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Bullshit 本書目的:
Max Black 在《鬼扯連篇》(The Prevalence of Humbug) 一書裡,提到鬼扯 (Humbug) 的同義字,包括廢話 (balderdash)、噱頭 (claptrap)、空話 (hokum)、蠢話 (drivel)、胡說八道 (buncombe)、鬼話連篇 (imposture)、大肆吹噓 (quackery) 等。Max Black 有針對鬼扯 (Humbug) 提出正式的定義:欺騙性的誤導用語,但卻不到說謊的程度,尤其是藉著虛偽的語詞或作為,不正確地表述自己的思想、感覺或態度。
鬼扯 (Humbug) 具有「欺騙的意圖」,行為特性與說謊相似,但不等於說講話。鬼扯的成立條件是:陳述事情時,抱持「騙人的意圖」。說謊是講假話騙人,鬼扯則是想騙人,有可能說真話,也有可能說假話。
鬼扯的主要目的,正是要讓聽眾對於表述者當時的想法產生錯誤印象;製造錯誤印象 (false impression),就是鬼扯的主要目的與著眼點。
shit 這個字,就如同它字面上的意意。排泄物通常沒有經過設計或精練,就只是被噴出的、毫無營養的排泄物。其可能有一致性的形狀或沒有,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絕對不是刻意做出來的。於是,很費心製造出來的 bullshit,在想法上級出現了某些內在張力。
說謊 (lie) vs. 放屁 (bullshit)
放屁並不是說謊。一個企圖藉著放屁蒙混的人,他的焦點是全景的,可以好整以暇的假造整個脈絡。放屁比較像藝術,它比說謊更開闊、更獨立、有更多機會可以用來即興表演、渲染和玩弄想像。
除非一個人認為自己知道真相,否則這個人不可能說謊,但是放屁的創作根本不需要做這種確認。因此,說謊就是在回應真相,他某種程度上面還是尊重真相。
放屁是一種普及的社會現象,少見多怪。成功兌現的屁,叫實現目標;無法轉換的放屁,則成為謊言。
當一個誠實的人說話,他只說自己相信為真的事情;至於說謊者,所說的就是自知為假的陳述。然而對於放屁者來說,上述這些都不存在:他既不在真實的這一邊,也不在造假的這一邊。說謊的人和誠實的人都把目光擺在事實上頭,放屁的人則根本不在意事實,除非這麼做能符合他的利益,讓他不受懲罰就逃過自己說過的話。他不在乎自己說的話是否真確的描述事實,他只挑選或編造,以符合他的目的。
陳述的人缺乏一種對事實的關切,認為事實真想如何都沒有差別的態度,就是放屁的本質。
「Bull」是指「沒有目標的任務」,這種任務源自於他們沒有其他事情可以發揮,藉以顯露組織最主要企圖或組織需要他們的目的合理化。例如過度的整潔和官僚主義,這對軍人或政府官吏的真正目標皆無所助益,然而這都是那些負責讓他們發揮目的之機關或官員所制定的。
「沒必要的例行任務或儀式」,乃是強加於人的活動,與動機的正當性並無關聯,它和人們在打屁大會所說的話一樣,與他們固有的信念也無關;而放屁也同樣和真假沒有關聯。
當我們稱一個人在講空話 (hot air),指的是他嘴上所噴出的只不過是股熱風,內容空洞、沒有實質內容,也就是說,他使用語言不是為了要達成內容該達成的目的。
說謊 vs 呼弄
放屁的本質不在於它的假,而在於它是「騙人的東西」(phony)。假冒的東西之所以有問題,不在於它像什麼,而在於它是怎麼做出來的。這與放屁有相似且基本的面相,即放屁所表現的是不理會真實,不需要是假。放屁的人是在假冒事情,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必然得做錯事。
和說謊相比,放屁更容易逃避人們的指責。人們對放棄的容忍度大過說謊,這可能是我們比較不把放屁視為一種人身冒犯。我們可能會盡量設法和放屁的行徑保持距離,但反應可能僅是不耐煩或生氣地聳聳肩,而不會像說爽常常激起的遭到冒犯的感覺,以及因此為之震怒。
說謊 (lie) vs. 放屁 (bullshit)
毫無節制的放屁,也就是做任何評斷時只想著這場合適合說什麼,任何真假都毫不在意,於是,一個人關心事實的「正常習慣」會越來越差,甚至消失。
有人說謊話,有人說真話。一端視被「真」的權威所指引;另一端則是否定「真」的權威,還拒絕「真」的要求,兩端都是各自根據他們對「真」的理解做回應。放屁者完全忽視兩者的要求,這種人不像說謊者拒絕「真」的權威、反對真實,因為他根本就不在意真實。就影響效力而言,放屁者比說謊者更嚴重,是「真實」的更大敵人。
當情況需要人們去講他不知道在講什麼的時候,放屁即不可避免。因此,當一個人有責任或機會,針對某些話題去發表超出他對該話題相關事實的知識時,放屁行徑即被刺激而出。當今人們普遍相信,作為民主社會之公民,有責任要對所有事或至少有關國家的任何事都表示意見,在這種強況下,許多與屁話密切相關的案例就會出現。
當今放屁現在氾濫,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目前各類懷疑主義大勝,它還否認我們對一件客觀實體的掌握途徑是足以信賴的,因而任何我們不可能知道何者為真。這種「反真相」逐漸蛀蝕我們對公正無私努力來解決熟真孰假的信心,也蛀蝕我們對客觀調查來瞭解他人觀點的信心。當人們從致力追求「正確無誤」的理想信條上退縮,轉而追求所謂「誠意」這種替代性想像。從「忠於事實」變成「忠於自己」,當大家以「誠意」為名,相信自己才是最後標準時,所謂的誠意也就成了放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