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到風險很高的事情,我寧可不要飛機上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審慎樂觀」,或者表現處於中段的某種態度,而希望他們極為樂觀,駕駛員則非常悲觀,甚至偏執更好。
- 人總是需要一些傷害與壓力因子作為刺激的工具,讓人產生過度補償 (overcompensation) 。例如讓小孩自行玩耍,若摸到滾燙的茶壺就會因此受傷,但之後就知道滾燙的茶壺不可接近,這也是為了小孩未來的安全著想。但是,這類的嘗試僅限小傷害,你應該避免小孩發生大意外。這與社福制度很像,忽略小風險,將所有資金投注於保護避免受到重大風險的危害
- 不需要透過市場調查訪談來詢問別人想要什麼,跟著自己的想像力走。Steve Jobs 曾說過:人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直到你提供給他們
- 假如某件事物遇到變動時,好處大於壞處,就是具有反脆弱性質。選擇權(Optionality)有這種特性。生活中有許多類似選擇權的東西。損失的代價很低,但可能獲利很高。人要懂得把握。譬如試誤 (Trial and Error) 的做法,就是選擇權。錯了,你沒什麼太大的損失。對了,那是大大有用。人不要怕錯,應多多嘗試。
- 不確定性永遠存在,建立正確的生活方式,是為了盡可能把握好事發生;然後在壞事發生的時候,把傷害減到最低。
- 人生中到處都有這種損失有限,但收穫無限的契機 (a limited loss and large possible outcome);但是一般人很容易忽略這種事。例如出社會後繼續學習:出社會以後要繼續學習並不簡單,但是追根究柢,學習需要花費的時間與金錢都是可知可控制的,但帶來的樂趣與新能力,卻可以是無限。
- 如果你「有可選擇性」,就不是很需要一般說的智慧、知識、洞見、技能,以及我們的腦細胞中發生的那些複雜事情。因為你不必常做對。你只需要有智慧,不要做出不聰明的事而傷害自己(也就是某些無做為),並在有利的結果出現時,察覺它們的存在就行了(箇中關鍵是你不需要事先評估,等結果出來再評估)。
- 即使在子宮內,大自然也知道如何選擇;大約半數的胚胎會自發性流產,這件事比起依照藍圖設計完美的嬰兒,做起來還要容易。大自然只做一件簡單的事,就是留住符合標準的事物,或執行加州式的「要失敗就快」(fail fast) -它有選擇權,而且真的去使用。大自然遠比人類更了解可選擇性。
- 選擇權 (option) = 不對稱性 (asymmetry) + 理性 (rationality)。理性的部份在於去蕪存菁,知道如何獲取利潤。 如同前面的例子,大自然懂得如何過濾、留下好的胚胎,淘汰壞的胚胎。反脆弱和脆弱差別就在這裡。脆弱 (壞的胚胎) 沒選擇權,但反脆弱需要選擇最好的,最好的選擇權。 反脆弱性 = 得多於失 = 上檔利益多於下檔損失 = (有利的)不對稱性 = 喜歡波動性。
- 常識和有組織的教育不是同一回事。文憑頂多是種智力證明文件,但不代表是智慧。
- 熊彼德的「創造性毀滅」或「創新性破壞」理論 (creative destruction),簡單說就是「創新與毀滅是同源的,當一個創新商品的產生,也代表著毀滅一項舊的商品或產業』,相同的,當一個創新出現後,也注定有一天會被後來的創新所毀滅」
- 貪婪與疏忽是人類的本性,這兩個是人類常犯的問題與錯誤,一點也不是新聞,也不容易被治癒,這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因此把問題怪罪到貪婪與疏忽,其實沒有意義,因為也無法根治。例如,疏忽並不是造成黑手黨成員死亡的原因,製造敵人才是死亡的成因,解決之道是廣交朋友而非樹立敵人
- 財富來自於實作的膽識與學識,而學識不是學歷或學校包裝的課程,而是來自於自己對世界樣貌的體悟與獨立思考
- 隨機偏差(randomness bias): 人們常自以為看到兩個事件之間的關聯,事實上這兩者並不存在的相同點。其實有些問題的發生是隨機(randomness)發生,沒有任何相互關聯。例如,不是教育能夠帶來國家財富與經濟成長;而是國家因為經濟成長 (經濟得力於天然礦產或人民勤奮工作) 而 (行有餘力) 重視教育。教育其實和國家的生產力關係不大,教育頂多讓民知書達禮、有禮貌
- 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是指過份介入兒女生活,保護或是干預其生活的父母,因為類似直升機一樣的盤旋在兒女身邊,故稱為直升機父母。直升機父母不是不好的父母,也不是有偏差價值觀的可憐父母,直升機父母不一定是荒謬的、不快樂的、充滿控制欲的父母。直升機父母可能是出於好意,只是因為父母本能性的懼怕,導致好意走錯了方向。也有人將《虎媽戰歌》中提到的華人教養方式和西方的直升機父母比較。Nancy Gibbs在《時代雜誌》中認為這二種都是「極端的教養方式」,並且列出了二者的不同點。Gibbs認為虎媽是著重在特定領域(如音樂或數學)上的成功,而直升機父母是「懼伯失敗,因此不惜一切代價的避免失敗」。另一個不同點是虎媽強調努力,對兒女的態度是極端、權威和獨裁的,而直升機父母是「妥善安放他們的孩子,渴望和他們建立友誼」
- 「月暈效應(Hallo Effect)」與「尖角效應(Horns Effect)」,在觀賞月圓時,你所注目的不僅僅只有月亮大小,還包括了周遭的暈輪景象,亦即當一個人的表現不錯時,眾人多會加諸好的評價於該人身上,就像是資優生「一定」很用功,或是好學生「一定」不會抽煙,而壞學生「必然」調皮搗蛋一般;月暈指的是心理學中「好的以偏概全」,尖角則指的是「壞印象的加深」。
- 綠色木材謬誤 (green lumber fallacy):一個做綠色木材生意頗為成功的木材專家,竟然不知道綠色木材是指剛砍下的木材 (因為還沒乾),一直以為是漆成綠色的木材。不需要懂得太多植物學知識也可以從木材生意中掙到錢,而植物學家的知識在木材生意中其實作用並不大。有很多我們認為重要的學問可能並不重要,甚至無用,這就是理論的脆弱。
- 國外退役的運動員、退休的體育名人或希望賺取外快的體育記者會在報紙、網絡上開設情報專欄,充當博彩分析專家或預測專業人士。投注者們看到這些內容的時候,應當警醒的是足球和博彩、記者與博彩、解說員與博彩……完完全全是相互獨立的領域 (domain independence),他們的觀點需要謹慎採納,不可盲從。你該注意的是
- 如某人具有體育運動的豐富知識或經驗,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也擁有在體育博彩中成功所需要的知識;
- 專家、記者、解說員們通常是在比賽結束後才繪聲繪色的描述某支球隊狀態不佳,或者發表他們在賽前就預料到的馬後炮;
- 投注前,你應該問一下自己,你認為了解足球運動就意味著可以有信心從足球投注中獲利嗎?
- 教小鳥飛翔:我們以為學術與實踐的關系是這樣,學術—應用科學和技術—實踐。其實在大多數領域中這就像教小鳥飛翔,實際情況正好相反。
- 副現象:當我們看到 A 時通常看到 B,於是以為 A 引起 B,或者 B 導致 A。教小鳥飛翔就是個副現象。教育促進財富和經濟增長也是個副現象。
- 掌握少即是多 (less is more) 的原則,研究做的越多,基本但是根本的東西就會變得比較不明顯,容易被忽略。活動,會將事物抽絲剝繭,剩下最簡單的基本模型。例如在科威特戰爭,很多人「正確」預測戰爭爆發,但「誤判」油價會大漲,由於戰爭預期心理、囤貨太多,反而油價重跌,一堆人投資專家大虧、慘敗
- 在不透明的世界,我們應該仰賴 trial and error 的方法,並以槓鈴的形式,在下檔損失較低的時候才去承受風險。
- 敘述知識與反脆弱的差異
敘述知識
|
反脆弱
|
討厭不確定性
|
調適不確定性
|
回顧過去
|
展望未來
|
脆弱、天真的理性
|
強固的理性
|
容易受火雞問題影響,成為冤大頭
|
可以從火雞問題與冤大頭中得利
|
容易受綠木謬論、副現象影響
|
不易受綠木謬論、副現象影響
|
需要了解事物的邏輯
|
不需深度了解,只要保持理性,去比較兩個結果(履行比較好的選擇權)
|
凹性(可以見到已知的利得,但錯誤未知)
|
凸性(convex, 已知的錯誤小,可能的利得大)
|
- 當你自認為懂得比自己實際的要多,你(面對錯誤)就會顯得脆弱
- 過度的自信會使人依賴預測,而預測會使人去借錢,然後顯露出槓桿的脆弱性
- 我們相當肯定羅馬人是令人讚嘆的工程師,靠著 trial and error 與經驗累積,不用數學就開通了渠道。因為數學的一個副作用,是使人過度優化和偷工減料,因而造成脆弱
- 17世紀的工業革命,來自於一群沒受過教育的人,他們運用實務上的 trial and error,解決令人困擾的機械問題,帶來了社會整體經濟的進展,並不是科技進步與科學技術造成經濟繁榮。科學技術造成經濟繁榮的說法,往往源自於學術界與科技界 (意圖詐騙政府機構的經費補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