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2020/07/06

[閱讀筆記]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6/7)

  1. 我們要向優秀的物理學家學習,他們會系統地欺騙自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Richard Philips Feynmann 曾說:「你不能欺騙自己,因為自己是最好騙的。」
  2. 我們不認為分散程度很高的投資能帶來好結果,幾乎所有好投資的分散程度都是相對較低的。這些年來,波克夏就是透過把賭注押在有把握的事情上而賺錢的。你需要的是極大的耐心,而不是「過動症」。你必須堅持原則,等待機會,奮力出擊
  1. 我們的投資風格有個名稱 - 集中投資 (focus investing),這意味波克夏投資的公司只有 10 家,而不是 100 家或 400 家。我們的遊戲是,當好標的出現時,我們必須看得出來,因為好標的並不常見,機會只眷顧有準備的人。好的投資標的難尋,所以把錢集中在少數幾個項目上,顯然是很好的主意。我們的投資原則是:等待好球出現。
  2. 不要頻繁地交易,這只會增加磨擦成本 (frictional costs),也就是增加各種名目的交易費、管理費等。
  3. 人類跟旅鼠一樣,在某些情況下都有「集體犯傻」的傾象。這種傾向導致聰明人產生許多愚蠢想法,做出許多愚蠢行為。
  4. 當前經濟越熱,將來股票下跌的幅度就越大。投資人看到股票上漲或下跌趨勢確立時,則股價下跌對選擇性消費帶來的壓力,將大於上漲時帶來的壓力
  5. 有兩個古老的法則可以引導我們,避免犯錯:
兩個古老的法則
說明
① 道德法則
保持「可以輕易消除之無知」,也就是在道德責任上的背叛
② 謹慎法則
有句廣告詞「需要新的機器而還沒購買的公司,其實已經在付出代價」,你需要謹記在心

  1. Munger:「選擇權沒有成本」的理論,導致大量公司濫用股票選擇權。選擇權既是企業成本,也是對股權稀釋。用錯誤的會計法來經營一個文明世界實在很糟糕,這好比修橋時弄錯了工程設計圖。
  2. 有一個辦法可以查證企業年報中披露的利潤是否屬實,那就是將年報中披露的好消息,和該企業實際繳納的所得稅做比較。由於經營者不願讓稅務部門看他們用來唬弄股東的灌水報表,因此支付所得稅的現金往往更為準確、忠實地反映該企業的真實獲利。
  3. 當人們取得很高的地位,就必須遵守某些行為規範。如果你是個愛喝酒的鏟沙工人,可以去脫衣舞俱樂部玩;但如果是波士頓的主教,可就不行了。
  4. 約當現金 (cash equivalents):是指短期且具高度流動性的投資,因其變現容易且交易成本低,因此可視為現金。通常投資日起三個月到期或清償之國庫券、商業本票、貨幣市場基金、可轉讓定期存單、商業本票及銀行承兌匯票等皆可列為約當現金。
  5. 如果你想要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
  6. 經濟學的九個不足之處:
經濟學九個不足之處
說明
❶ 致命的封閉,導致「鐵鎚人症候群」
  • 經濟學家過度強調某些可以量化的因素。
  • 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
  • 鐵鎚人症候群能夠把人變成徹底的白癡,而治療的唯一良方,是擁有整套工具(跨領域)。當你掌握整套工具,並在腦中排列成一張檢查清單,你會得到許多用其他方法得不到的答案
❷ 沒有採用硬科學基本的「全歸因」治學方法
  • 借鏡其他領域知識,並指明出處。當應用物理學,要說是應用物理學;在應用生物學,要說是應用生物學。
  • 只有掌握最基礎的知識和原理,才能夠用最根本的方式來解釋問題。因為我們實際遇到的問題都是跨領域,相當複雜,所以只用一種學科的觀念來解釋,不但不能釐清問題,也無法解釋問題。(https://bit.ly/39IUoDl )
❸ 物理學崇拜
(Physics Envy)
  • 採用有效市場理論教條,是「物理學崇拜」帶給經濟學的惡果之一。
  • 經濟學涉及的系統太複雜,追求做到像物理學那麼精確又可靠的公式,是不可能在經濟學出現的
  • 追求虛偽的精確,可不是研究經濟學的成熟方法。在經濟學裡,永遠得不到完美秩序。
  • 經濟學應採用硬科學的基本治學方法,養成指明其借鏡來源的習慣。
❹ 太過強調宏觀經濟學
  • 對微觀經濟學不夠重視,就像不懂解剖學和化學,卻想要掌握醫學一樣;相同的,掌握微觀經濟學,可以幫助你正確理解宏觀經濟學
❺ 經濟學的整合太少
  • 不但沒有整合傳統經濟學以外的知識,也沒有整合經濟學內部的知識。
❻ 對心理學極度無知
  • 你必須在瞭解心理學的前提下,對微觀和宏觀經濟學進行研究
  • 如果你能了解各種心理因素,在腦中列成一張檢查清單,那麼只要核對這張清單,一定可以找出能解釋這種現象的因素。
❼ 不夠重視後果的後果
  • 這種思考錯誤很常見,人們常把問題過度簡化,猶如把圓周率改成 3.2 是一樣的,大家選擇不去考量後果的後果的後果。
  • 制定法律制度,卻未思考周詳,導致人們利用制度漏洞,這對文明社會有害,對經濟表現有害,設計出漏洞百出制度的人,應該被打入十八層地獄。
❽ 不夠重視「撈灰金」的概念
  • 共同基金每年收取 2% 的費用,然後經紀商鼓勵人們在不同基金間轉來轉去,多付 3% ~ 4% 的費用。可憐的基金投資人把錢交給所謂專業人士,卻得到糟糕的結果。
  • 只要股市繼續上漲,浪費這些錢的投資者就不會有感覺,因為他看到的是股價正在穩定上漲;而在投資顧問來看,這些錢是正當收入,即便他銷售的是有害的投資建議。
❾ 不夠重視美德效應和惡行效應
  • 【美德效應】:複式簿記法 (又稱複式記帳法,借方項目通常記在左邊,貸方則記在右邊,空白帳簿看起來像個T字,故帳戶也被稱為T字帳)讓商業變得更容易掌握、更誠實;收銀機可以減少罪惡行為。美德效應可促使經濟體系運轉得更好。
  • 【惡行效應】:容易鑽漏洞的系統足以毀掉文明社會。

  1. 專家常會犯的錯誤,也是我終身試圖避免的錯誤:① 過度強調數據化因素的重要性,因為這讓人們有機會使用在高等學校裡學來的統計學技巧;② 排除可能更重要,但沒有數據化的因素
  2. 漲價卻能賣更多的四種產品:
漲價卻能賣更多的產品
說明
❶ 奢侈品
  • 提高價格能提升奢侈品的「炫耀」功能。
  • 奢侈品提高價格後,在某些存在炫耀心理的消費者看來,其性能也隨之提升;此外,人們往往認為價格高等於品質好,這有時也能促進銷售量。
❷ 非奢侈品
  • 消費者看到價格更高的產品,通常不會認為他賣貴了,而會認為價格更高代表品質更好。
  • 這種方法對需要耐久的工業用品尤其適用。
❸ 提高價格,把額外的收入,以合法的方式用於改善產品性能或改善銷售系統

❹ 提高價格,把額外的收入,以非法或不道德的方式來促進銷售
  • 透過賄賂採購代理人,或其他對終端消費者有害的做法,例如開放式基金的銷售回扣
  • 透過賄賂,使得經紀人背叛客戶,用客戶的錢來購買高佣金的產品。這種做法,已經為共同基金增加至少一兆美元的銷售額。

  1. 如果你是一位學者,就有責任努力別讓自己變成白癡。所以,你必須盡量完備知識體系,盡可能消滅無知。
  2. 在民主國家,似乎得靠醜聞才能刺激改革,安隆就是企業文化長久以來脫軌的典型案例。
  3. 比較優勢法則若用在國際分工,其理亦同。例如,台灣的紡織技術並不比歐美高超,但可以大量出口到這些先進國家,就是發揮比較利益原則的結果。若每個國家都發展其比較優勢的產業,進行國際分工,以自由貿易互通有無,各國人民均可受惠。這也就是WTO(世貿組織)為什麼要打破各種貿易障礙的基本理念,因為透過國際分工,才是增進全球人類福祉的最佳保障。(https://bit.ly/35R9ALK
  4. 相對而非絕對,比較利益的「比較」即「相對」之意。舉例說,假設有兩個人,英才和凡夫。他們的生活包含兩件事情:種田和燒飯。英才力大如牛又善烹調,凡夫力小又笨拙。也就是說,英才在種田和燒飯兩件事上都具有「絕對」的優勢。那麼,這兩人生活在一起,是不是因為英才十分能幹,就包攬所有的事,凡夫只能在一旁「納涼」呢?不是的! 他們倆人透過分工合作、一定可以增進共同的生活質量。道理何在?如果英才樣樣行,但種田的能力是凡夫的十倍,燒飯只有凡夫的兩倍能力;那麼相對上,他把時間花在種田比較有利(因為把時間花在燒飯上,將損失很多種田的收穫);凡夫則把時間花在燒飯比較有利(因為他跑去種田得到的收成更小)。因為這就是他們的「比較利益」。凡夫專心燒飯,英才全力種田,兩人如此分工,再分享成果,比兩人都各自都種田又燒飯更好,這就是「比較利益原則」。
  5. 國家之間互相「委派」任務,可以獲得比較優勢。同樣的,管理人員在安排工時時,也可以利用經濟學家 David Ricardo (大衛·李嘉圖) 的比較優勢原理 (The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這是很多人都沒想到的。雖然一個管理者有辦法親自做好所有工作,但把這些工作分散到個人手裡,仍然是對大家都有利的做法。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