陰,分別就是理性與感性、實驗室與博物館、生產線和超市。人們常常只看到陽的一面,認為現代世界就是枯燥、科學、邏輯和實用。然而,現代世界其實同時也是個奢華的超市。人文主義將生命看作是一連串的經驗,例如旅行社和餐廳真正賣的不是機票、也不是什麼高檔晚餐,而是新奇的體驗(p.272)
  14. 人文主義的分裂 (p.282)
    1. 自由人文主義:屬於正統教派,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人,擁有獨一無二的內在聲音、永不重複的一鑾串經驗。
    2. 社會人文主義:包含各種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運動
    3. 進化人文主義:以納粹為最重名代表
  15. 民主投票要有約束力,前提是投票的人覺得大家還算是某種自己人。如果其他投票人的經驗對我來說十分陌生 (ex. 德國與難民),而且我相信這些人並不了解我的感受、也不在意我最在意的事,就算最後投票結果是 100 : 1,我也不會接受這個結果。民主投票通常只能適用於一群有共同關係的人,像是有共同的宗教信仰、或是有共同的民族神話。這些人早已有基本的共識,只是人有某些異議上待解決(p.284)
  16. 自由人文主義與社會人文主義的簡單比較 (p.287)  
  17. 進化人文主義第一步,可能就是指出:自由主義和社會注意都會畫條線,把自己和其他動物隔開,直接認定人就是比狼優越,所以人類的音樂比狼嚎有價值。然而,人類也會受到演化力量的影響。正如人類比狼優越,某些人類文化也會比其他文化先進。人類的經驗也有明確的階級層次之分,而我們對此無需抱歉。(p.296) 
  18. 2011 年曾有一波社會抗爭運動席捲西方世界,像是佔領華爾街 (Occupy Wall Street)、或是西班牙的 15-M 運動,但這些運動並非反對民主、反對個人主義或人權,甚至也不是反對自由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相反地,他們是責怪政府未能達成自由人文主義的理想。這些運動要求市場必須真正自由,而不是被那些「大到不能倒」的企業或銀行控制和操控。他們要求真正具有代表性民主制度,能夠照顧一般大眾,而不致照顧有錢的遊說客和有利的利益團體 (p.304)
  19. 新科技殺死舊神、催生了新神,所以農業時代的神和狩獵時代的神不一樣,工廠工人想像的天堂也與農民不同;有了 21 世紀的革命性新科技之後,出現前所未有的新宗教的可能性,絕對遠遠超過讓中世紀的信條起死回生。伊斯蘭基本教義派可以繼續像念咒般,複誦著「伊斯蘭就是答案」,但宗教只要與當今的科技現實脫節,恐怕就連民眾所問的問題都無法理解(p.305~306)
  20. 塑造歷史的,往往是一群往前看的創新者,而不是向後看的大眾。一萬年前,多數人都是狩獵採集者,整個中東只有寥寥可數的少數先驅者是農名,但未來是屬於農民的;1850 年,全球有超過 90% 的人是農民,然而不管是在恆河、尼羅河或長江沿岸,都沒有人知道蒸汽機、鐵路或電報線,然而在曼徹斯特和伯明罕,一小群領導工業革命的工程師、政治家和金融家,就已經決定了這 90% 農民的命運。蒸汽機、鐵路和電報改變了食品、織品、車輛和武器的生產方式,讓工業強國有遠勝於傳統農業社會的決定性優勢。(p.306)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