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2019/10/04

[閱讀筆記] 人類大命運 (8/8)

  1. 到了二十一世紀早期,政治不再有宏偉願景,政府就只剩下行政功能,維持著國家現況,卻不再能夠帶領人民向前。政府確保教師每月拿到薪水、下水道不會阻塞,卻不知道國家過了二十年後,該走向何方。科技已有了如神般的能力,政治卻是短視而無遠景,這樣的搭配很有問題。許多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和政治家認為,所有重大決策最好都交給自由市場來決定,結果這就成了政客無為和無知的藉口。市場那隻手不僅人類看不見,它本身也是盲目的;如果完全不加管束,面對類似全球暖化的威脅或是人工智慧的潛在危險時,就有可能毫無作為。(p.424)
  2. 數據主義觀點下的人類簡史 (p.425~427)
    1. 增加處理器數量:擁有十萬人口的城市,運算能力會高於一萬人口的村莊。
    2. 增加處理器種類:資料處理系統擁有多種不同的處理器,就能增加系統的動力與創意。
    3. 增加處理器間的連結 :十座有貿易網路連結的城市,產生的經濟、科技與創新,會高於十座孤立的城市。
    4. 增加現有連結網的流通自由度:如果資料數據無法自由流通,光是把處理器連結起來,也不會有用處。
  3. 我們常有想像,認為民主和自由市場之所以獲勝,是因為它們比較「好」。但事實上,民主和自由市場之所以勝出,是因為改善了全球資料處理系統。(p.428)
  4. 過去的七萬年間,人類就是先擴散,再分成不同群體,最後再次合併。但和並不代表一切回到原點。過去的多元族群融合到今天的地球村時,各自都帶著思想、工具和行為上的獨特傳承,呈現一路走來的搜集與發展。在我們現代的食品櫃裡,就有中東的小麥、南美洲安地斯地區的馬鈴薯、新幾內亞的糖以及衣索比亞的咖啡。同樣的,我們的語言、宗教、音樂和政治,也充滿著來自地球各地的傳世寶藏。(p.428)
  5. 我已經看到,Google 能夠比傳統衛生機構更快察覺流行病的爆發,但前提是:必須允許 Google 自由存取我們產出的資訊。資料數據如果能自由流動,同樣也能減少污染和浪費。例如,透過資訊自由,可讓交通運輸系統更為合理。 2010 年,全球自用車共超過十億輛,而且還不斷增加。這些車輛污染地球、又浪費大量資源,更別說還得為此不斷加寬道路、增設停車位。民眾又以習慣擁有自用車的便利,不太可能回頭搭公車和火車。但數據主義指出,民眾真正想要的並不是車輛本身,而是移動的便利;只要有優秀的資料處理系統,就能簡單又有效的提供這種移動的便利。(p.432)
  6. 根據估計,只要有五千輛共用的無人車輛,就能取代十億輛自用車,而且所需的道路、橋樑、隧道和停車空間,都會大幅減少。但想當然耳,如果想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我就得放棄隱私,允許演算法永遠知道我身處何處、想去何方。(p.433)
  7. 隨著全球資料處理系統變得全知全能,「連結到這個系統」也就成了所有意義的來源。人類之所以想要融入這個資料流,是因為只要成為資料流的一部份,你就會隸屬於一個比自己更偉大的計劃。(p.434)
  8. 人文主義與數據主義的差別 (p.434)
人文主義
數據主義
聆聽你的感覺!
所有經驗是發生在我們心中,我們要從自己的心裡找出一切事物的意義,進而為宇宙賦予意義。
聆聽演算法的意見!
經驗不分享就沒有價值,而且我們並不需要從自己心裡找到意義。我們該做的,就是要記錄自己的經驗,再連結到整個大資料流中,接著演算法就會找出這些經驗的意義,並告訴我們接下來怎麼做。
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把神推到一邊
以「資料」為中心的世界觀,把人推到一邊
人發明了上帝
所有生物只是演算法
聆聽內心的聲音,遵循的是幾百萬年演化而成的演算法。你的感覺並不見得萬無一失,但已經比大多數其他指導法則更可靠。幾百萬年以來,人的感覺就是最好的演算法。因此,就算是孔子、穆罕默德或史達林時代,人人也應該聆聽自己的感覺,而不是聽從儒教、伊斯蘭教或共產主義的教訓
別再只聽自己內心的感覺,應當開始聽聽外部演算法怎麼說。Google 與 Facebook 演算法,不僅完全知道你的感覺,還知道許多你自己渾然未覺的事。

  1. 人類的經驗並不比狼或大象來得優越。只要是資料數據,都無高下之別。然而,人類可以把自己的經驗吟成詩、寫成 blog、發表到網路上,使全球資料處理系統更為豐富。就是這樣,才讓人類的資料數據有了意義。狼做不到這件事,因此雖然狼的各種經驗可能一樣深刻複雜,卻毫無價值。難怪我們會如此忙著將自己的經驗,轉化為各種資料數據。我們必須向自己和系統證明自己仍有價值,而且價值不在於單純擁有經驗,而在於將經驗轉化為自由流動的資料數據。(p.435)
  2. 人類是從數萬年前的非洲大草原上開始演化,這套演算法並非天生用來應付二十一世紀的資料流。我們可以嘗試升級人類資料處理系統,但光這樣還不夠,因為萬物互聯網可能很快就會創造出極遽大且快速的資料流,就算是升級後的人類演算法也無法處理。在汽車取代馬車的時候,我們並不是讓馬升級,而是直接讓馬退休。或許,至人也到了該退休的時候。(p.437)
  3. 我們正努力打造出萬物互聯網,希望能讓我們健康、快樂、擁有強大的力量。然而,一旦萬物互聯網開始運作,人類就有可能從設計者降級成晶片、再降成資料數據,最後在資料數據的洪流中溶解分散,將如同滾滾洪流中的一搓泥沙。數據主義對人類造成的威脅,正如人類對其他動物造成的威脅。一旦人類對網路不再能提供重要功能,就會發現自己到頭來也不是造物的巔峰。我們自己設下的標準,會讓我們也走上長毛象遭到滅絕的死路。到時回首過去,人類也只會成為宇宙資料流裡的一個小小漣漪。(p.444)
  4. 我們無法預測未來,因為科技並不會帶來決定性的結果。同樣的,科技也可能創造出非常不同的社會。舉例來說,像是火車、電力、無線電、電話這些工業革命的科技,就能用來催生出共產專制、法西斯政權,也能催出自由民主政體。讓我們以南北韓為借鏡:兩國曾經能夠取得完全相同的科技,但最後選擇的用法只能說是南轅北轍。(p.444)
  5. 在古代,力量來自有權取得資料;到今天,力量卻是來自知道該忽略什麼。如果想的是幾個月後的是,注意的可能就是當下的問題,像是中東動亂、歐洲難民危機、中國經濟趨緩:如果想的是幾十年後,注意的就會是全球暖化、社會不平等的惡化以及就業市場的破壞。(p.445)
  6. 若把人的視野放大到整個生命,其他的問題或發展的重要性,都比不過以下三項彼此息息相關的發展:
    1. 科學正逐漸聚合在一項無所不包的教條之下,也就是認為所有生物都是演算法,而生命則是在進行資料處理
    2. 智能正與意識脫鉤
    3. 無意識但具備高度智能的演算法,可能快就會比我們更瞭解我們
  7. 三個關鍵問題:
    1. 生物真的只是演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資料處理嗎?
    2. 智能和意識,究竟哪一項才更有價值?
    3. 等到無意識但具備高度智能的演算法比我們更瞭解我們,社會、政治和日常生活將會有什麼變化?

2019/10/03

[閱讀筆記] How to read a book (8/8)


  1. 主題閱讀的兩個階段 
    1. 準備階段 (Preparatory)
      1. 針對你要研究的主題,設計一份試驗性的書目。你可以參考圖書館目錄、專家的建議與書中的書目索引
      2. 瀏覽這份書目上所有的書,確定哪些與你的主題相關,並就你的主題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這兩步驟彼此息息相關,你可以根據第二步驟的結果,修改第一步驟所決定的預計閱讀書目)
    2. 主題閱讀  (Syntopical reading):閱讀所有第一階段收集到的書籍
      1. 瀏覽所有在第一階段被認定與你主題相關的書,找出最相關的章節
      2. 根據主題創造出一套中立的詞彙 (neutral terminology),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無論作者是否實際用到這些詞彙,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絕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這套詞彙來詮釋
      3. 建立一個中立的主旨 (neutral propositions),列出一連串的問題
      4. 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議題 (issues)。然後將作者針對各個問題的不同意見整理陳列在各個議題之旁。你要記住,各個作者之間或之中,不見得一定存在著某個議題。有時候,你需要針對一些不是作者主要關心範圍的事情,用他的觀點解讀,才能建構出這種議題
      5. 分析這些討論。這得把問題和議題按順序排列,以求突顯主題。比較有共通性的議題,要放在比較沒有共通性的議題之前。各個議題之間的關係也要清楚地界定出來。要做到這一點,每當你要解讀某個作家對一個議題的觀點時,必須從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話來並列
  2. 如果你想藉由閱讀變成更好的讀者,你不能去閱讀所有的書籍或文章,因為你的時間有限。你應該找出能增長你心智的書籍,而非閱讀你早就知道的事物。除非你去挑戰,否則你無法學習到新事物。
  3. 當你嘗試在閱讀一本好書時,你可得到
    1. 短期來說,當你成功克服書中好的且困難的課題後,你的閱讀技巧就會進步
    2. 長期來說,一本好書可以讓你了解這個事情與你自己。
  4. 閱讀一本好書,你學習到的不只是更加精進的閱讀技巧,還包含認識人生。閱讀不僅可以讓你博學多聞,還可以讓你更睿智。
  5. 人間有許多問題是沒有最終、最佳解決方案的。一些人與人之間,或人與非人世界之間的關係,誰也不能下定論。這不光在科學與哲學的領域中是如此,因為關於自然與其定律,存在與演變,誰都還沒有,也永遠不可能達到最終的理解,就是在一些我們熟悉的日常事物,諸如男人與女人,父母與孩子,或上帝與人之間的關係,也都如此。這事你不能想太多,也想不好。偉大的經典就是在幫助你把這些問題想得更清楚一點,因為這些書的作者都是比一般人思想更深刻的人
  6. 你如何知道,當你看完一本書後,你就會將之束之高閣,不會再看第二次了呢? 當我們經歷過閱讀後,就會產生思想反應。書籍可以增長你的心智,增加你對事物的理解度。但是當你的心智已獲得增長、理解度也獲得增加,你已經從這本書全然得知其所述的重點後,你會感謝這本書所給予你的一切,但是你也知道這本書已無法給你更多了
  7. 書的金字塔
    1. 娛樂、消遣用的書籍
      1. 這類書籍占了 99%,對於你的閱讀技巧毫無幫助,只能作為娛樂消遣或接收資訊用
      2. 這種書籍完全不需要做分析閱讀,略讀 (skimming) 一下就夠
    2. 可以讓你學習的書籍
      1. 此類書籍可以讓你學習如何閱讀、如何生活,只有 1%1/1000 % 甚或 1/10000 的書籍合乎標準
      2. 這些書可能不會超過幾千本,對讀者的要求卻很嚴苛,值得做一次分析閱讀。當你讀完後,可能要常常回頭去翻閱,找出一些特定的重點,或是重新複習一下一些想法或片段。(你在這類書中的空白處所做的一些筆記,對你會特別有幫助。)
    3. 讓你讀得再通,也不可能盡其究竟的書籍
      1. 在此類別,很可能不到一百本書籍
      2. 你最初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這本書的層次就遠超過你,現在你重讀時仍然超過你,未來很可能也一直超過你。因為這是一本真正的好書我們可說是偉大的書所以可以適應不同層次的需要。你先前讀過的時候感到心智上的成長,並不是虛假的。那本書的確提升了你。但是現在,就算你已經變得更有智慧也更有知識,這樣的書還是能提升你,而且直到你生命的盡頭。 
  8.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都跟被放逐到荒島上的人沒什麼兩樣,島上沒有電視也沒有收音機,更沒有圖書館,只有你跟十本書。我們面對的都是同樣的挑戰:如何找出內在的資源,過更美好的人類生活的挑戰
  9. 我們的身體是有限制的,心智卻沒有限制。其中一個跡像是,在力量與技巧上,身體不能無限制地成長。人們到了30歲左右,身體狀況就達到了巔峰,隨著時間的變化,身體的狀況只有越來越惡化,而我們的頭腦卻能無限地成長與發展下去。我們的心智不會因為到了某個年紀死就停止成長,只有當大腦失去活力,僵化了,才會失去了增加技巧與理解力的力量
  10. 這是人類最明顯的特質,也是萬物之靈與其他動物最主要不同之處。其他的動物似乎發展到某個層次之後,便不再有心智上的發展。但是人類獨有的特質,卻也潛藏著巨大的危險。心智就跟肌肉一樣,如果不常運用就會萎縮。心智的萎縮就是在懲罰我們不經常動腦。這是個可怕的懲罰,因為證據顯示,心智萎縮也可能要人的命。
  11. 電視、收音機及其他天天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娛樂或資訊,也都是些人為的支撐物。它們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在動腦,因為我們要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但是這些外界刺激我們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像藥品一樣,一旦習慣了之後,需要的量就會越來越大。到最後,這些力量就只剩下一點點,甚或毫無作用了。這時,如果我們沒有內在的生命力量,我們的智力、品德與心靈就會停止成長。當我們停止成長時,也就邁向了死亡
  12. 好的閱讀,也就是主動的閱讀,不只是對閱讀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對我們的工作或事業有幫助,更能幫助我們的心智保持活力與成長
  13. 最後提醒
    1. 基礎閱讀 (elementary reading)
      1. 閱讀速度不是最重要的事。你應該用你覺得舒服的速度進行閱讀,並且將你覺得有趣的字句,記到筆記本。
      2. 基本上,正在讀本文章的朋友們,你都已經擁用了「基礎閱讀」的能力。你知道此文章每個字的字義及唸法,你讀得懂每個詞及每個句子的含義。這個能力,基本上在我們國小五年級時就已經具備。不過,當我 們讀文言文或是外文時,可就要從此層次開始修練起了。偶爾,我們讀到不熟的字,得去查字典,也算是基礎閱讀的範圍內。
      3. 基礎閱讀會問的問題是:這個句子在説什麼?
    2. 檢視閱讀 (inspectional reading)
      1. 分成兩個步驟,包含略讀 (systematic skimming or pre-reading)與粗讀 (superficial reading)。我建議你至少花 10 分鐘的時間 (這時,速度就是件重要的事情),迅速地略讀 (skim) 整個目錄 (table of contents),完成略讀後你應該能試著回答一些問題;接下來,至少花 20 分鐘的時間,再粗讀 (superficial reading) 整個目錄,完成後再試著回答更多問題。整體來說,你大約會花 30 分鐘來做一本書的檢視閱讀。
      2. 透過對目錄的檢視閱讀,可以協助你了解在書中預計要做什麼,想要解決什麼問題。檢視閱讀的兩個步驟都需要快速閱讀,但不是一味求快,而是在無關緊要的地方快速讀過,而困難的地方讀慢一些。
      3. 檢視閱讀會問的問題是:這本書在談什麼?這本書的架構如何?這本書包含哪些部分?這是哪一類的書小説、歷史,還是科學論文?
    3. 分析閱讀 (Analytical reading)
      1. 分析閱讀的讀者 (analytical reader) 無論在讀任何一本書,都必須能回答這四個問題
        1. 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什麼? (What is the book about as a whole?)
        2. 這本書的詳細內容在說什麼?如何說的? (What is being said in detail, and how?)
        3. 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份有道理? (Is the book true, in whole or part?)
        4. 這本書與你有什麼關係? (What of it?)
      2. 這個層次的閱讀,作者分為了三個階段:架構階段、詮釋階段、評論階段。並且提出了15項規則,來幫助完成三個階段的閱讀,這 15 項規則,就是用來協助你回答上述這四個問題。
      3. 再強調一次,這本書是寫給「為增進理解力而閱讀」的人,換句話說,並不是每一本書,都需要應用到分析閱讀
      4. 分析閱讀的三個階段
        1. 架構階段 (Rule 1 ~ 4)
          1. 先將一本書分類
          2. 使用最簡短的文字說明整本書在談些什麼
          3. 列舉出書中重要的篇章,並說明它們如何依照順序成為一個整體的架構
          4. 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或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2. 詮釋階段 (Rule 5 ~ 8)
          1. 找出關鍵字 (terms),並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含意
          2. 將一本書重要的句子圈出來,找出其主旨 (propositions)
          3. 從相關文句的關聯中,設法架構出一個基本論述 (arguments)
          4. 找出作者的解答
        3. 評論階段 (Rule 9 ~ 15)
          1. 在提出批論之前,例如「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是「我暫緩評論」,一定要能肯定地說出:「我了解了」
          2. 當不同意作者的論點時,要理性地表達意見,不要無理地爭論
          3. 為尊重個人之知識及觀點不同,在提出個人評斷之前,要先找出理論基礎
          4. 證明作者的知識不足
          5. 證明作者的知識錯誤
          6. 證明作者不合邏輯
          7. 證明作者的分析或理由是不完整的
    4. 主題閱讀 (syntopical Reading)
      1. 「主題閱讀」是指針對一個特定問題,要讀許多本書的閱讀方式。分析閱讀只適用於在單一作品,主要的目標在於了解一本書。然而,分析閱讀是一種理想的閱讀方式,要做完整是既費力且費時,所以我們無法對同一主題書單中的每本書都做分析閱讀。
      2. 主題閱讀的兩個階段
        1. 準備階段 (preparatory step)觀察研究範圍 (此時,檢視閱讀就成為主要手段)
          1. 針對要研究的主題,設計一份書目清單,這份清單可以參考圖書館目錄、專家建議或是書中的書目索引
          2. 利用檢視閱讀檢視清單上所有的書,確認哪些與主題相關,完成確認之後,可以增強自己對主題的概念
        2. 主題閱讀 (syntopical reading)閱讀所有準備階段挑選出與主題相關的書 (此時,閱讀速度就不是重點)
          1. 找出最相關的章節:在主題閱讀中,所關心的主題才是基本的重點,而不是閱讀的書
          2. 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根據主題創造出一些中立的詞彙
          3. 釐清問題:建立一個中立的主旨,列出一連串的問題
          4. 界定議題:如果問題很清楚,而每位作者也有其各自的回答方式(不管是贊成或反對),那麼這個議題就被定義出來了。有時候,問題不是只有正反兩面,甚至有兩種以上的答案,這時就該找出不同意間彼此之間的關聯,再根據作者的觀點來做分類
          5. 分析討論:把問題和議題依順序排列,以求突顯主題。比較有共通性的主題,要放在比較沒有共通性的議題之前。各個議題之間的關係也要清楚地界定出來。

2019/10/02

[閱讀筆記]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2/5)


  1. 有些情緒勒索者的「同理心」是很低的,他們「在乎自己的需求」大於他人的需求。對他們而言,可能很少注意到別人的需求是什麼,而時常覺得「自己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他們甚至會認為人的判斷都是錯的,只有自已的判斷是最正確的。
  2. 情緒勒索者常用推卸責任的方式,放大自己的傷害,希望達到讓對方因而產生罪惡感的目的,他們才有機會讓對方因為罪惡感,而願意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這類情緒勒索者的盲點在於:他們從沒有學過,互動關係是需要,也可以討論與協調的;而考慮對方的需求,修改自己的行為,並不代表就是「錯了」、或是「很糟糕的人」
  3. 情緒勒索者承受著「失敗 / 錯誤就是很糟糕」的價值觀,使得他們在面對自己可能「被指責 / 被要求」的情境時,會特別感到焦慮;為了安撫自己的焦慮,他們會將錯誤丟到對方的身上,這也是一種「自我防衛」的方法。
  4. 有些情緒勒索者,他們重視自己的需求與感受大於別人的,這是因為他們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被虧待」
  5. 大多數的情緒勒索者,他們內心的不安與焦慮,其實並不比被情緒勒索者少.只是,他們過去學到的,是必須用「情緒勒索」這樣的方法,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才能給自己安全感、安撫自己的焦慮。但是,他們卻忘記了,讓他們真正焦慮與不安的,是這段關係的好壞,而情緒勒索的手段只讓他們暫時獲得了表象的滿足,但卻讓他們失去了真正害怕失去的「重要事物」:親密關係以及對方的愛
  6. 身為一個人,我們有感受,也有需求.我們應該要被尊重、被理解,而不是被「你應該怎麼做」的教條所壓抑,使得兩人互動時,只有一個人的聲音
  7. 如果你想當好人,身邊絕對不乏讓你能夠「做好人」的機會,問題在於,「為了當好人,你付出什麼代價?」
  8. 如果我們覺得「拒絕別人,代表我們是個不好的人」時,我們就很難學會對「不合理的要求」拒絕,而我們就會很容易成為:默許「情緒勒索者」對我們為所欲為
  9. 個社會是這樣教導我們的:我們需要再在意別人的眼光與評價,需要獲得別人的好感,需要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行為,讓自己「好相處」。可是,當你選擇做好人,你必須付出的代價是:你讓某人可以利用你達到他的目的。你的「必須當好人」以及「別人對自己失望」的害怕,讓你看不清這個事實。於是,你的「好」,反而成為造成「情緒勒索互動」的重要養分之一
  10. 習慣自我懷疑的人,是對自己很沒信心的人。當我們是個習慣自我懷疑的人,就很容易會掉進「自責的陷阱」。而這樣的人,對於習慣將責任推到別人身上,並且貶低別人的情緒勒索者來說,簡直是個「非常完美的對象」
  11. 習慣自我懷疑的人,總擔心「麻煩別人」,擔心別人覺得自己能力不好,或對不起別人,時常存在「自我懷疑」與「罪惡感」,常使與他們互動的情緒勒索者嗅到,而成為開始一段「情緒勒索關係」的關鍵
  12. 遭遇情緒勒索、深陷其中而痛苦不已的人們,常會發現他們有一種共同的特質:在乎別人的感受。「在乎別人的感受」,並非是被情緒勒索的必要特質之一。但,問題是,如果「在乎別人感受」的特質太過放大,變得以「別人的感受好壞」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時呢?甚至以別人感受為首要,完全忽略自己的感受呢?
  13. 「過於在乎別人感受」的人,不敢忽略別人的任何一個細微表情,他們急於取悅別人,但卻在過程中忽略自己的委屈
  14. 「上對下關係」(即明顯有權力位階的關係)是情緒勒索中很常見,卻也是最難掙脫的互動循環。此種情緒勒索常見於父母對孩子、上司對下屬等。你可能會不停地努力達成他的要求,只為獲得對方的肯定與暫時性的讚美。
  15. 因為孝順文化,有些父母對於孩子應該如何順從,有太多「應該」的想像,使得父母有時無法拋下自己身為父母的權威、尊嚴與面子,認為「我是父母,我是為你好,所以你聽我的是應該的」,卻忽略了孩子也是一個「人」。身為人,當然有獨立的思考與想法,可以有需求、有感受,這些都是應該被尊重且在乎的
  16. 唯有自我價值感提升,才是讓你能夠不再陷入「情緒勒索」的護身符
  17. 不論是「想當好人」、「習慣自我懷疑」、「過度在乎別人感受」、「希望獲得別人肯定」等,擁有上述特質的人,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們多半是自我價值感低落的人。為了擺脫情緒勒索,你必須要提升「自我價值感」
  18. 自信,是一種「對自己能力的信心」。由於過去的學習、工作與生活經驗,我們得到了一些客觀的成功與成就,或是有一些解決問題成功的經驗,使我們慢慢累積一些對自己的理解與信心
  19. 「自我價值」,代表對自我的評估與接納,以及尊重自我的態度。肯定自我價值,指的是:我肯定我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價值,就算我有一些缺點,或是我還做不到什麼,甚至我有時候會失敗。但我都相信,這些事情,是因為我沒做好,不是我不好。只要我好好努力,我相信我可以做更好,而我不會因為這個失敗,就懷疑自己存在於世界的價值
  20. 即使你知道自己或許有一定的能力,但你的自我價值,卻總是取決於「別人是否可以肯定我的能力」,而不是「我能不能重視我自己的感受」。如果你是這樣的人,看到這裡,會不會對這個過度努力,時常覺得不安,要盡力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自己覺得心疼呢?

2019/10/01

[閱讀筆記] 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 (6/7)


  1. Product evolution model 的四個階段:

① 功能性
  • 當市場上還沒有能滿足市場功能需求的產品時,競爭的基準就是比誰提供較好的、客戶重視的 product attributes
② 可靠性
  • 當產品功能趨於完善,客戶轉趨重視產品的可靠度
③ 便利性
  • 當可靠度已經超過客戶需求時,客戶轉趨重視購買的方便度
④ 價格
  • 當購買方便度已無差異時,就會變成廠商最不想見到的價格流血戰
  1. 技術採用生命週期 (Technology Adoption Life Cycle)
① 早期採用者 
(early adopters)
  • 是喜歡嘗鮮的消費者,其完全根據產品功能性來選擇他們想要的產品,願意付出較高的價格買到自己想要的產品
  • 早期採用者不是技術性人員,但他們會去想像這項新技術可以帶來什麼好處。一旦早期採用者找到這項新技術可以跟他們本來就在乎的東西做連結,這就成了他們購買的理由
② 早期大眾
(early majority)
  • 當產品功能漸趨完備,且已經開始追求可靠性 (reliability) 時,就是 early majority customers 進場的事後
  • 早期大眾的是一群非常重要的消費群,他們最在意的是產品實用性,對於新技術產品的採用往往比較謹慎,因為他們知道很多新科技是無法成功的。他們會先等待,並且觀察其他使用者的使用經驗,確定產品可以順利運作才會購買
③ 晚期大眾
(late majority)
  • 當功能完備、可靠性的問題也解決後,當產品屬性開始追求方便性 (convenience) 時,就是 late majority customers 開始購買的時刻

  1. 從各種產業都可以看到產品的 evolution pattern (功能性 → 可靠性 → 方便性 → 價格),每一次的改變,disruptive technology 都扮演關鍵角色
  2. Disruptive technology 的兩個特性:
    1. Disruptive product attributes 在主流市場通常被認為是沒有價值的,但是在 emerging markets 卻被視為很重要的賣點
    2. 與 established products 相較之下,disruptive products 通常比較單純、便宜、可靠與便利
  3. Established firms 在面對 disruptive technology 時,常將『技術』視為主要的開發挑戰,試圖將 disruptive technology 套用在已知的市場;相反地,成功將 disruptive technology 商業化的公司,會將『行銷』視為主要的開發挑戰,試圖尋找會買單此 disruptive product attributes 的市場
  4. Established companies 擅長推出高品質的產品到高利潤的市場,所以他們再推出 disruptive products 時,常常一口氣添加太多的特色與功能。例如 Apple 推出 Newton 的時候也犯了類似的錯誤,忽略了 disruptive product 的初期目標是簡單 (simplicity) 與可靠 (reliability)
  5. 財務軟體公司財捷(Intuit)設計 QuickBooks,滿足小企業主希望避免不小心把現金用完的需求。財捷用大幅簡化的會計軟體做好這項工作,打破了技能障礙,沒受過財務訓練的小企業主,因此不必再使用較複雜的會計方法。
  6. 在藥房內設點的基本醫療保健產品供應商「分鐘診所」(MinuteClinic)打破了時間障礙,讓一些身體有小毛病、沒時間看醫生的人,不必預約,就能找護理診斷師(nurse practitioner)解決問題。
  7. 當商品出現 performance oversupply 時,就會出現價格流血競爭,變成日用品般的價格 (commodity-like pricing),只有 disruptive products 才能重塑競爭方式,賣得較好的價格
  8. 當你在衡量市場需求時,你應該謹慎地觀察客戶做什麼 (what customers do),而不是只有傾聽他們說什麼 (what they say)
  9. 從過去的歷史看來,disruptive technology 所造就的產品屬性,在主流市場是被忽視且沒有競爭性的。例如在 disk drives 產業,5.25-inch 的硬碟在大型主機很罕見,但是其較小的體積,在個人電腦卻是非常實用;又如液壓式挖土機 (hydraulic excavators) 由於每次挖掘量較小且運作範圍較小,所以在大型挖掘場所顯得毫無用處,但是液壓式挖土機可以做較精確的挖掘與較窄的壕溝挖掘,讓其在住宅地區的工地非常好用
  10. 當你在嘗試 disruptive technology 的時候,通常一開始的計劃的方向都是錯誤的,你必須盡快地從錯誤中學習,探索正確的方向,不要對一開始的計畫孤注一擲 (all-or-nothing first-time bet),你必須保留資源來做第二次、第三次的嘗試
  11. 你無法強迫消費者去購買他們不想要的東西。政府立法無法強迫消費者購買電動車,這在消費者驅動的自由市場經濟是行不通的,例如加州政府於 1998 年立法規定車商所銷售的車輛數字中,2% 必須是電動車,此舉對於推動電動車毫無幫助
  12. 面對 disruptive products 常會遇到典型的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chicken-and-egg problem):沒有市場,就沒有可靠的客戶 input;沒有根據客戶需求發展出來的產品,就沒有市場。根據歷史資料顯示,當發生 performance oversupply 的現象時,就是驅動競爭變化的時刻,此時就會給你寶貴的指引,其會打開一扇門,產生更單純、便宜且方便的 disruptive products
  13. 任何 disruptive innovation 的產品研發,要掌握簡單 (simple)、可靠 (reliable) 與方便 (convenience) 的三大原則,例如體積越來越小的硬碟、桌上型電腦與筆記型電腦、液壓式挖土機等
  14.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其實沒有什麼新技術,通常都是利用現有的技術、元件,兜組出新的品架構,提供客戶一組之前 established market 所沒有的產品屬性
  15. 在發展電動車的產業裡,對於現有車廠來說,一直認為電池科技尚未成熟到可以取代石油車,因為其續航力不足。這樣的想法,就是將主流市場的需求加諸於電動車上。若能找到合適的市場,電動車的缺點也可以變成他的優點,先從low-end market 發展,待性能、續航力等等改善後,在嘗試 upmarket (也就是較大、利潤較高的主流市場)
  16. Sustaining products 有自己的配銷管道 (distribution channel),相同的,disruptive products 也要建立起新的配銷管道,因為現有的配銷管道不會幫你賣,他們認為此 disruptive products 在 mainstream markets 不會有市場、沒有人會買
  17. 組織如何面對 disruptive innovations?答案就是,將創新團隊 spin off 成為一個獨立的組織:
    1. 根據歷史資料顯示,spin off 成為獨立組織擁有較高的成功機會,例如 Quantum, Control Data, IBM’s PC Division, Allen Brady 等等,都成功將 disruptive innovations 商業化
    2. 在小的、獨立的組織,員工才能專心工作、充滿幹勁;若是在原組織,不斷會遭受質疑,為什麼要做主流市場不想要的產品或服務
    3. 在小的、獨立的組織,管理者才能專心工作,不用將其寶貴的管理精力花在不對地辯護 disruptive innovations 的重要性、未來性
    4. 創新充滿著荊棘與不確定性,若你在一個不被支持的環境下發展,成功機率微乎極微
    5. 即便創新的技術很單純,但若組織不支持,最終還是會失敗
  18. 在實務上,不是遇到什麼問題就採用 spin-offs 的方式就會成功,spin-off 並不是個 blanket solution (能夠解決各種問題的萬靈丹)。只有遇到 disruptive innovation 時,spin-offs 才會擁有較高的成功機率。根據過去研究,有強烈證據顯示,mainstream organizations 可以用非常有創意的方式在開發與實作 sustaining innovations, 但是面對 disruptive innovations 則未必能擁有相同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