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2020/12/09

[閱讀筆記] The Medici Effect (1/2)

 

  1. Medici Effect 的核心理念:突破性創意出現在不同領域、構想、人物和文化的交會點上,多樣性會促進創新,增進發明絕佳事物的機率。

  2. 落實構想的兩大要素

落實構想的兩大要素

說明

① 團隊具備多元性

  • 利用有限資源推動某些構想時,必須懇求和商借,幾乎總是必須運用非傳統的管道,才能把事情做好,你可能要依賴別人的資源,仰賴別人幫你打通一些關節。

  • 多元化的團隊認識的組織內部人士就是比較多,甚至認識的外部人士也比較多。

② 熱情

  • 成功機會較大的團隊,都極為熱愛自己的構想,熱愛自己能夠為所有組織,甚至為整個世界所做的事。


  1. 何謂創新?如果一種觀念對創造者不新,對別人卻新穎,結果會是如何?例如創造者可以舊瓶裝新酒,或是用新的方式運用螺帽,例如愛迪生和他的團隊發展出新的燈頭,在這種情況下,社會會認定這種產品的確是創新產品。事實上,大部分創新活動都是這樣進行的。

  2. 常見兩的兩種創新

常見兩的兩種創新

說明

① 方向性創新

  • 運用的是可預測的程序,這種方向性創新,在我們身邊處處可見,例如改善一項產品、一家公司是靠著精簡和改善現有程序而提高效率等

② 跨領域創新

  • 跳脫舊有領域,開創新局,改變世界,通常會成為新領域開闢坦途,因此使創造新方向的人為自己開創領域的領袖。

  • 跨域創新有以下特性

    • 令人驚豔與心醉

    • 跳脫舊有,開創新局

    • 開啟全然新領域

    • 為個人、團隊或公司提供獨樹一幟的空間

    • 產生追隨者,表示創新的人成為領袖

    • 可以為未來數十年提供方向性創新的泉源

    • 對世界產生空前未有的影響

  • 不同科學領域或文化的異場域碰撞,就會更有機會創新,原因完全是異場域碰撞可以形成許多平常看不到的觀念互相激盪。


  1. 異場域碰撞興盛的背後,是因為有三種不同的力量,一起發揮影響,這三種力量不但是跨領域創新出現的原因,也是跨領域創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原因:

三種促成跨領域

創新的力量

說明

① 人口流動增加

  • 隨著資本主義促使貿易堡壘減少、國界開放,導致全球每個地方的人口流動不斷增加。

  • 人口流動的力量會帶來豐富的文化交流,為勇於探索的人帶來眾多創造性的想法。

  • 在電影、文學、音樂與藝術的領域,融合不同文化的趨勢日益明顯,世界不同區域的企業也越來越多創新的作法。

② 科學從分散學科轉向整合

  • 科學的本質正在改變,從原本極為分散的學門,再度匯合在一起。

  • 科學從了解世界各個個體,轉而協助我們了解個體間如何整合與互動。例如,海洋學家、氣象學家、地質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與生物學家共同通力合作,了解全球暖化的效應。

③ 電腦運算能力大躍進

  • 電腦微晶片 (microchip) 每 18 月會增加一倍,由於電腦運算能力大幅進步,讓我們用更快速度做相同事情,促成方向性創新,也讓我們能做不同事情,讓原先不相往來的領域產生可能的碰撞。

  • 電腦能力進步也造成通訊進步,微晶片奠定了 e-mail、internet、手機等基礎,讓我們能夠用低成本的方式相互連結,讓世界變得更小、更平。


  1. 腦部通常樂於尋找事物的秩序、集合不同的觀念,找到周遭環境的結構;有創意的人因為從事所謂的「分歧性思考」,通常會做出不尋常的聯想、打破不同的聯想障礙,並將毫不相關的觀念整合起來,因為這類人的觀念延伸的很遠。

聯想障礙

特性

聯想障礙低的人,可能想到把過去經驗中毫無基礎或是不能用邏輯輕易貫穿的想法或觀念連結

擁有高度聯想障礙的人碰到問題時,會快速得到結論,因為他們的思考比較專注,會回想過去如何處理這類問題,或是回想處在類似狀況的人如何解決問題。


  1. 容易打破聯想障礙的人,常做以下幾件事:

容易打破聯想障礙的人常做的事

說明

① 接觸不同文化

  • 凡事總有一種觀點,比較世界各地的文化尤其如此。是助力或阻力,端視你引用哪個觀點而定。

  • 重點不在於接觸多種文化的人,看待事情可能採用兩種以上不同的方法,關鍵於這種人不執著於特定觀點,完全是因為解決問題有很多方法,因此比較能有多重觀點來看事情,比較可能到別人想不到的地方去找答案

  • 研究指出,能講多種流利語言的人,通常會比別人展出現更多創意,在創造過程中產生範圍較大的聯想。

  • 在不同文化中生活與工作,花時間學習欣賞不同文化,可以讓你更容易打破聯想障礙。

② 用不同的方法學習

  • 發明家經常都是自學,通常是自己努力學習的人,經常有廣泛的學習經驗,精通一個領域後,又學習另一個。

③ 扭轉假設,發現不同世界

  • 藉由顛倒假設,可以鼓勵心靈從完全不同的觀點,評估情況,開啟通向異場域碰撞的道路。

  • 例如銀行業者可以顛倒目標思考:如何讓顧客上銀行辦事變成最可怕的經驗?怎麼樣敢走顧客?

  • 例如餐廳業者可以思考:

    • 餐廳沒有菜單:根據當天買到的食材提供主餐與配菜。

    • 餐廳供應免費食物:提供聚會與討論的空間,依據停留時間收費,低成本的食物與飲料免費供應。

    • 餐廳不供餐:提供場地,顧客自備食物來,只要繳交場地費。

④ 採取多重觀點,獲得加倍收穫

  • 如果總是用相同觀點看事情,只會注意到相同的東西

  • 與其禁止工廠排放廢氣與廢水,1990 年開始,政府出售污染權給污染製造者,依據購買量來排放污染量。藉由與企業交易污染權的方法,整體污染排放的水準下降幅度遠超過去。


  1. 從心理學家 N. R. Maier 的創意實驗中,所獲得的教訓

創意實驗所獲得的教訓

說明

創意是峰迴路轉的結合

  • 創意的起源是用不尋常的方式,結合不同的概念

  • 新組合間的關係越疏遠,得到的結果就越有創意。換句話說,如何結合起來的關係大不相同,新觀念會同樣的更有創意。

  • 例如,貝殼與海灘結合在一起不會引人注意;貝殼和裝甲車結合在一起就會引人注目。

靈感總是隨機出現

  • 探查靈感的起源很難,契機似乎是偶然、運氣,或是憑空閃見靈感,甚至是無意發現

  • 科學上有很多有心無意地發現,原因似乎是科學有說明研究目的、陳述假設的傳統,如果結論完全在實驗範圍外,立刻變得很明顯。

  • 偶然發現的過程,在企業創業過程也很常見,許多新創企業創業時,是針對特殊形態的顧客來銷售商品,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經常會意外或偶然發現,什麼東西有效或沒效,進而改變產品會目標顧客。


  1. 讓靈感碰撞源源不絕的方法

方法

說明

① 職能多元、多才多藝

  • 恐龍滅絕的原因是過去一世紀以來,持續最久的謎團,一直到獲得諾貝爾獎的天文學家兼物理學家 Luis Alvarez 提出,一顆 10km 大小的小行星因擊中地球,遮蔽地球大氣層,使氣溫下降,造成白堊紀結束。因為 Luis Alvarez 出身不同學門,能把天文學與古生物學結合一起,因此更有機會發現其他專家忽略的概念。

  • 在不同的工作、計畫或嗜好間遊走或變化,是產生非預期性獨特想法有效的方法,這個過程叫做職能多元化,是找到異場域碰撞的常見方法。如果你希望產生跨領域的觀念,花時間從事不同領域的各種計劃,這麼做的確有道理。但是,組織的運作方式卻反其道而行,企業總是找出員工最適合的工作,進一步使其專業化。

  • 成功的發明家通常都同時從事好幾個彼此有關的計畫,根據什麼東西當時看起來最有希望,在一系列工作間輪流進行。他們會定期評估自己的筆記,閱讀過去的計畫,重新考慮先前的想法(包括行不通的想法),用心的眼光檢討過去的檔案時,可能發現跟目前難題有關的關係,可能想出新的解決方案。

② 與三教九流互動

  • 把不同種族、文化、背景和國籍的人聚在一起並相互合作,會產生最好的想法,會想出不同於跟任何成員個別努力所想到的答案。

  • 大家很少利用此方法,通常都固守自己的科別與領域,固守自己的種族與文化,其原因在於人有一種跟類似自己的人在一起、避免跟不同的人在一起的傾象,這就是所謂的「同性相吸效應」。

  • 面試時,也很容易受「同性相吸效應」影響,面談者常會用自己的主觀意識,尋找與自己相同的人,最後都會錄取像自己一樣的人,但這樣卻會危及團隊多元化

  • 尋找不同的文化、領域、背景的人加入團隊,會損及團隊運作效率,因為思考方式、價值觀都不同,團隊領袖需維持開放風氣,讓所有想法都能獲得公平對待,也需適時限制想法。讓我們在異場域碰撞時,得到更多的機會讓觀念偶發性的結合。

③ 尋找異場碰撞

  • 假設你在寫一本旅遊指引,你可以看烹飪書籍,尋找想法;當你計畫寫一本餐飲書籍,也可以在旅遊指引中找靈感。利用任何一種方法,都會提高機會,找出不可能找到的領域交集,也找到隨機這種發現而來的特殊想法。

  • 不管我們喜不喜歡,創新過程都是由不同觀念的偶然結合主導,經常創造新突破的個人和團隊都知道這點,因此會盡量提高自己找到交集想法的機會,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會在自己的職業、團隊和遭遇中,引進多元性


  1. 善於創新的人,通常都是多產、數量驚人、擁有巨大影響力,例如,畢卡索創造了兩萬件藝術作品;Albert Einstein 寫超過 240 篇論文;Bach 每週寫一首清唱劇;Thomas Edison 申請 10,39 件專利。你在任何領域的創造活動中,通常都會發現 10% 的發明家佔了所有發明的 50%。

  2. 不同領域、文化和學科的異場域碰撞會產生不同構想的組合,因此處在異場域碰撞的人,可以產生更多的構想。

  3. 與異場域碰撞創新有關的兩個基本事實

異場域碰撞創新的

兩個基本事實

說明

創新是一種偶發性過程

過去與未來的創新成就中,機運的因素超過任何其他因素

有開創性的發明家也想出一堆不成氣候的構想

發明家不是因為成功才多產,是因為多產而成功,構想的數量是構想素質的先決條件


  1. 古典作曲家創作最多傑作時,也是創造最多失敗作品的時候。一個曾經發展出突破性構想的人,不等於他比較有機會再度提出創見。要打破偶然的侷限,最好的方法就是繼續提出構想,這也是為什麼發明家這麼多產的原因

  2. 異場域碰撞會提高構想變更傑出的機會,因為異場域碰撞點聚集了迥異領域的迥異觀念。你結合兩種不同領域時,也會促使獨一無二觀念組合出現的機會巨幅增加,促成真正的構想爆炸。

  3. 靠著打破聯想障礙、進入異場域的文化或觀念碰撞,可以得到的構想組合數目會增加到單一領域所無法企及的程度。這也是為什麼多元團隊可能比同質性團隊更有創意,說明職能多元化可以讓我們產生更多傑出的構想,不同領域的交集不但提供完美的環境,讓大不相同的構想集中,也讓很多不同的構想集中。異場域碰撞的構想爆炸,正是創新人士能夠產出這麼多傑出構想的原因,也讓創新人士得到難以想像的優勢。

  1. 掌握構想爆炸的三個方法

方法

說明

① 在深度與廣度間取得平衡

  • 要發展新觀念,首先需要擁有該領域的專業知識,例如,如果連演奏都不會,就想改變搖滾樂領域,就顯得很不智。

  • 要解決深度與廣度的平衡,方法之一就是跟不同知識基礎的人合作。

  • 如果了解很多領域,又能打破聯想障礙,的確可以得到很多的觀念組合,但是說的總是比做的簡單。

② 積極產生很多構想

  • 通常最先想到的想法都是沒有創意的普通想法,最後想到的構想通常都比較有創意

  • 愛迪生為了發明燈泡,進行了九千多次的試驗,為了發展出蓄電池,試驗次數更超過五萬次。愛迪生更規定自己,每十天要想出一個小發明,每半年要想出一個重大發明。

③ 撥出時間評估

  • 跨領域構想必須從不同觀點、從不是出自直覺的觀點來評估,因此在你有時間徹底思考前,最好延後判斷。

  • 有構想時,就把它寫下來或畫下來,並經常回頭翻閱,或許有一天會有不同的發現。


  1. 若將小組成員變成虛擬小組,成員分頭去想點子,會比實際小組進行腦力激盪產生更多的點子,原因有:① 搭便車現象,因為有人提出想法,其他人就會鬆懈、偷懶、附和想法;② 評估憂慮,由於擔心別人私下評論,故避免提出玄奇、有原創性的構想;③ 阻止現象,因為必須等到別人說完,才能換下一個,導致能討論的想法有限。我建議,應該在腦力激盪會議前 15 ~ 20 分鐘,讓小組成員個別先做腦力激盪,再與會討論,保持每個人都能參與的快步調與進行狀態,讓每位成員的想法都被充分討論

  2. 構想的數量會帶來素質,我們應該追求很多構想,然而,這樣會無可避免地帶來許多矛盾,異場域的碰撞想要成功,必須面對很多失敗,這種矛盾的解決方法就是把失敗納入整個執行計畫中。換句話說,我們必須執行、必須熬過失敗,過程所犯的錯誤都是學習曲線的一部分。

  1. 推動越多構想,實現創見的機會越大,但是你的所有構想中,並非每一個都行得通,因此創新的人因推動比較多構想,經歷的失敗會超過比較沒創意的人。人不可能靠著完美無缺的執行或是明確的行動計畫,實現異場域碰撞所產生的構想

  2. 推動方向性構想時,我們知道自己的目標,因此對於多少顧客會購買產品、多少讀者會看我們的新書,或是某種研究會得到什麼結果,都有合理的期望。一旦我們看出目標、看出達成目標需要的重大執行步驟,就可定出詳細的計畫、集中所需資源,開始執行。以上做法對方向性創新來說,作法很好,對跨領域構想卻不宜。

2020/12/08

[閱讀筆記] 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 (6/6)

 

  1. 20 個 Nudges 例子

Nudges 例子

說明

① 鼓勵民眾減少碳足跡 (carbon footprint)

  • 透過配發小徽章,依據碳排放量顯示燈號,綠燈代表碳排放量低、紅燈代表碳排放量高。

  • 民眾可以購買 carbon credit 或主動降低碳排放來取得綠色燈號。

② 智慧電表與恆溫器 

(smart meters and thermostat )

  • 位於 New Jersey 的 Public Service Electric & Gas Co.,替 320 名客戶安裝智慧電表與恆溫器 ,此裝置會根據氣溫自動調整冷暖氣溫度設地,讓客戶同時降低碳排放與省錢。

③ 節能與鄰居用量比較

  • Nudgers 都知道人有比較心理。Sacramento Municipal Water District 據此,提供一個簡單、易讀的 Home Electricity Report,讓人們省電費並減少環境傷害。

  • 在帳單中善用比較心理,例如,你的用電量超過你鄰居 40%,每年電費比鄰居多 $358 美金。

  • 在帳單中提供節電建議,包含 quick fixed (ex. 拔掉電器插頭)、smart purchases (ex. 購買有節電標章的電器) 與 great investments (ex. 定期維修冷暖設備)等。

④ 將無形的用電變有形

  • Diy Kyoto (英國小公司) 推出名為 Wattson 小型裝置 ($200 美金),可無線連結家用電表,可即時顯示用電量或電費。

  • Wattson 利用燈號,將無形的用電量變成有形,例如低於平常用電量顯示藍燈、高於平常用電量則顯示紅燈。安裝 Wattson 的家庭,一年因此節省 25% 電費。

⑤ 透過駕駛即時回饋對抗地球暖化

  • Toyota Prius 透過 hybrid 技術讓汽車油耗更少,並透過儀表板即時顯示油耗 (instant feedback),鼓勵駕駛人輕踩油門、避免急煞,藉此節省油耗。

  • Nissan 內部測試在車上安裝 ECO 踏板 (預估可節省 5 ~ 10% 油耗),當駕駛大腳踩加速時,就會在儀表板提醒應輕踩油門以節省油耗,但駕駛人仍可不理會,完全符合家長式自由主義的精神。

⑥ 讓用電量變成有形 (Power-Aware Cord)

  • Swedish  Energy Agency 於 2004 年成立 STATIC 專案,目標是要讓家庭用電量從無形變有形。

  • Power-Aware Cord 會根據用電量調整亮度,當有用電就會亮起;當用電量大增,亮度就會更亮;當用電量趨緩,亮度就會調暗。

⑦ 利用 Carbon Label,喚起大眾的環保意識

  • 日本為了對抗全球暖化,選定某些商品,在其包裝外顯示在製造與運送過程所產生的碳足跡,以喚起大眾的環保意識。

  • 英國與法國也有類似的 carbon label 作法,例如,一包洋芋片會產生 75g 碳排放,44% 來自馬鈴薯種植過程、30% 來自生產過程、其餘則是包裝 / 配送 / 廢棄物處理。

⑧ 利用減速丘 (speed bump) 提醒駕駛減速

  • 減速丘是一種平行設置於公路路面上,略微由地面向上凸起約 10-15 mm 的裝置,通常設置在應低速度行駛的路段,此裝置被全世界廣泛使用。

  • 經研究,車輛經過 speed bump,能讓時速 38 mile (約 60 km) 的車速降至 23 mile (約 36 km)。

⑨ 採用交通寧靜 (traffic calming) 策略或依時速給予笑臉

  • 採用交通寧靜 (traffic calming) 策略 (http://shorturl.at/cTZ69):

    • 發源於歐洲荷蘭,美國、澳洲、日本以及其他各國相繼引進。其設置的主要目的是對社區巷道進行交通管制措施,改變汽機車駕駛人的行為,降低車速、減少車流,提升當地居民生活品質與交通安全。

    • 例如,選擇學校、醫院或大型社區,在交通寧靜區周邊廣設告示牌,標示區內速限30公里以下;道路彎曲、窄化設計,或是增設減速丘,讓駕駛降低行車速度。

  • 為了提醒超速駕駛,在英國某些路段安裝 Vehicle Activated Sign,超速顯示 sad face,符合速限規定顯示 smiley face。

⑩ 標明食物卡路里

  • 紐約市制定法律,規定位於 15 個 outlets 的速食店,並須清楚載明每項食物內涵多少卡路里,讓消費者選擇前,獲得充分資訊。

  • 透過以上規定,政府不需要禁止民眾吃垃圾食物,或禁止速食店販售垃圾食物,給予消費者充分資訊,自己決定是否要吃。

⑪ 無托盤自助餐

(trayless cafeterias)

  • 當自助餐有托盤時,因為方便使力與放食物,總是會拿較多的食物、餐巾紙等。

  • 為了降低學生餐廳的食物、飲料與餐巾紙浪費,位於 New York 的 Alfred University 的 Cafeteria managers 測試在餐廳不提供托盤,意外發現一週可以降低 1000 磅的廚餘與 112 公升的液體廢棄物。

  • 此 trayless 政策推廣到其他大學後,食物浪費降低了 50%,或許長久看來,對學生的腰圍也會有幫助。

⑫ 日本政府對抗肥胖

  • 日本政府為解決人民肥胖問題,降低醫療支出,規定 40 ~ 70 歲的人民 (占總人口 44% ),男性腰圍 < 33.5 吋,女性腰圍 < 34.5 吋。有企業推出 metabo check towel 提供給員工,讓員工時時測量、自我警惕。

⑬ 協助患者定期服藥

  • 整體來說,超過半數的患者沒有遵照醫師指示定期服藥 (non-compliance) 或服用劑量錯誤。可透過簡單的提醒藥盒,讓病患規律服藥。

⑭ 用 Procrastinator’s Clock 對抗拖延病

  • 有些人有慢性拖延病,會議常遲到。這類人可以下載 Procrastinator’s Clock,此程式會將你的系統時間增加 5 ~ 15 分鐘,但是你無法得知到底增加幾分鐘,所以你無法自動得知應該減去幾分鐘才是現在時間,逼著你提前動身。

⑮ 讓喋喋不休的人停止

  • 在公眾場合,常會遇到說我會長話短說卻喋喋不休的人。建議有這種傾向的主講者,應先跟會議主持人說:「若我講話超過 X 分鐘後,請打斷我」。

⑯ 下班機前,提醒收拾座位前的 seat pockets

  • 每個人都可能有遇過或聽過把東西遺留在飛機上的經驗,若下飛機前,空服員有廣播提醒不要遺漏自身物品,或許能大幅改善,甚至可以提醒旅客帶走自己所產生的垃圾。

⑰ 小額捐款幫助弱勢團體

  • Denver City 在路邊停車計時表 parking meters) 旁設置小額捐款箱來幫助無家可歸的人,在首月所設置的 36 個 parking meters 中,募得 $2,000 美金。

  • 許多國際機場也有設置小額捐款箱,旅客離境前,錢包會有許多零錢,且由於回國後零錢也無法匯兌,許多旅客也樂於將所剩不多的零錢捐獻給弱勢團體。

⑱ 用大型豪華轎車 (limousine) 來避免酒駕肇事

  • 在 Wisconsin 社區成立一個成功的計畫來避免酒駕。有意去酒吧喝酒的社區民眾,一晚支付 $15 ~ 20 美金,就享有大型豪華轎車載送你到各個酒吧與安全回家。

  • 在計畫執行期間,預估阻止 140 件酒駕肇事與 6 條寶貴人命。以成本面來看,租用司機的成本 ($2,300) 與酒駕造成的社區損失 ($231,000),差了 37 倍。

⑲ 運用 social influence 來強化資源回收

  • 根據 Norwegian Recycling Program 的研究,資源回收源自於自身的責任感,然後資源回收做得好壞,則深受鄰居的行為影響。若發現鄰居有作好資源回收,自己也因為 social pressure 逼著自己也要好好做。

  • 研究強烈顯示,一個人是否有意願接受資源回收,取決於其他人的 recycling habits。這對政府施行政策提供很好的指南:如果你想提升資源回收率,向每個人傳達其他人都很努力做資源回收的訊息

⑳ 利用蒼蠅貼紙減少男廁尿液亂濺

  • Amsterdam Airport Schiphol 於男廁黏貼蒼蠅貼紙,因此減少 80% 男廁尿液亂濺問題,此為相當有效的 nudge,並進一步從機場推廣到酒吧、餐廳、校園、教堂等。


  1. 人類行為的三大特色

人類行為的三大特色

說明

① 有限理性

(bounded rationality)

  • 在很久以前,房貸只有 30 年固定利率的單一選項,選擇很簡單,找一家提供最低利率的銀行即可。

  • 現在房貸則出現無數的選項,即使是專家 / 理性經紀人也很難精確判斷每個選項的優缺點。借方搞不清楚貸款內容,單憑貸方保證借方獲得划算的交易。

② 有限的自我控制力

(limited self-control)

  • 人類很容易受到誘惑,沒有堅定的自我控制力。例如,銀行經紀人會慫恿並提供 teaser rate (初期極低利率,第二年起再慢慢調升利率) 誘惑信用不良貸方申辦貸款,當房價下跌、利率提升,災難就會產生。

③ 社會影響力

(social influence)

  • 許多投資泡泡就是透過社會感染的過程 (process of social contagious),相信不切實際、過度樂觀的幻想,網際網路泡沫 (dot com bubble) 就是這樣生成與破滅。


  1. 貪婪與腐敗會製造危機,但是人性的脆弱仍扮演關鍵角色。若無法了解犯罪者的手法,也無法理解有限理性、有限的自我控制能力與社會影響力所造成的災難性效應,我們將無法阻止潛在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