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2020/01/02

[閱讀筆記]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1/3)


  1. 在所有哲學科目中,倫理學是最特殊的。倫理學包含了三項特點
    1. 倫理學處理到道德議題,但並不需要專家,因為人人都知道該受道德規範;
    2. 倫理學有形式與實際的衝突:如果道德徒具形式,就沒有應用的可能;如果道德只顧及實際,就缺乏規範的意義
    3. 倫理學的內容,從 2500 年前開始,到今天的科技社會,一直討論著固定議題,卻沒有提供確切的答案
  1. 作者在本書的論述方式:
  1. 所有道德的討論,兩難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任何道德的原則,都只能適用於部分情況;然而這些原則一旦應用在所有情況的時候,就會出現極端的狀況,反而讓人覺得原則的應用違背了道德的訴求。然而,若是沒有原則的應用,道德判斷反而成為依據個人感覺而提出的想法。
  1. 倫理學的目的論強調,人除了理解生存所需之外,還需要做這些判斷的目的為何。這個目的論的觀點,使得個人與群體能夠結合在一起,因為個人以實現群體目的為主,而群體則讓個人發展人生。每一個人在社群中受教,目的就是促進社群和諧;只有在和諧的社群中,每個人才能達到美好的人生。
  1. 颶風侵襲後,物價遭到哄抬,引發是否要懲罰商家的爭議
論點
說明
支持市場放任的主張基礎
❶ 市場要提供誘因,促使人致力供給別人想要的商品,促進社會的整體福利。吸引服務提供者投入,加速災後重建
❷ 市場應尊重個人自由,市場會讓人自行選擇要為他們交易的物品賦予多少價值
反對物價哄抬的主張
❶ 在艱困時期對商品與服務收取過高的價格,無益於社會整體福利
❷ 遭受壓力的買家沒有自由。他們購買必需品的行為,被迫支付過高的價格不是自願交易的結果,而是遭到勒索。
思考方向
❶ 貪婪是一種惡行?但是誰能評斷什麼是德行,什麼又是惡行?
❷ 我們雖然深深注重繁榮與自由,卻擺脫不了正義的評判面向。認定正義不僅涉及選擇,也涉及德行,這是一項根深蒂固的信念。思考正義似乎無可避免會促使我們思考最好的生活方式。

  1. 創傷症候群的軍人,是否有資格獲得勳章
論點
說明
反對者的主張
❶ 流血是必要資格條件,罹患精神障礙與心理創傷的退伍軍人不具資格
❷ 把勳章給心理創傷,非肢體創傷者,會貶低勳章的價值
支持者的主張
❶ 創傷症候群造成的傷害可能更嚴重、更長久,與肢體創傷者同樣該獲得尊敬
❷ 軍中不該有刻板印象,認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一種軟弱表現
❸ 長期心理創傷與嚴重憂鬱的退伍軍人為國家做出的犧牲,一樣確切並值得尊敬,不亞於失去肢體的軍人
思考方向
❶ 勳章本身表彰什麼德性?
❷ 意見分歧的核心是對道德品格和軍人的英勇所抱持的不同概念
❷ 探討人在道德上,應該受到什麼待遇?為什麼?

  1. 2008 年的金融風暴,美國政府是否該進行紓困
論點
說明
反對者的主張
❶ 金融機構管理不當,政府管制不周
❷ 金融機構自己貪婪、莽撞,所以招致失敗
❸ 金融機構取得紓困金後,竟然分紅給自己,貪婪至極
支持者的主張
❶ 金融機構的從業者很努力工作,此次金融海嘯已超越他們所控制能力,是受害者。他們無法理解,社會大眾為什麼如此憤怒
❷ 金融機構大到不能倒,若整個經濟崩潰,會禍及所有人
思考方向
❶ 利用大筆紓困金發紅利是獎賞貪婪,是錯誤的事情;在牛市加以獎賞,是否也是錯誤的事?如果貪婪是他們沒有資格領取紅利的原因,那他們什麼時候有資格領?還是失敗者不能領?
自利與貪婪的界線經常模糊不清。不過,成功與失敗之間的界線則是頗為明確,認為成功人士可以獲得獎賞,就是美國夢的中心觀念
❸ 如果 2008 與 2009 年的災難性損失,是龐大的全球性經濟壓力所造成的後果,是不是表示前幾年的豐厚利潤也是那些力量帶來的成果?
❹ 失敗者不能獲得紅利的爭論,引起了其他問題。也就是在諸事順遂時,什麼人有資格獲得什麼?成功人士是否有資格獲得市場賦予他們的豐厚獎賞,還是那些獎賞其實仰賴於超出他們控制以外的因素?

  1. 什麼是公正的社會:

  1. 我們常認為,道德推理是一種說服別人的方式,但其實也是一種釐清自身道德信念的方式,藉此確認我們相信什麼,以及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道德的兩難源起於互相抵觸的道德原則。面對必須殺死一個無辜的人才能挽救五條性命的情境,我們就陷入道德困境,必須設法釐清哪一項原則比較重要,或者在此一狀況下較為適切。
  2. 在救生艇上的四個人,在汪洋中不斷漂流等待船隻救援,是否該殺害一人,保全其他三人的性命 : 
論點
說明
反對者的主張
❶ 殺害那個人所帶來的的整體利益,未必會高於成本。但是,容許這麼一項殺人行為可能對整體社會造成不良後果。
❷ 就算經過各種考量後,發現這麼做的效益確實高於成本,在沒有經過他同意的狀況下奪走其性命,就算對別人有益,難道不也是一種錯誤的行為? 
支持者的主張
❶ 由於當時情況危急,這是最好的處置方式
❷ 被殺害的那個人,沒有妻小,不會留下哀痛的妻小
思考方向
❶ 道德只是計算活命人數以及衡量成本與效益而已嗎? 除了計算成本與效益,是否還要考量道德
❷ 或者有某些道德義務與人權具有極為根本的地位,而超越於這種計算之上?
❸ 如果有些權力具有這樣的根本性,要怎麼變釋出這些權力?而且,是什麼原因是得這些權利具有根本性?

  1. 邊沁的功利主義
  1. 約翰·史都華·彌爾在論自由 (On Liberty) 中提及,真正重要的不僅在於人所做的事情,也在於做出那件事的是什麼樣的人。一個人如果沒有屬於自己的渴望與衝動,就沒有性格,就像蒸汽機也沒有性格一樣。
  2. 身為一個不滿足的人,也勝過身為一頭滿足的豬;寧願當不滿足的蘇格拉底,也不當個滿足的傻瓜。若是傻瓜或豬對此抱持不同意見,原因是他們只懂得自己的感受。
  3. 快樂或許有分高等與低等,例如看辛普森家庭或哈姆雷特。高等快樂之所以比較高等,不是因為我們偏好這些快樂,原因是我們認知這些快樂比較高等。我們把【哈姆雷特】評判為傑出的藝術作品,不是因為我們對這部劇本的喜好高於其他次等娛樂,而是因為這部劇本會激發我們最高的官能,使我們成為更完整的人。
  4. 自由放任主義者,偏好不受拘束的市場,反對政府管治,但是理由不是經濟改革,而是人類自由。他們核心主張是,每個人都擁有根本的權利(也就是任意運用自己擁有的物品的權利),只要我們尊重別人這種權利即可。
  1. 自由放任主義強調最小政府
主張
說明
❶ 反對家長式領導
  • 反對保護人民傷害自己的法律
  • 例如強制繫安全帶,以及強制摩托車騎士戴安全帽。即使不戴安全帽是莽撞的行為,但是這種法律會侵害個人決定承擔哪些風險的權利;只要沒有第三者受到傷害,而且騎士願意支付自己的醫療費,政府沒有權利規定他們能夠以自己的身體與性命冒什麼風險。
❷ 反對道德性立法
  • 反對利用法律的強致力提倡德性的觀念,或表達大多數人的道德信念。
  • 例如,也許賣淫在許多人眼中是違反道德的行為,但法律不能因此禁止成年人從事性交易;又如,有些社群的大多數成員可能反對同性戀,但法律不能因此就剝奪同志為自己選擇行伴侶的權利。
❸ 反對所得或財富的重新分配
  • 重新分配是一種脅迫、甚至是偷竊。
  • 政府沒有權利強迫富有的納稅人支持為窮人設立的社會計畫。

  1. 協助絕症病患自殺的例子
協助絕症病患自殺
反對者
同意者 (自由放任主義)
大部分國家皆反對協助自殺(荷蘭除外),認為協助自殺是不合法的行為,形同謀殺。
如果我的性命屬於我所有,我就應該擁有放棄生命的自由。如果我與某個人達成自願協議,由對方幫助我尋死,國家無權干預。

  1. 儘管反對自由放任主義的人很多,但是在某些情境,還是會援引自由放任主義的精神 - 自己擁有任意運用自己擁有的物品的權利。例如,將某個體型胖大的人推下橋以阻止失控列車是錯誤的行為,這就是認知到他的性命是屬於他所有的,如果他自己跳下去,那就沒有人反對。又如,在救生艇等待救援的案例,殺掉某個人讓其他三個人活下來是錯誤的,因為這樣是侵犯那個人的生命,若他自願犧牲自己來挽救其他同伴,就較無爭議。
  2. 自由市場的支持與反對論點:
  1. 兵役制度的選擇(志願軍看起來是最好的選擇):

2020/01/01

[閱讀筆記] Learn to Think in Systems (1/7)

  1. 這個世界比以往更加緊密連結、互相依賴,也是因為如此,常常會出現讓我們感到驚訝、未曾預期、無法預測的結果。全球化,毫無疑問地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富庶,但其也產生許多負面影響,如憂鬱症、選擇矛盾 (paradox of choice)、比以往更具攻擊性。
  2. 即使我們人類已經使用高度發展的生物與化學方法來製造食物,但是迄今每 10 秒就有一個人死於飢餓。我們對於所面臨的環境議題已具備充分的資訊 (i.e. 全球暖化),但是你無法一個人負起責任來處理這個全球性的議題。我們希望街上沒有街友、不要有人缺乏安全的房屋,但是我沒仍舊無法解決無家可歸的議題。這些議題的存在,是由系統錯誤 (system errors) 所產生。即使我們在政治與經濟的領域,喜歡尋找代罪羔羊,但是沒有人可以對這些問題,獨自負起責任
  3. System thinking 可以讓你找出複雜問題的源頭,了解為什麼會發生 (why),我們可以從哪裡介入 (where),藉此調整成我們想要的結果。未來的改變,皆源自於每日累積活動 (cumulative actions) 或缺乏行動,所產生的後果。
  4. 隨著互相依賴的程度更甚以往,我們必須採用新的方式學習。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是不夠的,我們必須用有一個共同的語言與框架 (i.e. 世界語言系統, Esperanto),來分享我們的專業知識與經驗,並與其他專家進行知識共享與交換。簡言之,互相依賴的系統,更需要系統思考,找出複雜問題的源頭,了解為什麼會發生 (why),我們可以從哪裡介入 (where),藉此調整成我們想要的結果。
  5. 根據字典的定義,系統 (system) 是由一群互相依賴、互相回饋的群體所組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unified whole)。換言之,一個系統包含不同的元素 (elements) 且彼此間有交互關係;元素間的互動與採取的行為,都會影響整體系統。例如,企業是一個系統,組成元素包含員工、主管、CEO、客戶與競爭者,elements 的行動或缺乏行動,都會某種程度影響著系統。統一整體 (unified whole) 的形成是指系統內元素間的互動,是基於統一的目的 (unified purpose),例如以企業為例,unified purpose 可以是利潤最大化、產品品質最佳化、產品易用度最大化等。
  6. 什麼東西不是一個系統呢?沙灘上的沙、落葉、走在街上隨機的行人,都不是系統。因為元素間彼此沒有互動、沒有共同的目的,就不是一個系統
  7. Systems thinking 由三個事物所組成:元素、互動與功能 (無生命系統) 或目的 (有生命系統)。功能或目的,在系統中或許最不顯眼,但是對系統行為,卻擁有極重要、決定性的影響。
  8. Systems thinking 的訓練,是讓你能看清楚元素間的互動關係,而非單獨的元素;看見改變的模式 (patterns of change),而非靜態的快照 (static snapshot)
  9. Linda Sweeney and John Sterman 認為,Systems thinking 應具備的技巧有:
  • 了解系統行為是如何因隨著時間,元素間的交互作用所產生的 (i.e. dynamic complextiry);
  • 發現系統中的回饋流程 (包含正面與負面),並觀察回饋流程對系統影響;
  • 找出 stock 與 flow 間的關係;
  • 辨識出 delay 並瞭解 delay 對系統所造成的影響;
  • 找出系統的非線性關係;
  • 找出並質疑心智模型的邊界


  1. Ross 與 Wade 對 Systems thinking 的定義:Systems thinking 是一組協同合作的分析技巧,用來發現與了解系統,預測系統的行為,設計與修改系統來產生想要的效果。這些技巧一起運用,就是一個系統。
  2. 在複雜系統中,需要靈活 (flexible)、協同合作 (collaborative) 與迭代的過程 (iterative processes),與最重要的元素進行協商討論,以便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變革。
  3. 我們可以很容易且聰明地,將已經發生的事情勾勒出其因果關係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這是線性思考 (linear thinking) 的心智模型 (if A then B);然而,當我們要預測未來時,通常都不管用。
  4. 以 Ikea 為例,假設我想買一張床,所以我去 Ikea 購買一張符合預算的床。將其帶回家後,根據說明書的只是把相關零件組裝完畢,你就有一張符合預期的床。相同的,許多企業、政府、執行者,都有設定一個目標 (i.e. 床)、挑選適合的方法 (i.e. 組裝說明書)、尋找合作與支援對象 (i.e. 床的零組件),並相信可以解決所面臨的問題。但是真實生活很少像組裝一張床這麼容易,因為在複雜系統中,你不知道你將會獲得什麼東西
  5. 雖然未來的結果無法被精確的評估,但是 human systems 仍有高度重複性、可預見性的模式 (patterns)。儘管每個事件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人類對於這些世界的心智管理的不理性 (irrational) 卻是可預測的。由於可預測的不理性與系統思考專家的研究,專家們歸納出幾個系統典型 (systems archetypes)。每個典型 (archetype) 都有其屬性、情節 (storyline)、結構、隨著時間而改變的行為 (behavior over time)、心智模型、以及最重要的 - 有效干預的可能性。
  6. 透過系統典型 (systems archetypes),我們可以更快與更有效率地去瞭解與分析某種系統情節。也就是說,專家根據已經發生的事件 (ex. 911 攻擊事件),做出觀察與結論,找出數個可以運用的關鍵槓桿點 (key leverage points),例如干預、單方 / 雙方協議、採取某些行動或不做什麼行動。專家們利用這些 leverage points 與評估事件成因,產生可能的解決方案。這些觀察、預測與可能的解決方案,就是所謂的系統典型 (systems archetypes),用白話文來說,所謂的 systems archetypes 就是從歷史所學到的教訓 (learn lessons from history)。當你熟悉這些 systems archetypes 並將其應用到你的日常生活,你能快速偵測到目前狀況是哪種 archetypes 的模式,你就會對現況有較清楚的視野,並能對該事件做出快速反應。
  7. 本書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你對系統典型 (systems archetypes) 擁有豐富的知識,並讓你對你有興趣或重要的問題,快速找出問題的真實結構 (real structure) 與因果關係,擬出可能的解決方案。
  8. 有關系統典型 (systems archetypes) 的知識,本書有兩個主要目標
    1. 給予你全新的觀點與語言,來與複雜問題進行有效溝通:本書會給你 systems thinking language 來協助你與複雜問題做溝通;
    2. 協助你發展分析技巧:這是找出問題背後真實驅動力 (real driving force) 的必要能力,本書提出九個系統典型 (systems archetypes),希望能夠協助你有效解決真實生活所面臨的問題,並瞭解問題發生或持續存在的原因。
  9. 人面對問題時,常會針對最可視的徵狀 (most visible symptoms),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期修正策略 (short-term fix);但是對 system thinker 來說,雖然他們也是從最明顯的徵狀或問題開始看,但是他們會觀察各種問題間的關聯性,並建立一個長期預測模型,提供一個清楚、有效的干預策略。前者的解決方案是 linear solution (線性的解決方案),後者則為 systemic solution (系統性的解決方案)。
Linear solution
Systemic solution
  • 只看問題的表徵,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期修正策略 (short-term fix)
  • 認為問題間是獨立的
  • 認為企業部門是互相獨立的

  • 看待問題的觀點較狹隘
  • 會探究問題間的關聯性,並建立一個長期預測模型,提供一個清楚、有效的干預策略。
  • 認為問題間是有關聯性的
  • 認為企業部門間應多溝通、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 看待問題的觀點較整體、全面 (holistic and big-picture view)

  1. 有些問題很單純,你可以使用 liner solution,例如,手錶調整了,你就要換電池;肚子餓了,就去買東西來果腹;如果你想念母親,打個電話或回老家看看她。但是,我們生活中有些問題,沒有這麼單純地可以使用這種直接的方法 (if this then that approach),例如,你是否定期感到焦慮?如果是,你可以每日定期吃藥來麻痺你的焦慮感 (linear thinking);但是,藥物無法治癒你的焦慮症 (anxity disorder),你需要深刻地,有時候痛苦地看看為什麼焦慮會如此嚴重地或經常地打擊你。
  2. 你或許對街友感到遺憾,你可能想給他們一晚遮蔽處與給他們一餐果腹 (linear thinking)。但是明天他們又會感到饑餓、一樣沒有安全與永久的住處。你應該聚集政府、眾人的力量,推動永久住宅的計畫給這些不幸的人,才是長久之計 (system thinking)。

2019/12/11

[Spring Boot] Enabling Swagger2

How To
1. Add dependency in your pom.xml
        <dependency>
            <groupId>io.springfox</groupId>
            <artifactId>springfox-swagger2</artifactId>
            <version>2.9.2</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io.springfox</groupId>
            <artifactId>springfox-swagger-ui</artifactId>
            <version>2.9.2</version>
        </dependency>

2. Add @EnableSwagger2 annotation
package tw.com.xxx.analysis;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SpringBootApplication;
import springfox.documentation.swagger2.annotations.EnableSwagger2;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Swagger2
public class Analysis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AnalysisApplication.class, args);
    }

}

3. Startup your spring boot project on the Tomcat port 8080

4. Check result: http://localhost:8080/swagger-ui.html
Swagger2 provides a user interface to access our RESTful web services via the web browser.


2019/12/10

[Google Spreadsheet] How to realize column alias in query function

Here has raw data



If I would like to find Apple's data, and rename column as bellows:



You can use label to do alias



2019/12/08

[Google Spreadsheet] How to remove duplicate item?

Here has my raw data:


If I would like to know all distinct item as bellow:


We can make good use of unique function to remove duplicate items:


2019/12/07

How to allocate memory in IntelliJ IDEA ?

Problem
If I would like to adjust memory allocation in IntelliJ IDEA?


How-To
You can use Edit Custom VM Options to fulfill your requirement. Steps are:

Step 1. Find Edit Custom VM Options



Step 2. Allocation memory and save, then restart IntelliJ IDEA


2019/12/06

How The Economic Machine Works by Ray Dalio



總結三大原則:

  • 不要讓債務的增長速度超過收入,避免被債務壓垮
  • 不要讓收入的增長速度超過生產率,避免失去競爭力
    • 例如通貨膨脹時期,央行大量印刷貨幣,人民帳面的收入大幅度增加,但是實際上這是與當前的社會生產率不符合的,必然是不可持續的。
  • 盡一切努力提高生產率,對於經濟增長是最關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