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2020/05/02

[閱讀筆記] Manage Your Day-to-Day (2/3)

  1. 很多人都有多工 (multitasking) 的迷思,根據研究顯示,只有高度自動化行為才是真的多工,例如走路。大部分的活動都需要有意識的注意,所以沒有所謂的多工 (multitasking),只有工作轉換 (task switching),你只是把注意力從這一個任務,換到另外一個任務,等做一段落,又再回到原本的任務。這樣來來回回的做法,只會降低你的專注力、提高錯誤機率
  2. 根據實驗顯示,在閱讀時又使用 IM 或看電視,閱讀時間比單純閱讀 (single task) 增加 25%。較於專心閱讀 (single task)、焦點專一 (sole focus) 的人,閱讀時又分心去做其他事情,會使你的閱讀品質嚴重下滑,拉長整體閱讀時間。
  3. 人類愚蠢的,是忘記我們原本想要完成的事情 (The most basic form of human stupidity is forgetting what we are trying to accomplish)。
  4. 人們常見的壞習慣
常見的壞習慣
說明
❶ 一進公司先檢查 e-mail
  • 早晨是最有生產力的時段,你不該拿來檢查 e-mail 或開會。
  • 檢查 email 常常是非非常難以抗拒的誘惑,人們常常犧牲最有生產力的時段在處理郵件。
❷ 喜歡感覺有進度的感覺
  • 處理完十封 emails 可以讓你感覺完成某些事情。但是仔細想想,這些是最重要的事情嗎?
❸ 看不清機會成本 (opportunity costs)
  • 當你花了 100 元買一杯拿鐵,你就不能將其花在其他地方,這就是一種機會成本。
  • 相同的,你花了 50 min 在處理 emails,你就無法將這段時間花在其他任務。你很可以很容易發現你這 50 min 處理了好幾封 emails,但你卻不容易察覺,若這 50 min 花在其他更有意義的地方,你的生產力會大不相同。


  1. 創造僅僅是放棄那些大大小小會令你分心的事物。 (Creation is in part merely the business of forgoing the great and small distractions.)
  2. 等待有靈感才開始動工,就像站在機場等候火車來臨一樣。等待每件事情都完美才要開始,其實是一種拖延。我們每天必須要持續面對工作以及與不想要的令人分心的事情奮戰,我們必須學習在混亂中保持創造力。
  3. 用 poistive distractions 來對抗 negative distractions:
  4. 自我控制分成兩個層面
  5. 人類的大腦適合短跑而非馬拉松,當你做完需要聚精會神的工作 (mindful work),就該做一些簡單、不太需要動腦的工作 (mindless work),讓你的大腦放鬆、使大腦身體恢復能量,再進行下一回合的 mindful work。
mindful work (需費心的工作)
mindless work (不需費心的工作)
  • 問題解決工作 (problem-solving work)
  • 發明工作 (invention work)

  • 單純生產線組裝工作
  • 複印文件
  • 簡單的清掃工作(如清潔實驗室設備)
  • 從事簡單維護工作
  • 排序或校對任務
  • 簡單的服務工作(如打開文具包裝,並將其放到文具櫃)


    1. 每個人的體力與專注力都不一樣,只要掌握一個原則,精神好的時候做 mindful work,覺得疲憊了就做 mindless work
    2. 身處吵雜、令人分心的世界,如同在敵對場地進行罰球的籃球員,儘管面對喧鬧的主場球迷,你必須學習訓練自己的專注力,將罰球投進。在自我訓練的過程,需要不斷自我追蹤與訓練,一定要經過四個過程:觀察 (observation)、改進 (refinement)、調整 (adaptation) 與毅力 (endurance)
    3. 現今世界最大的挑戰是「保持專心」與「保存創造所需的心智能力」,並且最終在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事物上,產生重大影響。因此,你必須要:
    ❶ 留意持續與世界保持連結所造成的成本
    • 不要總是聚焦於他人,卻錯過了挖掘自身內心潛力的機會
    ❷ 了解你所時時關心的資訊是已經發生的過去式,而非現在或未來
    • 我們常會不斷檢查手機獲得慰藉感,但是這種不安全感,卻將你忽略現在 (present)。
    ❸ 為你每一天建立一個不受打擾的時間
    • 在這段不受打擾的時間,聚焦於對你長遠來說,最重要的兩到三件事情。利用這段時間去思考、消化,你所學習到的事物,並做長遠規劃
    ❹ 多留意你內心的聲音,不要只留意別人的聲音
    • 不要盲從,這跟羊群沒有兩樣。
    • 沒有什麼能比你自己的直覺能大聲地產生共鳴。
    ❺ 對於機緣 (serendipity) 的可能性保持開放
    • 許多最重要的連結 (如人、點子、錯誤等),常常源自於預期外的狀況。


    1. 你是你自身潛力的管理者。你內心的資源,只有當你辨識出它們的價值,才會發展出方法來使用它們。無論未來的技術怎麼變化,最優秀的領導者就是最有能力調整自己,並善用自身心智能力的人
    2. 【重點提示】如何在令人心的世界,保持專心
    ❶ 保護你的創造力時間
    • 在你的行事曆預約一段不受干擾、可以專心工作的時間
    ❷ 在你精神好的時候,做需要高度保持專注的工作
    • 每天儘早處理需要高度專注 (hard focus) 的工作。
    • 自我控制能力會隨著時間流逝而下降。所謂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指抵抗令你分心的能力。
    ❸ 剔除不相關的背景噪音
    • 將與你任務無關的電話、電子郵件與 apps 關閉,這些都會消耗你的專注力。
    ❹ 讓進度看得見
    • 讓長程計畫的進度可見,是一個巨大的驅動力。
    • 透過發布完成的里程碑或保留每日日誌,來讓你的每日成就可見。
    ❺ 讓你的大腦小憩片刻
    • 執行具挑戰性、創造力的工作時,需搭配一些較不費心力的工作 (mindless tasks),讓你的大腦稍微休息與補充體力 (refuel)。
    ❻ 在休息期間才使用手機
    • 在休息期間可以檢查你的智慧型手機,讓自己敞開心扉,抓住可能的機會與機緣 (serendipity)。


    1. 科技本該是協助我們的工具,若我們沒有善用智慧來使用它,很容易被其所奴役。每個新科技都會反咬我們一口,當其力量越強大,就越可能被誤用。
    2. e-mail 是我們在上班日必定會用到的科技,根據研究顯示,平均每個知識工作者會花 28% 的時間在處理 e-mail。因此,為了成為一個有生產力的知識工作者,你必須善用此工具,不要被此工具奴役、降低自己的生產力。有幾點規則可以參考:
    ❶ 為你的 e-mails 加上標籤,讓你更容易找到
    ❷ 設定郵件規則,讓 inbox 自己排序
    ❸ 將處理完的 e-mail 歸檔 (archive),這樣你才能專心
    ❹ 為你的 e-mail 加上 color code,讓你可以透過視覺即可判斷輕重緩急
    ❺ 使用提醒工具,讓重要的 e-mail 討論串可以重新浮出水面
    ❻ 將 e-mail 轉換成 task,你才不會遺漏重要任務
    ❼ 追蹤 e-mail,讓你可以知道何時被讀取
    ➑ 建立 e-mail templates,讓你可以快速回覆常用訊息
    ➒ 取消不必要的新聞訂閱
    ➓ 限制你的 e-mail 內容在五個句子以下
    ⓫ 使用 social plug-in,讓你可以得知 e-mail 背後的面向與事實


    1. 當 e-mail 抵達時,你必須思索:
    ❶ 裡頭的資訊是我需要知道的嗎?
    ❷ 是否需要做緊急的回覆?
    ❸ 有沒有其他同事需要同步知道裡頭的資訊?
    ❹ 是否需要採取行動?
    ❺ 內文是否有需要思考與反省的地方?


    1. Warren Buffett :成功人士與非常成功人士的差別在於,非常成功的人士對於幾乎所有事情說不
    2. 每個人每天都已經無法離開社群軟體,但是,大家都是用無意識狀態 (mindlessness state) logon 到社群軟體。我們應該要有意識地 (mindful) 使用社群軟體,是主動的 (proactive),而非被動的 (reactive)。當我們在有意識地狀態下,我們會知道為什麼我現在要 logon,當完成目的後,就會主動離線 (disconnect)。當你是有意識地且真實地在使用社群媒體,你才不會無意識地、漫無目的的在瀏覽他人的貼文。
    3. 因為我們想看清楚遠方的東西,所以發明了望遠鏡;我們希望能夠跨越距離溝通,所以發明了電話;我們想要與每個人建立連結、分享想法,所以發明了 Internet。我們建立了一個 global brain,是我們每個人的大腦的延伸。也因為是我們的延伸,所以一定有好有壞。我們同時聚焦 (focus) 與分心 (distract),但是真正的問題不是科技本身,而是我們必須學習知道何時該關掉它 (turn it off)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