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誤判的 25 個傾向
|
說明
|
① 獎勵和懲罰超級反應傾向
(Reward and Punishment Super-response Tendency)
|
FedDex 將計算夜班薪水的算法,從按工時改為按飛機班次來計算薪水,從此大幅改善貨物按時送達比例
Xerox 在某段時間,性能較差的舊機器一直賣得比性能好的新機器好,追根究柢是因為賣舊機器擁有高佣金,在此偏差的激勵機制推動下,導致舊機器賣得比較好。
富蘭克林在《窮理查年鑑》說過:「說如果你想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
最重要的管理原則就是「制定正確的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會引起偏見,某些受過教育而成為道德高尚的人,在激勵機制的驅動下,可能會有意無意做出不道德行為,以便取得獎金與升遷,例如 Xerox 業務員,為了得到高佣金,不惜傷害顧客利益。
我們應盡力避免由激勵機制偏見造成的不良影響,因為錯誤的激勵機制會導致人在做壞事時,覺得自己是正當的。
我們也應避免獎勵容易做假的事情,這會導致道德風氣敗壞,效率低落,出現不公平的成本轉嫁和財富轉移。
懲罰也會強烈地影響行為和認知,儘管壇型和效果不像獎勵這麼好。例如,以前在美國常見非法操縱物價的行為,政府往往是罰款了事,但自從有幾名知名企業高階管理者被送進監獄服刑後,操縱物價的行為就大幅減少。
|
② 喜歡/熱愛傾向
(Liking/Loving Tendency)
|
|
③ 討厭/憎恨傾向
(Disliking/Hating Tendency)
|
|
④ 避免懷疑傾向
(Doubt-Avoidance Tendency)
|
|
⑤ 避免不一致傾向
(Inconsistency-Avoidance Tendency)
|
為了節省運算空間,人類的大腦不願意做出改變,這是「避免不一致性」的表現。
沒有幾個人能夠列出他們已經改掉的壞習慣;相反的,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堆維持已久的壞習慣,儘管自己也知道這些習慣不好。
預防壞習慣的養成,要比改變壞習慣容易得多。
人類傾向累積大量僵化的結論和態度,而且不常去檢查,即使有大量證據證明其錯誤,仍然不輕易改變。我們應努力地找尋任何可能推發自己假設或結論的證據。
凱因斯曾說:「新思想之所以難被接受,並不是因為新思想太過複雜,而是因為他們與舊思想不一致。」
|
⑥ 好奇傾向
(Curiosity Tendency)
|
在人類文明中,好奇心能促進知識發展,而文化背景則能提高其效率
例如:雅典人純粹的好奇心推動了數學與科學的發展,羅馬人則對數學或科學幾乎沒有貢獻;羅馬人專注於礦藏、道路和水利等「實用」工程
最好的現代教育機構能夠增強人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則幫助人避免或減少各種心理傾向造成的不良後果
|
⑦ 康德式公平傾向
(Kantian Fairness Tendency)
|
|
⑧ 羨慕/妒忌傾向
(Envy/Jealousy Tendency)
|
|
⑨ 回饋傾向
(Reciprocation Tendency)
|
|
⑩ 簡單聯想誤導傾向
(Influence-From-Mere-Association Tendency)
|
史金納的條件反射是最常見的條件反射,在這種條件反射中,創造出新習慣的反射行為,這是由以前得到的獎勵直接引起,例如:你買了一罐鞋油,發現能把鞋擦得特別亮,由於這種「獎勵」,你就會繼續購買。
另外一種反射行為是由聯想引發,例如人會根據以前的經驗得到這種結論:同類商品中,價格最高的,品質最好,這種銷售策略對奢侈品尤其有效,因為買得起的人能藉此展示其高品位與購買力。
喜愛和熱愛、憎恨和討厭、刻板印象等,會因為簡單聯想而傷害我們的心智、引起認知錯誤。
|
⑪ 簡單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認
(Simple, Pain-Avoiding Psychological Denial)
|
|
⑫ 自視過高傾向
(Excessive Self-Regard Tendency)
|
|
⑬ 過度樂觀傾向
(Overoptimism Tendency)
|
|
⑭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Deprival-Superreaction Tendency)
|
|
⑮ 社會認同傾向
(Social-Proof Tendency)
|
|
⑯ 對照誤導傾向
(Contrast-Misreaction Tendency)
|
|
⑰ 壓力影響傾向
(Stress-Influence Tendency)
|
|
⑱ 易取得性誤導傾向
(Availability-Misweighing Tendency)
|
|
⑳ 不用就忘傾向
(Use-It-Or-Lost-It Tendency)
|
|
⑳ 毒品誤導影傾向
(Drug-Misinfluence Tendency)
|
|
㉑ 衰老誤導傾向
(Senescence-Misinfluence Tendency)
|
|
㉒ 權威誤導傾向
(Authority-Misinfluence Tendency)
|
|
㉓ 廢話傾向
(Twaddle Tendency)
|
|
㉔ 師出有名傾向
(Reason-Respecting Tendency)
|
|
㉕ 魯拉帕路薩傾向
(Lollapalooza Tendency)
|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