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心流的條件 (The Conditions Of Flow)
心流活動 (Flow Activities)︱心流與文化 (Flow and Culture)︱具有自成目標人格特質 (The Autotelic Personality)︱擅長感受心流的人 (The People of Flow)
Optimal experience 常見特徵
Roger Caillois 將世界上的活動 (games) 分成四類
假設以 Alex 學習打網球為例 🎾
我們對待人生的態度,無論是工作、學習、興趣、人際關係,都可以參考上述心流渠道。當你因為生活的壓力太大而感到焦慮時,不妨降低一下自我要求的目標難度,放開一些,讓生活變得輕鬆一些;當你因為生活的重複性而感到無聊、無趣時,不妨提高一下目標難度,增加挑戰性,讓生活變得更有趣一些。
沒有挑戰,人生毫無意義 (Without challenge, life had no meaning)。在我們的人生裡,那些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標,其難度的確是可以無窮大的。但我們人生中的成長、可能性,也是上不封頂的。而在這永恆的追逐挑戰、成長的過程裡,我們得以避開空虛,投入到積極生活所帶來的幸福。
文化相對主義 (cultural relativism)
無法獲得愉悅感和快樂感,也就是失樂症(Anhedonia)已經成了緊隨憂鬱症而來的問題。各類實驗表明,25%的人曾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受到這個問題的困擾,並且在如今這個工業化社會,這種疾病的發病率正在上升。此類患者常見的徵狀是,生活失去重心,無法由過去喜愛的事物中得到愉悅,世界讓你感覺無趣,一切似乎都很糟,也沒有意義。導致患者缺乏社交動力,並迴避人群,喜歡獨處,常待在家裡。(https://reurl.cc/0j69ZM, https://reurl.cc/4aXjjR)
注意力無法集中或是過動症的人,無法進入 flow state,因為其精力 (Psychic Energy) 無法專注;過度自我意識、自我中心的人,因為精力過度專注於某事物,也無法進入 flow state。位於專注力控制光譜的兩個極端都無法享受到 optimal experience,無法擁有足夠的學習時間、放棄自我成長的機會。弔詭的是,自我中心的人無法獲得成長,因為他將精力都放在眼前的目標,不願意學習新事物。
根據研究顯示,自帶目的型人格 (autotelic personality) 的人更喜歡更有行動性,需要更高技能的活動,這些活動能夠刺激他們並且鼓勵他們成長。所以跟非自帶目的型人格的人相比,他們會更喜歡選擇高技能,高挑戰的活動,因此也就會更多的體驗到心流。
心理學家發現我們童年的經歷跟我們是否容易體驗到心流也十分相關。有充足證據表明:家長跟孩子的互動方式決定了孩子長大後是否更容易體驗到心流。那些促進最佳體驗的自帶目的型人格家庭環境 (autotelic family context) ,有 5個特徵:
自帶目的型人格的家庭環境會節省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心理能量,從而讓孩子們有更多的精力去做自己喜歡的東西。孩子們知道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並且不用經常和家長對規則和控制等問題進行爭吵,也不用花時間擔心沒法滿足家長對於他們未來成功的期待,可以自由選擇那些可以讓他們發展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而在那些不太健康的家庭,很多能量都用來去應對經常的協商和爭吵,或者是孩子們把自己的精力用來保護脆弱的自己,以免被家長的期待和他們的目標所淹沒。
能感受心流的人,其運作方式如下
- 「行為與知覺合而為一」,指的是忘掉週遭,注意力集中致使個體僅專注所從事的行為,而非本身的知覺。否則個體往往會從外界的 角度來感覺、衡量自己的行為,進而使心流狀態受到干擾。例如當個體想著「我到底作得好不好?」時,心流就中斷了,可知當個體的知 覺受到外界干擾時,心流狀態僅能夠維持很短暫的時間。(https://ir.nctu.edu.tw/bitstream/11536/123753/1/20060714517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