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2018/02/02

[閱讀筆記] 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 (2/12)


  1. 我們現在的投資,是為了以後能夠想像。這就是投資的本質:節制眼前的花費,以換取未來的收入
  2. 對於未來,我們不可能做到精確預測,但充分的了解過去,通常可讓我們有能力便是此時此地的風險。雖然報酬仍是未知數,但至少風險可以被控制下來
  3. 無法記取教訓的人,必會重蹈覆轍
  4. 如果將某個國家利率變動過程會製程圖表,就可以當做是這個國家經濟發展過程的「體溫計」,如果體溫攀升,就代表這個國家陷入軍事、經濟或政治危機;如果圖形長時間維持平穩狀態,則意味這個國家正處於長期穩定狀態
  5. 在資本市場中,債券的價格走向正好和利率相反。當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便會走軟;當利率下降,債券價格便會上升
  6. 不要把預期收益和實際收益混為一談,不要把未來和過去搞混了。眼前的高報酬意味著未來獲利微薄,過去的低報酬通常意味著未來獲利豐厚
  7. 以低價買進的這個想法總是讓人感覺膽怯,足以創造巨大未來利潤的廉價投資,不可能不伴隨著風險與災難
  8. 對於現在投資人來說,利率風險就幾乎等於通貨膨脹的風險。當你決定要買進三十年期國庫債券,最大的風險就是通貨膨脹吃掉未來的利息,而本金也因此變得毫無價值可言
  9. 利率風險也有解決方案,那就是短期借貸。如果你的貸款或債券會在一個月之內到期,那就可以幾乎完全消除通貨膨脹獲利率風險,投資人大有機會將本金抽回,轉投資在利率更好的標的上,不幸的是,短期借貸一樣有風險
  10. 「票券」(bill)與「債券」(bond)的差異在於,短期債權(short-term obligations,,通常兌現期在一年以內)稱為 bill,長期債權(long-term obligations)稱為 bond
  11. 票券(bill)的利率比債券(bond)更不穩定,因此票券(bill)的投資者必須獲得更高的報酬才能支應這種不確定的成本
  12. 當陽光最耀眼的時刻,正也是投資報酬處於最低點的時刻。事情本就應該如此,穩定與繁榮意味著資產價格居高不下,基於產出與價格之間的反轉關係,未來的報酬自然會相當的低。相反地,當風險逼近眼前,市況淒涼冷清時,則是投資報酬最高的時刻
  13. 債券就是「債」,一般而言,債券有其極限,投資者至多只能收到利息,等時間一到,就回收本金。相對來說,股票則意味著可分享特定公司在未來的經營利潤,如此一來,收益可能沒有上限。當然,投資債券或股票都有可能血本無歸
  14. 債券與股票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通貨膨脹」的影響,由於債券股息固定,因此遭遇通膨時,價值便因此而減損,如果通膨非常嚴重的話,債券可能會一文不值;股票也會受到通膨衝擊,但由於企業可提高貨品與服務的價格,因此營收與價值也會隨著通膨而上升。不過者不代表股票永遠勝過債券,債券也不是沒有揚眉吐氣的時候
  15. 沒有將通貨膨脹的幅度計算在內的報酬稱之為「名目報酬」,若已根據通貨膨脹率調整過的報酬,稱之為「實質報酬」
  16. 簡單來說,投資就是「承擔風險」,並以此「換取報酬」。報酬其實還算容易定義與計算,風險就不是那麼容易定義與衡量了
  17. 年股票報酬幾乎是完全沒有規則且不可預測的,去年的報酬或是過去五年的報酬不可能提示任何與明年報酬有關的訊息,因為他是「隨機移動」的結果
  18. 從股市報酬的長期歷史來看,市場是有可能陷入長達 15 到 20 年的長期衰退的。舉例來說,在 1966 到 1982 年的 17 年間,股市報酬幾乎跟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 1973 與 1974 年的狀況更是悲慘。假設你在 1966 年退休,在通貨膨脹的影響下,你的投資報酬將少的可憐
  19. 當我們追逐市場的短期變化時,真正感受到的是這種為期僅有幾年的短期風險,這也正是讓投資者在夜裡輾轉難眠的「短期風險」。為了短期現象而著迷,本來就是人性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是無可忽視的衝動
  20. 在股市大漲時,所有人都相信自己一定會長期投資。不幸的是,歷史也告訴我們,當股市一敗塗地時,就算你想賣也賣不掉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