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2019/01/03

[閱讀筆記] 人類大歷史 (1/6)


  1. 思考的代價:大腦結構極其脆弱,本來就不利於活動,更別說還得用個巨大的頭骨把它裝起來。而且大腦消耗的能量驚人,對智人來說,大腦只佔身體總重約 2% ~ 3%,但是在身體休息、不活動時,大腦的能量消耗卻佔了 25%。相比之下,其他猿類的大腦在休息時的能量消耗大約只佔 8%(p.15)
  2. 由於人腦較大,遠古人類付出的代價有兩種:(p.15)
    1. 首先是得要花更多時間找食物
      1. 這就像政府把國防預算轉撥給教育,人類也把手臂二頭肌所需的能量撥給了大腦裡的神經元
      2. 對於在非洲草原上,這究竟是不是好策略,事先只能說無人能知
    2. 其次是肌肉退化萎縮
      1. 雖然黑猩猩要講道理絕對講不贏智人,但是牠卻能直接把智人像個布娃娃一樣扯個稀爛
  3. 大多數哺乳動物脫離子宮的時候,就像是已經上釉的陶器出了窯,如果還想再做什麼調整,不是刮傷、就是碎裂。然而,人類脫離子宮的時候,卻像是從爐裡拿出一團剛融化的玻璃,可以旋轉、拉長,可塑性高到令人歎為觀止。正因如此,才會有人是基督徒或佛教徒、有人是資本主義奉行者或社會主義者,又或有人好鬥好戰、有人愛好和平。 (p.17)
  4. 當人類已知用火的時候,可說是控制了一項又聽話、又有無窮力量的工具。不像老鷹只能被動使用氣流,人類可以選擇要在什麼地點、什麼時候放出一把火來,而且火的用途各式各樣。最重要的是,火的能量並不會受到人類身體構造或力氣而有所侷限。就算是柔弱的女子,只要有一塊燧石就能敲出火花,或是有一根點火棍就能夠摩擦起火,就能在數小時內毀掉整片森林。懂得用火後,人類很多發展,已經水到渠成了。(p.21)
  5. 愛因斯坦能說的聲音,鸚鵡也都能說,而且鸚鵡還能模仿手機鈴聲、摔門聲、警笛聲。當然,愛因斯坦有很多地方還是比鸚鵡強得多,人類在語言這點可是遙遙領先。雖然人類只能發出有限的聲音,但是組合起來卻能產生無限多的句子,各有不同的含義。於是,我們就能吸收、儲存和溝通驚人的訊息量,並了解我們周遭的世界例如,綠猴能夠向同伴大叫「小心!有獅子!」;人類能夠告訴朋友,什麼時間、在哪裡,他看到有一群獅子正在跟蹤一群野牛,有了這些資訊,他的部落成員就能一起討論,該怎麼逼近河邊,把獅子趕走,讓野牛成為自己的囊中物。(p.31~32)
  6. 遠古時候所發展出來的語言,要傳遞的最重要訊息,不是關於獅子和野牛,而是關於人類自己。我們的語言發展成了一種傳播八卦的工具。即使到了今天,絕大多數的人類溝通,講的還是八卦。這對我們來說,真是再自然不過,就像我們的語言天生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而生。你認為一群歷史教授碰面吃午餐的時候,聊的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嗎?而核物理學家在研討會中場茶敘的時候,講的仍然是夸克?的確有時候如此,但更多時候講的都是:哪個教授逮到老公偷吃、有哪些人想當上院長、哪個同事拿研究經費買了 Lexus 之類的。(p.33~34)
  7. 等到認知革命之後,至人有了八卦的能力,於是部落規模變得更大、更穩定。但是,八卦也有限制,社會學研究指出,藉由八卦來維持的最大「自然」團體約是 150 人。只要超過這個數字,大多數人就無法真正深入了解所有成員的生活情形。即使到了今天,人類的團體還是繼續受到這個神奇的數字影響。一旦突破了 150 人的門檻,事情就大不同。如果是一個師的軍隊,士兵達到萬人,就不能再用帶一個排或一個連的方式來領導;許多成功的家族企業,也是因為規模越來越大、開始僱用更多人員時,就會碰上危機,非得徹底重整,才能繼續成長 (p.37)
  8. 認知革命帶來的新能力與影響 (p.48)
    1. 能傳達更大量關於智人身邊環境的資訊
      1. 可用於規劃並執行複雜的計畫,例如躲開獅子、獵捕野牛
    2. 能傳達更大量關於智人社會關係的資訊
      1. 組織更大、夠有凝聚力的團體,規模可達 150
    3. 能夠傳達關於虛構概念的資訊,例如部落的守護神、國家、有限公司以及人權
      1. 促進大量陌生人間的合作
      2. 社會行為的快速創新
  9. 人類和黑猩猩之間真正不同的地方,就在於那些虛構的故事,像膠水一樣把千千萬萬的個人、家庭和群體結合在一起。這種膠水,讓我們成了萬物的主宰。說到底,我們和遠古人類的不同之處,就在於與大量陌生人合作的技術有了大幅提升。遠古要做出一把燧石矛,只要一個人、靠著幾位清勁的朋友提供建議與協助,就能在數十分鐘內完成;但現代要做出核彈,需要全世界上百萬個互不認識的人互相合作,有的是礦工,得開採位於地底深處的鈾礦,也有的是理論物理學家,要寫出長串的數學公式來描述次原子粒子的交互作用。(p.50)
  10. 「是什麼讓人跟其他動物不一樣?人為什麼得以統治世界?」因為人相信不存在的東西,因而能夠組成龐大社會,並建立其他動物難以蹴及的力量。所有的人類社會,都奠基在「一群人集體想像的不存在的東西」上面。宗教和部落的傳統顯而易見,即便是現代的社會,也需要社會成員彼此遵守同一套規範,並且彼此知道彼此遵守同一套規範。
  11. 貪食基因 (gorgin gene):三萬年前的採集者,想吃甜食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熟透的水果。所以,石器時代的女性,一旦碰到一顆長滿甜美無花果的樹,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吃到吃不下為止,否則等到附近的狒狒也發現這棵樹,可就一顆也吃不到。因此,這種想大口吃下高熱量食物的本能,就這樣深植在我們的基因裡。這也是為什麼高熱量對人不好,但是總是戒不掉的原因。現今的富裕國家都有肥胖的問題,幾乎像瘟疫一樣蔓延,還迅速將魔爪伸向開發中國家。(p.54)
  12. 有證據顯示,自從採集時代以來,直到現代,智人腦容量其實是逐漸減少的。現代人必須專精於自身小領域的知識,但對於其他生活中的必須,絕大多數都是倚靠其他領域的專家,每個人懂的都只侷限於自己的那一塊小天地。就整體而言,現今人類所知遠超過遠古人類;但在個人層面,遠古的採集者是有史以來,最具備多樣知識和技能的人類。為了生存,至人需要對所在地瞭若指掌,為了讓日常採集食物的效率達到最高,也需要了解每種植物的生長模式、每種動物的生活習性;他們需要知道哪些食物比較營養、哪些有毒、哪些又能拿來治病;他們需要知道季節的變化,怎樣的天候代表雷雨將至、或是乾旱將臨等等。(p.64)
  13. 要衡量某一物種演化成功與否,評斷標準就在於世界上其 DNA 雙螺旋的副本數量多寡。就像今天如果要說某間公司經營得成功與否,我們看的往往是該公司的市值有多少錢,而不是他的員工開不開心;而物種的演化成功與否,看的就是這個物種的 DNA 副本存在世界上的數量多寡。如果世界上不再有某物種的 DNA 複本,就代表該物種已經絕種,也等於公司沒錢而宣告倒閉。1000 DNA 副本永遠都強過 100 份,這正是農業革命真正的本質:讓更多的人,卻以更糟的狀況活下去。如果有人說,為了「增加至人基因組在世界上的複本數量」,希望你降低自己的生活水準,你會同意嗎?沒有人會同意這筆交易。簡單說來,農業革命就是一個陷阱 (p.100)
  14. 其實人類在歷史上不斷地重蹈覆轍,道理都相同:因為我們無法真正瞭解各種決定最後的結果(p.103)
  15. 歷史上少數真正顛撲不破的道理,就是原本的奢侈品往往最後會變成必需品,而且帶來新的義務。等到習慣某種奢侈品,就開始認為這是天經地義。接著就是一種依賴,最後,生活中就再也不能沒有這種奢侈品(p.105)
  16. 人類一心追求更輕鬆的生活,於是釋放出一股巨大的力量、改變世界的面貌,但衍生的結果並沒有任何人料想得到,甚至也不是任何人所樂見。並沒有人背後操縱農業革命的發生,或是意圖讓人依賴穀類維生。一開始只是各種小事,主要是希望吃飽一點、生活安全一點,但最後累積引起的效應,就是讓遠古的採集者開始花上整天的時間,在烈日下挑水務農。(p.106)
  17. 浮士德與魔鬼交易,人類則跟穀物交易。西元 1200 年的埃及的一對牛在耕田的墳墓壁畫:野生的牛群可以自在漫遊,也有自己複雜的社會結構。但牛隻遭到閹割和馴化後,一輩子就只能活在人類的鞭子下,活在狹窄的牛棚裡,獨自或成對提供勞力,既不符合生理需求,也無法滿足其社會及情感需求。等到牛拉不動犁了,就只有被屠宰之途。但是請注意,畫中的埃及農民也是駝著背幹活,這跟牛沒有兩樣,就是一輩子做著有害身體、心靈和社會關係的勞動工作。(p.109)
  18. 從狹隘的演化觀點來看,演化成功與否的標準在於 DNA 的複本數量,於是牛業革命對於雞、牛、豬、羊來說,可是一大福音。不幸的是,演化觀點並不是唯一判斷物種成功與否的標準。因為它一切只考量到生存和繁殖,而不顧個體的痛苦或幸福。雖然就演化而言,馴化的雞和牛可能是最成功的代表,但他們過的時事生物有史以來最悲慘的生活。動物的馴化是建立在一系列的野蠻作為,而且隨著時間,殘忍程度只增不減。(p.111)
  19. 對於大多數的家畜來說,農業革命是一場可怕的災難,這種演化的成功是沒有意義的。就算是瀕臨絕種的野生犀牛,比起關在小籠子裡變肥、等著成為鮮美牛排的肉牛,日子應該還是好過得多。雖然自己的物種即將滅絕,但這絲毫不會影響那頭野生犀牛對自己生活的滿意度。相較之下,肉牛這種物種雖然在數量上大獲成功,卻完全無法安慰納西單獨個體所承受的痛苦。(p.114)
  20. 人類在狩獵採集時代,並沒有合作的生物本能,但因為有共同的神話故事,幾百個陌生人就能互相合作。然而,這種合作畢竟比較鬆散且有限,各個智人部落還是各自生活,也能滿足大多數的自身需要。農業革命讓人能夠開創出壅擠的城市、強大的帝國,接著人類就開始幻想出偉大的神靈、祖國、有限公司的故事,好建立起必要的社會連結、網絡(p.12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