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Investment.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Investment. Show all posts

2018/12/02

[閱讀筆記] 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 (12/12)


  1. 股票的長期報酬未必會比債券的長期報酬高出多少,在這個狀況下,我並不建議全部投資股票的組合方式。一般來說,八成投資股票已是合理上限
  2. 投資菜鳥最常犯的典型錯誤就是,高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所以當遭遇自己預期以外的損失時,就連忙認賠殺出,然後永遠不再涉足股市
  3. 如果在股票上的慘重損失,是因為股票整體市場出現重大變化的話,其實沒有什麼關係。不要害怕投入,當這類事情發生時,也不要喪氣,因為這是你在追求豐厚報酬時無法避免的狀況
  4. 若你服務的是一家「價值型公司」(value company),當經濟惡化時,價值型公司也會不堪一擊,正如價值型股票一樣。所以,此時在規劃投資組合時,就不應該投資太多價值型股票,因為當經濟景氣驟降時,你可能同時會失去工作,也失去了投資組合的支持。同樣的,如果你在高科技公司服務,投資組合中還規劃了許多成長型股票的話,就再笨也不過了
  5. 設計投資組合的基礎是基於「長期投資」,而非緊急之用、大學學費或購屋所需。我的意思不是說穩當的資產配置無法應付這些需求,而是應付這些支出並費投資組合的首要目的
  6. 將債券想像成是景氣惡劣時的生活費來源,而股票則是用來提供景氣暢旺時的奢侈享受
  7. 若你屬於已習慣市場的起落,且熟悉市場與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你自己規劃的股票 / 債券投資比將和現在持有的股票 / 債券投資比大致相近。你唯一要做的是,將自己的投資轉換成以指數為主的投資計畫
  8. 傳統上,投資者習慣以「平均成本投資法」(Dollar Cost Averaging, DCA)來累積股票資產,操作方式是每隔一段時間就在特定的股票或債券投入固定的金額。透過神奇的財務數學計算後可得知,運用「平均成本投資法」(Dollar Cost Averaging, DCA)將能得到最低的取得成本
  9. 千萬別小看執行「平均成本投資法」(Dollar Cost Averaging, DCA)所需要的毅力,「平均成本投資法」(Dollar Cost Averaging, DCA)一樣帶有風險,連續買進期間可能正逢股市暢旺時節,緊接著就會慘跌,這些都是投資股票必然遭遇的不確定性之一
  10. 「價值平均法」(value averaging)則是強調,投資者在低點時多買,價格偏高時少買,因而創造較高的報酬。與「平均成本投資法」不同的是,「價值平均法」強迫投資人再市場底部大量投資,可以將其視為「平均成本投資法」與再平衡並重的混合體,但是對於繁忙的上班族,「平均成本投資法」會是較簡單的投資策略
  11. 研究結果顯示,過去表現最亮麗的資產,未來會變成績效最差的資產;反之,過去最被看衰的投資,也會有幾年的好光景
  12. 整體而言,當景氣好轉時,你必須賣掉股票,但當景氣不佳時,你就必須賣掉債券,這就是左右逢源的心理學
  13. 想要知道股市的長期報酬,只要將「每股盈餘的長期成長率」加上「股利殖利率」,就可輕鬆得知,如每股盈餘成長率 5%,殖利率 3%,長期報酬約 8%。高等級債券的長期報酬在本質上必等同於股利殖利率,因為息票利率不會成長
  14. 想要透過選股技術與市場時機點投資,都是種極度高成本、高風險,以及極不可靠的作法。想要駕馭市場,就只能擁有所有股票,也就是說,投資指數
  15. 當烏雲罩頂,幾乎連天空都沈重地要跌落下來時,這時通常就是買進的好時機
  16. 投資時,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自己,因為你往往會太信任自己的選股能力,以及挑選基金經理人的眼光,但其實這些已超過你的實際能力所及
  17. 真正成功的投資必定是個極為孤獨的行動,試著不要理會五年到十年內的投資報酬記錄,應該著眼於更長的期限,越久越好
  18. 各種資產類型的報酬全然隨機,表面上看起來像是重複出現的形態,其實未來絕不可能重複出現
  19. 積極型經理人不可能永遠維持原本的優異績效,因為所有專業投資人加起來就代表市場。所以,整體而言,他們獲得的報酬率,勢必等於市場投報酬率「減去費用」,但是這些經理人的投報率常遜於市場報酬,你還要支付「管理費用」給他們
  20. 資本市場擁有一個財富重分配的機制,擁有策略且格遵策略的人,將分走沒有策略且無法嚴格遵守策略者的財富。抱持合理期望,發展適合自己的策略,同時堅持到底,你就會是那個分走他人財富的人

2018/11/06

[閱讀筆記] Value Investing: From Graham to Buffett and Beyond (2/7)


  1. Value of assets 的主要目的是透過公司資產的鑑價來看其資產價值與股票價格之間的落差,這之間的落差就是買賣的機會
  2. 存貨的入帳價值:主要有購貨價格、購貨費用、稅金等,其發出存貨的價值由以下方法確定:
先進先出法
(FIFO)
就是當發生銷貨,結轉銷貨成本時,採用的存貨成本順序。以先進先出為原則,亦即愈早買入存貨的愈先結轉。
後進先出法
(FILO)
以較晚買入的(最近期買入)的存貨成本先結轉。
加權平均法
一般是用在永續盤存制,每次進價及數量可能都不相同, 因此在每次進貨後都要重新計算帳上存貨的單位平均成本。
移動加權平均法
每一期期末 (例如月底或年底) 才計算進貨的成本及數量多少, 再來計算當期每單位存貨平均成本,以該單位成本計算銷貨成本等數字。 一般是定期盤存制下使用。
個別計價法
是以每次()收入存貨的實際成本作為計算各該次()發出存貨成本的依據。即:每次()存貨發出成本=該次()存貨發出數量X該次()存貨實際收入的單位成本除上述計價法外,還有計劃成本法、毛利率法、售價金額核演算法等,但前五種方法屬於企業按實際成本計價的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存貨期末計價通常是以實際成本確定。但是.除了這種方法外.還有一較為廣泛的方法——成本(實際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兩者之中較低者計價的方法。

  1. 在通貨膨脹環境中,採用先進先出法,主營成本中的原材料成本是較早時間採購的價格較低的原材料,如果公司產品價格也因通脹因素上漲,就會推高公司利潤。相反,如果採用後進先出法,損益表中的成本和毛利就更為真實,公司利潤不會因通脹因素出現虛增。目前大多數公司都採取先進先出法,而且一般不會頻繁改變存貨會計政策。如果一旦改變,通常會令當期業績出現較大變動,這也是公司管理層操縱業績的手段之一,對此投資者需要有所辨別。在缺乏遊戲規則的情形下,企業將有機會利用高低存貨成本的結轉,輕易地操縱企業的獲利數字,導致財務報表無法真實表達企業的經營狀況,所以會計上針對存貨成本的運用有一定的規範。
  2. Goodwill (商譽)一詞也算是會計中最彆扭的了。在大部份上市公司的資產負責表你會見到這個項目。你懂會計的話,你會知道這一個字便暴露了會計這個系統的其中一個重大漏洞。收購另一間公司都有溢價,因為如果被收購公司只值其資產總和,那收購方不如在市場分開買那些資產,不用麻煩。所以公司一經歷收購,便會有一定的Goodwill 千秋萬世永留在資產負債表上。有很多國際級企業的Goodwill 可達總資產的20%不等,那是因為它真的很有「商譽」﹗如迪士尼、微軟級數的公司,它真的有很多無形資產是用Goodwill 去涵蓋的,它的賺錢能力遠比它的有形資產所代表的多。如果你買起迪士尼的所有有形資產,不代表你可以有迪士尼的賺錢能力。因為你買不到它的企業文化、它的員工、它的創意和最重要迪士尼這個品牌。 真正要小心的,是名不經傳的小上市公司,有著佔資產50%Goodwill。記著Goodwill是空氣,這些公司碰也不能碰
  3. EBITDA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 是從1980年代的槓桿收購 (LBO) 熱潮期間開始廣為人知,當時它主要用來評估企業的償債能力。雖然名稱看起來很複雜,用簡單一點的話來說就是不包含"稅、利息、折舊&攤銷費用"的盈餘。後來,這項指標在某些資本密集型產業很流行,這些業者擁有昂貴的固定資產,必須分多年攤提折舊費用。目前,許多企業都會公布EBITDA,科技業尤其喜歡強調這項指標,雖然EBITDA對分析這些公司的表現,未必有多大的意義。許多人誤以為 EBITDA 代表公司的現金盈利,但其實這項指標雖然能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但並不是評估公司現金流的好指標。EBITDA 並末考慮公司維持營運資金與汰換老舊設備的現金需求,這兩者都可能不容小覷。EBITDA 往往成了企業美化盈利表現的會計花招,投資人不應該只看這項數據,應綜合分析公司的績效指標,發掘可能遭 EBITDA 掩蓋的真相
  4. 當你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務,進入門檻低,大家都可以模仿與生產,消費者也難以辨識不同廠牌的商品或服務時,就會陷入價格競爭,企業的利潤就會下滑,earning power 就會降低,因為消費者只會選擇便宜的商品或服務。為了避免陷入此種命運,你只能與其他競爭對手差異化 (differentiate) 你的商品或服務
  5. 若你的產品或服務陷入紅海競爭,你會發現,銷售量減少了,但是固定成本 (fixed costs) 並未下降 (如產品發展、包裝設計與廣告費用等),有時候甚至為了強打廣告反而增加更多的成本,導致淨利率(profit margin) 下滑
  6. 光看盈利數字,難以看出公司的盈利能力,因為盈利增長,不代表公司的淨利率 (profit margin) 也一定上升。例如,當公司的成本上升速度快過營收時,淨利率會下滑,意味著公司或許應加強控制成本。舉例來說,某公司上年度營收1億元,淨利1000萬元,淨利率即為10%(1000/1億元)。若本年度營收及淨利分別增至2億元與1500萬元,則其淨利率已跌至7.5%。公司盈利雖大幅成長,但代價是淨利率下滑。
  7. 維持 earning power 的主要來源
        9.1.     特許經營權 (franchises)
        9.2.     進入障礙 (barriers to entry)
        9.3.     現有的競爭優勢 (incumbent competitive advantages)
  1. 取得特許經營權 (franchises) 優勢,最簡單的方式是取得政府的授權 (license),也就是經營執照,例如有線電視、廣播、電視、電力設施等,沒有取得經營執照的廠商是無法進入此市場
  2. 若能夠在生產產品的流程擁有優於當前市場的成本優勢 (cost advantages) ,且讓潛在進入者無法跟上,就能杜絕潛在的競爭者進入你現在擁有的市場
  3. 轉換成本 (switching costs) 也是常見的、有力的綁住客戶的競爭優勢,如軟體產業的 Microsoft,當大部分的使用者都已經熟悉 Microsoft 的軟體使用,很少使用者願意投入額外的學習成本來嘗試替代品。同樣的道理也發生在律師、銀行、提供醫療服務的醫療院所等,這些人已經熟悉現有的系統、醫療保險計畫與藥物等,若要醫生開新的治療藥物,他就必須學習新的療法的成效與潛在的風險
  4. 為了要綁住客戶,企業常用的手段有:
提高轉換成本
(raising switching costs)
在現有的產品與服務不斷增加新的功能、特色與服務,Microsoft 就是採用此種策略
強化使用者習慣
(reinforcing habits)
提昇消費者購買頻率,建立起定期消費的習慣
提高搜尋成本
(raising searching costs)
增加與複雜化所提供的服務範圍,強化現有客戶滿意度

  1. 對於市場新的進入者來說,則是要做與上述相反的手段,將搜尋與轉換成本最小化。例如信用卡公司提供轉換者 (switcher) 預先核定的信用額度 (credit balances),並提供獎勵給轉換者;又如電信公司提供快速 NP 的服務,並給予購機折扣
  2. 對於那些基於規模經濟 (economies of scale) 所建立起競爭優勢的公司,其首要之務是保護市佔率 (market share),因為規模經濟的優勢就是擁有較低的平均成本,賺得較佳的營收。一旦市佔率開始被侵蝕,基於規模經濟所建立起的成本優勢 (cost advantages) 就會開始萎縮。
  3. 特許經營權 (franchises) 只存在於擁有進入障礙 (barriers to entry) 的企業,將潛在的競爭者隔絕在外,或者是一旦有新的進入者,確保他們的產品或服務處於競爭劣勢 (competitive disadvantage)
  4. 好的管理的確是一個優勢,但是若沒有建立起實質的競爭優勢,企業是無法永續經營的
  5. 實質的競爭優勢包含:
      18.1.     獨家的政府授權
      18.2.     消費者偏好 (需求面)
      18.3.     基於長久的專利保護或其他持久的優異性所取得的成本優勢 (供給面)
      18.4.     由於領先的市佔率與消費者偏好所組成的規模經濟
  1. 品牌價值 (brand value) 或許是察覺產品價值的一個重要元素,但是品牌價值無法建立進入障礙 (barriers to entry) 或競爭優勢。只有提高轉換成本 (raising switching costs)、強化使用者習慣 (reinforcing habits) 與提高搜尋成本 (raising searching costs) 才能綁住顧客
  2. 品牌價值要靠規模經濟來強化。僅在每台個人電腦貼上 Intel Inside 貼紙是無法建立起強大的品牌,還需要伴隨著在晶片設計與生產擁有強大的規模經濟
  3. 資本成本 (Cost of Capital),是企業進行財務決策時的重要的指標。開設公司若錢不夠,就需要對外借錢,如銀行、股東等等。當企業借錢的時候,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主要有兩方面:其一是「籌資費用」,也就是銀行手續費、股票債券發行費、律師費、廣告費、審計費等等。另一方面就是「占用成本」,也就是付給股東的股利、股息,還有給債權人的利息等等。 
  4. 對於企業來說,希望資本成本  (cost of capital) 越低越好,用最小的代價,借到最多的錢。在企業決定借錢的時候,往往會面臨許多選擇,在單次籌集資金數量等同的前提下,多半會選擇資本成本較低的籌資方式。資本成本越低,就越接近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經營目標。
  5. 資本成本 (cost of capital) 的高低取決於市場對這個公司的風險預期。風險越高,投資者要求的回報率越高,公司的資本成本也就越高。因此,資本成本也可以定義為投資者所要求的最低收益率。也可以說,資本成本對投資者而言,是一種使用經濟資源的機會成本。如果投資回報率低於資本成本,也就是風險預期,就不該進行投資
  6. 就稅前的角度來看,負債的資金成本其實就是利息,所以如果以百分比表達的話,應該就是利率。 但是, 股東關心的是公司的稅後現金流量,所以資金成本應該採用稅後的資金成本的觀念。資金成本就要依公司稅率調整。
  7. 利息是一種費用,可以抵稅,所以等於是政府幫忙負擔公司利息費用的一部份。所以,公司的實際負擔利率較低,因此,負債資金成本就是 : 利率×(1-稅率) 。至於股息,不管是普通股或特別股股息都是稅後盈餘的分配,無法抵稅,所以權益資金成本無法像利息一般乘上(1-稅率)

2018/11/03

[閱讀筆記] Bogle On Mutual Funds: New Perspectives For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9/9)


  1. 從眾效應或樂隊花車效應(andwagon effect)是指人們受到多數人一致性思想或行動的影響,而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常被稱為「羊群效應」(Herd behavior)
  2. 突然獲得一大筆資金的投資人(The lump-sum investor),若你追求的是成長導向的投資目標,股債比建議為 70 / 30;若你年紀較大,已是鰥夫或寡婦,應追求收入導向的投資目標,股債比建議為 60 / 40
  3. 假設你現在已投入 $100,000 在投資,若你臨時需要 $1000,你是否該調整投資組合,如購買風險較高的小公司股票、購買信用平等較低的債券等,期待能獲得較高的投資收入。我的建議是,就從本金直接拿出 $1000,不需要為此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品質
  4. 企業退休基金(corporate pension fund),其主要目標在尋求資產累積與支付退休員工的退休金目標,其投資的股債比建議為 60 / 40。不過一切就看公司的員工年齡比例,若員工的平均年齡偏高,股票持有比例就該降低;若是較為年輕的公司,股票持有比例就該提高
  5. 購買基金時,記得要詳閱公開說明書
    1. 若你是長期投資者,了解基金的目標、投資政策、績效、風險與總成本 (包含銷售費用、年度費用、贖回費用等) 就差不多足夠了
    2. 若你是短期投資者,除了上述資訊以外,你還要知道基金的交易政策 (如何贖回、如何進行基金轉換等) 與交易限制 (如贖回費用、交易頻率限制等)
  6. 在過去十年排名第一個基金,在下個十年還是排名第一個機率 = 0
  7. 若你是長期投資者,我會建議你買進後持續持有,但是有四種狀況,我建議你調整你的投資組合:
    1. 當你選擇的基金,績效表現在過去五年來持續落後同類型基金的平均表現時
    2. 當你選擇的基金改變其投資目標與政策時
    3. 當你選的的基金的 expense ratio 不斷上揚時
    4. 當你的投資目標改變時
  8. 很多高收益債券的廣告,只會強調高收益這個重點,卻沒有揭露此債券的組成結構很多都是垃圾等級的債券
  9. 小心市場上推出的 new product 或 hot new product,你對這些商品應該更加謹慎評估,甚至不要去碰
  10. Twelve pillars of wisdom
    1. 投資並沒有它表面上看得那麼困難成功的投資就是避免犯重大錯誤,把一些事情做對
    2. 選擇簡單的投資方法:當有多個投資方法擺在你眼前時,選擇最簡單的方式
    3. 投資要趁早:你越早投入,投入時間越長,可以享受更多的複利的魔法
    4. 沒有風險,沒有報酬:在合理的範圍內,多冒一點風險追求較高的長期報酬,透過定期定額,可以減輕風險帶來的傷害
    5. 分散式投資:透過購買共同基金,你可以減少擁有單一公司可能衰退、倒閉、無法恢復元氣的風險,並將所獲得的配息再投資,獲得複利的效果
    6. 投資的 eternal triangle 分別為 risk (風險)、 return (報酬) 與 cost (成本):投資人通常只會注意風險與報酬,常忽略了成本這個關鍵因素,成本會一點一滴地侵蝕你的獲利。所以,別忘了,永遠都要選擇低成本 (low-cost) 或無費用 (no-load) 的基金
    7. 回歸均值 (regression to the mean):無論是近幾年表現多傑出的基金,在金融叢林中,無可避免地都會面臨回歸均值的定律
    8. 別高估你自己的選則股票型基金 (equity mutual funds) 的能力、也別低故你購買債券型與貨幣市場基金 (bond and money market funds) 的能力:與其自己挑選股票型基金,不如購買 no-load index funds;後者則是挑選信用評等良好、成本較低的標的
    9. 你可以擁有穩定的本金價值或穩定的配息收入,魚與熊掌無法兼得:例如 U.S. Treasury bill (中文叫作美國國庫券,T-bill) 提供了固定的市場價值與變動的配息;30-year U.S. Treasury Bond (30期的美國國庫長期債券,T-bond) 提供固定的配息與劇烈變動的市場價值。這要看你的目標是什麼,投資目標影響著你的投資選擇
    10. 小心面對過去的歷史:你不應該忽略過去的歷史,但是也不要假定過去發生的特殊的循環趨勢未來還會再發生
    11. 你無法洞悉整個金融市場的全貌:金融市場反映世界各地投資人的知識、希望、恐懼與貪婪,不要過度自負以為自己擁有洞悉市場的能力
    12. 長期投資:股票價值可能高估或低估,耐性與保持一致性的投資策略,才是智慧型投資人該有的心態
  11. 傳道書9:11 善於賽跑的人不一定得獎,勇敢的人不一定打勝仗,聰明的人不一定有飯吃,機智的人不一定富有,能幹的人不一定居高位。時運左右一切,人不知道自己的時運。真正的關鍵,是在乎當時的機會。唯有當機會來的時候,快跑、力戰、智慧、明哲、靈巧,才有使用之處。
  12. 了解自己、教育自己、決定適合你的目標的財務規劃,當你做出選擇後,記得要擁有智慧、耐性與情緒自律讓自己保持在正軌 (stay the course)。這個世界最不缺的是雜音,最困難的是心無旁鶩不理會這些雜訊

2018/11/02

[閱讀筆記] 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 (11/12)


  1. 如果你希望退休後可過得舒舒服服,就必須積極儲蓄,而且要儘早開始。每拖過十年,你每個月要儲蓄的數字就必須加倍,而且還不夠。儘管本書的焦點是投資,但如果你的儲蓄還不夠投資的話,什麼話都是白搭
  2. 這個以消費為主的社會,不斷鼓勵人們消費,超出實際所需,甚至到了不健康的地步。如果你覺得儲蓄很難,那你的問題就很大。最簡單的致富方式就是盡可能少花錢
  3. 不該讓五年內會用到的資產冒任何風險。此外,手邊應至少保留六個月以上的生活開銷所需,而且要容易變現,如短期債券、定存、貨幣、支票及存款帳戶等。千萬不要把五年內會用到的前投入股市!
  4. 由於你不太可能為了購屋而儲蓄五年以上,因此這筆錢應該放在短期債券、定存和貨幣等帳戶裡
  5. 儲蓄永遠不嫌早。大部分的工作者都到四十歲才開始為退休儲蓄,結果發現,沒辦法按照自己的規劃退休
  6. 存款數字永遠不嫌多,達成成功退休計畫的最佳藥方就是克制物欲,現在就開始!
  7. 所有的資產都該管理,如個人儲蓄、退休帳戶、及佣金、教育基金與購屋基金,而且應視為同一個投資組合
  8. 你與配偶可能會活得比預期還久一些。因此在計算未來開銷時,投資組合的預期實質報酬應該只能抓到百分之三到四,而這就已經是上限
  9. 投資組合的終極目的,就像是蓋房子一樣,用來保護你毋需擔憂不確定因素。當你建造房子時,通常很難預料哪種自然威脅最具威力。如果你事前知道會有水災、火災或龍捲風,就可以針對這種威脅特別設計。但通常無法精確預測到底會面對哪些自然威脅,所以我們只好妥協,並且在設計上希望能承受這三種不同的自然威脅,而且還必須控制在一定的預算內
  10. 你不知道哪些威脅會降臨在自己的投資組合。舉例來說,如果你知道下一個世代的經濟災難來自於通貨膨脹,你就會增加黃金、天然物產、不動產及現金投資,還有相當數量的股票;如果你知道通貨緊縮時代即將來臨(如 1930 年代),那麼你手上的投資就會全數投入長期的政府債券。唯一的問題是,我們無法事前得知會有哪些風險降臨。因此,最安全的辦法就是盡可能擁有最多的資產類型;這樣一來,你就可以確定自己不會因為正好擁有績效最差資產的投資組合而災難連連
  11. 投資其實就像業餘網球賽,一般人輸球的常見原因就是犯了太多的「非必要失誤」,也就是說,因為試著想要抽底線或吊球,結果反而輸掉這一球。在球賽中贏球的最好方法,就是確定自己每一次接球時。都能夠安全地把球打回去。換句話說,如果盡量避免輸球,就會贏得多
  12. 投資人最該擁有的資產就是指數型基金,因為這樣做可以讓支出降到最低,而且能夠擊敗大部分採取積極管理型基金的經理人
  13. 你該注意你買的 mutual fund 的基金規模,如果基金規模特別小,例如小於一億美金,那你就需要擔心,因為基金公司可能會因為利潤微薄,而宣布停止交易
  14. 大型成長股型股票的本益比都偏高,一但碰到市場下跌,幾乎毫無抵抗能力。故我建議應完全避免『大型成長型股票』與『小型成長型股票』
  15. 就長期而言,小型成長型股票不會是適宜的投資標的,不僅報酬低,而且風險極高
  16. 我建議以『小型股市場基金』來取代『小型成長型股票基金』,以『大型股票市長基金』 (如 S&P 500) 來取代『大型成長型股票基金』。透過 S&P 500 指數基金、整體市場指數基金及小型股指數基金,投資人就能持有足夠的成長型股票,因為這些投資標的都是以成長型股票為主
  17. 債券投資的最高原則就是盡可能短期,長期債券一樣風險極高
  18. 在你的投資組合中,你該承受風險的是在股票的部分,不是債券。投資債券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保護投資者不受市場低迷的影響,還能提供一定的流動性
  19. 在投資公司債時,必須考慮廣泛的分散性。因此,你只應投資公司債共同基金。不應購買單一企業公司債的原因跟不應投資個股的理由一樣,因為這將會讓你承受不必要的風險。單一公司拖欠債務就足以讓你的投資組合遍體麟傷
  20. 規劃投資組合的最基本原則就是,一旦你決定了一個自認兼顧合理與效率的股票內部配置比例後,就必須在各個投資組合中維持這個配置比例,這樣就能涵蓋風險狀況不同的資產。如果想要調整風險與報酬,便只需改變股票與債券的整體比例

2018/11/01

[閱讀筆記] Thinking, Fast and Slow (8/9)


  1. 審慎且避免對短期的結果做出過多的反應,可以提升你的決策及決策結果的品質。對於壞消息的短期反應,會增加你對風險的厭惡 (risk aversion),進而做出不利於你投資組合的決策
  2. 你越少去接觸財經新聞,你就越不知道每支股票在做什麼,你就比較不會去無謂地攪動你的投資組合,也較不會產生 risk aversion,最終你就會變得更富有
  3. 你僅需一季評估一次你的投資組合 (portfolio) 即可,面對股市每天的起伏會因損失厭惡 (loss aversion) 而做出反應過度的投資決策
  4. 人腦習慣會對事物開一些 mental account,例如你買了十支股票, 容易把每支股票視為獨立的輸或贏,但 loss aversion 就會分別適用於每一個 account,造成你過度害怕損失而做出錯誤的決策,這稱為 narrow framing,用狹窄的角度看待事情。較好的方法為 broad framing,看整體投資組合的賺賠,而非看單一股票的賺賠。雖然 loss aversion 依然存在,但強度會減弱許多,也因此能做出較好的判斷
  5. 每當決策者遇到具有風險的選項時,都會傾向用 narrow framing 的方式。你該嘗試用 broad framing 的方式來思考,即 outside view ,將你注意的焦點從現在所處的情境轉換成類似情境的各種的統計數字來做為決策的參考,可以採用 Reference class forecasting (參考類別預測) 來解決或減輕 planning fallacy 。例如面對廚房裝修的決策,建議步驟會是
    1. [步驟 1] 先找出適合的 reference class (參考類別),如類似的廚房裝修工程
    2. [步驟 2] 再取得 reference class (參考類別) 相關的統計數字,用此產生 baseline prediction
    3. [步驟 3] 使用所取得的相關資訊來對照自己手上的專案,進行 baseline prediction 的調整
  6. 處置效應(Disposition Effect),是指投資人在處置股票時,傾向賣出賺錢的股票、繼續持有賠錢的股票。這意味著當投資者處於獲利狀態時是風險迴避者,而處於虧損狀態時是風險偏好者。
  7. 「沉沒成本謬誤」(sunk cost fallacy):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時,不僅會看這件事會為自己帶來的好處,也會沉溺在過去已投入且不能回收的成本中,而做出不理性的選擇。Sunk cost fallacy 常見於在不好的工作苦撐、持續不開心的婚姻與持續沒有前景的研究計畫
  8. 人對行動所產生結果的情緒反應大於不行動所產生結果的情緒反應。在賭局的情形下也是如此,人對賭了且贏了的快樂會強過抑制自己不去賭而保留了同樣錢的快樂。這個不對稱性在損失上也是一樣,它也應用到悔恨和怪罪上。這個重點不是在做或不做,而是在預先設定的選項(default option)和偏離預設選項的行為之間的差別。有一個球隊在最後一場比賽中,輸得很慘,教練本來被預期去換人或換策略,如果他沒有這樣做,這會產生悔恨和怪罪
  9. 悔恨風險有不對稱性,它比較偏向保守常規的行為和風險規避的選擇。這個偏見在許多情境可看到。那些被提醒可能會因為他們選擇結果而感到悔恨的消費者顯現出對保守選項的偏好,傾向購買有品牌的東西,而非一般沒商標的商品。它甚至影響生或死的決定,想像醫生在診治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有一個治療法是正常一般的療程,另一個是特別的、不尋常的。這個醫生有理由去相信非傳統的治療對病人可能有利,會增加病人的機會,但是他沒有把握。開出這個不尋常治療法的醫生會面對一個巨大的悔恨、怪罪,甚至訴訟的風險。如果成功,好結果會增加醫生的名聲,但是可能的好處比起可能的壞處小太多了,因為成功一般來說是正常的結果,而失敗不是,所以這醫生因為風險規避而不會去試不尋常的治療方式。
  10. 人們在花錢消費時,常把現金購買與用信用卡購買分成兩個不同的 mental accounts,但是錢就是錢不應該區分不同 mental accounts,信用卡帳單你還是要用現金繳納
  11. 人們在餐廳嚐到一道很好吃的佳餚後,就很少會再嘗試其他菜色,那是因為人都會想要避免後悔
  12. 多數人的內心其實能夠有效抵抗 regret 心理,作者的建議是在作決定時不要考慮到失敗之後的後悔心理,朝著最有機會最高勝率的路走,就算因為 deviate from default 而備受責備或產生後悔心態,你會有比你想像的還要有能耐去調適以及使其影響最小化
  13. Taboo (禁忌) Trade off : 如果有一個殺蟲劑 10000 瓶中有 15 瓶可能對小孩造成中毒現象,現在一個比較便宜的殺蟲劑上市,但 10000 瓶中可能會有 16 瓶會造成小孩子中毒,這樣要便宜多少錢父母才會買呢? 調查結果有高達66%的父母說無論便宜多少他們都不會買風險較高的殺蟲劑。這叫作 taboo trade off。我們可以理解父母不願意以獲得的金錢去換孩子可能的健康這件事情,但是要知道任何一位父母都只有在有限的資源下去保護和扶養他們的孩子,上述的想法只會有可能對我們想保護的東西/人造成傷害。從買較便宜殺蟲劑省下的錢可以投入更有意義的保護小孩的設備,像是安全座椅,這是有效資源分配的概念,因為若此殺蟲劑中毒機率僅增加一點點的百分點,但省下的錢可以投資讓小孩更安全的設備購入上,這才是合理的作法,而非無限上綱的拒絕殺蟲劑。
  14. 做任何事情都有風險,若對於微小風險反應過度,其代價非常高昂,若以下幾個人類有史以來偉大的發明若當初被人們以此微小風險作為恐慌依據的結果,如氯消毒技術、飛機、空調、開心手術、電磁波、冰箱、水痘疫苗和 X 光等,這些能夠救人使人生活更便利的發明,如果在實行之初其可能產生的風險被無限放大,人們現在的生活水平可能要倒退幾百年
  15. 偏好反轉 (Preference Reversal )是由心理學家 Lichtenstein 和 Slovic 於1971年發現的風險決策中一種奇怪而普遍的現象,即在期望值大體相等的一對博弈中,人們往往選擇概率高而損益值小的博弈 (稱為安全博弈),卻對概率低而損益值大的博弈 (稱為風險博弈) 定高價,也就是說人們在選擇與定價中表現出偏好的不一致現象,有時候個人會喜歡追逐風險,有時則會迴避風險。證據顯示,不同的誘導方法能夠改變各因素的相對權重,從而產生不同的偏好順序
  16. 記得要多運用 broad framing 的思考方式,你會做出更合理的決策。思考時不要只單獨看一個點,多運用 joint evaluation,而非 single evaluation,single evaluation 會讓你被 System 1 的情緒反應牽著鼻子走
  17. 以下是手術後的兩段描述:(1) 一個月後的存活率是 90%;(2) 第一個月的死亡率是 10%。此二描述其結果是一樣的,但是由於存活是好的,死亡是壞的,90% 的存活率聽起來很振奮人心,10% 的死亡率讓人感到恐懼。人類在一個問題,兩種在邏輯意義上相似的說法,卻導致了不同的決策判斷。
  18. 有個吝嗇鬼不小心掉進河裡,好心人趴在岸邊喊到“快把手給我,我把你拉上來!”但這吝嗇鬼就是不肯伸出自己的手。好心人開始很納悶,後來突然醒悟,就衝著快要下沉的吝嗇鬼大喊“我把手給你,你快抓住我!”,這吝嗇鬼一下就抓住了這個好心人的手。心理學上把這種由於不一樣表達導致不一樣結果的現象稱為“框架效應” (framing effect)。我們在心理咨詢中常常會碰到人際關係困惑的求助者,有些就是由於表達不恰當所致。“框架效應” (framing effect) 告訴我們:在人際溝通中,關鍵不在於說什麼,而在於怎麼說。
  19. 框架效應 (framing effect) 的應用,如何發佈消息甚至可以影響股市的走勢,該如何公佈好消息和壞消息? Richard Thaler 提出了四個原則:
    1. 如果你有幾個好的消息要發佈,應該把它們分開發佈。根據前景理論,分別經歷兩次獲得所帶來的高興程度之和要大於把兩個獲得加起來一次所經歷所帶來的總的高興程度。還比如,在你給人送兩件以上生日禮物時,不要把所有禮物放在一個盒子里,應該分開包裝;若你是老闆,給人一次性發5000元,不如先發3000元,再發2000元。
    2. 如果你有幾個壞消息要公佈,應該把它們一起發佈。因為根據前景理論,兩個損失結合起來所帶來的痛苦要小於分別經歷這兩次損失所帶來的痛苦之和。
    3. 如果你有一個大大的好消息和一個小小的壞消息,應該把這兩個消息一起告訴別人。這樣的話,壞消息帶來的痛苦會被好消息帶來的快樂所沖淡,負面效應也就少得多。
    4. 如果你有一個大大的壞消息和一個小小的好消息,應該分別公佈這兩個消息。這樣的話,好消息帶來的快樂不至於被壞消息帶來的痛苦所淹沒,人們還是可以享受好消息帶來的快樂。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懸殊過大應分開;懸殊不大應該整合。
  20. 框架效應 (framing effect)  在經濟中的定義:當消費者感覺某一價格帶來的是“損失”而不是“收益”時,他們對價格就越敏感。我們來看下面的例子:在加油站A,每升汽油賣5.6元,但如果以現金的方式付款可以得到每升 0.6 元的折扣;在加油站B,每升汽油賣 5.00 元,但如果以信用卡的方式付款則每升要多付 0.60 元。顯然,從任何一個加油站購買汽油的經濟成本是一樣的。但大多數人認為:加油站A要比加油站B更吸引人。因為,與從加油站A購買汽油相聯繫的心理上的不舒服比與從加油站B購買汽油相聯繫的心理上的不舒服要少一些。因為,加油站A是與某種“收益”(有折扣)聯繫在一起的,而加油站B 則是與某種“損失”(要加價)聯繫在一起的。因此,企業在進行價格定價或促銷時,應該將之與『收益』而不是『損失』聯繫在一起,從而有效激勵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21. 決策者會因為結果是正面的 (如採用此療程計畫讓 600 個患者中拯救 200 個人),而傾向 risk averse;會因為結果是負面的(如採用此療程計畫讓 600 個患者中 400 個人死亡),會傾向 risk seeking。即便是兩這段論述的邏輯、結果是一樣的,卻因論述採正面或反面的說法,而導致決策者做出南轅北轍的決定,這是因為你只用 System 1 來思考做決策,完全沒用到 System 2
  22. 我們思考的偏好會受到如何框架問題 (frame problems) 所影響,我們心理上產生的直覺通常是根據事情的描述 (descriptions),而不是事情的本質 (substance)。如在討論撫養小孩的免稅額時,富人的小孩免稅額是否應該比窮人高?或者是沒有小孩的窮人是否應該比沒有小孩的富人繳納更多的稅金?這兩個問題常會被窮人與富人所誤導,這不是問題的核心,問題在於如何定義每個家庭應該繳納多少稅金,而不是當對問題有疑問時,就一面倒向窮人
  23. 思考一下以下這兩個問題:(1) 若你花 500 元買了兩張電影票,到了電影院打開皮夾發現電影票不見了,你會再買兩張票嗎? (2) 若你到電影院,打開皮夾要拿出預先準備好的 500 元買電影票,卻發現 500 元遺失了,你會改用信用卡再買票嗎? 大部分的人在問題一會回答『否』,第二個問題卻回答『是』。其實兩個問題一樣都是損失 500 元,卻得到不同的結果,這是因為人們用到不同的 mental accounts 在思考,電影票不見了與電影本身直接建立關聯,500 元鈔票不見了是跟 general revenue (綜合收入) account 建立連結。你應該練習建立好一個 good frames,如何避免這樣的問題呢?你應該換個角度思考『若你遺失了 500 元,你是否還會去買電影票?』若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去買張新的電影票。用較寬廣的框架與涵蓋性較大的 mental accounts 可以得到較為理性的決策
  24. 在股票投資上每支個股的投資都是一個單獨的賭局,如果你把每支個股都放在不同的「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裡去單獨評估,就不免會受到「損失規避」的影響而「出盈保虧」,導致長期套牢、滿手賠錢貨,或者受到「可能性/確定性效應」的影響而「追高殺低」,導致慘賠或炸毀。打破心理帳戶將所有投資綁在一起視為一個「投資組合」,你就比較不會過度在意單一投資商品的可能虧損,或單次決策的潛在風險,你變得願意承擔必要的風險以換取報酬
  25. 投資個股、每天看盤、頻繁進出,就是以 narrow framing 來投資,它會加劇損失規避與可能性/確定性效應,成為一個賠錢的詛咒;投資追蹤大盤(或和大盤連動性高)的指數型基金或 ETFs、避免太常看盤、長期持有,就是以 broad framing 來投資,它會減少損失規避與可能性/確定性效應、達到情緒的益處,幫助投資人做出較好的投資判斷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