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2020/07/05

[閱讀筆記]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5/7)

  1. 人類的大腦,需要理由才能更理解事情。你們應該把現實置於合理的理論架構中,唯有如此,才能成為有效的思考者。
  2. 為什麼現在的教育如此糟糕,部分原因在於不同領域之間老死不相往來的現狀。例如,心理學只有和其他學科的原理結合起來才最有用,但如果你們的教授並不了解其他學科的原理,就無法完成這種必要的整合。
  3. 應該盡可能設計各種防止詐欺的制度,哪怕有些人的悲慘遭遇將得不到補償。畢竟,一種讓詐欺得到補償的制度,將會對社會造成很大的破壞;糟糕的行為會成為仿效的榜樣,形成一種非常難革除的社會風氣。
  4.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想清楚,自己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你也許想每週工作70個小時,連續工作10年,以便成為公司合夥人;你也許會說,我不願意付出這麼大的代價。這兩種方式完全因人而異,你必須自己弄清楚。無論選擇哪種生活方式,你應該盡量去吸收基本的普世智慧,掌握了普世智慧,你的生活將會變得很豐富,不僅是金錢方面,其他方面也會變得豐富
  5. 五個實用的觀念
五個實用的觀念
說明
❶ 簡化問題的最佳方法是,先解決那些答
案顯而易見的大問題

❷ 唯有數學才能揭示科學的真實面貌,因
為數學似乎是上帝的語言
  • 擁有數學運算能力,對我們每天面對的混亂生活很有用
❸ 只會正面思考問題是不夠的,你必須從
反面思考
  • 許多問題是無法透過正面思考來解決的,所以偉大的代數家卡爾・雅各比經常說:「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➍ 最好、最實用的智慧,來自基礎的學術
知識
  • 但有個極重要的前提,必須以跨領域的方式思考。你必須經常使用從大一各科基礎學程中學到的概念,掌握這些基本概念後,解決問題才不會受限。
➎ 真正的大效應,就是「魯拉帕路薩效
應」(Lollapalooza Effect),通常在幾種因
素的共同作用下才會出現
  • 即各種因素和力量互相強化,使其達到臨界點,並且將彼此極大化。例如,多年來,許多人的肺結核之所以能治癒,是因為同時服用三種藥物。


  1. 班傑明・富蘭克林曾說:「如果你想要完成,就自己動手做;如果不想,就讓別人做。」如果你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完全依賴別人,時常花錢請顧問,當問題超出你那狹隘的知識領域時,你就大禍臨頭。
  2. 眼界狹隘的專家顧問並不是故意誤事,而是他的潛意識偏見帶給你麻煩;他的利益出發點跟你不一樣,所以他的認知往往是有缺陷的。如同一句諺語:「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
  3. 查理蒙格提出一些很有趣的觀念,例如" 魯拉帕路薩效應 (Lollapalooza Effec)"意旨「 各種因素間相互強化、並將彼此極大化」雖然這是蒙格自己發明的詞,用來表達1+1≠ 2的概念,他成功的智慧處世的秘訣,不是來自名校傳授的知識體系、或者是追求什麼獨特秘訣、而是一個一個平凡的紀律準則加起來實現互相加強產出巨大威力的魯拉帕路薩效應,像是單純的核彈原料並不能產出巨大威力,可是一但突破臨界質量 (Critical mass 是指維持核子連鎖反應所需的裂變材料質量) 就能併發出轟天裂地的能量。( https://bit.ly/35IXxk8 )
  1. Ivan Pavlov (1849-1936)  為俄國人,是實驗心理學的先驅,古典制約理論的創始者。他最著名的實驗證明,狗在食物真正進入它們的嘴巴之前,就已經分泌唾液。這個結果促使他展開一系列的實驗。在實驗中,他操控食物之前的刺激因素,因此確立了有關條件反射 (conditioned reflex,又稱為「制約反射」)的出現和消失的基本元力,1904年,因為消化系統的研究而得到諾貝爾獎。
  1. 人類有一種強大的天性,叫做「有樣學樣」,心理學家通常稱之為「社會認同」(social proof)。社會認同是僅僅由於看到別人消費,而引起的模仿行為,不但能讓消費者更容易接受我們的產品,還能讓消費者覺得自己得到了更多的回報。在設計廣告和行銷計畫,在考慮犧牲短期的利潤,以便投入於提升未來長期的消費時,我們將永遠把這種強大的社會認同因素考慮在內。
  1. 愛因斯坦曾說過:「我的成就取決於四個因素 - ① 自我批判、② 好奇心、③ 專注和 ④ 毅力。」 
  2. 專業人士常見的錯誤傾向
錯誤傾向
說明
解方
激勵機制造成的偏見
  • 屬於狹隘的專業教條
  • 天生有這種認知偏見的專業人士認為,對他們自己有利的,就是對客戶和整個文明社會有利的
擁有足夠的跨領域技能,破除認知偏見
鐵鎚人傾向
  • 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
擁有足夠的跨領域技能,就能減少鐵錘人傾向所引起的認知錯誤


  1. 飛行員的訓練是依照一個嚴格的六種要素系統進行的,這六種要素包括:
六種要素
說明
❶ 給予全面知識
足以涵蓋及應用在飛行中所需的一切
❷ 熟練的應用相關知識
授與全面知識,不是為了通過考試,是為了能夠熟練的應用相關知識,甚至能夠同時處理兩三種相互交織的複雜危險狀況
❸ 像個優秀的代數數學家,學會有時採用「正向思維」,有時採用「逆向思維」
這樣就能明白什麼時候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想要做的事,什麼時候又該放在想要避免的情況
❹ 必須接受各門學科訓練,把未來因為錯誤操作造成損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最重要的操作步驟,必須用最嚴格的訓練,達到最高的掌握水準
➎ 養成核對「檢查清單」的習慣

➏ 在接受最初的訓練後,必須經常練習,保持對這些知識的掌握
經常使用飛行模擬器,以免再遇到罕見卻重要的問題時,對所需的知識生疏了


  1. 把優秀學生培養成優秀人才的菁英教育過程中,如果想要得到最佳的結果,就必須:① 讓學生學習大量的跨領域知識、② 能夠持續掌握必要技能且運用自如、③ 擁有根據實際情況熟練應用各種知識的能力、④ 解決代數問題所需的正向和逆向思考的技巧、⑤ 再加上核對檢查清單的終身習慣。想要得到全面的普世智慧,沒有捷徑。
  1. 想法激進的人,缺乏掌握跨領域知識所需的客觀態度;受意識形態影響的人,很難擁有綜合跨領域知識的能力。
  2. 代理成本 (agency cost):由於企業主與代理人之間目標的差異所造成的成本。包括企業主對代理人或管理者對員工進行監督,所花費非生產性的額外成本,以及代理人為了應付監督,所有從事非生產性的表單製作等等額外的工作成本
  3. 邊際效益 (marginal-utility advantage):在經濟學中,所指的每一新增單位的商品或服務帶來的效益。如果後一單位的效益比前一單位的效益大,極為邊際效益遞增,反之則為邊際效益遞減。
  4. 邊際利潤:你能得到的額外好處,比要追加的成本還高嗎?這種「多一個」的概念,在經濟學裡稱為「邊際」(marginal),像是你要多買一件襯衫、多蓋一間工廠,隱約都會用邊際來思考,只要這個選擇「得到的額外好處」大於「追加付出的成本」,通常你就會決定要「多一個」。額外得到的好處,稱做「邊際效益」(marginal benefit);追加付出的成本,叫做「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而邊際效益扣除邊際成本,就代表每增加一單位產品,你能得到的「邊際利潤」(marginal profit)。對廠商而言,只要有邊際利潤,就應該繼續做產品來賣,直到你無法多賺進任何一點利潤(邊際利潤等於零)才停止。( https://bit.ly/35d97Tx )
  5. 邊際效益遞減法則:只要手邊同個產品的數量持續增加,你對它的喜愛程度會逐漸下滑。廠商之所以會推第二份半價、續杯折扣的促銷方案,就是知道消費者買了更多產品,邊際效益會隨之降低。用這個概念來思考研發和改善產品功能,你可以進一步省思追求極致、完美的必要性,畢竟當產品的品質好到一個程度後,大多數消費者可能就分辨不出或感受不到了。拿耳機來說,廠商很努力提升播放音質,一開始顧客會發現聲音變清晰、雜音消失了,但是接下來,就愈來愈少人能感覺到音質的進步。( https://bit.ly/35d97Tx )
  6. beta 係數、投資組合理論等等,這些在我看來都沒什麼道理。我們想做的是,用低廉、甚至是合理的價格,購買擁有長期競爭優勢的企業


2020/07/04

[閱讀筆記]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4/7)

  1. 股市就像一場充滿胡說八道和瘋狂的賭博,偶爾會有訂錯價格的良機。你可能沒有聰明到一輩子能找出一千次機會的程度。當你遇到好機會,就全力出擊,就是這麼簡單
  2. 我曾遇到一個賣魚勾的傢伙,我問他:「天啊,你這些魚鉤居然是綠色和紫色的,魚真的會上鉤嗎?」他說:「先生,我又不是賣給魚。」例如推薦投資人投資標的的理專,你問他:「天啊,這些標的會賺錢嗎?」他會說:「先生,我只在乎能賣出去、賺佣金。」
  3. FedEx 的派送系統在以前總是出問題,員工從來沒能及時完成工作。最後,公司不再以工作時數計薪,而是按班次計薪,員工只要工作做完就可以回家,FedEx 的問題一夕間就全部解決。現行金融業的激勵機制是非常有問題的,他們只管賣出多少基金,不管賣出的基金績效
  1. 好好把握少數幾個看準的機會,比假裝什麼都懂好得多。如果從一開始就做一些可行的事,而不是去做一些不可行的事,你的成功機率就會大很多。這難道不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嗎?
  2. 假裝知道未來的人總是很有市場的,人們總是喜歡請人來為他們預測未來。很久以前的國王會請人來解讀綿羊的內臟來預測未來,就像今天聽從預言家一樣瘋狂。這種情況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
  1. 一般來說,把賭注押在企業的品質,比押在領導者的素質上更為保險。換句話說,如果必須選擇,應該把賭注押在企業的成長潛力上,而不是押在管理者的智慧。在非常罕見的情況下,你會找到一個極出色的領導者,哪怕他管理的企業平平無其,投資他的企業也是明智之舉。
  2. 虛胖的股價,會帶來巨大的投資災難,你必須時時留意這種風險。風險永遠存在,沒有什麼順理成章和輕而易舉的事,但如果你能夠找到某個價格公道且優秀企業的股票,買進,然後坐下來,這種方法將會非常有效,尤其對散戶而言
  1. 讓人們放棄近年大獲成功的做法,是違反人類本能的,但卻往往是個好主意。減少欲望,而不是為了滿足欲望而增加風險,同樣是個好主意。
  2. 有系統的常識或非常識,是非常基礎的知識,也是威力巨大的工具。電腦帶來的危險非常大,人們計算得太多,思考得太少。擁有常識不但意味著有能力辨認智慧,也意味著有能力拒絕愚蠢。如果排除了許多蠢事,就不會把自己搞得一團糟。
  1. Munger 提供三個基本原則給正在工作或尋找工作的年輕人
三個基本原則給正在工作或尋找工作的年輕人
❶ 別兜售你自己不會購買的東西
❷ 別為你不尊敬、不欽佩的人工作
➌ 只跟你喜歡的人共事

  1. 每天起床的時候,努力變得比從前更聰明一點。你不必非常出色,只要在很長、很長的時間內,保持比其他人聰明一點點就夠了。
  2. 很多人荒謬地死抱著錯誤觀念不放。凱因斯說:「引進新觀念並不難,難的是清除舊觀念。」不自欺的精神是最好的精神,這種精神非常強大,因為太罕見了。
  3. 高明的橋牌莊家會想:「我要怎樣才能抓到好牌呢?」但他們也會反過來想:「犯哪些錯誤會導致我手裡全是爛牌?」這兩種思考方式都很有用。若想在人生的賭局中獲勝,應該掌握各種必要的模型,然後反覆思考。
  4. 激勵機制會造成偏見與社會認同。不僅如此:發揮作用的還有謝畢科效應:假設社會整體風氣敗壞,許多人因而從中獲利,而你要是想對此提出警告,他們就會群起反對你,變成你危險的敵人
  5. 如果想要破壞這個文明社會,只要到司法機關上班,然後通過一些有很多漏洞的法律就可以。以加州的工傷賠償制度為例,幫工傷受害者爭取賠償是一件高尚的事情,問題在於此制度無法防止詐欺,不誠實的人、狡猾的律師、醫生、工會等等,通通參與詐騙,嚐到甜頭的人變本加厲。雖然你的本意是幫助社會,結果卻為國家帶來巨大損失。當你發現此狀況,想干預與改善時,就會產生謝畢科效應。

  1. 投資之所以困難,正是因為人們很容易看出某些公司比其他公司業績還好,但偏偏股價已經漲太高了,所以突然間,到底應該買哪支股票就變成很難的問題。
  2. 我們只是一直在尋找那些不用動腦筋也知道能賺錢的機會。正如巴菲特和我經常說的,我們跨不過七呎高的柵欄;我們找的是一呎高、跨過去就有豐厚回報的柵欄。我們成功的訣竅,是去做一些簡單的事,而不是去解決難題。
  3. 每個人都必須搞清楚自己有哪方面的才能,去發揮個人優勢。如果想在較不擅長的領域成功,你的事業可能會一團糟。
  4. 有些人雖然比你有學問,但在他的認知明顯受到激勵機制引起的偏見,或類似的心理因素影響時,你必須有自信推翻他的結論。但有時候你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信任某位專家。你應該弄清楚你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在生活中,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有用呢?
  5. 你必須接受這個世界,它就是這麼複雜。愛因斯坦曾做過一個總結:「一切應該盡可能簡單,但是不能過於簡單。」學習心理學也是這樣,如果有二十種因素,並且相互影響,你必須學會處理,因為世界就去這麼複雜。但如果能像達爾文那樣,帶著好奇心逐步解決問題,就不會覺得很難。你會驚訝的發現,原來自己能夠學得很好。

2020/07/03

[閱讀筆記]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3/7)

  1. 總是反過來想,猶如數學家要解出X,得先研究如何才能得到非X (ex. 與其研究如何成功,不如研究如何失敗)。例如,當年幾乎所有人都在試圖修正麥斯威爾的電磁定律,使其符合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然而愛因斯坦卻轉了個一百八十度大灣,修正了牛頓的定律,讓其符合麥斯威爾的定律,結果發明相對論。
  2. Charles Darwin (達爾文,1809-1882) 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主要是因為他的工作方式,還特別強調逆向思考;他總是致力於尋求證據來否定已有的理論,無論他對這個理論有多珍惜,無論這個理論是多麼得之不易。相反的,大多數人早年取得成就,然後就越來越拒絕新的、反證性的資訊,目的是讓他們最初的結論能夠保持完整。
  3. 如果你認為客觀態度無足輕重,那就是忽略了來自達爾文的訓誨,也忽略了來自愛因斯坦的教導。愛因斯坦說,他那些成功的理論來自「好奇、專注、毅力與自省。」愛因斯坦所謂的自省,就是不斷地試驗與推翻自己深愛的想法
  4. 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脊椎按摩師也是這樣治病的,但這絕對是一種災難性的思考和處世方式,所以你必須擁有多種思維模型。這些模型必須來自各個不同領域,因為一個小小的院系不可能含括人世間全部的智慧。
  5. 你只要掌握八、九十個模型,差不多可以讓你成為擁有普世智慧的人。而在這八、九十個模型中,真正重要的只有幾個。所以讓我們來簡單看一下,哪些模型和技巧構成了每個人必須擁有的基礎知識,有了這些基礎知識,才能進一步精通某項專門藝術,例如選股:
基礎知識
說明
❶ 數學
  • 你必須能夠處理數字和數量問題。
  • 除了複利原理之外,一個非常有用的思維模型是基本的排列組合原理。這是非常簡單的數學常識,巴斯卡和費馬在一年的通信中完全解決這個問題。
  • 已有許多教育機構意識到這一點,在哈佛商學院所有一年級學生都必須學習的「定量分析法」,是他們所謂的「決策樹理論」(decision tree theory)。
❷ 會計學
  • 你必須對會計學有足夠理解,才能明白它的侷限
  • 會計雖然是商業活動的起點,但仍舊只是粗略的估算。例如,人類能夠大略估算一架噴射飛機或其他東西的使用壽命,可是光用明確的數字來表達折舊率,並不表示你真正了解實際狀況。
❸ 硬科學 / 
工程學
  • 工程學的品質管理,即使對你我這樣的非專業工程師來說也很重要,這也是以費馬和巴斯卡的數學理論為基礎。戴明帶到日本的品質管理觀念,無非就是這些基礎數學的應用。
❹ 統計學
  • 你至少需粗略了解「高斯分布」(鐘形曲線),大致了解現實生活的許多事件和現象是按照這種方式分布的,所以能做個大致推算。
❺ 心理學
  • 人類的感知器官有時候會短路,大腦的神經線路並非總是暢通無阻,懂得利用這些缺點、讓大腦以某種錯誤方式運轉的人,能夠讓你看到根本不存在的東西。
  • 然而這又涉及認知功能,認知功能比感知功能更容易被誤導。同樣的,由於大腦缺乏足夠的神經線路等原因,就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短路問題。
  • 心理學的基礎,我稱之為誤判心理學,這是極其重要的知識,大約包括大約20個小原則,且彼此相互影響。
❻ 雙軌分析
  • 前者用理性分析法,也就是你在打橋牌時所用的方法,找出真正的優勢和機會等等;後者是評估造成潛意識結論的心理因素,而那些結論卻往往是錯的。
❼ 基本的微觀經
濟學模型
  • 企業競爭的規模優勢:生產的商品愈多,就愈有能力生產該種商品,這是極大的優勢,和經營成敗有很大的關係
  • 社會認同 (social proof):我們會受到其他人認同的影響,因此,如果大家都買相同的東西,我們就會認為這東西很好。例如:可口口樂。
  • 取得壓倒性優勢:例如報社越來越少,在美國,除了少數幾個大城市,所有城市只有一家日報,這跟規模有關.如果我擁有絕大多數的發行量,就能拿到絕大多數的廣告。
  • 但是規模過大就會變成龐大、笨拙、腐敗的官僚機構,且擁有差勁的激勵機制。例如,如果我管一個部門,你管一個部門,我們都有權利處理這件事,就會出現一個潛規則:「如果你不找我麻煩,我也不會找你麻煩,何樂而不為。」於是出現多重管裡及不必要的相觀成本。

  1. 與人溝通必須遵守 5W 原則:你必須說明 who, why, when, where, what。當你回答一個又一個 W ,就能夠更周延的思考。同理,如果告訴人們事情的時候,都能告知原因,對方就更能深刻理解你說的話,也會更重視、更聽從你的話。就算他們不能理解真正的理由,也比較會願意合作。
  1. 正如你想從一個又一個「為什麼」當中獲得普世智慧一樣,在跟別人交流溝通時,也應該把原因講清楚。就算答案顯而易見,把「為什麼」講清楚,仍是明智做法
  2. 經濟確實很像生態系統,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和生態系統一樣,有特定專長的人能夠在某些特定領域中做得特別好。動物在適合生長的地方便能繁衍,同樣的,在商業世界中專注於某個領域,並因而變得非常優秀的人,往往能夠得到他們無法以其他方式取得的報酬。
  3. 巴菲特:就網際網路而言,變化是社會的朋友。但一般來說,沒有變化才是投資者的朋友。雖然網際網路改變許多東西,但不會改變人們喜歡的口香糖牌子。蒙格和我喜歡像口香糖這樣穩定的企業,就把生活中不可預測的事情留給其他人吧。
  4. 某些市場的競爭比較理性,能給股東帶來很多收益;而有些市場的競爭卻是破壞性的,摧毀了股東的財富。例如航空公司的股東淨收益都是非常可觀的負數,麥片製造商之間雖然競爭激烈,但是大家都還是能賺到錢。這兩者的差異來自於品牌認同因素,這是航空業所缺乏的
  5. 你必須識別「技術」什麼時候能幫助你,什麼時候又會摧毀你。更好的機器能提高生產力,但最終受益的是購買紡織品的人,工廠什麼好處都沒得到。這道理很淺顯,有些新發明雖然很棒,但只會讓你花冤枉錢,企業就算採用了新機器,也改不不了江河日下的命運。因為錢不會落到你手裡,改善生產所帶來的好處都流向消費者。
  1. 以區域報社為例,有人發明更有效的排版技術,然後你甩開舊技術,買進幾台新電腦,你的錢就不會白花,省下來的成本還是會回到你手上。
  1. 專利權、商標權和特許經營權比較
比較
說明
專利權
  • 政府授與某項發明的創造人在一定時間內製造、使用和銷售該發明的專屬權利。
  • 發明受專利權保護
商標權
  • 標誌某樣商品的名稱、符號等圖案,須經官方註冊,由法律規定僅供該產品的所有者或製造商使用。
  • 也可以指一個人或一樣事物廣受認可的顯著特徵。
特許經營權
  • 指透過簽訂合約,特許人將有權授與他人使用的商標、商號、經營模式等經營資源,授與被特許人使用,被特許人按照合約規定在統一經營體系下從事經營活動,並向特許人支付經營權。

  1. 在你評估是否要導入新技術時,除了分析可以節省多少成本以外,大多數人都不會進一步分析,多少錢會落在你手裡,多少錢會流進消費者。很多業務都會宣稱,只要你購買這些新技術,三年內就可以把成本回收,這個做了20年後,獲得的年均報酬率 < 4%,這就是紡織業。這不是說機器不好,只是節省下來的錢沒有落到你手裡。成本確實降低了,但是購買設備的傢伙,並沒有得到成本降低的好處
  1. 毀滅性競爭 (competitive destruction):假設你擁有一家最好的馬鞭場,突然間出現了汽車。過不了幾年,馬鞭生意就完蛋,你要麻去做另一種不同的生意,不然從此關門大吉。當新行業出現時,先行者會獲得極大優勢。如果你是先行者,會遇到一種我稱之為「衝浪」的模型:當衝浪者順利衝上浪尖,並停留在浪頭上,就能衝上很長很長一段時間;但如果沒衝上去,就會立刻被海浪吞沒。站穩在浪頭上而且衝很久的,無論像是微軟、英特爾,包括早期的安迅公司 (NCR),都是如此。
  1. 在漫長的人生中,你只要培養自己的智慧,抓住一、兩次好機會,站上浪尖,你就能夠賺到很多錢。總而言之,「衝浪」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模式。
  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但要擴大能力圈是非常困難的。你必須弄清楚自己有什麼本領。如果要玩那些別人玩得很好、自己卻一竅不通的遊戲,你注定要一敗塗地。要弄清楚自己的優勢,只能在能力圈裡競爭。有些優勢可以透過努力獲取,我們多數人在一生中所能做到的,無非就是成為一個地方優秀上的管道工程承包商,畢竟只有少數人能夠贏得世界西洋棋大賽。
  2. 有效市場理論大體上是正確的,市場確實十分有效,投資人很難光靠聰明和勤奮,獲取比市場平均報酬高出很多的收益。人生的鐵律就是,只有兩成的人能夠贏過其他八成的人,事實就是如此。所以,市場既是部分有效的,也是部分低效的。
  3. 股市的交易費用,無非就是買賣差價加上佣金,如果你的交易不是太頻繁,交易費用是相當低的。所以,有些夠狂熱、夠自律的精明人,將會比一般人得到更好的結果。
波克夏做過最嚴重的錯誤就是坐失良機,我們看到許多好機會,卻沒有採取行動。錯失良機的錯誤是無形的,絕大多數人並未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