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2021/10/03

[閱讀筆記] The Most Human Human - 第三章 遊走的靈魂

 第三章  遊走的靈魂 (The migratory soul)


  1. 身處 21 世紀的我們,覺得大腦是一切行動的主宰;心智 (mind) 在大腦裡,如果非給靈魂一個位置,八九不離十應該會標在大腦。17 世紀時,笛卡爾 (Descartes) 努力找出靈魂在身體的確切位置,最後認定靈魂位在大腦中央的松果體。

  2. 笛卡爾 (Descartes) 證明了真實世界的存在,他認為宇宙中共有2個不同的實體,即思考 (心靈) 和外在世界 (物質) ,兩者本體都來自於上帝,而上帝是獨立存在的。他認為,只有人才有靈魂,人是一種二元的存在物,既會思考,也會占空間。而動物只屬於物質世界。(https://reurl.cc/9r6znn)

  3. 在《斐多篇》(Phaedo) 中,蘇格拉底認為靈魂是不滅的,並且是人類知識、技能和記憶的載體。在他看來,靈魂居住於肉體,並主宰著它,賦予身體生命力的正是靈魂。在死亡時,靈魂會與肉體相分離,這會導致肉身的腐朽。而靈魂卻能不斷遷移,在此過程中,靈魂會與不同的肉體相結合。也正是因為如此,對死亡的恐懼是毫無必要的,因為死亡僅僅意味著當前軀體的毀壞,而人類的本質,即其靈魂,是永遠完好無損的。蘇格拉底認為,人死亡後,靈魂的命運取決於他生前的行為,最好的狀態就是他實踐著的哲學式的生活方式

  4. 對於靈魂的解釋,柏拉圖 (Plátōn) 提出了著名的「靈魂三分說」:慾望 (appetite)、意志 (spirit)、理性 (reason)。前兩者較低下,處理飢餓、恐懼等出自身體的需求。柏拉圖堅信在靈魂的三分法中,理智應該扮演最高的領導地位,慾望及意志應該服從理性。只有這樣靈魂才是純潔高尚的,才能有真正的愛,並且意識到美和善本身。這種靈魂發展的學說不僅在他的「理型」概念中得以發展,更影響了柏拉圖的美學、倫理及國家政治學說。(https://reurl.cc/4a6RzX)

靈魂三分說

說明

理性 (reason)

  • 理智能令人進行思考和推理,代表了靈魂純粹的理性部分;

  • 理智應該扮演最高的領導地位,慾望及激情應該服從理性。

意志 (spirit)

  • 意志是介乎理智與慾望之間的角色,柏拉圖稱其為「理智的天然輔助者」。

慾望 (appetite)

  • 慾望的本性是非理性的貪婪,人類以其感受愛、恨等物慾。


  1. 亞里斯多德 (Aristotélēs) 也提出靈魂三分法,但與柏拉圖不太相同

靈魂三分說

說明

生魂

 (nutritive soul)

  • 是生存與繁殖,相當於植物與動物所具有的功能

  • 植物與動物都有生魂,起於 (arise from) 生物生長與營養攝取。

覺魂

 (appetitive soul)

  • 是感性功能,包括感官知覺、想像、欲求、行動等

  • 動物還有覺魂,起於動作和行為。

理魂 

(rational soul)

  • 理魂是人類獨有,是理智與意志的功能。理智的功能在於思辨理解等,意志的功能在於做選擇、設定目標與指揮整個人要如何行動。


  1. 為什麼思想家要討論靈魂?是為了探究生命之源的目的,為了要釐清我們的本質,認識我們在宇宙的位置,了解人生該怎麼活。亞里斯多德在《尼各馬科倫理學》(Nicomachean Ethics) 的論點是,生命裡有手段與目的,我們做 X 可以得到 Y,但大多數的目的,其實是另個目的的手段。例如,去加油站加油是要去書局;去書局是為了買印表紙;買印表紙是為了印履歷;印履歷是為了找工作;找工作是為了要賺錢;賺錢是為了填飽肚子;填飽肚子是為了活下去。但是,活著的目的是什麼?

  1. 亞里斯多德認為,只有一個目的不是為了其他目的,英文是 eudaimonia (充實),字面的意義是心神康泰 (well-being of spirit)。充實與幸福是不一樣的,大啖美食是幸福,但無法感受到充實。充實有植物欣欣向榮、結石累累的意味,重點是過程而非結果

  2. 「我思故我在」其實是笛卡兒對以下這個知識論問題的回應:在我們相信的東西裏,有沒有一些是絕對肯定為真的?他用所謂「懷疑的方法 (the Method of Doubt) 」定下了一些最嚴格的測試標準,結果只有「我思」通過了測試;既然「我思」是絕對肯定為真的,而「我思」蕴涵「我在」,因此,「我在」也是絕對肯定為真的了。(https://reurl.cc/W30EeO)

  3. 組成電腦的基本邏輯閘包含 AND、OR、NOT、XOR 等四種,其中 AND、OR、NOT 三種就可以組成所有電路,包含 XOR,但加上 XOR 時會比較方便,因在有些電路上用 XOR 可以大量減少邏輯閘的數量。(https://reurl.cc/eEMQ0L)

類型

ANSI 及 IEEE 標準

邏輯函數表示

真值表

NOT


Input

Output

A

Not A

0

1

1

0


AND


Input

Output

A

B

A AND B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OR


Input

Output

A

B

A OR B

0

0

0

0

1

1

1

0

1

1

1

1


XOR


Input

Output

A

B

A OXR B

0

0

0

0

1

1

1

0

1

1

1

0



  1. 基本歸因謬誤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說明

  • 又稱為錯誤歸因,是指人們在評估他人的行為時,即使有充分的證據支持,但仍總是傾向於高估內部或個人因素的影響(一定是他有這樣的人格,才做出這樣的行為),而非外在情境因素(也許是情勢所迫,或這個場所有特殊的潛規則)。(https://reurl.cc/O0Yz5y)

  • 1977年,史丹佛大學的Lee Rose教授依據歸因理論提出了「基本歸因謬誤」的概念,他發現人在解釋他人的負向的結果時,常常不是透過理性的分析,而是受到自身經驗與情感所左右,進而將他人失敗歸因於他自己的問題、忽略外在情境因素。

  • 這樣的事件,在我們生活情境中時常發生,例如當孩子考不好,父母很容易覺得他「不認真準備考試」,而不會想到「考試太難」。

避免基本歸因謬誤的兩種方法

  • ① 瞭解「機率」的重要性:在這麼多我們完全無法控制的外在事物中,需要多少天時地利人和的巧妙搭配,才能讓我們幸運的存在;光是這一點,就值得我們心存感謝;如果我們能用同樣的態度來看待周遭的人們,明瞭「機率」在我們的存在之中扮演多麼關鍵的角色,或許就能讓我們培養出更客觀公允的處世態度

  • ② 更多同理心:有研究結果顯示,當我們不假思索評判別人的時候,更容易落入基本歸因謬誤的陷阱。當你下一次想評判別人的行為、把問題歸咎於「他是這種人」而非「他做了什麼事」的時候,不妨多用點同理心。


  1. 不帶情感的分析決策方式,相當符合經濟理論中「理性人」的標準。理性人模式預設消費者或投資人見多識廣,通曉當前市場一切資訊,有辦法明快分析利弊並做出完美決策。問題是,現實世界裡的市場、消費者和投資人偏偏就是沒這麼理性。Richard H. Thaler 曾於《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 提到許多人類不理性決策的例子:

確定效應

處於收益 (gains) 狀態時,多數人是風險厭惡者 (risk aversion)。例如,如果你可以選擇直接拿走 100 萬元,或賭一把,有 50% 機率得到 400 萬元,大多數人選擇前者。理性的選擇是後者,期望值是 200 萬元。

反射效應

有兩種情境會降低常人的風險規避傾向,甚至變得主動尋求風險 (risk seeking)。第一種情境是當他們手風正順,玩的是「莊家的錢」;另一種情境則是當他們落居下方,確有機會扳回一城時。「一擲千金」的參賽者表現出主動尋求風險的傾向,而且是當他們面對損失鉅額金錢的高風險時

損失規避

大致來說,損失帶來的痛苦,是獲得所帶來快樂程度的兩倍。在損失與獲得的等量條件下,人類對損失比獲得更加敏感的現實,就叫做「損失規避」

參照依賴

多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由參照點(reference points)決定。簡言之,人在面臨獲利時,不願冒風險;而在面臨損失時,人人都成了冒險家。而損失和獲利是相對於參照點而言的,改變評價事物時的參照點,就會改變對風險的態度。


  1. Andy and Bill’s Law:「新軟體總將耗盡新硬體所提高的任何計算能力。」原話是Andy gives, Bill takes away。Andy 指英特爾前CEO Andy Grove,Bill 指微軟前任CEO Bill Gates,這句話的意思是,硬體提高的性能,很快被軟體消耗掉了。使用者每次買新機都得面對龜速與當機,新的運算能力雖大幅進展,但這些進展都被新功能吞沒,使用者經驗無人理睬

  2. 左右腦的差異

左腦

右腦

  • 邏輯、推理、線性分析

  • 數學 (科學頭腦)

  • 強調真實主義

  • 強調規劃與秩序

  • 喜歡非科幻的事物

  • 聚焦事實

  • 情緒

  • 藝術 (創造性)

  • 強調想像力

  • 偶爾容易分心

  • 喜歡科幻的事物

  • 喜歡講故事


  1. 左腦主管著人類的邏輯分析思考,而電腦的設計剛好就是幫人類進行此功能,未來,甚至它們會做得比人類好(其實目前已經有部分是了),當電腦取代了我們的左腦,當 AI 開啟了新的紀元,我們或許該思考如何恢復平衡,稍微不那麼偏向左側,試著讓孩子多接觸一些音樂、藝術、律動等,開啟屬於感性與創造的「右腦人生」。(https://reurl.cc/eEk1LL)

2021/10/02

[閱讀筆記] The Most Human Human - 第二章 認證

 第二章  認證 (Authenticating)


  1. 了解一個人 (having a sense of a person) 跟知道這個人 (knowing about him) 並不一樣

「了解」一個人

(having a sense of a person)

「知道」這個人

(knowing about him) 

著重於「形式」

著重於「內容」

知道一個人的脾氣、行格及相處之道

知道他們在哪成長、幾個兄弟姊妹、大學主修什麼、在哪工作


  1. 某種程度來說,圖靈測試 (Reverse Turing test) 也算某種快速約會 (speed dating) 💑 ,你有五分鐘讓別人知道你是怎麼樣的人,表現的具體、真實、獨特、栩栩如生、與眾不同、有血有肉。如何做自己?表現出自己的樣子,而不是描述自己?這對對話雙方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2. 齊夫定律 (Zipf's law),是語言的統計學,是由哈佛大學的語言學家喬治·金斯利·齊夫(George Kingsley Zipf)於1949年發表的實驗定律。在自然語言的語料庫裡,一個單詞出現的頻率與它在頻率表里的排名成反比。所以,頻率最高的單詞出現的頻率大約是出現頻率第二位的單詞的2倍,而出現頻率第二位的單詞則是出現頻率第四位的單詞的2倍。。(https://reurl.cc/XWRxdj)

例子 - Brown 語料庫 (Brown Corpus)

在布朗語料庫中,「the」、「of」、「and」是出現頻率最前的三個單詞,其出現的頻數分別為69971次、36411次、28852次,大約佔整個語料庫100萬個單詞中的7%、3.6%、2.9%,其比例約為6:3:2。大約佔整個語料庫的7%(100萬單詞中出現69971次)。滿足齊夫定律中的描述。僅僅前135個字彙就佔了Brown語料庫的一半。

遵循該定律的現象

單詞的出現頻率、網頁訪問頻率、城市人口、收入前3%的人的收入、地震震級。


  1. Cleverbot 的做法是大量地拾人牙慧,不斷地記錄真人的回應。何以 Cleverbot 可以對基本事實 (ex. 法國首都) 及流行文化 (ex. 八卦、笑話、歌詞) 都聊若指掌,這是因為這些問題都有標準答案,只要資料庫夠大,就不怕真人來踢館。但是若是你問 Cleverbot 住哪裡?多問幾次,它可能每次答案都不一樣,這時就露出馬腳

  2. 尼采認為,「做自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做獨一無二的自己,不論是好是壞。人就像藝術品一樣,價值高低在於雅致 (concinnity) 與否:「在作品完成時,一切昭然若揭;各部分無分大小,都是由那一丁點的獨特品味所主導與形塑。」

  3. 聊天機器人不會在意自身身分的一貫性,也不會在意對方的身分,內容也常會前後矛盾;大多數聊天機器人的閒聊都是沒頭沒腦 (stateless),每次回答只根據最新提問,就算完全不曉得之前的對談脈絡 (context) 都能回答。

  4. 把人與人的互動燴成一鍋,並無法建立人際關係。例如,50 次 ONS 無法建立關係、50 次快速約會無法建立關係。大樹不是一天長大的,把一車樹苗捆起來或許很壯觀,但終究不是大樹,片段的人性不是人性。

  5. 對友誼、愛情和親密關係感興趣的哲學家,把喜歡的對象分成兩種

喜歡的類型

喜歡特定的、有生命連結的人

或者說是我們喜歡的特質

擁有共同經歷、默契、經驗的人

是容易被取代的,滿街都是的

人數不多、難以取代


  1. 人類吵架就是沒頭沒尾、毫無邏輯、無脈絡可循。如果人與機器人間的對話只是謾罵,就是做球給機器人;相反地,如果問的是需要深入說明的 (ex. 這代表什麼意義呢?為什麼會這樣呢?),多數機器人就難以招架。因為聊天機器人需要預先寫好的劇本,而細心解釋的回答並不在劇本中。要回應這類問題,必須理解對話的前後脈絡 (context) 及相關內容,不是抓上句話找答案而已。

2021/10/01

[閱讀筆記] The Most Human Human - 第一章 最人模人樣人類獎

 第一章  最人模人樣人類獎 (Introduction: The most human human)


  1. 圖靈測試 (Turing Test)

發明者

  • Alan Mathison Turing 是來自英國的計算機科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密碼分析學家和理論生物學家,更被視為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之父。(https://reurl.cc/5rvbAz)

說明

  • Turing 於1950年提出的「圖靈測試」(Turing Machine),為現正發展的人工智慧科學(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提供了開創性的構想。我們以第三者對於人類與電腦的反應達到真假難辨的程度,來做為對人工智慧發展的一個判斷。

  • 這是用來判斷機器是否能夠思考的測試。圖靈測試的前提很簡單:如果人類在五分鐘的對話中都未發現對象是機器,電腦就通過測試。(https://reurl.cc/Q9RVkO)

目的

  • Turing Test 的目的是為了衡量科技的進展程度。但反過來說,也能用來衡量我們自己的進步程度

  • 英國哲學家 John Lucas 曾說:「要是我們無法擋下機器通過 Turing Test,並非機器太聰明,是我們太呆版。」

  • Turing Test 強調的是「溝通問題」。在語言與時間受限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盡可能有有意義地彼此溝通?這是 Turing Test 最核心問題,也是人之所以為人最核心的問題

  • 💬 無法通過 Turing Test 的對話,也稱不上人與人之間的對話。


  1. 反向圖靈測試 (Reverse Turing test):驗證碼 (CAPTCHA) 是一種反向圖靈測試。在網站上執行一些操作前,使用者被給予一個扭曲的圖形,並要求使用者輸入圖中的字母或數字。這是為了防止網站被自動化系統濫用。理由是能夠精細地閱讀和準確地重現扭曲的形象的系統並不存在(或不提供給普通使用者),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任何系統可能是個人類。

  1. Douglas Hofstadter (美國認知科學學者) 曾說:雖然我們不斷在開發人工智慧,但每次在 AI 領域往前一步,不但沒有逐漸形成何謂真正智能的共識,反而一再揭露真正的智能不是什麼。這代表著,我們總以為某些東西必須經過「思考」,但若研究發現其實它們都不需要思考,到底什麼是思考?還是思考是大腦的副產品 (某種可割捨的廢物)?思考是幻覺?

  2. 人類「自我」的最後防線在哪?電腦擁有超快運算能力,究竟是剝奪人類表現,還是免除人類工作負擔?若「人類活動」被「免除」到所剩無幾,我們是更自由、還是更失落?

  3. 人為群居動物,我們必定要與社會上其他人互動,如何真誠的交流,是人生的課題,藉由一場圖靈測試 (Reverse Turing test)競賽,作者重新認識了自我,科技進步並非是剝奪人性與失去靈魂,相反的,我們更深刻體會身為人的重要,也更能展露人性

2021/09/21

[閱讀筆記] HOW NOT TO BE WRONG - 結語:如何做才能正確

 

  1. 老羅斯福總統於 1910 年在巴黎演講提到:並非會批評的才算數;只會指出差強人意,或行動有成者哪裡可以做得更好,這類人都不能算數。功勞應歸給真正在競技場上的人,他們臉上布滿灰塵、汗水與血跡;他們會犯錯,會有不足之處,因為任何努力不可能沒有錯誤與缺陷。那些充滿熱誠奉獻的人、那些投身有價值目標的人,最佳狀況就是終於抵達成就勝利的高峰,最差的狀況就是在勇往直前中不幸失敗。他們的地位永遠不會與那些又冷漠、又膽怯、既不知勝利、也不知失敗的人為伍。老羅斯福總統對於那些又冷漠又膽怯,坐在邊線當事後諸葛的人嗤之以鼻。

  2. 當氣象報告說有 40% 的機會下雨,而且確實下雨了,你會對預測失去信心嗎?不會的,因為你知道天氣本質上就有不確定性,一口咬定明天 100% 不會下雨的預報,通常是錯誤的服務。氣象預報給你不確定的答案,但是是嚴謹的不確定

  3. 期望值不是你期望的數字,而是對各個結果的機率性妥協。Laplace’s Law (拉普拉斯定律) 計算期望值:假設買 n 張彩券有 w 張中獎,期望值= w+1n+2。想算出公車遲到機率嗎?你參加的壘球隊的贏球機率?只要算一下過往發生次數 + 1,再除以機會數 + 2 即可。拉普拉斯定律的優點在於,無論只有一個資料點或是有數百萬個資料點,它一樣有效。例如,地球上已經連續看見太陽約 1.6 億次,明天太陽還是會升起的機率與 100% 無差別。

  1. 美國哲學家、邏輯學家 Willard Van Orman Quine 曾說:相信某件事就是相信某事為真,因此合乎理性的人相信他自己每一個信念均為真;然而經驗告訴他,可以預期某些信念結果為偽,只是他還不知道哪些信念最後不為真。簡單地說,合乎理性的人相信,自己每個信念均為真,並且其中有些會為偽。

  2. 中國有位年輕人呂超,他能正確背誦圓周率 π 到小數點後 67,890 位,那真是了不起的記憶力。但那會有趣嗎?不會的,因為 π 後面的小數點一點都不有趣。就任何人所知,那就跟一長串亂數一樣。不過 π 本身是有趣的,π 並不是它的各項展開數字,它只是由那串數字寫出來罷了。就如同 La Tour Eiffel 可以標示在北緯 48.8586 度、東經 2.2942 度一樣,就算你在多加幾位數,也無法告訴你,La Tour Eiffel 何以是 La Tour Eiffel。

  3. 第一等的智力測驗,就是看能不能同時在心理容納兩種衝突的觀念,並還有能力維持正常機能。使用歸謬法時,這種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你需要在心中持有一個你相信是錯誤的命題,但推理過程假裝它是對的:假設 2 的平方根是有理數,雖然我想證明它不是。這是非常有系統地做一場清醒的夢,我們有能力做且不至於短路。

  4. 不只是在做數學要白天證明、晚上反證。對於你所持有的信念,不管是社會、政治、科學、哲學等,以反證來施加壓力是一種好習慣。在白天相信你所願意相信的,但是到夜晚,與你最珍愛的命題打對台。用盡你的力氣去思考,就像你相信你原本不相信的事。如果無法說服你放棄現有的理念,你就會知道更多為什麼你會相信所相信的事,你就已經更接近證明了。

  5. 你會觀察到,好東西多了並不見得總是更好;只要給予足夠機會,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也有可能會發生;做決策時,不要只關注最可能的未來,應該看到所有可能未來興起的雲霧,注意到哪些比較可能、哪些比較不可能;對於群體信念與個體信念的規則應該相同的想法,不再堅持;或者,你找到一個甜蜜點,在此可以放任直覺奔放在形式推理造就的軌道網。這些事發生時,即使沒有寫下任何方程式,但你就是在做數學,你正以額外手段擴充嘗試。你什麼時候在用到數學?你打從出生就開始用數學,也不停在用數學,你要好好的運用數學。

2021/09/20

[閱讀筆記] HOW NOT TO BE WRONG - 第18章:「我從虛空中創造出一個新奇宇宙」(Out Of Nothing I Have Created A Strange New Universe)

 

  1. 法律的條文如同定理的公設 (axioms),可以用邏輯演繹的方式,導出判決。法律上的形式主義,表現在堅守程序與法條條文,特別是在與常識發生干戈之時。大法官史卡利爾是司法形式主義最強的支持者,他很直接地說:「形式主義讓國家有法治,而非人治。」

  2. 首席大法官 John Robert 在 2005 年任命聽證會上,有一段流傳甚廣,以棒球比喻自己職責的發言:法官與司法都是法律的僕人,而非顛倒過來。法官就像棒球比賽裡的裁判,裁判不制定規則,而是執行規則。裁判與法官的角色極為關鍵,他們要確定每個人都按照規則走。然而他們的角色是很有限的,沒有人去看球比賽是去看裁判的。 

  3. 皮亞諾公設 (Peano axioms)

人類開始注意到數學的「可加性」

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老祖先就在儲藏獵物、分配食物時,逐漸產生對數的感覺。當  2 隻 牛、 3 隻 羊、 5 隻 豬擺在一塊,只有這些東西可過冬時,強烈的求生欲使老祖先朦朧地意識到這其中有一種共性,並開始擺弄著自己僅有的  10 隻 手指計數。

因此,當某位古代先祖第一個意識到「 1+1=2」,從而認識到兩個數相加得到另一個確定的數時 ,就發現了「數學」一個非常重要的性質 ——可加性,這是人類文明史上一個極其偉大的時刻

皮亞諾公設 (Peano axioms)

  • 皮亞諾的這五條公理用非形式化的方法敘述如下:

    • ① 0 是自然數;

    • ② 每一個確定的自然數 a,都有一個確定的後繼數 a' ,a' 也是自然數;

    • ③ 對於每個自然數b、c,b=c若且唯若b的後繼數=c的後繼數;

    • ④ 0不是任何自然數的後繼數;

    • ⑤ 任意關於自然數的命題,如果證明:它對自然數0是真的,且假定它對自然數a為真時,可以證明對a' 也真。那麼,命題對所有自然數都真。

  • 其中,一個數的後繼數指緊接在這個數後面的數,例如,0的後繼數是1,1的後繼數是2等等;公理5保證了數學歸納法的正確性,從而被稱為歸納法原理。

  • 根據這五條公理可以建立起一階算術系統,也稱皮亞諾算術系統。


  1. 數學是群體的事業,雖然我們會對放上最後一塊磚的人給予特別的榮譽,但是每次一次的增長,其實是巨大心智網路朝共同目標努力的結果。Mark Twain 曾說:需要上千人力才能發明電報、蒸汽機、留聲機、電話、或任何其他重要東西,最後都是一個人記上功勞,其他人都遭遺忘。

2021/09/19

[閱讀筆記] HOW NOT TO BE WRONG - 第17章:沒有民意這種東西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Public Opinion)

 

  1. 政府都希望透過民調來了解民意,但你會發現民調結果充滿矛盾。例如,多數人同意,透過削減支出與增加稅收來平衡州政府預算;但是當問到是否要砍教育、健保、交通、年金的經費?是否要增加所得稅、營業稅?沒有一個項目獲得支持。多數美國人認為,自己能受益的計畫,才是最該不計成本該保留的 (我沒說過我們不自私,只說過我們不愚蠢)

  2. 民意根本不存在,更精確地說,民意只是有時候會存在,在多數人對某項事務有清楚見解時,才能講民意

  3. 如果沒有民意這件事,民選代表如何做事?最簡單的答案是:如果人民沒有給你一致的訊息,就照你的意思去做。如果你是優秀的政治家,你就會說:「人民選我是要我來領導,而不是來看民調臉色。」

  4. 人並非完全理性的個體,我們日常生活常會出現矛盾與不協調的行為。個體之所以看起來不理性,有可能他們不是個體。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小的民主國家,內部有驅動我們的各種辯論的聲音,我們盡量努力去平息爭議以及取得妥協。結果並非永遠合乎理性,它們好歹讓我們蹣跚前進,不會犯太多可怕錯誤。民主確實亂糟糟,然而它就是能發揮功效。

  5. 假設一開始 Amy 有兩個擇偶對象 Adam 與 Bill,Amy 需做出困難選擇;但是當 Clause 出現後,局面開始改觀,Clause 是個「無關的選擇」,魅力與可靠度與 Adam 高度雷同,但智力有差異,是個 Adam 略傻版,使 Adam 看起來更棒。經研究,有 ⅔ 的女性選擇 Adam。所以,如果你是正在追尋愛侶的單身漢,你就該選擇跟你一位跟你很像,卻又稍稍缺乏那麼點吸引力的人來當你的電燈泡

  1. 排序複選制 (IRV, Instant-runoff Voting) 是一種排序投票制度。在候選人超過兩名的情況下,選民在選票上按喜好排列其支持的候選者。計票時,首先依照選票上的第一選擇來計算候選人的得票,得票最少的候選人將被淘汰,然後將其得票依第二選擇重新分配給其他候選人,按票數再排序後,再將最少票的候選者排除,並將其選票分配給餘下的候選人,如此類推,直至有候選人取得過半數選票為止。(https://reurl.cc/MAZ2VK, https://reurl.cc/mLqp2l) 例如:

  1. Condorcet 的投票悖論 (The Condorcet Voting Paradox)

Voting Paradox

  • 當談論「個人選擇」時,如果一個人喜歡 A > B,同時喜歡B  >  C,那麼他就應該喜歡A  > C;

  • 但當我們談論「集體選擇」時,一個群體喜歡 A  >  B,同時喜歡B  >  C,卻不一定等於他們會喜歡A > C。

以美國總統大選為例

  • 就算談論同一群人,這群人喜歡 Donald Trump > Hillary Clinton,喜歡 Hillary Clinton > Bernie Sanders,他們仍有可能喜歡 Bernie Sanders >  Donald Trump。

  • 如果 Sanders 參選,很可能可以搶回一些因求變或不喜歡 Hillary而投給 Trump 的人,也可能令一些因不喜歡 Hillary 而沒有出來投票的民主黨人出來投票。但 Hillary 能拿到的一些主流民主黨選票和中間游離票,會否嫌桑德斯「太左」,的確是個問號。

  • 將 Condorcet's paradox 和今次大選的結果合併來思考,可以提醒我們,Trump 勝出,不一定代表他是最受美國民眾支持的政治人物,因為制度安排加上現實狀況,可以碰巧將一個不是真的那麼大受歡迎的人推上台。(https://reurl.cc/a95po3)


  1. 孔多塞陪審團定理 (Condorcet Jury Theorem, CJT)

Condorcet Jury Theorem

  • 如果開會的時候,與會者在一個對、一個錯的二選一的選項中投票,越多人做出正確決定的機率超過50%,越多人一起開會,就越可能得出好的結論。投票得出結果的正確性由 p 是否大於或小於 1/2 決定:

    • 如果 p > 1/2 (即每個投票人有更大的投出正確選項的可能),則投票人數的增加將會增大群體得出正確結論的可能。當投票人數趨近於無限大時,群體投票得出正確結論的可能性無限接近於一。

    • 然而如果 p < 1/2  (即每個投票人有更大的投出錯誤選項的可能),則投票人數的增加會增大群體犯錯誤的可能:此時最適當的陪審團人數應為一人。


  1. 根據「最適多數決」理論 (Optimal majority),如果把太多人湊在一起,每個人平均發言的時間就會被縮短,討論品質也會下降;因此,在這樣的會議上,要盡可能湊到相對多元的多方利害關係人,但人數又不能太多(亦即,這個過程恐怕無法真的做到「全民參與」),這樣才能有好的討論品質,也才能幫助大家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相對好的結果。(https://reurl.cc/mLL6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