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2019/03/04

[閱讀筆記] How to read a book (2/8)


  1. 孩童是否具備成熟的 elementary reading (基礎閱讀) 能力,需經歷四個階段
① Reading readiness
(已準備好要閱讀)
       大約孩童在六、七歲左右,才會慢慢準備好開始閱讀
       Reading readiness 包含
        身體上是否已準備好 (physical readiness):如良好的視力與聽力
        心智上是否已準備好 (intellectual readiness):能夠接收並記住字 (word)、單字 (letters),並可以自行造句
        口說是否已準備好 (language readiness):能夠使用多個句子,清楚表達
        自身是否已準備好 (personal readiness):是否能跟其他同學合作、保持專注力與聽從老師指示
       應讓孩童在上述四個能力都準備好以後,才開始閱讀,若否,則會讓其感到挫折,也會影響往後的學校生涯
② word mastery (從看懂句子中每個字,提升到看懂整個句子所表達的涵義)
       開始閱讀簡單的素材,開始教導基本的閱讀技巧,例如了解每個字的意義、前後文等,在完成這個階段前,預期會擁有獨立閱讀簡單書籍的能力
       在此階段的學童,會從看懂 “The cat sat on the hat” 每個字,提升到看懂整個句子所表達的意思
練習透過前後文的線索來推敲不熟悉的字彙的閱讀技巧
       此階段主要特色是快速地建立字彙 (vocabulary building),練習透過前後文的線索來推敲不熟悉的字彙的閱讀技巧
       在此階段的孩童,會因不同目的而開始閱讀不同的內容,例如自然、社會研究等等。除了課堂上閱讀的教科書以外,還會為了樂趣、滿足好奇心或為了擴展視野而閱讀有興趣的課外讀物
改進與強化先前數個階段所獲得的閱讀技巧
       學童開始融入自己的閱讀經驗,能夠某本寫作的概念帶入到另外一本,並可以比較相同主題不同作者間的觀點
       理想上,學童會在其餘生,在此階段持續強化閱讀技巧
       但是,很多人常常無法到這個階段,因為過度強調前面階段,往往高層階段的技巧被忽視

  1. 基礎閱讀四階段的對應
① Reading readiness
       通常是學前與幼稚園階段的閱讀能力
② Word mastery
       通常是小學一、二年級時期的閱讀能力
③ Vocabulary growth and the utilization of context
       通常是小學四年級結束後,該具備的閱讀能力。
       此階段的孩童能輕易地讀取交通號誌、照片中的文字、填寫較簡單的政府表格等
④ Mature reader
       通常是小學或是中學畢業後,該具備的閱讀能力,此階段的孩童擁有具備閱讀任何事物的能力,但是還是相對較不複雜的書籍。
       簡單地說,此類的學童已經具備足夠成熟的閱讀技巧來閱讀高中的課本

  1. 閱讀的每個階段都是累積的 (cumulative)elementary reading 包含在 inspectional reading 中,inspectional reading 包含在 analytical reading 中,analytical reading 包含在 syntopical reading。也就是說,當你具備前一階段的能力,你才有足夠的閱讀技巧進入下一階段,例如當你具備 elementary reading 閱讀技巧後,才有辦法進入 inspectional reading 階段
  2. Inspectional reading (檢視閱讀) 分成兩種類型 (有經驗的讀者會合為一種)
    1. 有系統地略讀或粗讀 (systematic skimming or pre-reading)
    2. 粗淺的閱讀 (superficial reading)
  3. Inspectional reading (檢視閱讀) 的運用時機:
    1. 當你不知道是否要閱讀這本書時
    2. 當你不知道是否值得閱讀這本書時
    3. 或者你只擁有有限的時間看這本書時
  4. 略讀 (skim) 就是 Inspectional reading (檢視閱讀) 最常用的方法,或稱為粗讀 (pre-reading)skimming pre-reading 都是 inspectional reading 的一部分。skimming pre-reading主要目標是發掘這本書是否值得更進一步、仔細地閱讀,以及挖掘這本書想表達的目的,即便你之後定不再看這本書。略讀類似打穀的過程 (threshing process),當稻穗已經完全成熟可以收割了,農夫用鐮刀將稻穗割起,再放在打穀機入面,把稻米和稻草分開,令到米粒從稻穗脫粒,是個去蕪存菁的過程。
  5. 有關 skimming (略讀) 的閱讀習慣,建議如下:
先看書名頁,有序就先看序
       快速閱讀,了解書本的目的,或是作者切入主題 (subject) 的角度
       在完成此步驟,你必須對書籍的主題 (subject) 有想法
研究目錄頁,概括性地了解此書的基本架構
       透過目錄可以讓你進行閱讀之旅,有清楚的 road map。但是,很令人吃驚的是,很多讀者都直接略過目錄。
       事實上,許多作者花了很多的時間在建立書籍目錄 (table of contents),他們應該對於讀者長期忽視目錄的閱讀行為感到傷心
如果書中有索引頁,也要翻閱一下,有助於對關鍵詞的掌握
       大部分的書籍都會有索引頁 (index),透過索引頁你可以快速估計書本所涵蓋的主題 (topics),以及作者所參照 (refer) 的書籍。
讀一讀出版者的介紹
       作者通常會在此部分試著採取摘要式、精確地的方式,傳達書本中想要表達的重點,
       通常透過前四個步驟,你就已經擁有足夠的資訊,來決定你是否要閱讀這本書
挑選幾個看起來和主題息息相關的章節來看
       注意這些主題相關的章節 (chapters),謹慎閱讀章節的起始與結束頁 (opening or closing pages) 論述 (statements)
東翻翻西翻翻,讀個一、兩段.有時候連續讀幾頁,但不要太多
       你可以透過跳著閱讀的方式來找尋書籍要表達的重點,更重要的是,別跳過每個章節的最後兩、三頁,通常最後幾頁都是書本的重點。
       作者通常會在每個章節的最後幾頁,總結他們覺得新穎的或是重要的觀念

  1. skimming (略讀) 的過程,可以把自己想成是一個偵探,在找尋一本書的主題或思想的線索。藉此可以省下你很多寶貴的時間,並幫助你抓到許多書本的重點
  2. 粗淺的閱讀 (superficial reading) 的基本原則是:當你在閱讀困難書籍的過程中,不要遇到不懂的、無法理解的部分,就停下來。專注於你所能理解的,不要被你無法立即掌握的觀念所打住
  3. 我們都被教導要去注意我們不理解的事物,例如當我們遇到不熟悉的單字,就要去查字典;又如我們遇到無法理解的觀念時,就去查百科全書或其他參考書籍。其實,這些行為都是不成熟的,反而會阻礙你的閱讀,而非幫助你的閱讀
  4. 試想,當你在閱讀莎士比亞 (Shakespeare) 著作,如凱薩大帝 (The Tragedy of Julius Caesar)、皆大歡喜 (As You Like It)、哈姆雷特 (Hamlet),若你遇到不熟的單字就一直查字典,你會發現當你讀完以後,根本不懂裡面在寫什麼,完全失焦。不如一群人一起讀完一遍 (first quick reading) 以後,一起討論讀完第一遍以後自己的理解,互相討論,反而能夠抓住書本中的重點
  5. Adam Smith 的經濟學巨作國富論 (The Wealth of Nations) 為例,如果你堅持要了解每一頁裡面的所有東西,才要翻到下一頁,你其實走不遠,你會陷入見樹不見林的狀況,你無法進入任何一個 reading level,你會無法理解國富論裡面要表達的重點,如決定市場價格的因素 (ex. 薪資、租金、利潤、利率等因素)、壟斷 (monopoly) 所造成的黑暗面、要施行自由貿易 (free trade) 的原因等。
  6. 稱職的 inspectional reader (檢視讀者) 應能快速地完成 systematic skimming superficial reading,無論要閱讀的書本有多困難。檢視閱讀的兩個步驟都需要快速閱讀,但不是一味求快,而是在無關緊要的地方快速讀過,而困難的地方讀慢一些。
  7. 閱讀速度,理想上來說,不只是要能讀得快,還要能依照書本的特性與複雜度,用不同的速度來閱讀
  8. 很多書籍其實不值得閱讀,甚至連略讀 (skimming) 都嫌浪費;有些則需要快速閱讀;有些則需要慢慢閱讀、需要足夠的理解。若你閱讀速度太慢,又去閱讀到只需速讀的書本,這是件非常浪費的事情,速讀的技巧可以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
  9. Analytical reading Inspectional reading 相較之下,analytical reading 一定擁有較慢的閱讀速度。但是,你不應該閱讀所有章節都保持相同閱讀速度,每本書 (不論有多困難) 一定會有一些章節可以、也必須要速讀的地方,每本書也一定有些困難的章節,你必須放慢速度,慢慢閱讀
  10. 仿間所看到的速讀課程 (speed reading course) 通常只會強調閱讀的速度,但並沒有強調對書本的理解 (comprehension),因為其沒有要解決此目的。若你沒有採取分析閱讀,你無法理解一本書。analytical reading 是為了理解一本書所具備的閱讀技巧。
  11. 你必須具備以不同速度閱讀不同書本的能力,一切根據此本書是否值得一讀來決定。一個好的公式:每本書的閱讀速度不應比他值得的速度慢,但也不該快到自己無法理解這本書在講什麼
  12. 當你在第一次閱讀困難的書籍時,不要試著了解每一頁、每一個字,這是最重要的原則,也是 inspectional reading 的本質。不要害怕略讀的時候太過表面,當你透過略讀掌握到的重點、概念以後,當你確定這本書值得一讀時,在你第二次閱讀的時候,一定可以理解地更深入
  13. 完成 inspectional reading 後,你至少可以回答兩個問題:
    1. 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什麼?是什麼類型的書籍?
    2. 這本書的詳細內容在說什麼?如何說的?

2019/03/03

[閱讀筆記] 人類大歷史 (3/6)



  1. 「矛盾」本來就是每個人類文化無法避免的事情 (例如中世紀無法解決騎士精神與基督宗教的矛盾、現代社會無法解決自由與和平的衝突),甚至還可說是文化的引擎,為人類帶來創意、提供動力。就像兩個不諧和音,雖然礙耳,卻能引起我們注意,讓我們重新譜曲、使得樂曲更動聽;人類不同的想法、概念和價值觀,也能逼迫我們思考、批評、重新評價。一切要求一致,反而讓心靈停滯。(p.188)
  2. 認知失調 (cognitive dissonance) 是一種人類心理上的問題,但這其實是一項重要的特性,如果人真的無法同時擁有互相牴觸的信念和價值觀,很可能所有文化都無從建立,也無以為繼。(p.188)
  3. 認知失調是一個心理學上的名詞,用來描述在同一時間有著兩種相矛盾的想法,因而產生了一種不甚舒適的緊張狀態。更精確一點來說,是兩種認知中所產生的一種不相容的感覺,這裡的「認知」指的是任何一種知識的型式,包含看法、情緒、信仰,以及行為等。認知失調理論是費斯汀格在1957年的《認知失調論》一書中提出,只要個人發現到有兩個認知彼此不能調和一致時,就會感覺到心理衝突。因衝突而引起的緊張不安,轉而形成一種內在動機作用,促使個人放棄或改變認知之一,而遷就另一認知,藉以消除衝突,恢復調和一致的心態。(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A%8D%E7%9F%A5%E5%A4%B1%E8%AA%BF )
  4. 在這世界上,大家講到不同的神,就易有爭執;說到不同的王,也可能大打出手。但用起不同的錢,卻是有志一同 (只要講定兌換比率即可)。例如賓拉登,他恨美國文化、恨美國宗教、恨美國政治,但用起美元倒是十分順手。(p.195)
  5. 就算有些人是我們憎恨、討厭、嘲笑的對象,如果他們相信貝殼、美元或電子數據的價值,就足以讓我們也跟著相信這些事物有價值。所以,就算是在宗教上水火不容的基督徒與穆斯林,也可以在金錢制度上達成同樣的信仰。原因就在於宗教信仰的重點是「自己相信」,但金錢信仰的重點是「別人相信」。(p.210)
  6. 「錢」是所有人類最能接受的東西,比起語言、法律、文化、宗教和社會習俗,錢心胸更為寬闊。所有人類創造的信念系統中,唯有金錢能夠跨越幾乎所有文化鴻溝,不會因為宗教、性別、種族、年齡或性取向而有所歧視。也多虧有了金錢制度,才讓人就算互不認識,不清楚對方人品,也能攜手合作 (p.210)
  7. 金錢制度有兩大普世通用的原理:(p.211)
    1. 萬物可換:錢就像煉金術,可以讓你把土地轉為手下的忠誠、把健康轉為正義、把性轉為救贖
    2. 萬眾相信:有了金錢做為媒介,任何兩個人都能合作進行各種計劃。雖然金錢能建立起陌生人之間共通的信任,但人們信任的不是人類、社群或某些神聖的價值觀,而只是金錢本身,以及背後那套沒有人性的系統。
  8. 秦始皇完成了史上第一個中國統一大業,號稱「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致,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無不受德,各安其宇。」於是,不論在中國政治思想或歷史記憶當中,帝國時期似乎都成了秩序和公義的黃金時代。現代西方認為,所謂公義的世界,應該是由各個獨立的民族國家組成;然而古代中國的概念剛好相反,認為政治分裂的時代不僅動盪不安,而且公義不行。每次一個帝國崩潰、一個朝代結束,這種政治理論的主流讓各方競逐的勢力不安於各自為政,而一心追求統一。而事實證明,最後總能統一,只是時間早晚。(p.223)
  9. 在金錢和帝國之外,宗教正是第三種讓人類一統的力量。正因為所有的社會秩序和階級都只是想像的產物,所以它們也十分脆弱,而且社會規模愈大,反而愈脆弱。在歷史上,宗教的重要性就是讓這些脆弱的架構,有了超人類 (superhuman) 的正當性。有了宗教之後,就能說律法並不只是人類自己的設計和想像,而是來自一種絕對神聖的最高權柄。這樣一來,至少某些基本的律法便不容動搖,從而確保社會穩定。(p.236)
  10. 雖然宗教有可能讓各種社會秩序和政治秩序正當化,但並不是所有宗教都能做到這點。宗教必須具備「普世特質」與「鼓吹特質」才能做到這點,例如伊斯蘭教和佛教,將幅員廣闊、群族各異的人類都收歸旗下;許多古代宗教只具備了「地方特質」和「封閉特質」,只信奉當的的神靈,且沒有意願將信仰推己及人。(p.237)
  11. 很多古代神話其實是一種法律契約,人類承諾要永遠崇敬這些神靈,換取人類對其他動植物的控制權。例如聖經創世紀第一章,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在農業革命幾千年後,宗教禮儀主要就是由人類將羔羊、酒、糕點,犧牲奉獻給神靈,換取神靈保佑五穀豐登、六畜興旺。(p.238~239)
  12. 過去人類一輩子的生活範圍大概就是幾百平方公里,多數的需求只要靠著當地的的神靈就能解決。但隨著王國和貿易網開始擴展,單靠地方的神靈已經力有未逮,人類需要的神力必須涵蓋整個王國或整個貿易網。因應這種新需求,多神教 (polytheism) 信仰便應運而生。這些宗教認為,世界是由一群神威浩蕩的神靈控制的,有的掌管生育、有的掌管雨水、有的掌管戰爭。人類向這些神靈祈禱,而神靈得到奉獻和犧牲酒醴之後,就可能賜予人類子嗣、雨水和勝利。(p.239)
  13. 綜觀歷史,一神教就像是萬花筒,把一神信仰、二元論概念、多神教義和泛靈信仰,都收納在同一個神聖論述之下。結果就是,基督徒大致上是信奉一神教的上帝,相信二元論宗教的魔鬼,像多神教徒一樣禮敬眾多聖人,還相信泛靈信仰的鬼魂。像這樣同時擁有不同、甚至矛盾的思想,又結合各種同來源的儀式和做法,宗教學上有個特別的名稱:綜攝 (syncretism)。很有可能,綜攝才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宗教。(p.251)
  14. 宗教是「一種人類規範及價值觀的系統,建立在超人類的秩序之上」,這麼一來,蘇聯的共產主義便與伊斯蘭教同樣符合宗教的定義。伊斯蘭教認為控制一切超人類秩序是某個全能的真主;相對的,蘇聯共產主義並不相信神的概念。然而,佛教信的也不是神,而是人,也就是釋迦牟尼,我們卻常認定佛教屬於宗教。共產黨人也像佛教徒一樣,相信有一套自然、不可改變的超人類秩序,引導著人類的行為。佛教相信這一切自然律是由釋迦摩尼所發現,而共產黨人則認為是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找出他們那一套自然律。(p.256~257)
  15. 宗教是一種人類的規範和價值觀系統,並且是以相信某種超人類秩序為基礎。以相對論為例,由於至少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建立起對人類的規範和價值觀,所以稱不上宗教。足球也不算宗教,因為沒有人認為足球規則反映了某種超人類的教條。至於伊斯蘭教、佛教和共產主義,之所以落入宗教範疇,是因為他們都奠基在某種超人類秩序上,發展出一套人類的規範和價值觀。(p.257)
  16. 「超人類」並不等於「超自然」。佛教的自然律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法則之所以稱為「超人類」,指的是他們並非由人類制定,但這並不是某種超自然現象。(p.257)
  17. 支持死刑與反對死刑 (p.260)
    1. 在近代早期的歐洲,犯下殺人罪的人,會被視為違反破壞了宇宙秩序。為了讓宇宙回歸平衡,就須對罪犯施以酷刑、並公開處決,好讓所有人民都看到宇宙已經重返秩序。在莎士比亞與莫里哀的時代,倫敦人和巴黎人最愛的消遣,就是現場直擊殘忍的處決畫面。
    2. 但是在今天的歐洲,死刑被看作侵害人性的神聖。雖然一樣是為了維護秩序,但現今的歐洲不會對罪犯施以酷刑處決,反而是要以盡可能「人性化」的方式加以懲罰,才能維護、甚至重建人類的尊嚴。藉著彰顯兇手的人性,人人都想起了人性的神聖,於是秩序才得以恢復。像這樣保護兇手,我們才能改正兇手他做錯的事
  18. 人文主義宗教,是崇拜「人性」的宗教 (p.261)
    1. 自由人文主義:「人性」是個人主義的概念,存在於每個至人心中;最重要的使命,是保護每個智人內心的自由
    2. 社會人文主義:「人性」是整體的概念,存在於所有智人整體之中;最重要的使命,是保護智人這個物種,每個人都能平等
    3. 進化人文主義:「人性」可變,可能退化成非人,也可能進化成超人類;最重要的使命,是保護人類、避免退化成非人,並鼓勵進化成超人類。納粹的目標就是希望保護人類,避免退化,並鼓勵漸進的演化。猶太人、吉普賽人、同性戀者和精神病患,都被認為是退化的智人類型,必須加以隔離、滅絕。
  19. 歷史學的特質之一就是「馬後砲的謬誤」。歷史的每一個時間點,都像是叉路口。雖然我們回首來時路,從過去到現在已經只剩下單行道;但是未來卻還有無數的叉路等待我們。其中某些路比較寬、比較平坦,路標比較明確,所以也是比較可能的選擇。然而,歷史有時就是選擇了一些完全出人意表的道路。(p.268)
  20. 歷史的特點之一就是:對某個時代的瞭解越透徹,反而越難解釋為什麼發生了這個事件、而不是發生那個事件。但如果對某個時期只是一知半解,就很容易受到結果影響,只看到那些最後成真的可能性。於是,他們就用後見之明來解釋為什麼現在的結果是這樣。(p.269) 

2019/03/02

[閱讀筆記] Value Investing: From Graham to Buffett and Beyond (6/7)


  1. 最明智的投資,是朝向事業化發展 (Investment is most intelligent when it is most businesslike.)。這句話的含意是,股票,只是自己投資中的一個元素,一個媒介,你真正所投資的是事業,是投資負責事業經營的人與團隊,所以最適合這種投資格局的方式,是用事業化的方式來進行管理。Buffett 曾說:「我們把自己看成是事業的分析師 — 而不是市場分析師,也不是總體經濟分析師,甚至不是證券分析師!」
  2. 最好的長期股東,應該就像是個「事業的分析師」,他會用合理的方式看待事業的表現。而不是短線的市場操作派,因為光是幾場戰役的獲勝,不能帶來恆久的價值累積
  3. 世人將巴菲特的成功,視之為「股神」的妙算,全然是一種過於簡化的誤解。巴菲特真正在做的事情,是將重要資源,投入到具備成長性的事業裡,以holding company方式,做長期的事業化管理,獲得長年不墜的資本成長力,這才是隱藏版的、巴菲特之所以成功的事業之道。
  4. 旅鼠效應(Arctic Hamster Effect Lemmings Effect),泛指在團體中盲目跟隨的行為,這原本是描述旅鼠在恐慌時集體跳海自殺行為的傳聞。當旅鼠的數量急劇地膨脹,達到一定的密度,奇怪的現象就發生了:這時候,幾乎所有的旅鼠一下子都變得焦躁不安起來,一改往日膽小怕事,在任何天敵面前它們都顯得無所畏懼,具有明顯的挑釁性,有時甚至會主動進攻,一旦到了海岸邊就毫不猶豫地縱身跳入海中。到了海浬,就拼命游泳、掙扎,最後精疲力竭,整批慘死,與自殺沒有什麼區別。
  5. 在股市裡,如果投資者以旅鼠般的熱情跟著股市走,最終也會跟旅鼠一樣的悲慘命運。幫你要保證你的投資絕對安全的時候,一定要牢記旅鼠的故事。思考一下,你是不是在盲從於市場,你是不是買入了一檔價格過高的股票,而這檔股票根本不具有足夠的安全邊際。
  6. 投資中的旅鼠效應 (Lemmings Effect):投資者的突然增多,導致過多的錢追逐過多的股票,投資機會頓時減少。而當市場出現暴跌時,撤離市場的通道將非常狹窄,集體的恐慌導致了投資者的自殺性的拋售。
  7. 巴菲特認為職業基金經理機制不是鼓勵獨立思考,而是鼓勵從眾、隨大流。他說:「大多數基金經理幾乎沒有動力,去做一些大智若愚、特立獨行的決策。他們個人的得失也很明顯,如果做出非常規的決策,即便幹得不錯,得到的也僅僅是拍拍肩膀以示獎勵;如果非常規干砸了,他們的命運就是丟了飯碗。但循規蹈矩終將失敗,特立獨行才是成功的必行之路。隨大流的旅鼠們肯定很糟糕,做一隻孤獨的旅鼠可能不是壞事情 (as a group, lemmings may have a rotten image, but no individual lemming has ever received bad images)
  8. 投資要成功,第一要正確思考,第二要獨立思考。投資中真正需要的是思考而不是參考,遺憾的是,很多人只想參考大多數人的意見盲目投資,而不想自己獨立思考正確投資的方式。
  9. 思考的對錯不在於你是否與多數人意見一致,而是在於你的分析推理是否正確。正確分析之父 Graham 曾說:「如果你已經根據有力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一個結論,並且你相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你就根據自己的判斷行動吧。不要管別人是否懷疑或同不同意你的判斷。公眾與你的意見不同,並不能證明你的判斷是正確或是錯誤的。」
  10. 要做到與眾不同地獨立思考確實不易,但唯有獨立思考,才能發現市場的錯誤,避免盲從於市場的錯誤,進而利用市場的錯誤,在市場恐慌性拋售時,發現安全邊際,確保買入的標的保證安全又有機會大賺一筆
  11. 你要利用市場,而不是被市場利用。當你盲從於市場,就是被市場利用,結果成為市場崩潰的陪葬品。你要能夠獨立思考,發現市場的愚蠢錯誤,才能利用市場,買到安全邊際足夠大的股票
  12. 一項優異的記錄背後 (從投資報酬率的角度來衡量) ,你划的是一條怎樣的船更勝於你怎樣去划 (雖然不管一家公司好或壞,努力與才能也很重要)。當一個以管理著名的專家遇到一家不具前景的公司時,通常是後者會占上風。
  13. 一匹能數到十的馬是匹不起的馬,卻不是了不起的數學家,同樣的一家能夠合理運用資金的紡織公司是一家了不起的紡織公司,但卻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企業。當你遇到一艘總是會漏水的破船,與其不斷白費力氣去補破洞,還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換條好船之上。
  14. 傑西・李佛摩 (Jessie Livermore) 在一句強調耐心的格言當中提到: “在多年來的投資生涯當中,我發現自己賺得大筆財富的原因並不是買進或賣出,而是因為等待”。
  15. 價值投資可以稱之為一個發掘並買進價格被低估的股票,並持有至這些股票的內在價值反映至股價的流程。這個流程看似容易,但實行起來卻很困難。其中一種會妨礙這個過程的人格特質—沒有耐心
  16. 股價無法總是真實反映出企業的內在價值,如果可以的話,股價就不會有如此戲劇性的波動,因為企業的內在價值不會一夕間崩盤
  17. Warren Buffett 建議要「投資具壟斷優勢企業」。巴菲特專門選擇在經營上有壟斷優勢、收益率高且資金投資相對較少,即是有較高獲取現金能力的企業。另外,巴菲特只會投資在他能理解的公司上,避開那些依靠技術優勢賺錢的公司,例如從事保險、媒體,以及消費品行業的公司。巴菲特只會把投資目標鎖定於本身擁有無法比擬的特許經營權優勢之企業上,即使該企業的售價是其帳面資產值的好幾倍。
  18. Glenn Greenberg 建議要「集中投資少數優質股」(concentrated portfolio),他認為當確定某公司業務及其所屬行業發展前景良好,該公司能妥善經營,並能增加股東之財富,才會決定投資在該公司上。Greenberg 有感於要尋找特別優質的投資並不容易,因此他會「選取少量股票,集中精力投資」。
  19. Glenn Greenberg 認為只有愚蠢的人才會說「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中」這句話,他認為聰明人會「選出正確的雞蛋放入籃內,並且留心這個籃子」(put all your eggs in the one basket and watch that basket)
  20. Glenn Greenberg 的選股策略
Concentrated
  • 確定某公司業務及其所屬行業發展前景良好,該公司能妥善經營,並能增加股東之財富,才會決定投資在該公司上,並投資最少5%的資產。
  • Greenberg 當針對標的進行足夠的研究與了解,成為該標的的專家以後,才會買進股票。
  • Greenberg 有感於要尋找特別優質的投資並不容易,因此他會選取少量股票,集中精力投資,手上持股種類約 8 ~ 10 檔左右
② Buy good companies
  • 所謂好的公司是指:沒有受到潛在競爭者的挑戰、營收持續成長、能定期產生足夠的自由現金流讓股東開心 (如發放股利、買回庫或藏股或有智慧地再投資)
  • 寡佔市場是很好的投資標的,通常在寡佔市場中,企業各擁一片天,不會有激烈的競爭,更不會有價格流血戰,故彼此都能擁有很高的資本回報率;相反地,獨佔市場容易被政府干預,可能想把其拆成多加公司或規範其營收
Buy them cheap
  • 成功的投資在於時機 (timing)
  • 好的股票,再加上低於真實價值的價格,才是好的買入時機

  1. 「它值多少錢﹖」 財務學一直試圖回答這個問題。財務學上說的價值,與經濟學上有點點不同,分別在於著眼點不同。 買一隻精工手錶,是一項消費,價值是消費者對它的主觀評價,是他最大願意支付的金額( 代價 )。 換了財務學,若手錶可以給我回報的,這手錶才有價值。回報可以是資產增值,如過了一段時日,款式成了絕版, 在二手市場能以高價 (高於入手價格) 沽出,賺了一筆。 財務學的價值,是以「收入」看。這東西為我帶來的收入越多越高,其價值就越大。 經濟學是以主觀評價,財務學是以客觀評價
  2. 一個最簡單的價值計算方法,稱為「現金流折現法」( Discounted Cash Flow approach, 簡稱 DCF )。 假如有一個人向你說,明年今日我給你 $12,000,若市場利率是 20%,今天的你最多願意給他多少﹖ 價值 = 12,000 / (1+20%) = 10,000。另外一個例子,今天你有 $10,000,將它放入銀行收息。一年後,連本帶利是 $12,000。 一年後的 $12,000 = 今天的 $10,000,因此,要你買下一年後的 $12,000,今天你最多只願意支付 $10,000。 若他索價 $10,500 才會賣。倒不如把 $10,500 放入銀行中收息,一年後變成 $12,600,高於 $12,000。 不會賣下那個一年後的 $12,000
  3. Robert Heilbrunn 建議:知道你所知、所學的限制,並待在能力圈 (circle of competence)
  4. 如果問市場先生如何才能賺錢,你往往會被引到錯誤的道路上。但是,如果你把市場先生看作是一個奇怪但有用的對手時,在低潮、恐慌的狀態下,他往往會賣給你一些標示著低價的產品,那麼你就走在了正確的軌道上。
  5. Seth Klarman 的投資都立足於長期觀點的,他沒有為短期的利益而動容:如果有人問我任何投資能在未來六個月或十二個月裡盡快有回報,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我覺得你還不如去賭場

2019/03/01

[閱讀筆記] Antifragile: Things That Gain from Disorder (10/10)


  1. 我會利用 Lindy Effect 來挑選要閱讀的書籍:當一本書已經存活超過十年,其一定會再存在十年,當一本書已存在兩千年,其想必會存在很長的時間。每天說看到成千上百的新聞或報章雜誌,都只是雜訊而已,儘管在發表的時候非常轟動,但僅能存活非常短的時間。
  2. 最好的方法是時間,時間是揭穿脆弱性、強固與反脆弱性的絕佳過濾器。時間是雜訊的清潔工(多如牛毛的學術論文、垃圾雜誌、偽科學、偽君子、金融騙子...),隨著時間推移,脆弱會降低,留下強固的事物,以及歷久彌堅的反脆弱事物。「對於反脆弱的事物來說,已經存在五百年的東西,會再存在五百年,而且比預言它會滅亡的人活得更久。」
  3. 我們周遭有哪些是脆弱的呢?大型的、經最佳化的、過度仰賴科技的、過度仰賴所謂的科學方法而非經過時間驗證的,都是脆弱的事物。當今的大公司,未來將會修施,它們會因為他們自認為的優勢 (也就是 size) 而變脆弱,size 是企業的敵人,在 Black Swans 前更顯脆弱
  4. 曾有人問愛因斯坦,是否會隨時記下自己的想法,愛因斯坦的回答是:我從來沒有想法,但其實他只是沒有無足輕重的想法而已。作者告訴我們:人的腦袋不能裝太多複雜的技巧和方法,這樣往往會讓人忽略最基本的東西
  5. 政府與醫療都是在極端狀態下才應該介入與干預。干預的決策不應根據知識,而是根據代價 (payoff)
  6. 短時間內沒有證據證明有害不等於無害,在深奧系統運作當中,只有時間-一段很長的時間之後,才會給我們證據
  7. 反脆弱藉着凸性得益,可靠試誤法和試探啟發法(heuristic) 在隨機中進步。試誤法的要點之一是,每次都是小的錯誤,所失有限,卻所得可貴,能改進以後的選擇。可是我們的世界,有很多連結極深的事物,是不容小錯的,我們為了效率優化,將架構變得有上而下、中心化,但就變得脆弱了。例如,航空業能在每次飛機失事中學得教訓,使之後的航程更安全,因為一架飛機出事,不會令其他飛機都出事,錯誤不會發展開來。可是銀行業的盤根錯節關係,卻會因為一間銀行倒閉,而帶來連鎖效應,於是產生了「大到不能倒」的冤大頭。去中心化,由下而上是反脆弱之道。另一策略是備餘,或許可看成是過度補償的結果。我們的身體就有很多備餘:兩隻手、兩對眼、兩個肺、兩個腎等等,使我們在意外後仍有較大可能生存,對抗錯誤。
  8. 這種“你有證據嗎”的謬論是將『證明無害的證據』與『缺乏證據證明有害』混為一談,與我們將 NED (No Evidence of Disease,缺乏證據證明某種疾病) 曲解為『有證據證明無某種疾病』的情況相類似,與將缺乏證明某事存在的證據視為證明某事不存在的證據相類似。這種錯誤往往會影響到受過教育的聰明人,就好像教育使人們更傾向于以證實思維做出反應,更容易陷入簡單的邏輯誤區。我們不應該讓健康的人去冒險;但是,對於那些被認為處於危險之中的人,則應該冒更多的風險。這裡的陳述都是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如果一個人的病情十分嚴重,就無須擔心醫源性損傷了
  9. 塔雷伯介紹醫療傷害(Iatrogenics),由治療而受到傷害(通常是隱形或延後出現)的傷害超過利益,書中不只狹義針對醫療行為中的傷害,而是廣泛存在於社會環境中,利益小且可見,成本卻很大、延後和隱形的危險情況。換言之,書中反而建議應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干預,還諸自然的反脆弱性。塔雷伯相信人類本身具有反脆弱性,主張否定法,但他並非反對干預,而是反對天真干預和不夠多的干預 (在真正需要的時候)。
  10. 醫療傷害 (iatrogenics) 是針對病患 (patient) 而非療法 (treatment)。若病患已病入膏肓,任何有可能的療法都應去嘗試。相反的,若病患近乎健康,則應師法大自然,讓其順其自然,不需過度治療
  11. 百憂解是一類名為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 (SSRI) 的新型藥物中的明星產品。其作用基於的觀念為,抑鬱症是由一種名叫血清素的神經遞質不足引起的。只要能提高這種腦化學物質的濃度,精神一下子就振奮起來了。事實上,已經有成百上千萬人接受了百憂解,並對它的作用深信不疑。但凡事都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百憂解也不例外。起初它被尊為靈丹妙藥,還是種十分時髦的靈丹妙藥,後來人們卻又開始強烈地抵制它(或許這種反應不足為奇)。關於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 (SSRI) 是否會增加某些人,特別是青少年的自殺事件或自殺傾向,精神科醫生提出了嚴厲的質問。目前尚無研究證實兩者之間存在必然的關聯,但是這並沒有打消某些著名的懷疑論者的疑慮。有人覺得百憂解可以救命,其他使用者則認為它剝奪了人正常的生理感覺。百憂解的一個常見的副作用是喪失性欲。還有一些作家和藝術家聲稱,雖然百憂解將他們從抑鬱症的魔爪之下解脫了出來,卻也讓他們精神恍惚。作者提出:“如果百憂解早在上個世紀就問世的話,那麼波德賴爾 (Baudelaire) 的“憂鬱”、愛德格•愛倫•坡 (Edgar Allan Poe) 的浪漫主義情懷、西維亞•普拉斯 (Sylvia Plath) 的詩歌、以及那麼多其他詩人的哀歎,所有那些有靈魂的作品都將遭到扼殺。”
  12. 若醫師漏開藥物給心臟病患者,很有可能會因為疏漏而遭告控告;但藥物所造成的副作用,醫師卻都不用受到任何懲罰。受到醫療傷害的是病人,從醫療當中獲利的則是醫生。應該去治療的是嚴重的疾病,而忽略其他不是很嚴重與迫切的狀況
  13. 按照生理學的原理,節食以後,人的身體會相應改變處理食物的方式,通過拒絕釋放脂肪、減慢新陳代謝的速度和強烈的進食慾望,阻止你變得太胖或太瘦。更要命的是,人體本來是一個反脆弱系統,節食的確能讓身體暫時變瘦,但身體的反脆弱機制是越缺少什麼,你就會越用更大力量去吸收什麼。當攝入越少,身體就會犧牲一些機能,來維持基本生存,這不僅沒有達到消耗大於攝入的目的,反而影響了健康,甚至影響壽命。
  14. 人體細胞有三個敵人:發炎、氧化應激反應和胰島素抵抗。對付第一個敵人,也可以吃一些能讓身體不發炎的食物,比如:魚類、牛奶、有機雞蛋之類。維生素C和維生素E能對付第二個敵人,你可以從水果、胡蘿蔔、西紅柿、土豆和一些綠葉蔬菜中獲得。對付胰島素抵抗,最關鍵的就是要少吃糖,特別可樂等含糖飲料,應該堅決抵制。另外,紅肉(哺乳動物的肉)、香腸、火腿、麵包等都應該少吃,而植物纖維、全麥、堅果、豆類、海帶等則是比較安全的,這些是老生常談的東西了,但確實很重要。
  15. Attribute problem (歸因問題) 是指人們常將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失敗則歸咎壞運氣,這樣的歸因問題常見於股票經紀人、醫生、公司主管等
  16. 醫生看到腫瘤,沒辦法不做有害的事,例如在放射、化學治療或兩者都做之後進行手術—這些,對人體的傷害大於腫瘤。心生恐慌的醫生和病人很容易跨越一個平衡點;去治療不會使你死亡的腫瘤,會使你的生命縮短,因為化學治療是有毒的。
  17. 將否定法用在醫藥上,會有許多隱性珍寶。舉例來說,勸人不要抽菸似乎是六十年來最大的醫藥貢獻。德魯恩•伯奇(Druin Burch)在《服藥》(Taking the Medicine)一書中寫道:「吸菸的有害影響,大約等於戰後以來發展出的每一種醫療干預合起來的好處……戒菸帶來的好處,高於我們能夠治療每一種可能的癌症。」
  18. 肯定後件(Affirming the consequent),是一種形式謬誤,以下範例做出錯誤的結論:如果有火災,就會有濃煙;有濃煙,因此,有火災。但是,有濃煙未必是因為發生了火災。比如說,火力發電廠可能就會產生濃煙。就算因為癌症而早死的所有人都長出惡性腫瘤,並不表示所有的惡性腫瘤都會使人因為癌症而死。大部分同樣聰明的人,不會因為所有的克里特島人(Cretans)都是騙子這個事實,就推論說所有的騙子都是克里特島人,或者從所有的銀行家都貪腐,推論所有貪腐的人都是銀行家。
  19. 『追求幸福』不等於『避免不幸福』,你反倒該清楚了解有那些事情讓你感到不快樂 (如長時間通勤、壞味道、身體疼痛等),解決讓你感到不快樂的事物,才是追求幸福的方式
  20. 減法法則:我們知道錯誤的事物遠多於正確的事情。知道不做什麼,少即是多。並且根據林迪效應,也要避免新事物狂熱。隨著歷史和實踐湧現出來的舊事物往往是反脆弱的。
  21. 「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 指的是,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一個性質完全相反的效應是反安慰劑效應 (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療有效,可能會令病情惡化。
  22. second order effect: 指的是『訊息的訊息比訊息重要』。女人是人際關係中 second order 的專家。她們都知道,問題不是你說什麼,問題是你說這句的用意。
  23. 自噬作用 (autophagy) 是普遍存在於大部分真核細胞中的一種現象,是溶酶體對自身結構的吞噬降解,它是細胞內的再循環系統 (recycling system)。自噬作用主要是清除降解細胞內受損傷的細胞結構、衰老的細胞器、以及不再需要的生物大分子等。自噬作用在消化的同時,也為細胞內細胞器的構建提供原料,即細胞結構的再循環。因此,溶酶體相當於細胞內清道夫。如細胞面臨營養、環境不好時會進行自體吞噬,細胞內的部分胞器、大型損傷的蛋白進行自體吞噬分解成胜肽鏈 (peptides),細胞可以回收再利用,進而降低能量消耗,若營養還是不足細胞最終仍會死亡;又如當腫瘤細胞接受到放射線、藥物的傷害,他會進行自體吞噬(autophagy),降低外來攻擊所造成的傷害,亦是腫瘤細胞存活的一種機制。
  24. 現代社會反而是一群汲汲營營的中產階級與行政官僚在當家,社會因為懦弱的中產階級與沒有骨氣的政治人物而變得脆弱,大家都在作短多長空的表面工夫。
  25. 除非你願意為你所珍惜重視的事物付出代價,否則它一文不值。願意付出代價才是真正的勇氣。
  26. 所謂的氣度 (megalopsychon) 是:願意承擔風險、有尊嚴地面對自己的命運,不會做出貶低自己的任何事情。如果你不承擔風險,那麼你無法成就任何使你自己偉大的事物。
  27. 英雄與代理問題 (agency problem) 的差異,作者認為古代英雄往往是自己也承受了同樣的下行 (downside) 風險和上行 (upside) 獲利空間。但現代許許多多政治人物,經濟學家,企管顧問,教授….等,都是用理論去讓別人承擔下行風險,自己得到上行獲利。而解決方法,是確保提供方法的人,同樣也承擔了風險。 這點在台灣也不難理解,不管是政府推行的干預計畫,或是股市上每每被套牢的股民,美國也同樣如此。
  28. 我們應該建立備餘 (redundancy) 與安全邊際 (margin of safety),避免最佳化 (optimization),減輕我們對風險的敏感度
  29. 沉默的好人是邪惡的同謀;換言之,沒有積極阻止犯罪的人,也是共犯。
  30. 許多財經名嘴就是典型的提出不負責任的預測,導致無辜的觀眾聽信並投資,遭受下行 (downside) 投資損失,財經名嘴卻獲得上行 (upside) 獲利 (如通告費),完全不須因為預測失準而受到懲罰
  31. 股票市場是有史以來,最邪惡、規模最大的風險轉移,造成投資人與退休人士龐大的損失,而讓企業經理人更富有。銀行讓投資人承擔下檔利益,自己享受上檔利益。股票市場的波動越利害,經理人與券商獲得的利益越大,投資人的風險則越大。
  32. 別問任何人他們的投資意見、預測或推薦。只要問他們的投資組合中有甚麼或沒有什麼即可。如同不要問醫生你應該怎麼做。問他如果置身於和你相同情況,他會怎麼做。兩者的差異會令你大吃一驚。
  33. 脆弱的情況中,一個人只能賺很少,卻會賠很多錢;在反脆弱的情況中,則會賺大錢,但賠小錢。所以反脆弱可以賠很長的時間,但損傷不大,只要後來做對那一次;對脆弱來說,單單一次損失就會讓人一蹶不振。
  34. 冤大頭試著贏得爭論,非冤大頭則試著贏 (suckers try to win arguments, nonsuckers try to win)
  35. 對大自然來說,意見和預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存。
  36. 就生存而言,同樣是犯錯,把一隻熊當成是石頭 (這個錯誤會讓人喪命) 或把石頭當成一隻熊 (這個錯誤只會讓人虛驚一場)。長久下來,第二種大驚小怪、過度反應的人才能夠生存;犯第一種錯誤的人則會離開基因庫 (gene pool)。
  37. 人對好事的感受,不如對壞事感受的強烈,所以我們容易變成壞情緒的俘虜。
  38. 由於成功會帶來不對稱,成功的人之後可能失去的, 遠多於得到的,因此會顯得脆弱,例如富有的人失去財富時的痛苦遠高於得到額外財富的喜悅。因此你應該:
    1. 每天早上假設最糟的狀況已經發生,所以當天接下來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賺到的。
    2. 心理上調到需要面對最糟狀況的方法優點多過治療,去冒最糟情況十分清楚,下檔損失有限且已知的某種風險
  39. 在有壓力的情況下,規模會讓你受傷害;在艱難的情況下,規模大並非好事。隨著規模的進一步增大,其代價會非線性地增加。在外界衝擊面前,大型動物比小型動物表現得更脆弱。
  40. Champagne socialists(香檳社會主義者):此為英國的用語,指的是自稱社會主義者,但又大啖美食、開名車,違背社會主義的價值。美國人稱他們為 Limousine liberals(豪華轎車自由主義者),法國人一樣稱他們為 Gauche caviar(魚子醬左派份子),但不論如何,這些都是指那些富裕的左派份子。儘管他們不會承認,但不過事實上就是,他們同時愛著勞力士和馬克思主義。當我們需要一個人,我們在心裡假設她是我們的人,是最了解我們、最知道我們的訴求、甚至也和我們一起有過相同的喜怒哀樂的人,其實我們不過是在這個人身上投射了自己的希望。我們確實應該持有希望,甚至作為人類我們存在這個世界上很大程度上的意義是:希望。但我們最好別把希望變成指望,指望一個人,指望她為我們說些什麼,指望她為我們寫些什麼,指望她為我們做些什麼.....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還是指望自己吧!
  41. 基金公司與主動經理人鼓吹主動投資的好處,但落後指數績效,後果由投資人承擔,基金公司與經理人繼續坐享他們的高額收入。 許多大師、專欄作家不斷對市場未來提出預測。結果預測錯了怎麼辦? 不會怎樣,因為不良後果是由相信這些預測的投資人承擔。這些專家還是會繼續提供預測的。 這種狀況在英文叫做:”No skin in the game.” 。遊戲的輸贏跟他根本沒關係,於是他們就繼續在那邊大放厥詞。
  42. 漢摩拉比法典曾提到: 假如一個工匠建的房子倒了,造成屋主死亡,那麼這個工匠會被處死。假如房子倒了,壓死屋主的兒子,那麼工匠的兒子會被處死。 這就是典型的以眼還眼哲學。 當我們現代人取笑其”野蠻”之處時,卻常忽略,該法條強迫參與,強迫你也有「 Skin in the game」 的智慧。 重點其實不在於罰則,而是在於它帶來”對稱性”。出事,不是別人付出代價,自己也有對等代價,重點在於它的嚇阻作用。所以,一個不投資自己基金的主動型基金經理人,一個不住自己建案的建設公司老闆,一個不照自己預測投資的預言大師,你知道該怎麼做了。
  43. 現代社會,勇氣代表為自己的意見挺身而出,不是只有意見而已,而是自己真的有照這個意見去做。假如錯了,自己也會付出代價。現在多的是,只有意見,但自己根本不敢照著做的反英雄 (Inverse hero),我們還給予他們崇高的社會地位。Inverse hero 是比膽小、怯懦更無用的人,他們大膽嘗試,然後由客戶付出代價。 反英雄不是膽小、怯懦的人。他可以很大膽、很勇敢,但是由別人承擔他犯錯的代價。小心不要成為這種人,也不要成為這種人的犧牲品。
  44. 銀行業有個令人無法接受的現象:銀行賠錢,但是銀行的經理人一樣獲得豐厚的報酬。納稅人吸收了 downside,銀行家獲得 upside。銀行家是 antifragile,而你這位納稅人則是 fragile。整個社會因為銀行大到不能倒而負擔了銀行家的鉅額損失,但社會並沒從中獲得任何回報,銀行家將 fragility 轉移給你 (transfer of fragility),讓自己變成 antifragile
  45. 商業世界的問題是,其運作是透過加法而非減法:如果你盡量少碰糖,藥商就賺不到錢;如果你決定規律地在戶外運動、跑步、打球,健身器材製造商無法從你身上獲得好處;如果你不頻繁交易,你的股票經紀人無法從你的交易抽傭
  46. 絕對不要相信不自由 (為利益所驅使) 的人所說的話(打領帶的人往往就是這些為利益所驅使、不可相信的奴隸)
  47. 自由的人才能夠有自己的意見,懦弱是後天造就與社會化造成的,這些人不管多麼富有、多麼獨立,只要考量他人觀感,他們依然懦弱。
  48. 法律規定越複雜,社會網絡越官僚,就有越多深諳系統漏洞和缺陷的主管官員從中受益,因為他的主管優勢將是其專業知識的凸性函數。這是一種特權,是以犧牲別人為代價獲得的不對稱性。這種特權正在整個經濟中蔓延;豐田汽車公司就曾聘請前美國主管官員,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來處理汽車缺陷調查案。
  49. 法律規定越複雜,業內人士越容易找到套利的機會。這裡,我們又可以看出啟發法的優勢。2300頁的法規在我看來抵不上幾條《漢謨拉比法典》。厚厚的法規對前主管官員來說簡直就是一座金礦,他們有足夠的動機贊成複雜的法律法規。我們再次看到,內部人是“少即是多”原則的敵人。
  50. 在一個複雜的系統中,法律法規的字面意思與實質意思之間的差異很難讓人辨識。也就是說,技術性的、複雜的、非線性的環境比只涉及少數變數的線性環境更容易受人操縱。法律和道德之間的缺口,同樣如此。
  51. 你應該更重視提供不利於自己的證據的證人和意見例如,提倡饑餓療法和通過否定法治療糖尿病的大型製藥公司的藥劑師或高管,要比支持大量吃藥的藥劑師或高管可信得多。
  52. 大數據的悲劇。變數越多,“老練”的研究員手中的顯著相關性越多。虛假相關性的增長比信息增長得更快,數據因而呈現出非線性(凸性)。數據只能真正提供以『否定法』界定的知識——它可以有效地用於揭穿,而非確認某種觀點。
  53. 在這個世界上最可以使用“其他人都這麼認為”作為論點的最後一個地方是科學:科學應該讓論點本身站得住腳,被經驗或數學證明為錯誤的話點就是毫無疑問地錯了,即使有100個“專家”或3萬億條反對意見來支持它也沒有用。而且,用“其他人”來支持自己的論點其實意味著這個人——或組成“其他人”的整體——很無用而已。
  54. 這世間一切的事物都會從波動性中獲得收益或遭受損失。脆弱性就是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帶來的損失。放在桌子上的玻璃杯是很怕波動性的。
  55. 時間是具有波動性的。教育,從塑造性格和個性、獲取真正知識的意義上說,是喜歡無序的;貼標籤式的教育和教育者則對無序深惡痛絶。有些事情會因為錯誤而失敗,有些則不會。一些理論會土崩瓦解,而其他理論則不會。創新恰恰是從不確定性中獲益的東西;而有的人還會坐等不確定性,並用它作為原料,就像我們的獵人祖先。
  56. 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瞭解 x,但我們可以考慮 x 的風險,用槓鈴模式 (barbell strategy) 來解決問題;即使 x 仍然大大超出我們的理解,我們也可以控制 x 的函數,也就是 f(x)。我們可以不斷地改變 f(x),直到我們用一種機制讓我們對其感到放心。這種機制就是凸性轉換 (convex transformation),是槓鈴模式的一個比較時髦的名字。
  57. 玻璃杯是死的東西,活的東西才喜歡波動性。驗證你是否活著的最好方式,就是查驗你是否喜歡變化。請記住,如果不覺得饑餓,山珍野味也會食之無味;如果沒有辛勤付出,得到的結果將毫無意義;同樣的,沒有經歷過傷痛,便不懂得歡樂;沒有經歷過磨難,信念就不會堅固;被剝奪了個人風險,合乎道德的生活自然也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