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2021/03/03

[閱讀筆記] The Inflation Myth and the Wonderful World of Deflation (2/4)

 

  1. 1992 ~ 2007 年之間,可以找出 17 個惡性通膨案例,發生在 16 個國家,包含台灣、匈牙利、辛巴威、法國、烏克蘭、德國、希臘、中國、亞美尼亞等。這些個案中,日通膨率最低有 5%、最高有 98%;物價翻倍所需時間,1945 年的匈牙利僅需 15 小時就翻倍,1932 年的波蘭花 16 天就翻倍。通膨的關鍵是貨幣完全失去信用,例如,匈牙利的 Pengo、德國的 Papiermark、台灣的舊台幣、波蘭的 Marla 等,都消失在歷史中

  1. 一旦通膨型去槓桿化加劇為惡性通膨,本國通貨將永遠無法恢復它作為保值品的地位。此時為了終結超級通膨型去槓桿化歷程,典型的作法是創造一項擁有國家強力支持的新通貨,並分階段逐步淘汰舊通貨。例如,台灣在光復之初也曾歷經物價一日數變,每年漲幅高達 500%~ 1200% 之間的艱困環境,後來在實施新台幣改革後,才漸漸抑制了惡性通膨的持續。

  2. 惡性通膨時的投資守則

超級通膨時的投資守則

放空本國通貨

把錢匯出國外

購買原物料商品

投資原物料商品產業,如黃金、媒與金屬

不要購買股票,債券更是被徹底毀滅


  1. 當人民對貨幣的信任度下降,就會加快支出,流通速度加快,物價飛漲,因此需要更多金錢。以 1923 年的德國為例,1 英國先令 (Shilling) = 10 億德國馬克。WW1 德國政府決定用印鈔支付慘重的戰敗賠償,是導致惡性通膨的關鍵錯誤

  1. 德國惡性通膨的得利者與重傷者

類別

說明

得利者

  • 將貶值貨幣轉換成股價暴漲的公司股票

  • 違法將德國馬克兌換成外幣的人,如美元、瑞士法郎、荷蘭盾等;

  • 將貨幣轉換為房屋、設備、原物料等  (hard assets) 能保值的人。

  • 德國鄉下地主與人民受影響較少,因為能自給自足,並能像商人一樣調整售價。

  • 要償還抵押貸款的人受益匪淺,可以用不斷貶值的貨幣償付。典型的投機客操作方式

重傷者

  • 領固定薪水的人

  • 不懂得把薪水移轉到硬資產 (hard assets) 的人 。


  1. 硬資產 (hard assets) 是指,具實體形體、有一定耐久性、不易消滅、受自然周期或經濟週期影響較少的資產種類。

(Reference: https://reurl.cc/Q760MZ)

  1. 不同類型的貨幣通常會用「M」來定義,一般從 M0 (最狹義) 到 M3 (最廣義):

貨幣供應量定義

說明

M0 

流通中的現金

M1 

M0 + 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稱為狹義貨幣供應量。

M2 

M1 + 商業銀行定期存款,稱為廣義貨幣供應量。


  1. 央行用來管制貨幣供給的手段

手段 / 政策

說明

寬鬆貨幣

(easy money)

  • 央行創造新的銀行準備金,讓銀行放出更多貸款。這些放出去的貸款存放在其他銀行,其他銀行可以再放款,不須當成準備金,於是有加乘效應。

  • 政府「買回」有價證券和其他有價證券,將現金倒回系統。

緊縮

  • 政府「賣出」有價證券 (ex. 政府公債),減緩民間銀行核發貸款,藉此從系統抽回銀根。


  1. 儘管央行可透過寬鬆 / 緊縮政策來調節在外流通的現金,但沒有能力預測應將多少貨幣投入流通,以便達成期望的就業與通膨水準。

  2. 貨幣貶值會導致購買力下降,這對債券持有人不利,因為債券價值會因為購賣力下降而降低;對股票持有人有力。

  3. 有毒資產 (toxic assets) 是指,在市場情況良好時,資產面臨的多方面不良影響被暫時掩蓋,而當危機來臨時,潛在的所有不良因素一起爆發,這種暫時的穩定資產就稱為有毒資產。

  4. FED 印鈔票或許沒有成本,對社會而言卻不是毫無成本。彈性貨幣最明顯的效應就是通膨不斷,以及貨幣單位的購買力衰退。截至 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的 50 年,美國的工業生產增加約 5 倍,但是同期流通的紙鈔與硬幣數量卻增加 26 倍,因此每 1 美元的購買力損失約 86%。

  5. 銀行部分準備金是一種龐式騙局,存款戶將持有的現金存到銀行,拿到一份憑據與利息,它們知道銀行業者的貸款業務會發出更多憑據,因此最後流通的憑據比銀行用來支付所有憑據持有人的資金還要多出許多。不過,銀行業者將這個貨幣創造流程得到的部分利益分享給存款戶,而這也是存款戶參與這場遊戲的誘因。但如果你覺得這就是騙局一場,那麼可以說整個現代經濟就只是一場騙局。真正讓銀行以及整個經濟得以存活、甚至大發利市的,其實是我們對未來的信任。「信任」是世界上絕大多數金錢的後盾

  6. 一個簡單的經濟學例子,你可以看出承包商B先生的戶頭已經有 300 萬元,但是銀行裡實際上,其實一直就只有 100 萬元的現金。而且,這 100 萬元現金從來就沒有出過銀行。根據目前的美國銀行法,這種作業還可以再重複七次。所以,就算目前銀行的保險庫從頭到尾就只有 100 萬元,但這位承包商的戶頭最後可以達到 1,000 萬元。銀行每次真正持有 1 元的時候,就能夠放款 10 元;換句話說,也代表我們銀行戶頭上看到的那些金額,超過 90% 其實只是數字,並沒有實體的硬幣或鈔票。

  1. Shadow Government Statistics 寫到,如果依然以同樣的項目組合計算通膨,通膨數據會因為替代項目而降低,如果牛排價格上漲,政府會假設消費者將購買較便宜的漢堡,用漢堡取代牛排,因此物價看似下跌;麥金塔電腦降價,是因為採用 hedonics 而提升技術。我們不信任統計數據的另一個理由是,數字是事後觀察並記錄發生什麼事,而不是即將發生什麼事

  2. 美國建立消費者指數 (CPI) 的方式

  1. CPI 會有一個基準日,後續的數字才能對照衡量。以美國為例,是根據 1980 年代的物價水準,因此該基準設定為 100,在此之後的變化會高於或低於 100,取決於個別的物價變化,但也包含指數中增減的各項比重。舉例來說,要取得第九年的通膨率:第 9 年的指數數字 - 第 8 年的指數數字第 8 年的指數數字

  2. CPI 的計算方式最大的問題是,清單中所有的項目都假設能完整涵蓋消費者所有支出範圍,這就是發生偏差的原因,例如,醫療保健成本只包含自負額的支出。

  3. 史丹佛教授 Michael Boskin 指出,通膨指數偏誤四大來源有

偏誤來源

說明

① 替代偏誤

(substitution bias)

✈️

  • 發生在物價變化,以及消費者以較便宜的產品取代較昂貴的產品時。

  • 廉價航空的問世,使得航空旅行成本下降。這些由服務近乎相同,但由價格較低的產品取而代之,卻沒被數據蒐集者測量到,結果就是 CPI 過度增加,市場實際狀況卻無以佐證。

② 商店替代偏誤

(Outlet substitution bias)

🛍️

  • 發生在消費者去價格較低的零售通路,而這些商店不在數據蒐集者的樣本中。

  • 不同商店價格皆有所不同,數據蒐集者選錯店家就會得到錯誤的結果。隨著網路購物增加,只仰賴實體零售通路可能大幅高估產品與服務的價格

  • 此偏誤最大的影響在於,造成 CPI 低估購物者從產品品質改善以及新產品過剩所得到的好處。

③ 品質變化偏誤

(Quality change bias)

🚗

  • 發生在產品品質改善 (ex. 能源效率提升或更持久),但並未被衡量進去。

  • 許多產品看起來與過去相同,但品質在近幾年有劇烈突破。以汽車為例 (ex. Tesla) ,現在的汽車和過去迥然不同,提供各種過去所沒有的節能與便利

④ 新產品偏誤

(New product bias)

💊

  • 發生在新產品未被納入 market basket,或過很久才納入。

  • 我們生活在經濟快速變遷的世界,每天都有新產品問世,很難準確定義生活成本代表什麼

  • 衡量一瓶牛奶的變化或許很容易,但過去癌症無法治療,若發現新的療法,這變化該如何計算?越來越多人購買以前不存在的產品。


  1. 通膨率、名目 GDP (總合物價水準 (或物價平減指數)最終產出的總數量(實質GDP)) 、 實質 GDP 的計算

年度

名目 GDP

(nominal GDP)

物價平減指數

nominal GDPreal GDP

實質 GDP

(real GDP)

2019

1800 萬

18001800=1

1800 萬

2020

3600 萬

36001800=2

1800 萬


(Reference: https://reurl.cc/g88dN4)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