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2018/11/05

[閱讀筆記] Antifragile: Things That Gain from Disorder (6/10)

  1. Barbell strategy 對於風險採取兩面的態度,一是在某些領域採取保守、安全的作法 (robust to negative Black Swans),另一是在某些領域冒一些小風險 (open to positive Black Swans),藉此達到 antifragile。Barbell strategy 只是調適不確定性,而非消滅不確定性
  2. 遇到風險很高的事情,我寧可不要飛機上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審慎樂觀」,或者表現處於中段的某種態度,而希望他們極為樂觀,駕駛員則非常悲觀,甚至偏執更好。
  3. 人總是需要一些傷害與壓力因子作為刺激的工具,讓人產生過度補償 (overcompensation) 。例如讓小孩自行玩耍,若摸到滾燙的茶壺就會因此受傷,但之後就知道滾燙的茶壺不可接近,這也是為了小孩未來的安全著想。但是,這類的嘗試僅限小傷害,你應該避免小孩發生大意外。這與社福制度很像,忽略小風險,將所有資金投注於保護避免受到重大風險的危害
  4. 不需要透過市場調查訪談來詢問別人想要什麼,跟著自己的想像力走。Steve Jobs 曾說過:人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直到你提供給他們
  5. 假如某件事物遇到變動時,好處大於壞處,就是具有反脆弱性質。選擇權(Optionality)有這種特性。生活中有許多類似選擇權的東西。損失的代價很低,但可能獲利很高。人要懂得把握。譬如試誤 (Trial and Error) 的做法,就是選擇權。錯了,你沒什麼太大的損失。對了,那是大大有用。人不要怕錯,應多多嘗試。
  6. 不確定性永遠存在,建立正確的生活方式,是為了盡可能把握好事發生;然後在壞事發生的時候,把傷害減到最低
  7. 人生中到處都有這種損失有限,但收穫無限的契機 (a limited loss and large possible outcome);但是一般人很容易忽略這種事。例如出社會後繼續學習:出社會以後要繼續學習並不簡單,但是追根究柢,學習需要花費的時間與金錢都是可知可控制的,但帶來的樂趣與新能力,卻可以是無限。
  8. 如果你「有可選擇性」,就不是很需要一般說的智慧、知識、洞見、技能,以及我們的腦細胞中發生的那些複雜事情。因為你不必常做對。你只需要有智慧,不要做出不聰明的事而傷害自己(也就是某些無做為),並在有利的結果出現時,察覺它們的存在就行了(箇中關鍵是你不需要事先評估,等結果出來再評估)
  9. 即使在子宮內,大自然也知道如何選擇;大約半數的胚胎會自發性流產,這件事比起依照藍圖設計完美的嬰兒,做起來還要容易。大自然只做一件簡單的事,就是留住符合標準的事物,或執行加州式的「要失敗就快」(fail fast) -它有選擇權,而且真的去使用。大自然遠比人類更了解可選擇性
  10. 選擇權 (option) = 不對稱性 (asymmetry) + 理性 (rationality)。理性的部份在於去蕪存菁,知道如何獲取利潤。 如同前面的例子,大自然懂得如何過濾、留下好的胚胎,淘汰壞的胚胎。反脆弱和脆弱差別就在這裡。脆弱 (壞的胚胎) 沒選擇權,但反脆弱需要選擇最好的,最好的選擇權。 反脆弱性 = 得多於失 = 上檔利益多於下檔損失 = (有利的)不對稱性 = 喜歡波動性
  11. 常識和有組織的教育不是同一回事。文憑頂多是種智力證明文件,但不代表是智慧。
  12. 若你在家裡找不到錢包,在 trial and error 模式下,你不會一個地方重複找了兩次、三次。每次的嘗試與失敗都會提供額外資訊給你 ( 如哪種方法無效或哪個地方找過了皮包不在那邊)。每一次的嘗試與失敗都會讓你更接近標的,也會讓你更清楚下一步要怎麼走
  13. 熊彼德的「創造性毀滅」或「創新性破壞」理論 (creative destruction),簡單說就是創新與毀滅是同源的,當一個創新商品的產生,也代表著毀滅一項舊的商品或產業,相同的,當一個創新出現後,也注定有一天會被後來的創新所毀滅」
  14.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是心理學上的一種現象,簡單的說,就是人們都會傾向於尋找能支持自己理論或假設的證據,而對於不能支持自己理論或假設的證據,則會被忽略。因為這種選擇性的注意、收集信息,同時按照支持自己想法的角度解讀獲取的信息,會不斷使人強化自己理論或假設,從而產生的認知偏誤 。這種選擇性的擷取資訊的現象,幾乎在每個人身上都看得到,但能意識到的人卻很稀少,更不要說能去盡力避免了。
  15. 貪婪與疏忽是人類的本性,這兩個是人類常犯的問題與錯誤,一點也不是新聞,也不容易被治癒,這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因此把問題怪罪到貪婪與疏忽,其實沒有意義,因為也無法根治。例如,疏忽並不是造成黑手黨成員死亡的原因,製造敵人才是死亡的成因,解決之道是廣交朋友而非樹立敵人
  16. 財富來自於實作的膽識與學識,而學識不是學歷或學校包裝的課程,而是來自於自己對世界樣貌的體悟與獨立思考
  17. 隨機偏差(randomness bias): 人們常自以為看到兩個事件之間的關聯,事實上這兩者並不存在的相同點。其實有些問題的發生是隨機(randomness)發生,沒有任何相互關聯。例如,不是教育能夠帶來國家財富與經濟成長;而是國家因為經濟成長 (經濟得力於天然礦產或人民勤奮工作) 而 (行有餘力) 重視教育。教育其實和國家的生產力關係不大,教育頂多讓民知書達禮、有禮貌
  18. 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是指過份介入兒女生活,保護或是干預其生活的父母,因為類似直升機一樣的盤旋在兒女身邊,故稱為直升機父母。直升機父母不是不好的父母,也不是有偏差價值觀的可憐父母,直升機父母不一定是荒謬的、不快樂的、充滿控制欲的父母。直升機父母可能是出於好意,只是因為父母本能性的懼怕,導致好意走錯了方向。也有人將《虎媽戰歌》中提到的華人教養方式和西方的直升機父母比較。Nancy Gibbs在《時代雜誌》中認為這二種都是「極端的教養方式」,並且列出了二者的不同點。Gibbs認為虎媽是著重在特定領域(如音樂或數學)上的成功,而直升機父母是「懼伯失敗,因此不惜一切代價的避免失敗」。另一個不同點是虎媽強調努力,對兒女的態度是極端、權威和獨裁的,而直升機父母是「妥善安放他們的孩子,渴望和他們建立友誼」
  19. 「月暈效應(Hallo Effect)」與「尖角效應(Horns Effect)」,在觀賞月圓時,你所注目的不僅僅只有月亮大小,還包括了周遭的暈輪景象,亦即當一個人的表現不錯時,眾人多會加諸好的評價於該人身上,就像是資優生「一定」很用功,或是好學生「一定」不會抽煙,而壞學生「必然」調皮搗蛋一般;月暈指的是心理學中「好的以偏概全」,尖角則指的是「壞印象的加深」。
  20. 綠色木材謬誤 (green lumber fallacy):一個做綠色木材生意頗為成功的木材專家,竟然不知道綠色木材是指剛砍下的木材 (因為還沒乾),一直以為是漆成綠色的木材。不需要懂得太多植物學知識也可以從木材生意中掙到錢,而植物學家的知識在木材生意中其實作用並不大。有很多我們認為重要的學問可能並不重要,甚至無用,這就是理論的脆弱。
  21. 國外退役的運動員、退休的體育名人或希望賺取外快的體育記者會在報紙、網絡上開設情報專欄,充當博彩分析專家或預測專業人士。投注者們看到這些內容的時候,應當警醒的是足球和博彩、記者與博彩、解說員與博彩……完完全全是相互獨立的領域 (domain independence),他們的觀點需要謹慎採納,不可盲從。你該注意的是
    1. 如某人具有體育運動的豐富知識或經驗,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也擁有在體育博彩中成功所需要的知識;
    2. 專家、記者、解說員們通常是在比賽結束後才繪聲繪色的描述某支球隊狀態不佳,或者發表他們在賽前就預料到的馬後炮;
    3. 投注前,你應該問一下自己,你認為了解足球運動就意味著可以有信心從足球投注中獲利嗎?
  22. 教小鳥飛翔:我們以為學術與實踐的關系是這樣,學術—應用科學和技術—實踐。其實在大多數領域中這就像教小鳥飛翔,實際情況正好相反。
  23. 副現象:當我們看到 A 時通常看到 B,於是以為 A 引起 B,或者 B 導致 A。教小鳥飛翔就是個副現象。教育促進財富和經濟增長也是個副現象。
  24. 掌握少即是多 (less is more) 的原則,研究做的越多,基本但是根本的東西就會變得比較不明顯,容易被忽略。活動,會將事物抽絲剝繭,剩下最簡單的基本模型。例如在科威特戰爭,很多人「正確」預測戰爭爆發,但「誤判」油價會大漲,由於戰爭預期心理、囤貨太多,反而油價重跌,一堆人投資專家大虧、慘敗
  25. 在不透明的世界,我們應該仰賴 trial and error 的方法,並以槓鈴的形式,在下檔損失較低的時候才去承受風險
  26. 敘述知識與反脆弱的差異
敘述知識
反脆弱
討厭不確定性
調適不確定性
回顧過去
展望未來
脆弱、天真的理性
強固的理性
容易受火雞問題影響,成為冤大頭
可以從火雞問題與冤大頭中得利
容易受綠木謬論、副現象影響
不易受綠木謬論、副現象影響
需要了解事物的邏輯
不需深度了解,只要保持理性,去比較兩個結果(履行比較好的選擇權)
凹性(可以見到已知的利得,但錯誤未知)
凸性(convex, 已知的錯誤小,可能的利得大)


  1. 當你自認為懂得比自己實際的要多,你(面對錯誤)就會顯得脆弱
  2. 過度的自信會使人依賴預測,而預測會使人去借錢,然後顯露出槓桿的脆弱性
  3. 我們相當肯定羅馬人是令人讚嘆的工程師,靠著 trial and error 與經驗累積,不用數學就開通了渠道。因為數學的一個副作用,是使人過度優化和偷工減料,因而造成脆弱
  4. 17世紀的工業革命,來自於一群沒受過教育的人,他們運用實務上的 trial and error,解決令人困擾的機械問題,帶來了社會整體經濟的進展,並不是科技進步與科學技術造成經濟繁榮。科學技術造成經濟繁榮的說法,往往源自於學術界與科技界 (意圖詐騙政府機構的經費補助)。


2018/11/04

[閱讀筆記] 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3/4)


  1. 要為未來的快樂投資,不要忙於工作而疏於家人。這就像任何投資一樣,需要不斷關心、注意。因此做資源分配時,要注意分配家人、朋友的資源夠不夠。
  2. 你或許希望你的家人很愛你,你和朋友的友誼深厚,他們不會在乎被你疏忽,其實不然。如果你長久不花時間、精力去培養人際關係,你身邊的人最後還是會離你而去。
  3. 與家人、好友維持良好關係,是你人生快樂最重要的源頭。這聽起來很簡單,但就像其他重要的投資,這些關係需要持續被關注與照顧。但會有兩股力量讓你忽視這個重要的快樂源頭。第一,由於與家人、好友的良好關係無法看到即刻的回報,你會將時間與精力不自覺得地投資在可以立即看到回報的地方(如工作);第二,你的家人與朋友不會大聲喊叫來引起你的注意,他們愛你也支持你的工作,但是持續的被忽視將會讓家人與朋友離你遠去,當你察覺有異時,都已經為時已晚
  4. 擁有美好的家庭生活是快樂人生不可或缺的一環,對家庭的投資卻需要經過長時間才能看見成果,因而時常被排在優先順位的後方。Clayton Christensen提到,我們把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才華投入在什麼地方,我們的人生就會呈現相同的樣貌。與家人的關係是人們快樂的泉源,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的生命一天天在消逝,把握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將資源放在家人身上,會帶給你更多的快樂。
  5. 許多產品會失敗,是因為企業過度聚焦於要賣什麼產品給客戶,卻未深度探討產品能解決客戶什麼問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我們常思考我們要什麼,而不是去思考對於其他人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事。改變你的觀點,會是一個有力的方式來深化你與他人的關係
  6. IKEA 產品擺設,並不是針對客戶或是產品,而是以顧客的需求為出發點,幫顧客完成生活上「必須完成的工作」(job to be done),成為顧客生活的好幫手,這就是典型的幫客戶解決問題,而非聚焦於賣產品給客戶
  7. 策略不是一個獨立事件,不是一群高級主管一起開會,就手中的數據分析決定好怎麼做就行了。策略是持續不斷、多變且難以控制的過程。因此,策略的制定和實踐很難,包括審慎的計劃、突發機會的因應和資源分配的考量。
  8. 成功的資深主管必須花很多時間明確地說出公司既定的優先順序為何,讓全公司的人了解。...經過一段時間,我們就可看出一家公司的優先順序設定,就是公司能否賺錢的關鍵。
  9. 數十年來,我們眼看一些好公司失敗,得到這樣的結論:把重點放在相關性,且只想著要知道顧客更多資料,正把公司帶往錯誤的方向。它們真正該留心的是,顧客在特定情況下希望做到的進展,也就是顧客想要完成什麼,這些稱為「待完成工作」(jobs to be done)。
  10. 當我們購買某項產品,本質上就是「雇用」它,幫我們完成一項工作。如果它做得不錯,下次碰到同樣工作時,我們往往會再度使用這項產品。如果表現欠佳,我們就會「開除」它,另選高明。
  11. 從表面上看,成功的產品沒有什麼規律可言。根據尼爾森的調查,他們都有一個共性:成功的產品都搞定了一個之前沒有滿意解決方案的具體任務。好時花生醬巧克力,mini裝在可重複密封的包裝內,並很容易一手抓取,解決了以往需要兩手才能打開,免去了包裝堆積產生的罪惡感。該產品問世後的兩年創造了的銷售額達2.35億美元。
  12. 在全球範圍內,數十年來的創新成功率都十分的低。成功的創新者往往是發現了「待解決任務」(jobs to be done),然後圍繞這些任務設計產品,體驗和流程。這往往比營銷人員專注於大量的搜集顧客信息和進行數據挖掘要行之有效。希拉在自己家中遭遇看護難題,創辦了幫助人尋找兒童看護和老人照料的服務網站care.com。僅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該網站在16個國家擁有了超過1900萬成員。在數據為王的世界,這項創新居然靠直覺來完成。希拉可能並不了解待解決任務理論,但他的確是通過解決這一任務而成功的創新。
  13. 「待解決任務」的使用方法:當你想要了解他人的想法,包括消費者、同事、老闆、競爭對手等等的時候,你可以用這個填空題來幫助自己理清思路「when__________, I want to _____________, So I can ______________」目標問題能幫助你明白為何用戶要選擇你的產品,由此讓你能夠更精確地發展產品,更好地進行營銷
  14. 別再被數據分析綁架,如果少了消費者的情境脈絡,絕對做不出好決策。企業的目標應該訂成「為顧客而工作,幫助他們完成各種待辦事項」,至於這項工作究竟是什麼,仰賴細心地觀察和提問才可以得出答案。
  15. 在考慮是否要將公司某些事情外包 (outsource) 時,應評估這些事情對於公司的「未來」是否事關重大,如果是的話,應該留下來自己做;若否,則可外包。例如戴爾一直以為自己和華碩是天作之合,雙方合作為 Dell 帶來驚人的淨資產報酬率,然而這些數字並未反映這樣的合作關係對 Dell 的未來有何影響。Dell 本來是最強大的電腦公司,多年來一昧追求報酬率,把業務漸漸外包出去,之後就難有什麼表現。Dell 自己不製造電腦,出貨也不是由自己來做,全部外包給台灣的電腦廠商,只允許他們使用「Dell 」這個商標。到了二○○五年,華碩宣布決定以自己的品牌全面進攻美國市場,打得 Dell 措手不及
  16. 華爾街分析師的鷹眼緊盯著各企業的財務指標,追蹤其資本運用的效能。其中,最常見的一種指標就是淨資產報酬率(Return on Net Assets)。一家公司的淨利潤除以淨資產,就可計算出淨資產報酬率。如果分子的淨利潤增加,或分母的淨資產減少,報酬率就會提高。淨利潤要增加比較困難,因為公司必須賣出更多產品,至於淨資產減少通常比較容易,只要透過外包就可以做到。淨資產報酬率愈高,代表一家公司資金運用的效能愈大。華碩的提議是有道理的。如果戴爾利用外包降低淨資產,依然可以把同樣的產品賣給顧客,就能提高淨資產報酬率,讓華爾街開心。Dell 的命運就像典型的希臘悲劇,華碩一步步蠶食鯨吞,從價值鏈中最簡單的東西開始做,慢慢接手更複雜、更重要的部分,逐步增加企業的價值。雖然 Dell 得以專攻高收益的伺服器業務,這方面業績因而蒸蒸日上,但在一般消費者使用的個人電腦,Dell 可謂得不償失,為了追求報酬率,殊不知自己漸漸失去重要能力。
  17. 企業的能力 (capabilities) 包含
    1. Resources (資源):人員、設備、科技、資金、供應商、顧客,多數人只看有形資產,例如財報,而忽略無形資產,尤其是組織與人員的能力
    2. Processes (流程):員工互動、協調、溝通,員工透過流程把資源轉化為更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多數人無法深入公司內部去實務了解,容易忽略不去重視,或是認為流程會僵化組織運作
    3. Priorities (優先順序):組織的優先順序,公司的主管必須花時間明確地說出公司既定的優先順序為何,讓全公司的人了解,文化的建立係依賴員工一連串的決定,多數人不會去評估公司的公司文化與經營者做決策的品質
  18. 其實,不只是戴爾,如製藥、汽車、石油、資訊科技、半導體等其他產業的公司,外包業務有增無減,沒考慮到公司未來的能力。金融家、企管顧問和學者鼓勵公司儘量外包,以求短期獲利。但在這種短視近利之下,一家公司的能力可能就此犧牲,就像戴爾,漸漸被華碩廢了武功。
  19.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一開始,美國公司會把簡單的業務外包出去,是為了降低成本和資產,增加報酬率。這似乎是個明智的決定。然而,最後他們連精密的產品也得外包,因為他們自己已經做不出來了。
  20. 我們可以決定哪些業務可以外包,哪些則否。這麼做必須考量到兩點。首先,你必須評估供應商的能力,並且假定他們是會改變的。不可只看到供應商目前做的事,而要考慮他們將來能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其次,你得了解未來成功必須具備的能力。這點更加重要。無論如何,你必須保有這樣的能力,否則就是把公司的未來交給別人。只有了解公司的能力有多重要,才是一個有遠見、優秀的執行長,否則只是庸庸碌碌的人。
  21. 現在的社會所給的教育是給予小孩過多 resources (學習過多的東西、交給別人教導),而沒有培養 processes (流程) 能力,讓孩子心身去體會一些事情 (幫忙作家事、解決自己生活上的問題等)。但是  processes (流程) 能力的培養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也同時透過解決問題來得到自信。即便留下的失敗的經驗,那也是努力之後的痕跡,是很值得高興的! 家庭文化則是培養孩子心中的優先順序,面對問題的時候能有清楚的想法去解決。
  22. Resources, Processes, and Priorities capabilities model 除了可用於企業,也可用於小孩。小孩坐在教室被動地吸收老師所教導的內容,這就是他擁有的 resources;將課堂所獲得的知識,開發出 app 應用或做自己有興趣的科學實驗,這就是 processes 的能力;課業、運動、有興趣的課餘活動等事情的先後順序安排,就是 priorities 的能力
  23. Resources 是他用資源來做什麼 (what),processes 是他如何做 (how),而priorities 是為什麼要做 (why)
  24. 許多父母犯了跟 Dell 一樣的錯誤,給予小孩一堆 resources (包含知識、技巧與體驗)。這一切看起來似乎很合理,因為希望我們的小孩走在前面,並相信我們提供的機會與體驗可以幫助他們。實際上,小孩子並未真的用心參與活動,並沒辦法真的刺激小孩自我挑戰更難的事情,無法發展出 processes 的能力
  25. Self-esteem (自尊) 指的是「我不害怕面對問題,而且認為自己可以解決的感覺」,這種感覺不是靠豐富的 resources 可以得到。很多時候你所得到最珍貴的禮物,往往不是父母給你什麼,反而是他們沒給你什麼。你應該趁早找一些簡單問題給你的小孩,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從解決的過程中可以建立起 processes 能力與健康的自尊 (self-esteem)

2018/11/03

[閱讀筆記] Bogle On Mutual Funds: New Perspectives For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9/9)


  1. 從眾效應或樂隊花車效應(andwagon effect)是指人們受到多數人一致性思想或行動的影響,而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常被稱為「羊群效應」(Herd behavior)
  2. 突然獲得一大筆資金的投資人(The lump-sum investor),若你追求的是成長導向的投資目標,股債比建議為 70 / 30;若你年紀較大,已是鰥夫或寡婦,應追求收入導向的投資目標,股債比建議為 60 / 40
  3. 假設你現在已投入 $100,000 在投資,若你臨時需要 $1000,你是否該調整投資組合,如購買風險較高的小公司股票、購買信用平等較低的債券等,期待能獲得較高的投資收入。我的建議是,就從本金直接拿出 $1000,不需要為此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品質
  4. 企業退休基金(corporate pension fund),其主要目標在尋求資產累積與支付退休員工的退休金目標,其投資的股債比建議為 60 / 40。不過一切就看公司的員工年齡比例,若員工的平均年齡偏高,股票持有比例就該降低;若是較為年輕的公司,股票持有比例就該提高
  5. 購買基金時,記得要詳閱公開說明書
    1. 若你是長期投資者,了解基金的目標、投資政策、績效、風險與總成本 (包含銷售費用、年度費用、贖回費用等) 就差不多足夠了
    2. 若你是短期投資者,除了上述資訊以外,你還要知道基金的交易政策 (如何贖回、如何進行基金轉換等) 與交易限制 (如贖回費用、交易頻率限制等)
  6. 在過去十年排名第一個基金,在下個十年還是排名第一個機率 = 0
  7. 若你是長期投資者,我會建議你買進後持續持有,但是有四種狀況,我建議你調整你的投資組合:
    1. 當你選擇的基金,績效表現在過去五年來持續落後同類型基金的平均表現時
    2. 當你選擇的基金改變其投資目標與政策時
    3. 當你選的的基金的 expense ratio 不斷上揚時
    4. 當你的投資目標改變時
  8. 很多高收益債券的廣告,只會強調高收益這個重點,卻沒有揭露此債券的組成結構很多都是垃圾等級的債券
  9. 小心市場上推出的 new product 或 hot new product,你對這些商品應該更加謹慎評估,甚至不要去碰
  10. Twelve pillars of wisdom
    1. 投資並沒有它表面上看得那麼困難成功的投資就是避免犯重大錯誤,把一些事情做對
    2. 選擇簡單的投資方法:當有多個投資方法擺在你眼前時,選擇最簡單的方式
    3. 投資要趁早:你越早投入,投入時間越長,可以享受更多的複利的魔法
    4. 沒有風險,沒有報酬:在合理的範圍內,多冒一點風險追求較高的長期報酬,透過定期定額,可以減輕風險帶來的傷害
    5. 分散式投資:透過購買共同基金,你可以減少擁有單一公司可能衰退、倒閉、無法恢復元氣的風險,並將所獲得的配息再投資,獲得複利的效果
    6. 投資的 eternal triangle 分別為 risk (風險)、 return (報酬) 與 cost (成本):投資人通常只會注意風險與報酬,常忽略了成本這個關鍵因素,成本會一點一滴地侵蝕你的獲利。所以,別忘了,永遠都要選擇低成本 (low-cost) 或無費用 (no-load) 的基金
    7. 回歸均值 (regression to the mean):無論是近幾年表現多傑出的基金,在金融叢林中,無可避免地都會面臨回歸均值的定律
    8. 別高估你自己的選則股票型基金 (equity mutual funds) 的能力、也別低故你購買債券型與貨幣市場基金 (bond and money market funds) 的能力:與其自己挑選股票型基金,不如購買 no-load index funds;後者則是挑選信用評等良好、成本較低的標的
    9. 你可以擁有穩定的本金價值或穩定的配息收入,魚與熊掌無法兼得:例如 U.S. Treasury bill (中文叫作美國國庫券,T-bill) 提供了固定的市場價值與變動的配息;30-year U.S. Treasury Bond (30期的美國國庫長期債券,T-bond) 提供固定的配息與劇烈變動的市場價值。這要看你的目標是什麼,投資目標影響著你的投資選擇
    10. 小心面對過去的歷史:你不應該忽略過去的歷史,但是也不要假定過去發生的特殊的循環趨勢未來還會再發生
    11. 你無法洞悉整個金融市場的全貌:金融市場反映世界各地投資人的知識、希望、恐懼與貪婪,不要過度自負以為自己擁有洞悉市場的能力
    12. 長期投資:股票價值可能高估或低估,耐性與保持一致性的投資策略,才是智慧型投資人該有的心態
  11. 傳道書9:11 善於賽跑的人不一定得獎,勇敢的人不一定打勝仗,聰明的人不一定有飯吃,機智的人不一定富有,能幹的人不一定居高位。時運左右一切,人不知道自己的時運。真正的關鍵,是在乎當時的機會。唯有當機會來的時候,快跑、力戰、智慧、明哲、靈巧,才有使用之處。
  12. 了解自己、教育自己、決定適合你的目標的財務規劃,當你做出選擇後,記得要擁有智慧、耐性與情緒自律讓自己保持在正軌 (stay the course)。這個世界最不缺的是雜音,最困難的是心無旁鶩不理會這些雜訊

2018/11/02

[閱讀筆記] 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 (11/12)


  1. 如果你希望退休後可過得舒舒服服,就必須積極儲蓄,而且要儘早開始。每拖過十年,你每個月要儲蓄的數字就必須加倍,而且還不夠。儘管本書的焦點是投資,但如果你的儲蓄還不夠投資的話,什麼話都是白搭
  2. 這個以消費為主的社會,不斷鼓勵人們消費,超出實際所需,甚至到了不健康的地步。如果你覺得儲蓄很難,那你的問題就很大。最簡單的致富方式就是盡可能少花錢
  3. 不該讓五年內會用到的資產冒任何風險。此外,手邊應至少保留六個月以上的生活開銷所需,而且要容易變現,如短期債券、定存、貨幣、支票及存款帳戶等。千萬不要把五年內會用到的前投入股市!
  4. 由於你不太可能為了購屋而儲蓄五年以上,因此這筆錢應該放在短期債券、定存和貨幣等帳戶裡
  5. 儲蓄永遠不嫌早。大部分的工作者都到四十歲才開始為退休儲蓄,結果發現,沒辦法按照自己的規劃退休
  6. 存款數字永遠不嫌多,達成成功退休計畫的最佳藥方就是克制物欲,現在就開始!
  7. 所有的資產都該管理,如個人儲蓄、退休帳戶、及佣金、教育基金與購屋基金,而且應視為同一個投資組合
  8. 你與配偶可能會活得比預期還久一些。因此在計算未來開銷時,投資組合的預期實質報酬應該只能抓到百分之三到四,而這就已經是上限
  9. 投資組合的終極目的,就像是蓋房子一樣,用來保護你毋需擔憂不確定因素。當你建造房子時,通常很難預料哪種自然威脅最具威力。如果你事前知道會有水災、火災或龍捲風,就可以針對這種威脅特別設計。但通常無法精確預測到底會面對哪些自然威脅,所以我們只好妥協,並且在設計上希望能承受這三種不同的自然威脅,而且還必須控制在一定的預算內
  10. 你不知道哪些威脅會降臨在自己的投資組合。舉例來說,如果你知道下一個世代的經濟災難來自於通貨膨脹,你就會增加黃金、天然物產、不動產及現金投資,還有相當數量的股票;如果你知道通貨緊縮時代即將來臨(如 1930 年代),那麼你手上的投資就會全數投入長期的政府債券。唯一的問題是,我們無法事前得知會有哪些風險降臨。因此,最安全的辦法就是盡可能擁有最多的資產類型;這樣一來,你就可以確定自己不會因為正好擁有績效最差資產的投資組合而災難連連
  11. 投資其實就像業餘網球賽,一般人輸球的常見原因就是犯了太多的「非必要失誤」,也就是說,因為試著想要抽底線或吊球,結果反而輸掉這一球。在球賽中贏球的最好方法,就是確定自己每一次接球時。都能夠安全地把球打回去。換句話說,如果盡量避免輸球,就會贏得多
  12. 投資人最該擁有的資產就是指數型基金,因為這樣做可以讓支出降到最低,而且能夠擊敗大部分採取積極管理型基金的經理人
  13. 你該注意你買的 mutual fund 的基金規模,如果基金規模特別小,例如小於一億美金,那你就需要擔心,因為基金公司可能會因為利潤微薄,而宣布停止交易
  14. 大型成長股型股票的本益比都偏高,一但碰到市場下跌,幾乎毫無抵抗能力。故我建議應完全避免『大型成長型股票』與『小型成長型股票』
  15. 就長期而言,小型成長型股票不會是適宜的投資標的,不僅報酬低,而且風險極高
  16. 我建議以『小型股市場基金』來取代『小型成長型股票基金』,以『大型股票市長基金』 (如 S&P 500) 來取代『大型成長型股票基金』。透過 S&P 500 指數基金、整體市場指數基金及小型股指數基金,投資人就能持有足夠的成長型股票,因為這些投資標的都是以成長型股票為主
  17. 債券投資的最高原則就是盡可能短期,長期債券一樣風險極高
  18. 在你的投資組合中,你該承受風險的是在股票的部分,不是債券。投資債券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保護投資者不受市場低迷的影響,還能提供一定的流動性
  19. 在投資公司債時,必須考慮廣泛的分散性。因此,你只應投資公司債共同基金。不應購買單一企業公司債的原因跟不應投資個股的理由一樣,因為這將會讓你承受不必要的風險。單一公司拖欠債務就足以讓你的投資組合遍體麟傷
  20. 規劃投資組合的最基本原則就是,一旦你決定了一個自認兼顧合理與效率的股票內部配置比例後,就必須在各個投資組合中維持這個配置比例,這樣就能涵蓋風險狀況不同的資產。如果想要調整風險與報酬,便只需改變股票與債券的整體比例

2018/11/01

[閱讀筆記] Thinking, Fast and Slow (8/9)


  1. 審慎且避免對短期的結果做出過多的反應,可以提升你的決策及決策結果的品質。對於壞消息的短期反應,會增加你對風險的厭惡 (risk aversion),進而做出不利於你投資組合的決策
  2. 你越少去接觸財經新聞,你就越不知道每支股票在做什麼,你就比較不會去無謂地攪動你的投資組合,也較不會產生 risk aversion,最終你就會變得更富有
  3. 你僅需一季評估一次你的投資組合 (portfolio) 即可,面對股市每天的起伏會因損失厭惡 (loss aversion) 而做出反應過度的投資決策
  4. 人腦習慣會對事物開一些 mental account,例如你買了十支股票, 容易把每支股票視為獨立的輸或贏,但 loss aversion 就會分別適用於每一個 account,造成你過度害怕損失而做出錯誤的決策,這稱為 narrow framing,用狹窄的角度看待事情。較好的方法為 broad framing,看整體投資組合的賺賠,而非看單一股票的賺賠。雖然 loss aversion 依然存在,但強度會減弱許多,也因此能做出較好的判斷
  5. 每當決策者遇到具有風險的選項時,都會傾向用 narrow framing 的方式。你該嘗試用 broad framing 的方式來思考,即 outside view ,將你注意的焦點從現在所處的情境轉換成類似情境的各種的統計數字來做為決策的參考,可以採用 Reference class forecasting (參考類別預測) 來解決或減輕 planning fallacy 。例如面對廚房裝修的決策,建議步驟會是
    1. [步驟 1] 先找出適合的 reference class (參考類別),如類似的廚房裝修工程
    2. [步驟 2] 再取得 reference class (參考類別) 相關的統計數字,用此產生 baseline prediction
    3. [步驟 3] 使用所取得的相關資訊來對照自己手上的專案,進行 baseline prediction 的調整
  6. 處置效應(Disposition Effect),是指投資人在處置股票時,傾向賣出賺錢的股票、繼續持有賠錢的股票。這意味著當投資者處於獲利狀態時是風險迴避者,而處於虧損狀態時是風險偏好者。
  7. 「沉沒成本謬誤」(sunk cost fallacy):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時,不僅會看這件事會為自己帶來的好處,也會沉溺在過去已投入且不能回收的成本中,而做出不理性的選擇。Sunk cost fallacy 常見於在不好的工作苦撐、持續不開心的婚姻與持續沒有前景的研究計畫
  8. 人對行動所產生結果的情緒反應大於不行動所產生結果的情緒反應。在賭局的情形下也是如此,人對賭了且贏了的快樂會強過抑制自己不去賭而保留了同樣錢的快樂。這個不對稱性在損失上也是一樣,它也應用到悔恨和怪罪上。這個重點不是在做或不做,而是在預先設定的選項(default option)和偏離預設選項的行為之間的差別。有一個球隊在最後一場比賽中,輸得很慘,教練本來被預期去換人或換策略,如果他沒有這樣做,這會產生悔恨和怪罪
  9. 悔恨風險有不對稱性,它比較偏向保守常規的行為和風險規避的選擇。這個偏見在許多情境可看到。那些被提醒可能會因為他們選擇結果而感到悔恨的消費者顯現出對保守選項的偏好,傾向購買有品牌的東西,而非一般沒商標的商品。它甚至影響生或死的決定,想像醫生在診治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有一個治療法是正常一般的療程,另一個是特別的、不尋常的。這個醫生有理由去相信非傳統的治療對病人可能有利,會增加病人的機會,但是他沒有把握。開出這個不尋常治療法的醫生會面對一個巨大的悔恨、怪罪,甚至訴訟的風險。如果成功,好結果會增加醫生的名聲,但是可能的好處比起可能的壞處小太多了,因為成功一般來說是正常的結果,而失敗不是,所以這醫生因為風險規避而不會去試不尋常的治療方式。
  10. 人們在花錢消費時,常把現金購買與用信用卡購買分成兩個不同的 mental accounts,但是錢就是錢不應該區分不同 mental accounts,信用卡帳單你還是要用現金繳納
  11. 人們在餐廳嚐到一道很好吃的佳餚後,就很少會再嘗試其他菜色,那是因為人都會想要避免後悔
  12. 多數人的內心其實能夠有效抵抗 regret 心理,作者的建議是在作決定時不要考慮到失敗之後的後悔心理,朝著最有機會最高勝率的路走,就算因為 deviate from default 而備受責備或產生後悔心態,你會有比你想像的還要有能耐去調適以及使其影響最小化
  13. Taboo (禁忌) Trade off : 如果有一個殺蟲劑 10000 瓶中有 15 瓶可能對小孩造成中毒現象,現在一個比較便宜的殺蟲劑上市,但 10000 瓶中可能會有 16 瓶會造成小孩子中毒,這樣要便宜多少錢父母才會買呢? 調查結果有高達66%的父母說無論便宜多少他們都不會買風險較高的殺蟲劑。這叫作 taboo trade off。我們可以理解父母不願意以獲得的金錢去換孩子可能的健康這件事情,但是要知道任何一位父母都只有在有限的資源下去保護和扶養他們的孩子,上述的想法只會有可能對我們想保護的東西/人造成傷害。從買較便宜殺蟲劑省下的錢可以投入更有意義的保護小孩的設備,像是安全座椅,這是有效資源分配的概念,因為若此殺蟲劑中毒機率僅增加一點點的百分點,但省下的錢可以投資讓小孩更安全的設備購入上,這才是合理的作法,而非無限上綱的拒絕殺蟲劑。
  14. 做任何事情都有風險,若對於微小風險反應過度,其代價非常高昂,若以下幾個人類有史以來偉大的發明若當初被人們以此微小風險作為恐慌依據的結果,如氯消毒技術、飛機、空調、開心手術、電磁波、冰箱、水痘疫苗和 X 光等,這些能夠救人使人生活更便利的發明,如果在實行之初其可能產生的風險被無限放大,人們現在的生活水平可能要倒退幾百年
  15. 偏好反轉 (Preference Reversal )是由心理學家 Lichtenstein 和 Slovic 於1971年發現的風險決策中一種奇怪而普遍的現象,即在期望值大體相等的一對博弈中,人們往往選擇概率高而損益值小的博弈 (稱為安全博弈),卻對概率低而損益值大的博弈 (稱為風險博弈) 定高價,也就是說人們在選擇與定價中表現出偏好的不一致現象,有時候個人會喜歡追逐風險,有時則會迴避風險。證據顯示,不同的誘導方法能夠改變各因素的相對權重,從而產生不同的偏好順序
  16. 記得要多運用 broad framing 的思考方式,你會做出更合理的決策。思考時不要只單獨看一個點,多運用 joint evaluation,而非 single evaluation,single evaluation 會讓你被 System 1 的情緒反應牽著鼻子走
  17. 以下是手術後的兩段描述:(1) 一個月後的存活率是 90%;(2) 第一個月的死亡率是 10%。此二描述其結果是一樣的,但是由於存活是好的,死亡是壞的,90% 的存活率聽起來很振奮人心,10% 的死亡率讓人感到恐懼。人類在一個問題,兩種在邏輯意義上相似的說法,卻導致了不同的決策判斷。
  18. 有個吝嗇鬼不小心掉進河裡,好心人趴在岸邊喊到“快把手給我,我把你拉上來!”但這吝嗇鬼就是不肯伸出自己的手。好心人開始很納悶,後來突然醒悟,就衝著快要下沉的吝嗇鬼大喊“我把手給你,你快抓住我!”,這吝嗇鬼一下就抓住了這個好心人的手。心理學上把這種由於不一樣表達導致不一樣結果的現象稱為“框架效應” (framing effect)。我們在心理咨詢中常常會碰到人際關係困惑的求助者,有些就是由於表達不恰當所致。“框架效應” (framing effect) 告訴我們:在人際溝通中,關鍵不在於說什麼,而在於怎麼說。
  19. 框架效應 (framing effect) 的應用,如何發佈消息甚至可以影響股市的走勢,該如何公佈好消息和壞消息? Richard Thaler 提出了四個原則:
    1. 如果你有幾個好的消息要發佈,應該把它們分開發佈。根據前景理論,分別經歷兩次獲得所帶來的高興程度之和要大於把兩個獲得加起來一次所經歷所帶來的總的高興程度。還比如,在你給人送兩件以上生日禮物時,不要把所有禮物放在一個盒子里,應該分開包裝;若你是老闆,給人一次性發5000元,不如先發3000元,再發2000元。
    2. 如果你有幾個壞消息要公佈,應該把它們一起發佈。因為根據前景理論,兩個損失結合起來所帶來的痛苦要小於分別經歷這兩次損失所帶來的痛苦之和。
    3. 如果你有一個大大的好消息和一個小小的壞消息,應該把這兩個消息一起告訴別人。這樣的話,壞消息帶來的痛苦會被好消息帶來的快樂所沖淡,負面效應也就少得多。
    4. 如果你有一個大大的壞消息和一個小小的好消息,應該分別公佈這兩個消息。這樣的話,好消息帶來的快樂不至於被壞消息帶來的痛苦所淹沒,人們還是可以享受好消息帶來的快樂。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懸殊過大應分開;懸殊不大應該整合。
  20. 框架效應 (framing effect)  在經濟中的定義:當消費者感覺某一價格帶來的是“損失”而不是“收益”時,他們對價格就越敏感。我們來看下面的例子:在加油站A,每升汽油賣5.6元,但如果以現金的方式付款可以得到每升 0.6 元的折扣;在加油站B,每升汽油賣 5.00 元,但如果以信用卡的方式付款則每升要多付 0.60 元。顯然,從任何一個加油站購買汽油的經濟成本是一樣的。但大多數人認為:加油站A要比加油站B更吸引人。因為,與從加油站A購買汽油相聯繫的心理上的不舒服比與從加油站B購買汽油相聯繫的心理上的不舒服要少一些。因為,加油站A是與某種“收益”(有折扣)聯繫在一起的,而加油站B 則是與某種“損失”(要加價)聯繫在一起的。因此,企業在進行價格定價或促銷時,應該將之與『收益』而不是『損失』聯繫在一起,從而有效激勵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21. 決策者會因為結果是正面的 (如採用此療程計畫讓 600 個患者中拯救 200 個人),而傾向 risk averse;會因為結果是負面的(如採用此療程計畫讓 600 個患者中 400 個人死亡),會傾向 risk seeking。即便是兩這段論述的邏輯、結果是一樣的,卻因論述採正面或反面的說法,而導致決策者做出南轅北轍的決定,這是因為你只用 System 1 來思考做決策,完全沒用到 System 2
  22. 我們思考的偏好會受到如何框架問題 (frame problems) 所影響,我們心理上產生的直覺通常是根據事情的描述 (descriptions),而不是事情的本質 (substance)。如在討論撫養小孩的免稅額時,富人的小孩免稅額是否應該比窮人高?或者是沒有小孩的窮人是否應該比沒有小孩的富人繳納更多的稅金?這兩個問題常會被窮人與富人所誤導,這不是問題的核心,問題在於如何定義每個家庭應該繳納多少稅金,而不是當對問題有疑問時,就一面倒向窮人
  23. 思考一下以下這兩個問題:(1) 若你花 500 元買了兩張電影票,到了電影院打開皮夾發現電影票不見了,你會再買兩張票嗎? (2) 若你到電影院,打開皮夾要拿出預先準備好的 500 元買電影票,卻發現 500 元遺失了,你會改用信用卡再買票嗎? 大部分的人在問題一會回答『否』,第二個問題卻回答『是』。其實兩個問題一樣都是損失 500 元,卻得到不同的結果,這是因為人們用到不同的 mental accounts 在思考,電影票不見了與電影本身直接建立關聯,500 元鈔票不見了是跟 general revenue (綜合收入) account 建立連結。你應該練習建立好一個 good frames,如何避免這樣的問題呢?你應該換個角度思考『若你遺失了 500 元,你是否還會去買電影票?』若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去買張新的電影票。用較寬廣的框架與涵蓋性較大的 mental accounts 可以得到較為理性的決策
  24. 在股票投資上每支個股的投資都是一個單獨的賭局,如果你把每支個股都放在不同的「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裡去單獨評估,就不免會受到「損失規避」的影響而「出盈保虧」,導致長期套牢、滿手賠錢貨,或者受到「可能性/確定性效應」的影響而「追高殺低」,導致慘賠或炸毀。打破心理帳戶將所有投資綁在一起視為一個「投資組合」,你就比較不會過度在意單一投資商品的可能虧損,或單次決策的潛在風險,你變得願意承擔必要的風險以換取報酬
  25. 投資個股、每天看盤、頻繁進出,就是以 narrow framing 來投資,它會加劇損失規避與可能性/確定性效應,成為一個賠錢的詛咒;投資追蹤大盤(或和大盤連動性高)的指數型基金或 ETFs、避免太常看盤、長期持有,就是以 broad framing 來投資,它會減少損失規避與可能性/確定性效應、達到情緒的益處,幫助投資人做出較好的投資判斷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