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2020/10/08

[閱讀筆記] Misbehaving: The Making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不當行為, 4/4)

  1. 價格經常是錯的,而且有時候還錯得很離譜。除此之外,當價格背離基本價值甚遠,資源的配置錯誤也會變得更嚴重。例如在美國,當住宅價格發生國家性上漲時,有些區域不但漲得特別快,房價租金比甚至飆破歷史紀錄,有些區域甚至樂觀地預期未來房價會繼續上漲,沒想到回歸均值 (regression to the mean) 這回事。

  2. 決策心理學有五項發現:

決策心理學有五項發現

說明

① 人們常過度自信

人們對於自己的判斷能力的評價,高過其實際能力

② 人們常會做出過於極端的預測

人常會在當下做出一廂情願地做出極端預測

③ 贏家的詛咒

當許多投標人為同一個標的競爭時,贏得拍賣的往往是最看重標的物的那個人

④ 錯誤共識效應

一般人傾向於認為其他人與他們偏好相同,認為其他對手會跟他覬覦相同目標

⑤ 現時偏好

任何人都想要現在就拔得頭籌


  1. 代理人問題,更正確的名稱是「笨蛋委託人問題」,因為老闆想要馬上就看出成績,下屬就必須做出短視的決策。在許多情況,而且不限於體育活動領域,老闆都至少要和僱員負起同樣責任,總教練之所以交易順位更高的選秀權,是因為老闆希望現在就看到比賽獲勝。

  2. 遵循傳統智慧能讓你免於被炒魷魚,聰明的老闆會敦促部署遵循能夠在最大程度提升獲勝機率的策略,並且告訴他們沒人會因此丟掉工作,但是這樣的老闆不多。

  3. 研究發現,有兩種情境會降低常人的風險規避清向,甚至變得主動尋求風險。第一種情境是當他們手風正順,玩的是「莊家的錢」;另一種情境則是當他們落居下方,確有機會扳回一城時。「一擲千金」的參賽者表現出同樣的傾向,而且是當他們面對損失鉅額金錢的高風險時。

  1. 當人們有機會翻本時,傾向於在面對損失時押注冒險。

  2. 人們無法存到足夠的錢退休的三大障礙

三大障礙

說明

惰性

  • 加入退休金計畫後,人就會懶得變更。

  • 讓民眾一開始就選擇儲蓄率較高的退休新計畫,並設定他們自動加入該計畫,讓惰性從阻力變成助力

損失規避心態

  • 人們都痛恨損失,討厭自己的薪水數字下降。

  • 損失規避是以名目數字來估計,不考慮通膨調整,所以如果可以想出某種避免讓員工感覺自己的薪水數字被削減,就不會對儲蓄心生抗拒。

自我控制

  • 人們都傾向選擇當下,但是當我們想到的是未來而非當下時,就會更有自制力。


  1. 「家長式領導」或稱為「推力」,無法解決所有問題,某些禁令與命令無可避免,社會必然需要規則和法條才能存在。我們要求孩子們上學、行車須遵守交通規則等。各國可自行決定駕駛應該左駕或右駕,不過當英國人走訪美國時就不可以右駕;即使是徹頭徹尾的自由主義者也同意,你不該因為討厭鄰居就把他殺死。

  2. 「推力」(nudge) 可以減少錯誤,例如 Amsterdam 的 Schiphol Airport,為了讓男性在使用機場廁所的小便斗時,更注意自己射出的方向,便在小便斗增加佳瑩的蝕刻圖像,根據機場管理者回報,這些家蠅圖減少 80% 的尿意就飛濺。小便斗的蒼蠅變成推力的完美典範。推力是吸引我們注意力和影響行為環境的某些小功能

  3. 又如英國政府,為了讓納稅人儘早繳清欠稅,減少走上代價高昂的法律訴訟,也善用了推力,其寄信給欠稅的公民,多數人最後乖乖繳稅,讓高達 900 萬英鎊的稅款較往常提前 23 天入帳,信件的內容如下:

英國絕大多數人按時繳納稅款。

在您的居住地,絕大多數皆按時繳納稅款。

你目前是極少數沒有按時繳稅的人。


  1. 如果你想鼓勵某人做某事,就得把它弄得容易一點。改變人們行為的第一步稱為「解凍」。而解凍的其中一種方法就是移除阻止他們改變的障礙

  2. 所謂推力不一定要很有創造力、很精密,或是得巧妙隱身。簡訊的形式很簡單,而且直接提醒也可以非常有效。舉個來自健康領域的例子,為了提醒瘧疾病患在整個療程中按時服藥,運用提醒服用瘧疾藥物的簡訊就非常有效。有效的簡訊通常都很短,畢竟提醒本身才是最重要的資訊,而非其他額外資訊

  3. 就是因為市場會犯錯,金融市場才會變成最有機會賺錢的地方,才會有不少研究者的聰明才智都投注在鑽研可望帶來利潤的投資策略。

  4. 一個理論若是建立在理性經濟人行為之上,就不可能有實證的基礎,因為理性經濟人根本不存在於這個世界。

  5. 一個亟待行為學分析的重要整體經濟政策,就是如何打造能夠提振經濟的減稅方案。這時政策制定者需考慮到一個原本認為無關的因素,退稅應該一次給足或在一年內分多次給?若目標是刺激消費支出,我的建議是分成多次給。一次給足的退稅可能會變成存款,或被用於償還貸款

  6. 另一個亟需透過行為學檢視分析的宏觀問題是,鼓勵民眾創業的最佳方式究竟為何(尤其是鼓勵那些成功機率較高的)?右派經濟學家傾向降低高收入者的邊際稅率,左派經濟學家傾向於推動特定產業的補助,或放寬中小企業的貸款資格。但是,國家該做的是,為失敗者提供較柔軟的緩衝墊,讓追求成功者不必冒著付出沈痛代價的失敗風險。

  1. 許多創業者一開始就對成功機率懷抱不切實際的期望,絕大多數創業者相信自己的成功機率遠超過平均,⅓ 左右的創業者相信他們鐵定成功。

  2. 在教育領域,如何讓孩子們學到最多東西?依據研究結果指出,獎勵學生的輸入(例如,做功課)而非產出(例如,成績)是有效果的。因為最需要幫助的學生其實並不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程度,獎勵他們投入的教育者相信能夠發揮效益的事物,自然是合理的做法。

  1. 獎勵金給予的方式,會對教師們造成莫大影響,若規定未達目標必須返還獎金,在學年一開始就收到獎勵金的教師,其學生表現的進步幅度明晰高於那些目標相同,但學期末才能事情況得到獎勵金的教師。這項發現有個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就是收回獎勵金會讓教師們非常不高興,原因之一是職場上幾乎沒見過「負數」的獎勵金,把錢收回去可能會被認為「不公平」

  1. 快大考前,用低成本的簡訊提醒孩子的家長,相較於另一半完全沒有收到任何通知的家長,有收到簡訊的家長的孩子,提升數學測驗成績的程度相當於額外多上一個月的課,而且程度位於最後 ¼ 的孩子學生受益最多,這就是推力造成的效果

  1.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行為經濟學:

步驟

說明

① 細心觀察

  • 行為經濟學始於簡單的觀察。

  • 當傳統智慧犯錯,推翻它的第一步就是睜大雙眼看看週遭的世界,看清它的真實樣貌,而非其他人一廂情願認為世界該是什麼模樣。

② 搜集數據

  • 如馬克・吐溫所言:「讓你陷入困境的並非是你所不知道的事物,而是你自以為知道的錯誤判斷。」

  • 一般人之所以過度自信,是因為他們向來懶得費新紀錄自己過去的錯誤預測,可怕的認知偏誤更是助紂為虐。抵禦過度自信的唯一方法,就是有系統地搜集數據,特別是那些能夠證明自己錯誤的數據

③ 勇於表達

  • 1977 年,超過 500 人因在跑道上飛機相撞意外中喪命,就是因為荷蘭航空的副駕駛不敢質疑機長,也就是「老闆的權威」。

  • 有些時候即便對象是你的老闆,你依然必須挺身而出,對迫在眉睫災難發出警告。

  • 優秀的領導人能創造一個環境,讓員工覺得依證據來做決定必能獲得獎勵,無論最後的結果為何。理想的組織可鼓勵每個人細心觀察、搜集證據、毫無保留說出看法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