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2018/05/04

[閱讀筆記] The Little Book That Builds Wealth (4/7)

  1. 追求成長不一定都是好的。公司應該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賺錢與分享利潤給股東,不要將所賺得的利潤投入沒有護城河與未知的產業。Microsoft 有本錢這樣玩 (如成立Actimates 用來販售一系列的小孩玩具,又如成立 cable news chaneel 提供新聞服務等),但是大部分的公司並沒有這樣的本錢
  2. 有些產業競爭非常激烈,非常難以建立起獨特的競爭優勢;有些產業則相對沒這麼競爭 ,即便是普通的公司也可以維持穩固的資本回報。身為投資人,你應該選擇後者來投資
  3. Morningstar 將護城河分成兩類,公司擁有非常持久且強大的競爭優勢,稱為 wide moat;另外,公司所擁有的競爭優勢並非相當強大,則稱為 narrow moat
  4. 當成本是最重要的事情時,在此產業就很難挖掘出護城河。無論你是在挖掘金屬礦物、製造化學原料、生產鋼鐵等,這些都非常難以做出差異化,導致你的客戶只在乎誰最便宜
  5. 如何衡量企業的獲利能力呢?計算企業投入多少錢,以及獲得多少利潤,獲得的利潤越高,代表這個產品或服務就會好。即投入的資金轉換為獲利的效率
  6. 衡量資本回報率的幾個指標
    1. 資產回報率(ROA, Return On Assets)
      1. ROA 衡量的是每一塊錢的資產替公司產生多少收入
      2. ROA 的視角實際上是從資產負債表的左側去看,從資產的角度衡量回報,而並不關注資本結構。 資產收益率 = 凈利潤 / 總資產總額
    2. 凈資產回報率(ROE, Return On Equity):ROE的視角是從股東的角度看問題,單純從股權的角度衡量回報,而不考慮公司的資本結構及負債情況。凈資產收益率 = 稅後利潤 / 所有者權益。假定某公司年度稅後利潤為2億元,年度平均凈資產為15億元,則其本年度之凈資產收益率就是13.33%(即(2億元/15億元)*100%)。
    3. 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 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
      1. ROIC是從資本的角度看問題,綜合考慮股權與債權,衡量投資的效率。與ROIC對應的是平均資金成本(WACC)。如果ROIC小於WACC,就說明投入資本的回報小於平均資本成本,公司是在浪費資本。ROIC=息稅前收益(EBIT)*(1-稅率)/ 投入資本
      2. ROIC 計算相當複雜且不像 ROA、ROE這麼容易取得
  7. ROE 的缺點是,越會借錢的公司,ROE 就會越高,所以當你用 ROE 在分析企業的資本回報,記得留意公司的負債
  8. 有些產業在結構上就是比其他產業更賺錢,其一定較容易建立起護城河。你應該把錢投資在這種產業
  9. 有些產業就是比其他產業更容易建立起競爭優勢,人生本來就不公平
  10. 護城河是絕對的,不是相對的。結構上較具吸引力的產業的第四名的公司,與殺得你死我活的最佳的公司相較之下,前者一定擁有較寬廣的護城河
  11. 所謂的優秀企業,是指『更容易長期產生高資本報酬率的企業』
  12. 公司經營者的表現,沒有想你的這麼重要
  13. 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源自於結構化的企業特色,包含無形資產 (intangible assets)、轉換成本 (switching costs)、網絡效應 (network economics)、與成本優勢 (cost advantage),公司經營者對於這幾點的影響力微乎極危微
  14. 新創公司的投資人,應將分析比重主要放在新創公司所投入的事業,而非新創公司的管理團隊
  15. 公司的結構化特性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對於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有巨大的影響,管理者的決策則鮮少造成影響
  16. 賽馬時,你該賭的是馬,而非騎師  (bet on the horse, not the jockey)
  17. 一個 CEO ,很難建立起不存在的競爭優勢,或是摧毀一開始就建立起來很強壯的競爭優勢
  18. 在沒有護城河、深陷紅海競爭的企業,為了克服更大的困難來獲得成功,的確需要優秀的管理者,才有機會獲得困難的競爭優勢,如 Starbucks、Dell、Nucor (紐克鋼鐵) 等。若是在擁有寬廣、強大的護城河的公司,CEO 的重要性就不是這麼高了
  19. 儘管說,好的 CEO 可以增加企業的價值,但是管理本身並無法建立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20. 管理雖然重要,但是其重要性遠低於護城河
  21. 你該投資一家平庸的 CEO 但是擁有寬廣護城河的公司,而非投資一間由 superstar 所管理但是沒有護城河的公司。長期來說,前者可以提供較高的成功機率
  22. 尋找護城河流程
  1. 零售業與連鎖餐廳的客戶轉換成本(switching costs)非常低,所以在此產業中的企業必須建立起規模、擁有良好信譽的品牌或其他可以防禦的優勢,才能擁有護城河。若沒有護城河,現在的高資本報酬率(returns on capital),很快就會消失
  2. 檢視一家公司是否擁有經濟護城河,第一步是檢查產生資本回報的歷史紀錄。強勁的資本回報率代表公司可能擁有護城河,平庸或差勁的資本回報率代表公司缺乏競爭優勢
  3. 若一家企業擁有強勁的資本回報率,還需確認其是否有能力繼續維持這樣的績效表現。採用競爭優勢分析工具,如無形資產 (intangible assets)、轉換成本 (switching costs)、網絡效應 (network economics)、與成本優勢 (cost advantage),試著找出企業的護城河。若你無法找出維持優異的資本回報率的原因,這家公司可能不具備護城河

2018/05/03

[閱讀筆記] Bogle On Mutual Funds: New Perspectives For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3/9)



  1. 我非常建議你可採用 ExMark、BetaGross dividend yield 來分析、比較基金之間的績效表現。但是,你要確定你比較的基金擁有「相同的投資方針與特色」。只看過去績效表現來選擇基金,是徒勞無功的,別忘了查一下基金的投資目標是什麼,如果你希望的投資目標是整個市場,你要買進的卻是投資新興市場的基金,最終的結果一定會跟你想的不一樣
  2. 根據過去的歷史資料顯示,今年的 Top 20 的基金,現在的排名與未來的排名,看不出系統性關連(systematic relationship)
  3. 以 1982 年的 Top 20 的基金為例,其年度收益比該類別的基金平均年度收益還多 +8.3%,但是十年後,這個數字下滑到剩下 +1.2%,這就是迴歸均值(regression to the mean)發酵 。到了第二個十年,其收益甚至遜於 S&P 500 Index
  4. 小心基金公司正在廣告主打現在排名第一的基金,很有可能三、五年後,這檔基金變成那個類別排名最末位的基金,然而,基金公司也不必負任何責任
  5. 基金的排名不具備任何預測價值(predictive value),把這些排名視為有趣的歷史事實就好
  6. 僅看過去相對優異的績效,來挑選投資標的,只根據最高的相對績效,卻不考慮其投資目標,無法增加你挑選「未來贏家」的機會
  7. 有些基金可能在初期表現相當亮眼,年度報酬遠勝市場平均報酬,但是,沒有一個基金可以持續維持這種亮眼的表現,其無法脫離迴歸均值(regression to the mean)的宿命,最終還是會回到地球表面(coming down to Earth)
  8. 選擇與比較基金時,需要以投資類別(如成長型、價值型等)與投資特性來做比較,不同類別的比較毫無意義。除此之外,你可能可以再考慮比較一下相仿的基金類別 (peer group of other funds)
  9. 你可以善用 ExMark、Beta 與 gross yield 這三個技術指標來做分析。另外還需要考慮基金成立時間、規模、週轉率以及基金管理人任職多久了
  10. 謹慎分析購買與持有此檔基金要花費的成本(如銷售費用、費用比率等)。在不可預測的世界,費用是唯一一個可以預測的基金績效的要素,基金年度「實際」績效 = 年度績效 - 費用
  11. 當你在比較同個類別、投資目標的基金時,聚焦於「過去十年」的表現,並且逐年比較其變動性,以及與其他競爭者的表現比較
  12. 避開大打廣告的熱門基金 (hot funds),或者是最近有突出績效表現的基金,亦或是媒體吹捧的基金經理人所推出的基金,別忘了「迴歸均值(regression to the mean)」
  13. 你也應該避免挑選排名一直吊車尾的基金,雖說成功無法持續,但是這些始終吊車尾的基金,很有可能是過高的費用所造成
  14. 我會建議你購買全球型的股票型基金,但是如果你想要購買特定區域或特定產業的基金,記得不要超過你整體股票資產的 20%。絕對不要想炒短線,靠進出產業或區域型基金(Sector Fund)來打敗市場 (beat the market)
  15. 如果你覺得自行挑選、分析股票型基金太繁雜、太花時間,有個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購買 index funds,擁有 index funds 就可以擁有整個市場 (own the entire market)
  16. 債券型基金的種類:
    1. 按照到期(maturity)期間,分成短期、中期與長期,共三種
    2. 按照投資區域(investment sector)分成八種,不同種類的債券型基金代表著不同的投資特性與方針
      1. 美國政府債券(U.S. goverment)
      2. 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ortage-backed)
      3. AAA 與 AA 優質信用級別的投資級公司債券 (investment-grade corporate)
      4. A 與 BBB 中等信用級別的投資級公司債券 (medium-grade corporate)
      5. BB、B、CCC、CC 與 C 非投資級的垃圾債券或高收益債券(junk or high-yield corporate)
      6. 優質信用級別的投資級市政發行的債券 (investment-grade municipal)
      7. 非投資級的高收益市政發行的債券 (high-yield municipal)
      8. 全球型債券(global)
  17. 無論是在比較與挑選股票型基金或是債券型基金,記得要同種類的一起比較(compare apples with apples),不同種類的代表著不同的投資特性與方針,是無法做比較的(compare apples with oranges)
  18. 不同人都會有不同的購買債券型基金的理由,以下是我的建議
    1. 若你是為了未來退休儲蓄而購買債券,建議你去購買較長期的債券型基金(longer-term bond funds),其通常會提供相對高的報酬;
    2. 若你已退休且希望每個月能獲得穩定的利息收入,有些混合型長期與中期的債券型基金,會是最適宜的方案;
    3. 若你覺得存單(certificate of deposit)的利率太低,希望能夠擁有較高的利息收入短期債券型基金會是最佳選擇
  19. 無論你購買債券的理由是什麼,仔細考量可能增加的風險與調整你的債券到期長度
  20. 以下有幾個用來檢視 bond funds 的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組成特色)
    1. Age and Size of Fund (基金成立時間與規模):基本的要求有,該基金擁有至少 $50 million 的資產、建立起足夠的規模經濟、基金公司擁有良好的聲譽且過往 10 年績效有經過驗證 (有經過驗證的這個條件很重要)。
    2. Tenure of portfolio manager (基金經理人任期異動)
      1. 與 stock funds 相比,bond funds 的基金經理人的重要性沒有這麼重要。
      2. 真正決定 bond funds 的相對績效的是:(1) 投資目標與方針,尤其是債券品質與到期標準;(2) 管銷費用,如銷售費用、贖回費用、管理費用等
    3. Relative Yields (相對配息率)
      1. 如果你聚焦的重點是總收益 (total return),你就不該過分重視基金的配息率 (yields)
      2. 配息率本身是個不穩定的數值。投資人常看到某基金配息率高,然後買進,以為未來的配息會與過去一樣高。很抱歉,這和看基金過去績效做為買進準則一樣,頗不可靠。就和過去績效一樣,「過去配息高低也不保證未來配息高低」。配息率本身就是一個會變動的數值
      3. 小心基金公司提供的配息率數字,不同的算法會得到不同的結果。SEC Yield是依美國金融主管機構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規定的算法所計算出來的配息率。制定統一方法的目的,在於方便投資人比較不同的基金。SEC Yield算法簡單的說,就是該基金在前30天的配息率年化後的數字。(Money-market fund則是用前7 天)
    4. Cost of Fund Ownership (基金相關費用)
      1. 你在投資 bond funds 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它的 expense ratio。不同投資目標的 bond funds 一定有擁有不同的總費用 (total costs,即 expense ratio + any sales charges),絕對不要忽視基金費用所侵蝕到你獲利
      2. 相較於較高成本的 bond fund,較低成本的 bond fund,擁有較高的可能性取得較佳的相對績效
      3. 當你在比較 bond funds 之間的品質、到期期間 (maturity) 與 expense ratios 的時候,別忘了銷售費用 (sales load) 這個關鍵因素
    5. bond funds 的 Portfolio Characteristics (投資組合特色),以下是用來評鑑 bond funds 的幾個指標
      1. Quality rating (債券信用評等)
        1. 你該多注意你要購買的 bond fund 的信用評等,著名國際評級機構有穆迪(Moody's)、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和惠譽國際(Fitch Rating),這些資訊垂手可得,但是基金廣告或文宣都看不到。通常越高等級的債券,費用越低;越低等級的債券,費用越高。各等級的涵義如下:
          1. AAA (信譽極好,幾乎無風險) : 表示企業信用程度高、資金實力雄厚,資產質量優良,各項指標先進,經濟效益明顯,清償支付能力強,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的可能性極小。如美國財政部 (U.S. Treasury) 發行的國庫券
          2. AA (信譽優良,基本無風險) : 表示企業信用程度較高,企業資金實力較強,資產質量較好,各項指標先進,經營管理狀況良好,經濟效益穩定,有較強的清償與支付能力。
          3. A (信譽較好,具備支付能力,風險較小) : 表示企業信用程度良好,企業資金實力、資產質量一般,有一定實力,各項經濟指標處於中上等水平,經濟效益不夠穩定,清償與支付能力尚可,受外部經濟條件影響,償債能力產生波動,但無大的風險。
          4. BBB (信譽一般,基本具備支付能力,稍有風險) : 企業信用程度一般,企業資產和財務狀況一般,各項經濟指標處於中等水平,可能受到不確定因素影響,有一定風險。是『最低等級』可投資的標準
          5. BB (信譽欠佳,支付能力不穩定,有一定的風險) : 企業信用程度較差,企業資產和財務狀況差,各項經濟指標處於較低水平,清償與支付能力不佳,容易受到不確定因素影響,有風險。該類企業具有較多不良信用紀錄,未來發展前景不明朗,含有投機性因素。屬於非投資等級的債券中,品質最高的債券,俗稱垃圾債券
          6. B (信譽較差,近期內支付能力不穩定,有很大風險) : 企業的信用程度差,償債能力較弱,管理水平和財務水平偏低。雖然目前尚能償債,但無更多財務保障。而其一旦處於較為惡劣的經濟環境下,則有可能發生違約。
          7. CCC (信譽很差,償債能力不可靠,可能違約) : 企業信用很差,企業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很弱,對投資者而言投資安全保障較小,存在重大風險和不穩定性,償債能力低下。
          8. CC (信譽太差,償還能力差) : 企業信用極差,企業已處於虧損狀態,對投資者而言具有高度的投機性,償債能力極低。
          9. C (信譽極差,完全喪失支付能力) : 企業無信用,企業基本無力償還債務本息,虧損嚴重,接近破產,幾乎完全喪失償債能力。
          10. D (違約) : 企業破產,債務違約。
      2. Average maturity(債券到期期間)
        1. Bond fund 與 stock fund 一樣都會有價格波動,只是其主要波動是來自於利率的變化, bond fund 與利率之間的關係是反向關係。若你能夠忍受與忽視短期的價格變動,購買「長期 bond fund」,會讓你享受較高的「票面利率(Coupon rate)」
        2. 別因短視地聚焦於本金風險 (principal risk)而只購買短期 bond fund,就長期來說,此代價相當昂貴。因為短期債券會讓你陷入收入風險(income risk)
        3. 該買短、中或長期的 bond funds,要看你預期的投資期間。對於大部分的投資人來說,購買中期 bond funds 或是同時購買長期、短期的 bond funds會是比較適合的投資方式
      3. Use of derivatives(衍生性商品)
        1. 小心衍生性商品,若你沒有全然了解抵押擔保債券(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CMO),就不要去購買這種高度仰賴 CMOs 的 bond funds,其本質上擁有高度的風險
      4. Tax Implications(賦稅影響):有些債券的收益是免稅的(tax-exempt),有些則是要課稅的(taxable),你要比較的是「稅後收益」
  21. 當你已用上述的指標來選擇 bond funds(經過謹慎地考慮信用品質、到期期間),記得還要比較選擇標的的總基金費用(total fund expenses),這與你的相對報酬息息相關
  22. 一般來說,債券基金透過基金的配息政策決定配息率。基金公司可能會設有配息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審查基金配息率,並確保基金的配息與基金投資政策、配息政策與預估收益能力一致。當基金的配息有所調整時,投資人應該了解,調整的原因為何?是不是為了更能夠反應基金可從目前的市場環境獲得的收益水準,確保投資團隊具操作彈性,使基金可以持續在風險與潛在報酬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有利於整體投資人的最佳利益。投資人不應該一昧為了追求市場上的最高收益,忽略自身的投資需求與風險承受度
  23. 收益率就是債券投資人,因為投資債券而可得到的報酬,包括債券的利息收入與資本利得兩部份。不同的債券,因為信用評等(風險)不同,提供給投資人的報酬也就不同;風險較高的債券,如高收益債券,通常會提供較高的殖利率,以從市場籌資。
  24. 資本利得(capital gains)是投資的專業術語,意即以低買高賣的方式,賺取差價來取得利益的一種投資方式,即「錢滾錢」。 以不動產來說,假設某人以100萬美元買了一棟房子,將其以200萬美元的價錢賣出。 這過程當中這個人因為差價而賺取了100萬美元,這種投資方式就稱為「資本利得」。
  25. 信用評等較高、投資風險較低的債券,比如公債,由於投資人需承擔的風險 (風險溢酬) 相對較低,因此債券支付的殖利率也就相對較低。若為調高配息率,基金可能需要調高整體投資組合的風險,比如集中持有信評較低、風險較高的國家或公司債券,以取得較高的債券利率。當市場與經濟狀況不如預期樂觀時,若基金高度佈局這些債券,投資人可能會因為債券違約或僅因違約的傳言而蒙受損失。因此,基金配息率並非高就比較好,而應該是反應基金根據投資目標,可從當下市場環境獲得的收益水準

2018/05/02

[閱讀筆記] 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 (5/12)


  1. 貼現率等同於資產的預期報酬,與人們對此一資產的風險評估有關。風險愈高,貼現率 / 預期報酬愈高
  2. 長期而言,資產的貼現率 / 預期報酬約略正好等於股息收益率和股息成長率的總和。高股價、低股息的股票意味著未來報酬將遠低於過去的報酬
  3. 即使沒有證據顯示那些表現好的投顧具有專業技能,但那些表現最糟的投顧卻是無比的愚蠢。這就是我們經常遇到的情境:在這些專業的財經顧問身上,最好的表現通常是運氣,但最糟糕的表現似乎全來自於令人難以理解的低能
  4. 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操盤技術真的存在,卻有一堆證據證明有許多基金經理人確實笨拙不堪
  5. 過去的優異表現根本無法用來預測未來的發展
  6. 基金運作的典型模式:基金經理人追求績效,導致資產不斷擴張,報酬則隨之越來越低。成功的基金投資人中,只有極少數能夠享受地基金最初的高報酬,大多數人都是在馬車撞到路邊的前一刻才跳上車
  7. 投資人只有兩種:一種是完全搞不清楚市場動向的人,另一種則是完全不知道自己搞不清楚的人
  8. 電視上的投資專家只知道兩件事:第一,跟大家一樣,他們不知道明天市場狀況如何;第二、他們賴以為生的方式就是,假裝自己知道
  9. 在過去數十年來,全球成千上萬個股市分析師中,只有 Warren Buffett 與 Peter Lynch 兩個特例展現了無可爭議的選股技術,這根本無法足以證明專業資產管理技術確實存在
  10. 共同基金成本的四個層次:費用比率、佣金、買賣價差與市場衝擊成本
  11. 投資經理人所賺得的毛利加總起來就是市場報酬,因為他們就是市場的一部分
  12. 幾乎沒有任何經理人有能力持續打敗市場。更糟糕的是,幾乎沒有經理人可維持高於市場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的績效,以及支付必要的開銷
  13. 績效來來去去,只有開銷才是永恆。投資人該做的,就是盡可能壓低開銷,並透過指數型基金投資整個市場
  14. 集中投資在少數幾隻股票的方式,固然可以提昇贏得高報酬的機會,但不幸的是,最後一文不值的機會也隨之增加。擁有整個市場的股票(指數化)將同時減少報酬與風險的機會,確保擁有市場報酬
  15. 市場報酬絕對不是一個定值,沒有人知道明天的變化如何。如果沒有辦法適當地分散投資,就等於無法確定投資報酬,那和到賭場去博運氣沒兩樣。只有傻瓜才會甘冒風險,拿全部家當孤注一擲,去博一個不確定的東西。想避免這種狀況,就要買一支經營良好的指數型基金,然後就能擁有整個市場
  16. 投資者有責任週期性地承受風險且不能有絲毫怨言
  17. 擁有的股票種類太少是件危險的事。這根本是種不必要承受的愚蠢風險,因為就平均值而言,這種投資根本無法獲得足以補償風險的報酬
  18. 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的兩個重點在於:應該投入多少資產在股票上,以及應該將資產配置在不同種類的股票上
  19. 投資報酬的差異有九成以上來自於資產配置的問題,只有不到一成和市場時機與選股有關
  20. 沒有人能控制市場時機或選股結果,資產配置是唯一一個能夠有所調整的變數。換句話說,由於投資者無法成功掌握市場時機或選對正確的個股,因此,投資策略的核心應該放在資產配置上,因為這是唯一一個可影響投資風險與報酬,又能被控制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