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系統中,許多相互連結 (interconnections) 是透過資訊的流動來達成。系統是透過資訊的流動,讓組成元素間 (elements) 能夠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並且在決定如何運作的方面,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
- 有些系統內的 interconnections 是真實的實體流動 (actual phsyical flows),例如樹幹中的水,人體內的血液。但是許多系統內的流動是不容易被發現的資訊連動,例如系統內做出決策的信號。消費者會根據自己的收入、存款、信用等級、家中的商品庫存量等資訊,來決定是否要購買;政府會根據各種量化的水汙染資訊來制定合理的降低污染法規。
- 如果 information-based relationships 已經這麼難以觀察,系統要提供的功能或目的就更加困難了。最佳推論出系統目的的方式就是,觀察系統的行為。如果一隻青蛙,忽左、忽右、忽前地補食蝴蝶,忽左、忽右、忽前不是青蛙的目的,補食蝴蝶才是目的;若政府宣稱其保護環境的決心,卻分配極少的金錢與心力在此目標,這就代表環境保護不是政府的目標。目標是從行為推導出來的,不是從浮誇之詞或宣示而來的。
- 系統 (systems) 可以擁有系統 (systems) ,因此,目的 (purposes) 裡面可以擁有多個目的 (purposes) 。例如,大學的目的是保存知識,將知識提供給下一代,學生的目的可能是要取得好成績,教授的目的可能是要取得終身職,行政職員的目的是要平衡收支。這些 sub-purposes 可能跟整體的 purpose 產生衝突,例如學生可能透過作弊獲取高分、教授可能逼迫學生代為發表論文、行政職員為了平衡收支而解雇教授。讓 sub-purposes 與整體系統 purpose 保持平衡,是一個成功系統的基本條件。
- 系統是由組成元素 (elements)、相互關係 (interconnection) 與目的 (purposes) 所組成,彼此間的重要性有所不同。更換系統內的組成元素所造成的影響最小,例如你把整個足球隊的隊員通通換掉,還是一個足球隊 (可能表現會比較好、或是比較差;樹木會不斷地透過落葉來達成新陳代謝,到了冬天可能整個棵樹木的葉子都掉光了,但是他還是樹木;大學裡的學生來來去去,教職員則流動速度較慢,但其仍舊是一間大學。
- 若 interactions 改變了,系統就會發生重大改變,即便是組成元素相同,你也會認不出這個系統。例如若足球比賽的規則改變成跟籃球比賽規則一樣,這就不是足球比賽了;若樹木不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反而是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他就是動物、而非樹木。改變 interactions 會對系統產生戲劇性的變化。
- 系統的目的 (function or purpose) 是最不容易察覺的部分,但卻是對於系統行為有關鍵影響。改變系統目的會對系統產生最大的改變,即便每個組成元素與互動都與以前保持一樣。
- 組成元素 (elements)是最容易被察覺部分,但是在定義系統獨特特色時,卻常常是重要性最低的部分 (除非替換 elements 會導致 interations / relationships 與 functions 跟著改變)。
- 大自然中充滿資訊,例如蜿蜒的河道,充滿著過去河道發展的資訊,也增加地殼的複雜度;基因系統也是相同的資訊儲存裝置。儲存資訊代表增加機制 (mechanism) 的複雜度。
- Stock 是系統的基礎,是系統的 elements,你可以在任何時候看得到、感受的到、衡量的到。stock 可以是浴缸中的水、書店裡的書、銀行裡的現金、你的自尊等。Stock 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Stock 是系統中流動的歷史記憶;stocks 會隨著時間更迭,因為流動而產生改變。例如
- 水塔的水的流動包含透過馬達把水打進水塔、把水塔水流到各戶人家
- 國家的經濟可能流向成長或衰退
- 銀行的錢可以被提領或存入
- Stock 可以擁有多個 inflows 與 outflows。例如水庫的蓄水池中的水就是一個 stock,它的 inflows 包括降雨及河流流入的水,它的 outflows 包含水氣蒸發即將水輸送到用戶家中。
- 不同系統間 flow 的關係會有不同, A 系統的 outflow,對於 B 系統來說可能是 inflow。例如森林中,樹木的木材總量就是森林的 stock (存量),森林的 inflow 就是樹木的自然生長,outflow 則是樹木的自然死亡與伐木工所砍伐的數量。對於伐木場來說,inflow 是伐木工所砍伐的木頭,outflow 則是將木頭賣給消費者。由此例子你可以看出 stocks 與 flows 具備動態性 (dynamics),這就是複雜系統行為 (behavior of complex systems)。
- 想像充滿水的浴缸,水就是浴缸的 stock。當你將水龍頭關掉,inflow 就沒有水繼續注入;當你開始放水,浴缸的水就會透過出水口 outflow 流光,浴缸的水位就會逐漸下降,直到水流光。身為系統思考者 (system thinkers),你該透過系統行為圖 (graphs of system behavior) 來了解趨勢,而非僅聚焦於個別事件 (individual events)。系統思考者也會使用 behavior-over-time graphs 來了解系統是否已經接近目標或是極限,如果是的話,多快會到臨界點。
- 以上圖為例,圖形中的變數有可能是 stock 或是 flow。在圖形中的 pattern (持續變動的線) 才是重點,座標上精確的數字通常沒有這麼重要。X 軸 (時間) 能夠讓你搞清楚之前發生什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 動態平衡 (dynamic equilibrium) : 再以浴缸的水為例,當我們開始將水放掉 (outflow),浴缸的水位 (stock) 就會開始下降;當下降到一半時,也同時將水龍頭的水打開 (inflow),假設 inflow = outflow,浴缸的水位 (stock) 就會維持在現行的水位,就是動態平衡。動態平衡發生於兩個逆向但同步的過程當中。首先見於化學,但後來在生態學、經濟學而至政治學等均有所應用。
- 浴缸水位的模型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系統,它牽涉到一個 stock、一個 inflow 與一個 outlfow。在浴缸的模型,你可以知道所有的動態可能
- Inflow > outflow (流入的水 > 放掉的水),浴缸的水位 (stock) 會上升
- Inflow < outflow (流入的水 < 放掉的水),浴缸的水位 (stock) 會下降
- Inflow = outflow (流入的水 = 放掉的水),浴缸的水位則不會改變。此時就是所謂的動態平衡 (dynamic equilibrium)
- 人類很容易將焦點放在 stock 而非 flows,就算是聚焦在 flows,也傾向注意 inflows 而非 outflow。因此,我們有時候會忽略,讓浴缸滿水的方法不僅僅增加 inflow rate,也可以透過減少 outflow rate 來完成。又如想要延長以石油為基礎的經濟型態,不僅僅是去探勘新的油田,研發突破性的技術來更有效率地使用石油,也是一種方式。無論是減少 outflow rate 或是增加 inflow rate,都能增加 stock,總是有一種以上的方法可以讓浴缸裝滿水。
- 一家公司可以透過招募來建立更大的勞動力,或者是可以透降低離職率來達成相同的效果。這兩種不同的策略,或許會帶來不同的成本支出。一個國家的財富可以透過資本支出來建造更多的工廠與機器來推動,其也可以透過比較便宜的手段,如降低工廠與機器的損耗率。
- Stock 有個重點,那就是 stock 需要時間才會改變,flows 需要時間去流動。stock 都是緩慢地改變,不會突然改變,浴缸水的不會突然就滿了,也不會突然就流乾了。
- Stocks 通常都是緩慢地改變,即使當 inflows 或 outflows 突然大變。因此,stocks 在 systems 中扮演緩衝器 (shock absorber) 的角色。
Total Pageviews
2019/05/06
[閱讀筆記] Thinking in Systems: A Primer (2/9)
Labels:
Reading
2019/05/05
[閱讀筆記] 人類大命運 (3/8)
- 人類會以一種不斷自我循環的方式,持續增強彼此的信念。每次一的互相確認,都會讓這張「意義的往」收得更緊,直到你別無選擇,只能相信大家都相信的事情。只不過,經過幾十年、幾世紀,意義的網也可能忽然拆散,而由一張新的往取而代之。讀歷史正是看著這些網的編織和拆散,並讓人意識到,對這個世代的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很有可能對他們的後代變得毫無意義。(p.163)
- 貓和其他動物至今仍然處於客觀的世界,他們無法想像自己看不到、聞不著、嚐不到的東西,比如美元、歐盟等,溝通系統也只用來描述事實,但智人能用語言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現實。在過去七萬年間,智人所發展出具備互為主體性的現實,愈發強大,讓智人在今天制霸世界。(p.168)
- 沒有任何其他動物有能力對抗我們,並不是因為他們少了靈魂或心靈,而是因為牠們少了必要的想像力。獅子能跑、能跳、能抓、能咬,卻無法開銀行帳戶或提出訴訟。而在 21 世紀,一位知道怎麼提出訴訟的銀行家,擁有的權利絕對遠遠高於大草原上最兇猛的獅子。(p.168)
- 南北韓之所以如此不同,並不是因為平壤居民和首爾居民基因不同,也不是因為北邊氣候較冷、較多山;而是因為平壤居民相信的是非常不同的一套故事。(p.169)
- 文字讓人能夠以演算法的方式組織整個社會。所謂的演算法,是指一系列有條理的步驟,能夠用來計算、解決問題或做決定。在沒有文字的社會裡,人類得在腦中完成所有的計算和決定。而有文字之後,人類就能組成龐大的人際網路,每個人完成巨大演算法裡的一個小步驟,而最後重要決定是由整個演算法來判斷。這正是官僚體系的本質。(p.179~180)
- 以現代化醫院為例,你一到醫院,掛號處會給你一份標準表格,詢問一套制式問題。你的答案會轉交給護理師,由護理師依據醫院規定,判斷該做哪些初步檢驗。例如她可能決定要量你的血壓和心跳,再抽血做檢查。值班醫師檢視初步檢查結果,遵照嚴格的規定,確認該請你到哪一科。到了個專科,就會進行更完整的檢查 (例如 X 光或 fMRI),過程都有厚厚的醫療只是手冊詳細規定。接著,再由專科醫師根據權威的統計資料庫分析結果,決定該用哪種藥物,或進行哪一項更進一步的檢驗。有了這種演算法架構,誰是掛號員、護理師或值班醫師,無傷大雅,他們的人格類型、政治形態和當時的心情,也無關緊要。只要他們遵守所有規定的流程,把你治好的機率就很高。根據這種演算法典範,你的命運是操作在「系統」的手裡,而不是那些碰巧擔任這個職位、有血有肉的人。
(p.180)
- 醫院的演算法,同樣也能套用到軍隊、監獄、學校、公司和古代王國,在不同時空與領域有著自己的演算法。當然,古埃及的科技絕對遠遠不及現代醫院複雜,但整個演算法的道理卻是一致的。在古埃及,大多數決定同樣不是由某個智者來決定,而是用記載莎草紙、黏土版的文字,連結起由所有官員組成的官僚網路。以法老這為活神之名,這個官僚網路便重組了人類社會、重塑了自然世界。(p.180)
- 沒有統治者能夠抵擋用一支筆就能改變現實的誘惑,而如果因此導致災難,補救的辦法似乎也就是寫出更多的備忘錄,發出更多的規定、法令和命令。我們可能覺得,書面文字這種工具只是溫和的描述現實,但它卻逐漸變得威力無窮,能夠重塑現時。如果官方報告與客觀現實有所衝突,最後必須讓步的往往是現實。只要你和稅務機關、教育體系或其他繁冗的官僚機構打過交道,就知道幾乎沒有人在意真相,表格上寫的,才更重要。(p.186~187)
- 現時教育體系,也有許多現實向文字低頭的例子。一開始,學校的重點應該是啟發與教育學生,而分數只是衡量是否成功的工具。但是想當然爾,學校很快就開始一心追求高分。每個孩子、教師和督學都知道,考試考高分需要的技能,與真正了解文學、生物學或數學所需的技能,並不相同。每個孩子、教師和督學也都知道,如果被迫二擇一,大多數學校要的會是分數。(p.189)
- 人類合作網路的力量,有賴於真實與虛構之間的微妙平衡。太多扭曲現實,力量就會被削弱,讓你敵不過更看清楚現實的對水。但想要有效組織大量人力,仍然得倚賴虛構的神話;如果堅持一切都須是百分之百的現實,絕不加入任何虛構,信眾也不會太多。(p.190)
- 法老統治下的埃及、歐洲的各個帝國、以及現代的學校體系,這些真正有利的人類組織,並不一定都是把現實呈現的清清楚楚。這些組織大部分的力量,都在於能夠將虛擬的信仰建立在一個讓人順從的現實之上。舉例來說,整個「金錢」的概念正是如此,政府製作出本身並無價值的紙張,宣佈它們是有價值的,接著就開始用它們來計算一切的價值。政府有權強迫公民只能用這些紙張納稅,於是公民別無選擇。如此一來,鈔票就變得真的有價值,官員的價值也跟著得到肯定,而政府控制著發鈔票的銀行,權利也就水漲船高。(p.191)
- 學歷與成績單也發生在教育體系,教育體系擁有足夠的權力,能夠影響大學入學標準、以及公職或私人企業的聘用標準。於是,學生就會全力投入,一心取得好成績。那些眾人垂涎的職位都由成績好的人搶下,而這些人又自然會大力支持這個讓自己得到好處的系統。教育體系掌控著各項關鍵考試,讓它能夠影響大學、政府及職場。(p.191)
- 檢視任何人類歷史時,我建議可以三不五時暫停一下,改由真實的觀點看事物。怎麼知道某個實體事實真實?答案很簡單,只要問問自己「它是否會感覺痛苦?」就行了。放火燒了宙斯的神廟,宙斯不會改到痛苦;歐元貶值,歐元自己不會感覺痛苦;國家在戰爭中遭到擊敗,國家也不會感覺痛苦。這些實體,都只是想像的、隱喻的。但是相對的,如果士兵在戰爭中受傷,他會感到痛苦;飢餓的農民沒有食物可吃,會感到痛苦;母牛被迫與新生小牛分離,會感覺痛苦。這些實體,則屬於真實。我們有可能因為自己相信了虛構故事,而感到痛苦。例如相信各種民族傳說和宗教神話,可能導致戰爭,而讓數百萬人失去家園、流離失所、甚至失去生命。戰爭的起源是虛構,但痛苦卻是百分百真實。正因如此,我們才應該努力區分哪個是虛構、哪個是真實。(p.197~198)
- 虛構故事本身並沒有錯,而且有其必要。如果沒有金錢、國家或公司這些人人共同接受的故事,就不可能有複雜的人類社會能夠正常運作。要先讓大家都相信同樣的虛構規則,我們才能一起踢一場足球;也要讓大家相信一些類似的虛構故事,才能讓市場或法庭真正發揮作用。一旦我們忘了這些都是虛構,就會開始與現實漸行漸遠。然而,這些虛構故事只是工具,不該成為目標、甚至標準。公司、金錢和國家,都只存在於我們的想像之中。是人類發明了這些概念,好讓它們為人類服務;但為什麼最後反而是人類要為這些概念服務,甚至犧牲生命?(p.198)
- 盲目的信從這些虛構的故事,也意味著人類的努力往往是用來榮耀某些虛構的實體,例如神和國家,而不是讓真正擁有感受的生命過得更美好。(p.200)
- 現代科學確實改變了遊戲規則,但並不是「以事實代替神話」如此簡單。神話仍然主宰人類,科學只是讓神話更為強大。科學非但沒有摧毀互為主體的事實,反而是讓它比以往更能完全控制客觀事實與主觀事實。在電腦和生物工程的協助下,人類開始重塑現實以符合心中的幻想,虛構與現實的界線將變得更模糊。(p.201)
- 宗教不等於迷信,因為大多數人都不可能把自己最相信的事稱為迷信。自己相信的,一定是「真理」;只有別人相信的,才會是「迷信」。像是疾病這件事,現代醫師歸咎於看不見的細菌,巫毒祭司則歸咎於看不見的神靈。只有不相信神靈的人,才會覺得這是超自然的、超乎自然的秩序。(p.202)
- 宗教與靈性的差距比想像的大,宗教是一份契約,而靈性卻是一趟旅程。宗教是要鞏固世俗秩序,但靈性之旅反而是要逃離世俗秩序:
(p.206)
- 宗教對世界提出一套完整的描述,並且提供一份定義清晰的契約,載明各項預定目標:「上帝存在,祂告訴我們應該遵守某些作為。如果你服從上帝,你就能進入天國;如果你不服從祂,你就會在地獄燃燒。」
- 靈性通常是以神秘的方式,要把人帶向未知的目的地。旅程一開始通常是一些大哉問:我是誰?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什麼是善?
- 對大多數學者來說,做學術研究也是一份契約,而不是一趟靈性之旅,因為做學術研究也就是把我們帶往前人、政府和銀行所認同的預定目的罷了。但如果你到半路碰上某些大哉問,將你轉向某個預料之外、起出絲毫沒想過的目的地,學術研究也可能突然變成一項靈性之旅。舉例來說,某個學生可能一開始主修經濟學,想找份華爾街的賺錢工作;學著學著不知怎麼最後進了印度教的修行所、或是到辛巴威去幫助 AIDS 帶原者,我們就可以說這是一趟靈性之旅。(p.207)
- 從歷史的觀點來看,靈性之旅總是悲劇一場,因為這是一條孤獨的道路,只適合個人,不適合整個社會。人類要合作,就不能只有大哉問,而需要有堅定的答案。推倒某些荒謬的宗教之度,也往往在其他地方又促成了新的宗教制度。這種事情曾發生在二元論者身上,他們的靈性之旅最終也變成了宗教體制。(p.210)
Labels:
Reading
2019/05/04
[閱讀筆記] How to read a book (3/8)
- 身為一位
active reader 應該問的四個基本問題,這四個問題是你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問的問題,而且你必須能夠回答出來
- What is
the book as a whole? (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什麼?)
- 你必須找出這本書的主題
- 你要找出作者如何安排、細切主題成數個子主題
- Inspection
reading (檢視閱讀) 可以準確回答此問題
- What is
being said in detail, and how? (這本書的詳細內容在說什麼?如何說的?)
- 你必須試著找出作者想要表達的論點、依據,以及作者想要傳達的訊息
- Inspection
reading (檢視閱讀) 可以準確回答此問題
- Is the
book true, in whole or part? (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份有道理?)
- 當你能夠回答前兩個問題以後,你才有辦法回答第三個問題
- 當你了解這本書以後,你應該能構建出自己的想法,而非單純了解作者的想法
- Analytical reading (分析閱讀) 可以準確回答此問題
- What of
it? (這本書與你有什麼關係?)
- 你應了解為什麼作者覺得書本中提到的觀念是重要的?對你來說是不是重要到需要知道?
- 如果這本書不只提供資訊給你,還能夠啟發你,你就需要根據作者提及的參考書目,追求更深入的知識
- 這對 syntopical reading (主題閱讀) 來說,是最重要的問題
- Demanding
reader 與
undemanding reader 的最大差異是,前者會問自己上述四個問題,且竭盡力氣的回答問題;後者則不會問自己上述四個問題,當然不會有任何答案
- 閱讀書籍時,你應該:
- 清醒且有意識的閱讀,而不是看過就過了。
- 閱讀就是思考,你要能透過口說或書寫的方式表達此本書要表達的主題。如果一位讀者說他知道,但是無法以嘴或筆表達出來的話,通常就是沒有好好思考。
- 將你的閱讀感想寫下來,可以幫助你記得作者的想法。
- 閱讀就是你跟作者之間的對話。通常在此主題作者懂得比你多;如果不是,你就沒有閱讀此本書的需要。
- 以下有幾個閱讀建議,可以讓你以更聰明、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閱讀:
- Underlining (劃線):標示出重點與俱說服力的論點
- Vertical lines at the margin (線外再強調):在畫線處強調其論點
- Star, asterisk or other doodad (作符號,類似書籤):將書籍中重要的論點與段落加以記錄,當日後你再拿起這本書時,可以幫助你快速回憶書中的重點
- Numbers in the margin (做編號,組織段落):指出作者發展其論點的先後順序
- Numbers of other pages in the margin (空白處寫頁碼,內容對應):標註散落在不同頁面的相同觀點,建立起頁面間的關係
- Circling of keywords or phrases (關鍵字畫圈):目的與
underlining 相同
- Writing i the margin or at the top or bottom of the page (空白處作筆記):書籍的卷首或卷尾
(endpapers) 通常都會有空白頁,當你閱讀到某個段落,在心中有產生問題或答案時,將其記錄在
endpapers;你也可以根據作者的觀點,在
endpapers 建立起自己的
index
- 不同階段的閱讀,做筆記的重點也會有所不同,inspectional reading 的筆記重點在於書本的結構 (structure),analytical reading 與 syntopical reading 的筆記重點則是作者要傳達的概念 (concept),兩者的差異是筆記內容的來源是同一本書或是多本書。
- 閱讀就像滑雪,當具備足夠的技巧,閱讀與滑雪可以是非常優雅、和諧的活動。但是對於缺乏技巧的初學者來說,閱讀與滑雪是個非常受挫且緩慢的活動。
- 分析閱讀的篇幅佔本書最大的百分比,為最主要的概念所在。這個層次的閱讀,作者分為了三個階段:架構階段、詮釋階段、評論階段。並且提出了15項規則,來幫助完成三個階段的閱讀。再強調一次,這本書是寫給「為增進理解力而閱讀」的人,換句話說,並不是每一本書,都需要應用到分析閱讀。
- 分析閱讀的第一階段:架構階段,即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麼的規則
- [規則一] 先將一本書分類 (classifying books)
- 在讀一本書之前,最好要先知道這本書是那一類的書,比如說是虛構的小說、戲劇、史詩,還是某種論說性的作品 (expository work)。論說型的作品又包括理論型與實用型,不同種類的書有不同的閱讀方式,所以第一個規則是要先將書分類好。
- 透過 inspectional reading,你可以從標題、副標題、目錄、前言、目錄等等,可以判斷這是哪一種類別的書籍。可惜的是,大部分的讀者都會直接忽略前言與目錄。
- 若你有做好書本分類,你就有辦法回答此問題:What kind of book is this? 如果你連這個問題都無法回答,更別提其他更深入的問題了
- 透過規則一,讀者應可知道作者的意圖 (intention),以及你期望可以從書中獲得什麼
- [規則二] 使用最簡短的文字說明整本書在談些什麼 (State
the unity of the whole book in a single sentence, or at most a few
sentences)
- 這是判斷你是否成功抓到這本書重點的依據:你能否用簡單幾句話,告訴你自己或其他人,這本書在談什麼
- 如果有個讀者說,我知道這本書在談什麼,但是我說不出來,通常就是沒有看懂這本書
- [規則三] 列舉出書中重要的篇章,並說明它們如何依照順序成為一個整體的架構
(Set forth the major parts of the book, and show how these are organized
into a how, by being ordered to one another and to the unity of the
whole)
- 愈是可讀性愈高的書,愈是擁有一個好的架構,能夠掌握好這個架構的話,有助於對該書的了解。
- 此 rule 與第二條 rule 擁有緊密的關係。第二條 rule 讓你聚焦於書本的整體性 (unity),第三條 rule 讓你專注於書本的複雜度 (complexity)
- 一本書就像一間房子,每個房子裡面有不同的空間 (rooms),空間位處不同樓層、大小、形狀,有著不同的窗外風景與不同用途。每個空間都是獨立的,有著自己的結構、裝潢。但是空間彼此間並非絕對獨立的,彼此間透過樓梯、走廊連接起來。由於彼此連接,讓彼此間的功能 (partial function) 連結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家 (如客廳、餐廳、浴室、寢室等空間),若非如此,就無法成為一棟可居住的房子。
- [規則四] 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或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find out what the author’s problems were)
- 作者在寫一本書的時候,都會想解決一個或一連串的問題,而書中的內容就是一個或多個答案。
- 作者可能會,也可能不會給你他工作的果實,也就是答案。不論他會不會這麼做 (尤其是不會的情況),身為讀者,你都有責任盡可能精確地找出這些問題來。你應該有辦法說出整本書想要解答的問題是什麼。
- 如果主要的問題很複雜,又分成很多部分,你還要能說出次要的問題是什麼。你應該不只是有辦法完全掌握住所有相關的問題,還要能明智地將這些問題整合出順序來。哪一個是主要的,哪個是次要的?哪個問題要 先回答,哪些是後來才要回答
- 論說性的作品
(expository work) 通常會分成理論型與實用型,兩者區別如下:
- 理論型
(Knowing that)
- 教導你某件事情是這樣的 (something is that case)
- Theoretical
books 常會使用 “is” 的字眼,而非 “should” 或 “ought”。其會試著告訴你某件事情是這樣,事實都在這邊,而非告訴你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
- 科學、哲學的書籍,就屬於 theoretical books。若這本書關注的不是你的日常生活,通常就是一本 scientific work (書中充滿許多事實與觀察);若否,則是 philosophical work
- 實用型
(Knowing how)
- 教導你如何做某件事情或應該如何思考 (how to do something you want to do or
think you should do)
- Practical
books 常會使用 “should” and ”ought”、”good” and ”bad”、”ends” and ”means” 等字眼。其會試著告訴你事情應該怎麼做,或是某件事情的正確做事方式是什麼,或者應該與為什麼要選用另外一種較好的方式來做
- 任何 guidebook (指南書) 都屬於 practical book。任何告訴你應該怎麼做 (how you should do?)、或是該怎麼做 (how to do?),都是
practical book。例如這本書,除了要教你如何有效閱讀,還要持續說服你努力這麼做
- 若書名出現 “the art of …” 或 “how to …” ,通常可以馬上將其分類為實用性書籍。此規則通常可以用於以下領域:倫理、政治、工程、商業、經濟、法律、醫藥等
Labels:
Reading
2019/05/03
[閱讀筆記] 人類大歷史 (5/6)
- 科學家為帝國提供各種實用知識、思想基礎和科學工具,要是沒有他們,歐洲人能否征服世界,仍是未定之數;至於征服者報答科學家的方式,則是提供各種資源和保護,資助各種奇特迷人的研究,而且將科學的思考方式傳到地球上每一個偏僻角落,如果沒有帝國的支持,科學能否發展得如此蓬勃,也在未定之天。(p.339)
- 歐洲各個帝國能夠蓬勃興盛,原因也不僅僅是科學而已。不論是科學或帝國,它們能迅速崛起,背後都還潛藏著一股特別重要的力量:資本主義。要不是商人想賺錢,哥倫布就不會抵達每週,庫克船長就不會抵達澳洲,阿姆斯壯也就沒辦法在越牆上跨出他那重要的一小步。(p.340)
- 一個簡單的經濟學例子,你可以看出承包商B先生的戶頭已經有三百萬元,但是銀行裡實際上,其實一直就只有一百萬美元的現金。而且,這一百萬元現金從來就沒有出過銀行。根據目前的美國銀行法,這種作業還可以再重複七次。所以,就算目前銀行的保險庫從頭到尾就只有一百萬美元,但這位承包商的戶頭最後可以達到一千萬美元。銀行每次真正持有一元的時候,就能夠放款十元;換句話說,也代表我們銀行戶頭上看到的那些金額,超過九成其實只是數字,並沒有實體的硬幣或鈔票。
- 上述銀行的例子,若今天匯豐銀行的所有存戶都忽然要求結清戶頭、提領現金,匯豐銀行就會立刻倒閉(除非政府介入拯救)。而且就算是產業龍頭如英國的駿懋銀行(Lloyds)、德意志銀行、花旗銀行等,世界上任何銀行都是如此。這聽起來就像是個巨大的龐氏騙局(俗稱老鼠會),不是嗎?但如果你覺得這就是騙局一場,那麼可以說整個現代經濟就只是一場騙局。真正讓銀行以及整個經濟得以存活、甚至大發利市的,其實是我們對未來的信任。「信任」是世界上絕大多數金錢的後盾。(p.343)
- 在麵包店的例子裡,之所以「承包商戶頭裡的金額」與「銀行裡實際現金的金額」會出現落差,是因為這個落差就在於C小姐的那間麵包店。A先生比銀行這比前投入這項資產,是因為相信終有一天有利可圖。雖然現在麵包店連一條麵包都還沒烤,但不管是C小姐或A先生,都相信只要假以時日(例如一年後),電加生益就會一飛沖天,賺得可觀的利潤。這麼一來,C小姐就能連本帶利清償貸款,如果那時候B先生想把現金領走,A先生也能輕鬆硬對。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這整個運作就是基於信任著一種想像的未來;銀行家和創業者相信麵包店能夠成功,承包商也相信銀行未來一定能把錢還給他。(p.343~344)
- 信用就是「今日的餅」和「明天的餅」之間的價差,如果餅的大小不會改變,信用貸款也就沒有意義。若信用有限,想籌資創業就難上加難。因為創業停滯,經濟就不會成長。因為經濟沒有成長,大家就認為經濟不可能成長,即使是手上確實有資金的人,也不願意提供信用貸款給別人。於是,對於經濟停滯的預期,就卻是造成經濟停滯的結果。(p.347)
- 前現代經濟與現代經濟的差異:
- 亞當史密斯在「國富論」明確地指出:人類全體財富的基礎,就在於希望增加個人利潤的自私心理。這一點可說是人類歷史上最革命性的概念,而且還不只是從經濟的角度,也包括道德和政治的角度。亞當史密斯其實告訴我們:貪婪是好的,而且我們讓自己過得好的時候,不只是自己得利,還能讓他人受益,利己就是利他。然而,這一切的理論基礎必須取決於,富人是不是用這些利潤來新建工廠、雇用新員工,而不是將利潤浪費在無生產力的活動上。(p.349)
- 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的一大重點,就在於出現了一種新的道德標準:應該把利潤拿出來,既需投資生產。這樣一來,才能帶來更多利潤,再重新投入生產、在帶來更多利潤,如此不斷產生正向循環。所謂投資可以分成很多種:擴建工廠、從事科學研究、開發新產品等。但不論如何,重點就是要增加產量,轉為更多的利潤。在新的資本主義教條理,最神聖的開宗明義第一條就是:生產的利潤,必須再投資於提高產量。(p.350)
- 資本主義(capitalism)認為,資本(capital)和財富(wealth)是不同的。資本指的是投入生產的各種金錢、物品和資源;財富則是那些埋在地下或浪費在非產生性活動的金錢、物品和資源。例如有位法老王,把所有資源拿去打造不具生產力的金字塔,他並不是資本主義者;但如果是某個辛勤工作的工廠工人,他把收入的一部份拿去投資股票,他就算是個資本主義者。(p.350)
- 資本主義的基本原則在於:由於不論是快樂、自由、甚至正義,都必須依賴於經濟的成長,所以可說經濟成長就是至善。如果你找來一位資本主義者,問他該如何為辛巴威或阿富汗這些地方,帶來正義和政治自由,他很可能就會滔滔不絕地告訴你,想要有穩定的民主制度,就必須要有蓬勃的經濟、健全的中產階級,所以重點就是該讓當地人具備自由企業、儲蓄、自力更生這些價值觀。(p.352)
- 資本注意的政府和企業想投資某一特定的科學研究計畫時,第一個問題常常就是「這項研究會提高產量和利潤嗎?會促進經濟成長嗎?」科學研究計畫如果無法應付這些問題,想要取得研究經費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要談到現代科學史,資本主義絕對是不得不談的重要因素。(p.353)
- 過去幾年裡,我們看到銀行和政府瘋狂印製鈔票。每個人都擔心經濟危機會讓經濟停滯、不再成長,於是他們就這樣無中生有的印了數兆的美元、歐元和日圓,讓金融體系裡憑空出現一大筆便宜信貸,只盼望科學家、技術人員和工程師能夠在經濟泡沫破滅之前,設法搞出得以力挽狂瀾的創世發明或發現。一切指望,就寄託在學校實驗室或產業實驗室裡的人身上。就像是生物科技、奈米科技的新發現,就可能開創出全新的產品或產業,帶來龐大的利潤,於是就能拿來打平銀行和政府從 2008 年以來,虛擬創造出的幾兆金錢數字。然而,如果實驗室的腳步不敵泡沫破滅的速度,可以想見,經濟前景就十分堪慮了。(p.353)
- 今天在判斷某個國家的信用評等時,經濟體系是否健全,遠比天然資源的多寡更為重要。信用評等代表的是國家清償債務的可能性。除了純粹的經濟數據之外,也會考慮政治、社會、甚至文化因素。就算擁有豐富石油蘊藏量的產油國,如果政府專制、司法腐敗,信用評等通常也不高,這麼一來,由於難以取得必要資金開發石油資源,很可能這個國家就只能坐在金礦上窮困度日。相對的,如果某個國家雖然缺乏自然資源,卻擁有民主自由的鄭福、和平的環境,以及公正的司法體系,就可能得到較高的信用評等。這樣一來,就能以低廉的代價取得相當的資金,撐起良好的教育體系、發展出蓬勃的高科技產業。(p.367)
- 這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完全不受政治影響的市場。畢竟,經濟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信任」,而信任這種東西總是得面對種種的偷拐搶騙。光靠市場本身,並無法避免詐欺、竊盜和暴力的行為。這些事得由政治下手,立法禁止欺詐,並用警察、法庭和監獄來執行法律。如果政府或國王行事不力,無法執行適當的市場規範,就會失去信任,使信用縮水,經濟也會衰退。不論是 1719 年的密西西比泡沫,或是 2007 年美國房地產泡沫帶來的信用緊縮和經濟衰退,都一再提醒著我們這些教訓。(p.368)
- 我們不該期待或允許市場完全自由,如果真的是完全自由的市場,沒有國王或神職人員來監督,貪婪的資本家就能透過壟斷或串通,壓榨勞工。例如,假設某個國家只有一家製鞋廠,或是所有製鞋廠都合謀同時降低工資,勞工就無法用換工作的方式保護自己。更可怕的是,老闆還可能運用惡質的勞工法、勞役償債,甚至奴隸制度,來限制勞工的自由。在中世紀結束的時候,基督教的歐洲幾乎完全沒有奴隸制度的現象。但是到了近代初期,歐洲資本主義興起,大西洋奴隸也應運而生。(p.369)
- 人類的歷史從來不是潔白無邪,大西洋奴隸貿易絕非特例。孟加拉大饑荒,出自於英國東印度公司重視的是自己的利潤,而不是一千萬孟加拉人的生命;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印尼的軍事行動,後面出錢的也是一群善良的荷蘭人,他們愛孩子、會捐錢給慈善事業、也懂得欣賞好音樂和藝術,但他們就是沒能感受到爪哇、蘇門答臘、麻六甲這些地方人民的痛苦。隨著現代經濟的成長,全球各地還有無數的大小罪惡和災難,因為人類的貪婪和冷漠,正在持續上演。(p.371~372)
- 雖然現代全球經濟的大餅已經遠大於 1500 年,但是分配的方式卻是極度不公,許多非洲農民或印尼勞工就算整日辛勞,能夠賺到的食物還比不上五百年前的先人。就像農業革命一樣,所謂的現代經濟成長,有可能只是巨大的騙局。雖然人類和全球經濟都在繼續成長,但有更多的人卻是活在飢餓和困乏之中。(p.373)
- 就純粹的物質標準來說 (例如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熱量攝取量等),雖然人口在過去百年間激增,這些指標的平均數值都明顯高於 1913 年。然而,這塊經濟大餅真的能無限制變大嗎?每塊餅都需要原料和能源。早有先知警告,智人遲早會耗盡地球上所有原料和能源。問題是,這會在何時發生?(p.374)
- 現代經濟之所以能夠成長,是因為我們願意信任未來,資本家也願意將利潤再投入生產,然而光是這樣還不夠,經濟成長還需要有能源、原料,但能源和原料有限,如果用光了,是不是整個體系就要崩潰?不過,就過去的證據來看,所謂「有限」也只是一種理論,雖然這可能不太符合我們的直覺。人類在過去幾個世紀的能源和原料用量是激增的,但是可供使用的能源和原料量卻是不減反增!每次即將因為能源或原料短缺,而使經濟成長趨緩的時候,就會有資金投入科技研究,解決這個問題。在 1700 年,全球運輸工具使用的原料多半是木材和鐵,但今天我們卻有各式各樣的新材料任君挑選,像是塑膠、橡膠、鋁和鈦。(p.375~376)
Labels:
Reading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