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為一位
active reader 應該問的四個基本問題,這四個問題是你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問的問題,而且你必須能夠回答出來
- What is
the book as a whole? (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什麼?)
- 你必須找出這本書的主題
- 你要找出作者如何安排、細切主題成數個子主題
- Inspection
reading (檢視閱讀) 可以準確回答此問題
- What is
being said in detail, and how? (這本書的詳細內容在說什麼?如何說的?)
- 你必須試著找出作者想要表達的論點、依據,以及作者想要傳達的訊息
- Inspection
reading (檢視閱讀) 可以準確回答此問題
- Is the
book true, in whole or part? (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份有道理?)
- 當你能夠回答前兩個問題以後,你才有辦法回答第三個問題
- 當你了解這本書以後,你應該能構建出自己的想法,而非單純了解作者的想法
- Analytical reading (分析閱讀) 可以準確回答此問題
- What of
it? (這本書與你有什麼關係?)
- 你應了解為什麼作者覺得書本中提到的觀念是重要的?對你來說是不是重要到需要知道?
- 如果這本書不只提供資訊給你,還能夠啟發你,你就需要根據作者提及的參考書目,追求更深入的知識
- 這對 syntopical reading (主題閱讀) 來說,是最重要的問題
- Demanding
reader 與
undemanding reader 的最大差異是,前者會問自己上述四個問題,且竭盡力氣的回答問題;後者則不會問自己上述四個問題,當然不會有任何答案
- 閱讀書籍時,你應該:
- 清醒且有意識的閱讀,而不是看過就過了。
- 閱讀就是思考,你要能透過口說或書寫的方式表達此本書要表達的主題。如果一位讀者說他知道,但是無法以嘴或筆表達出來的話,通常就是沒有好好思考。
- 將你的閱讀感想寫下來,可以幫助你記得作者的想法。
- 閱讀就是你跟作者之間的對話。通常在此主題作者懂得比你多;如果不是,你就沒有閱讀此本書的需要。
- 以下有幾個閱讀建議,可以讓你以更聰明、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閱讀:
- Underlining (劃線):標示出重點與俱說服力的論點
- Vertical lines at the margin (線外再強調):在畫線處強調其論點
- Star, asterisk or other doodad (作符號,類似書籤):將書籍中重要的論點與段落加以記錄,當日後你再拿起這本書時,可以幫助你快速回憶書中的重點
- Numbers in the margin (做編號,組織段落):指出作者發展其論點的先後順序
- Numbers of other pages in the margin (空白處寫頁碼,內容對應):標註散落在不同頁面的相同觀點,建立起頁面間的關係
- Circling of keywords or phrases (關鍵字畫圈):目的與
underlining 相同
- Writing i the margin or at the top or bottom of the page (空白處作筆記):書籍的卷首或卷尾
(endpapers) 通常都會有空白頁,當你閱讀到某個段落,在心中有產生問題或答案時,將其記錄在
endpapers;你也可以根據作者的觀點,在
endpapers 建立起自己的
index
- 不同階段的閱讀,做筆記的重點也會有所不同,inspectional reading 的筆記重點在於書本的結構 (structure),analytical reading 與 syntopical reading 的筆記重點則是作者要傳達的概念 (concept),兩者的差異是筆記內容的來源是同一本書或是多本書。
- 閱讀就像滑雪,當具備足夠的技巧,閱讀與滑雪可以是非常優雅、和諧的活動。但是對於缺乏技巧的初學者來說,閱讀與滑雪是個非常受挫且緩慢的活動。
- 分析閱讀的篇幅佔本書最大的百分比,為最主要的概念所在。這個層次的閱讀,作者分為了三個階段:架構階段、詮釋階段、評論階段。並且提出了15項規則,來幫助完成三個階段的閱讀。再強調一次,這本書是寫給「為增進理解力而閱讀」的人,換句話說,並不是每一本書,都需要應用到分析閱讀。
- 分析閱讀的第一階段:架構階段,即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麼的規則
- [規則一] 先將一本書分類 (classifying books)
- 在讀一本書之前,最好要先知道這本書是那一類的書,比如說是虛構的小說、戲劇、史詩,還是某種論說性的作品 (expository work)。論說型的作品又包括理論型與實用型,不同種類的書有不同的閱讀方式,所以第一個規則是要先將書分類好。
- 透過 inspectional reading,你可以從標題、副標題、目錄、前言、目錄等等,可以判斷這是哪一種類別的書籍。可惜的是,大部分的讀者都會直接忽略前言與目錄。
- 若你有做好書本分類,你就有辦法回答此問題:What kind of book is this? 如果你連這個問題都無法回答,更別提其他更深入的問題了
- 透過規則一,讀者應可知道作者的意圖 (intention),以及你期望可以從書中獲得什麼
- [規則二] 使用最簡短的文字說明整本書在談些什麼 (State
the unity of the whole book in a single sentence, or at most a few
sentences)
- 這是判斷你是否成功抓到這本書重點的依據:你能否用簡單幾句話,告訴你自己或其他人,這本書在談什麼
- 如果有個讀者說,我知道這本書在談什麼,但是我說不出來,通常就是沒有看懂這本書
- [規則三] 列舉出書中重要的篇章,並說明它們如何依照順序成為一個整體的架構
(Set forth the major parts of the book, and show how these are organized
into a how, by being ordered to one another and to the unity of the
whole)
- 愈是可讀性愈高的書,愈是擁有一個好的架構,能夠掌握好這個架構的話,有助於對該書的了解。
- 此 rule 與第二條 rule 擁有緊密的關係。第二條 rule 讓你聚焦於書本的整體性 (unity),第三條 rule 讓你專注於書本的複雜度 (complexity)
- 一本書就像一間房子,每個房子裡面有不同的空間 (rooms),空間位處不同樓層、大小、形狀,有著不同的窗外風景與不同用途。每個空間都是獨立的,有著自己的結構、裝潢。但是空間彼此間並非絕對獨立的,彼此間透過樓梯、走廊連接起來。由於彼此連接,讓彼此間的功能 (partial function) 連結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家 (如客廳、餐廳、浴室、寢室等空間),若非如此,就無法成為一棟可居住的房子。
- [規則四] 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或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find out what the author’s problems were)
- 作者在寫一本書的時候,都會想解決一個或一連串的問題,而書中的內容就是一個或多個答案。
- 作者可能會,也可能不會給你他工作的果實,也就是答案。不論他會不會這麼做 (尤其是不會的情況),身為讀者,你都有責任盡可能精確地找出這些問題來。你應該有辦法說出整本書想要解答的問題是什麼。
- 如果主要的問題很複雜,又分成很多部分,你還要能說出次要的問題是什麼。你應該不只是有辦法完全掌握住所有相關的問題,還要能明智地將這些問題整合出順序來。哪一個是主要的,哪個是次要的?哪個問題要 先回答,哪些是後來才要回答
- 論說性的作品
(expository work) 通常會分成理論型與實用型,兩者區別如下:
- 理論型
(Knowing that)
- 教導你某件事情是這樣的 (something is that case)
- Theoretical
books 常會使用 “is” 的字眼,而非 “should” 或 “ought”。其會試著告訴你某件事情是這樣,事實都在這邊,而非告訴你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
- 科學、哲學的書籍,就屬於 theoretical books。若這本書關注的不是你的日常生活,通常就是一本 scientific work (書中充滿許多事實與觀察);若否,則是 philosophical work
- 實用型
(Knowing how)
- 教導你如何做某件事情或應該如何思考 (how to do something you want to do or
think you should do)
- Practical
books 常會使用 “should” and ”ought”、”good” and ”bad”、”ends” and ”means” 等字眼。其會試著告訴你事情應該怎麼做,或是某件事情的正確做事方式是什麼,或者應該與為什麼要選用另外一種較好的方式來做
- 任何 guidebook (指南書) 都屬於 practical book。任何告訴你應該怎麼做 (how you should do?)、或是該怎麼做 (how to do?),都是
practical book。例如這本書,除了要教你如何有效閱讀,還要持續說服你努力這麼做
- 若書名出現 “the art of …” 或 “how to …” ,通常可以馬上將其分類為實用性書籍。此規則通常可以用於以下領域:倫理、政治、工程、商業、經濟、法律、醫藥等
Total Pageviews
2019/05/04
[閱讀筆記] How to read a book (3/8)
Labels:
Reading
2019/05/03
[閱讀筆記] 人類大歷史 (5/6)
- 科學家為帝國提供各種實用知識、思想基礎和科學工具,要是沒有他們,歐洲人能否征服世界,仍是未定之數;至於征服者報答科學家的方式,則是提供各種資源和保護,資助各種奇特迷人的研究,而且將科學的思考方式傳到地球上每一個偏僻角落,如果沒有帝國的支持,科學能否發展得如此蓬勃,也在未定之天。(p.339)
- 歐洲各個帝國能夠蓬勃興盛,原因也不僅僅是科學而已。不論是科學或帝國,它們能迅速崛起,背後都還潛藏著一股特別重要的力量:資本主義。要不是商人想賺錢,哥倫布就不會抵達每週,庫克船長就不會抵達澳洲,阿姆斯壯也就沒辦法在越牆上跨出他那重要的一小步。(p.340)
- 一個簡單的經濟學例子,你可以看出承包商B先生的戶頭已經有三百萬元,但是銀行裡實際上,其實一直就只有一百萬美元的現金。而且,這一百萬元現金從來就沒有出過銀行。根據目前的美國銀行法,這種作業還可以再重複七次。所以,就算目前銀行的保險庫從頭到尾就只有一百萬美元,但這位承包商的戶頭最後可以達到一千萬美元。銀行每次真正持有一元的時候,就能夠放款十元;換句話說,也代表我們銀行戶頭上看到的那些金額,超過九成其實只是數字,並沒有實體的硬幣或鈔票。
- 上述銀行的例子,若今天匯豐銀行的所有存戶都忽然要求結清戶頭、提領現金,匯豐銀行就會立刻倒閉(除非政府介入拯救)。而且就算是產業龍頭如英國的駿懋銀行(Lloyds)、德意志銀行、花旗銀行等,世界上任何銀行都是如此。這聽起來就像是個巨大的龐氏騙局(俗稱老鼠會),不是嗎?但如果你覺得這就是騙局一場,那麼可以說整個現代經濟就只是一場騙局。真正讓銀行以及整個經濟得以存活、甚至大發利市的,其實是我們對未來的信任。「信任」是世界上絕大多數金錢的後盾。(p.343)
- 在麵包店的例子裡,之所以「承包商戶頭裡的金額」與「銀行裡實際現金的金額」會出現落差,是因為這個落差就在於C小姐的那間麵包店。A先生比銀行這比前投入這項資產,是因為相信終有一天有利可圖。雖然現在麵包店連一條麵包都還沒烤,但不管是C小姐或A先生,都相信只要假以時日(例如一年後),電加生益就會一飛沖天,賺得可觀的利潤。這麼一來,C小姐就能連本帶利清償貸款,如果那時候B先生想把現金領走,A先生也能輕鬆硬對。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這整個運作就是基於信任著一種想像的未來;銀行家和創業者相信麵包店能夠成功,承包商也相信銀行未來一定能把錢還給他。(p.343~344)
- 信用就是「今日的餅」和「明天的餅」之間的價差,如果餅的大小不會改變,信用貸款也就沒有意義。若信用有限,想籌資創業就難上加難。因為創業停滯,經濟就不會成長。因為經濟沒有成長,大家就認為經濟不可能成長,即使是手上確實有資金的人,也不願意提供信用貸款給別人。於是,對於經濟停滯的預期,就卻是造成經濟停滯的結果。(p.347)
- 前現代經濟與現代經濟的差異:
- 亞當史密斯在「國富論」明確地指出:人類全體財富的基礎,就在於希望增加個人利潤的自私心理。這一點可說是人類歷史上最革命性的概念,而且還不只是從經濟的角度,也包括道德和政治的角度。亞當史密斯其實告訴我們:貪婪是好的,而且我們讓自己過得好的時候,不只是自己得利,還能讓他人受益,利己就是利他。然而,這一切的理論基礎必須取決於,富人是不是用這些利潤來新建工廠、雇用新員工,而不是將利潤浪費在無生產力的活動上。(p.349)
- 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的一大重點,就在於出現了一種新的道德標準:應該把利潤拿出來,既需投資生產。這樣一來,才能帶來更多利潤,再重新投入生產、在帶來更多利潤,如此不斷產生正向循環。所謂投資可以分成很多種:擴建工廠、從事科學研究、開發新產品等。但不論如何,重點就是要增加產量,轉為更多的利潤。在新的資本主義教條理,最神聖的開宗明義第一條就是:生產的利潤,必須再投資於提高產量。(p.350)
- 資本主義(capitalism)認為,資本(capital)和財富(wealth)是不同的。資本指的是投入生產的各種金錢、物品和資源;財富則是那些埋在地下或浪費在非產生性活動的金錢、物品和資源。例如有位法老王,把所有資源拿去打造不具生產力的金字塔,他並不是資本主義者;但如果是某個辛勤工作的工廠工人,他把收入的一部份拿去投資股票,他就算是個資本主義者。(p.350)
- 資本主義的基本原則在於:由於不論是快樂、自由、甚至正義,都必須依賴於經濟的成長,所以可說經濟成長就是至善。如果你找來一位資本主義者,問他該如何為辛巴威或阿富汗這些地方,帶來正義和政治自由,他很可能就會滔滔不絕地告訴你,想要有穩定的民主制度,就必須要有蓬勃的經濟、健全的中產階級,所以重點就是該讓當地人具備自由企業、儲蓄、自力更生這些價值觀。(p.352)
- 資本注意的政府和企業想投資某一特定的科學研究計畫時,第一個問題常常就是「這項研究會提高產量和利潤嗎?會促進經濟成長嗎?」科學研究計畫如果無法應付這些問題,想要取得研究經費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要談到現代科學史,資本主義絕對是不得不談的重要因素。(p.353)
- 過去幾年裡,我們看到銀行和政府瘋狂印製鈔票。每個人都擔心經濟危機會讓經濟停滯、不再成長,於是他們就這樣無中生有的印了數兆的美元、歐元和日圓,讓金融體系裡憑空出現一大筆便宜信貸,只盼望科學家、技術人員和工程師能夠在經濟泡沫破滅之前,設法搞出得以力挽狂瀾的創世發明或發現。一切指望,就寄託在學校實驗室或產業實驗室裡的人身上。就像是生物科技、奈米科技的新發現,就可能開創出全新的產品或產業,帶來龐大的利潤,於是就能拿來打平銀行和政府從 2008 年以來,虛擬創造出的幾兆金錢數字。然而,如果實驗室的腳步不敵泡沫破滅的速度,可以想見,經濟前景就十分堪慮了。(p.353)
- 今天在判斷某個國家的信用評等時,經濟體系是否健全,遠比天然資源的多寡更為重要。信用評等代表的是國家清償債務的可能性。除了純粹的經濟數據之外,也會考慮政治、社會、甚至文化因素。就算擁有豐富石油蘊藏量的產油國,如果政府專制、司法腐敗,信用評等通常也不高,這麼一來,由於難以取得必要資金開發石油資源,很可能這個國家就只能坐在金礦上窮困度日。相對的,如果某個國家雖然缺乏自然資源,卻擁有民主自由的鄭福、和平的環境,以及公正的司法體系,就可能得到較高的信用評等。這樣一來,就能以低廉的代價取得相當的資金,撐起良好的教育體系、發展出蓬勃的高科技產業。(p.367)
- 這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完全不受政治影響的市場。畢竟,經濟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信任」,而信任這種東西總是得面對種種的偷拐搶騙。光靠市場本身,並無法避免詐欺、竊盜和暴力的行為。這些事得由政治下手,立法禁止欺詐,並用警察、法庭和監獄來執行法律。如果政府或國王行事不力,無法執行適當的市場規範,就會失去信任,使信用縮水,經濟也會衰退。不論是 1719 年的密西西比泡沫,或是 2007 年美國房地產泡沫帶來的信用緊縮和經濟衰退,都一再提醒著我們這些教訓。(p.368)
- 我們不該期待或允許市場完全自由,如果真的是完全自由的市場,沒有國王或神職人員來監督,貪婪的資本家就能透過壟斷或串通,壓榨勞工。例如,假設某個國家只有一家製鞋廠,或是所有製鞋廠都合謀同時降低工資,勞工就無法用換工作的方式保護自己。更可怕的是,老闆還可能運用惡質的勞工法、勞役償債,甚至奴隸制度,來限制勞工的自由。在中世紀結束的時候,基督教的歐洲幾乎完全沒有奴隸制度的現象。但是到了近代初期,歐洲資本主義興起,大西洋奴隸也應運而生。(p.369)
- 人類的歷史從來不是潔白無邪,大西洋奴隸貿易絕非特例。孟加拉大饑荒,出自於英國東印度公司重視的是自己的利潤,而不是一千萬孟加拉人的生命;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印尼的軍事行動,後面出錢的也是一群善良的荷蘭人,他們愛孩子、會捐錢給慈善事業、也懂得欣賞好音樂和藝術,但他們就是沒能感受到爪哇、蘇門答臘、麻六甲這些地方人民的痛苦。隨著現代經濟的成長,全球各地還有無數的大小罪惡和災難,因為人類的貪婪和冷漠,正在持續上演。(p.371~372)
- 雖然現代全球經濟的大餅已經遠大於 1500 年,但是分配的方式卻是極度不公,許多非洲農民或印尼勞工就算整日辛勞,能夠賺到的食物還比不上五百年前的先人。就像農業革命一樣,所謂的現代經濟成長,有可能只是巨大的騙局。雖然人類和全球經濟都在繼續成長,但有更多的人卻是活在飢餓和困乏之中。(p.373)
- 就純粹的物質標準來說 (例如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熱量攝取量等),雖然人口在過去百年間激增,這些指標的平均數值都明顯高於 1913 年。然而,這塊經濟大餅真的能無限制變大嗎?每塊餅都需要原料和能源。早有先知警告,智人遲早會耗盡地球上所有原料和能源。問題是,這會在何時發生?(p.374)
- 現代經濟之所以能夠成長,是因為我們願意信任未來,資本家也願意將利潤再投入生產,然而光是這樣還不夠,經濟成長還需要有能源、原料,但能源和原料有限,如果用光了,是不是整個體系就要崩潰?不過,就過去的證據來看,所謂「有限」也只是一種理論,雖然這可能不太符合我們的直覺。人類在過去幾個世紀的能源和原料用量是激增的,但是可供使用的能源和原料量卻是不減反增!每次即將因為能源或原料短缺,而使經濟成長趨緩的時候,就會有資金投入科技研究,解決這個問題。在 1700 年,全球運輸工具使用的原料多半是木材和鐵,但今天我們卻有各式各樣的新材料任君挑選,像是塑膠、橡膠、鋁和鈦。(p.375~376)
Labels:
Reading
2019/05/02
[閱讀筆記] 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 (1/7)
- 資料 (data) 紀錄的是過去 (past) 已經發生的事情;理論 (theory) 是從謹慎地觀察過去發生的事情所建立出來的。理論是根據觀察結果將其作分類以及找出之間的關聯,了解造成這些結果的原因,並釐清有哪些機制在不同的狀況下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 理論是透過預測結果來進行修正,透過預測已經發生的事情來做修正,或是透過預測未來的事情,並根據事情發生後的結果來進行理論的修正
- 創新者的兩難 (innovator’s dilemma) 是指有邏輯的、稱職的管理決策對於其企業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也是讓它們失去領導地位的原因
- 為什麼一些營運良好的公司 (如 Digital, IBM, Apple, Sears, Xerox, and Bucyrus Erie) 最後會失去原先在產業領先的位置?精確地說,是因為他們很努力地傾聽客戶,大舉投資新科技並提供他們的客戶更多、更好的產品,因為它們小心謹慎地研究市場趨勢,並有系統地分配、投資資金來做產品與服務的創新,原本這些努力可以確保獲得最好的回報,到頭來卻讓它們失去領先的位置
- 許多知名成功的企業,在功成名就以後雖然仍然非常的重視客戶的「現在」需求,但是卻忽略了客戶「未來」可能的需求及客戶可能「忽略掉」的需求,而這些才是企業應該去採擇「創新的科技」及「新的商業模式」去迎合客戶需求的地方
- 在商場競爭嚴酷,創新不一定帶來企業持續成長,唯有破壞性創新 (disruptive innovation) 才能確保成長引擎不熄火。
- 曾經營運良好、位居領先地位、擁有良好管理的企業,最後卻失去領先位置的原因有:
- 延續性科技 (sustaining technologies) 與突破性科技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在策略面上具有不同的重要性;
- 科技的發展速度常會超越市場所需,但發展出新科技的公司未必會選擇投入新市場,因為,舊的市場、客戶以及產品,在短時間內仍具有較高財務優勢。;
- 成功企業的客戶與財務結構嚴重扭曲了那些對他們而言極具吸引力的投資計畫
- 多數新科技主要是為了改善現有產品的性能,這類科技被稱為延續性科技 (sustaining technologies)。所有延續性科技的共通點是改善既有產品的性能,這些性能是主要市場的主流客戶最為重視的。所有產業的科技變革在特性上都有延續性。即使是最激進而困難的延續性科技,也很少會導致企業的衰退。然而,有時候,突破性科技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的出現,反而削弱了原有產品。但,正是此種突破性科技造成企業的衰敗,因為,企業不曉得如何面對手上的新玩具。
- 創新分為「延續性創新(Sustaining Innovation)」和「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兩種。「延續性創新」就是諸如許多企業針對原本的主流客戶的需求,不管是在產品技術 (Product Technology) 面,或是在既定的商業模式方面 (Business Model) 做更優化及加強;而「破壞式創新」通常有下面兩種主要的特色:
- 新科技的特色吸引了某些客戶層,但卻不是主流市場最重視的因素
- 而這種新科技通常多會比既有的科技更為簡單、便宜、可靠或便利。
- 為何「破壞式創新」的出現會不利於領導廠商呢? 原因就在於價值網路與企業內資源的配置,一家領導廠商都已經在整個價值鏈網路上定型了,並且也會持續的傾聽顧客的聲音再加以優化改進,尤其是每一家公司的經營都會循其最大的利潤來源之處去作為,因此在產品面也好,在營運模式面也好,一定會依循其投資報酬率 ROI (Return on Investment) 去安排他未來的預算及資源的配置,因此「延續性創新」(Sustaining Innovation)或是所謂的原本「漸進式的創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這些有賺到錢,有利潤的產品也好、科技也好,自然而然會得到最多的關注及資源的支持,而且也會因為傾聽客戶的需求而做更多的優化研發及創新的投入,以迎合更多客戶的喜好及需求,基本上來說並沒有錯。但是,克里斯汀生發現如果這時候有一些新的廠商出來,或是你的競爭者去投入一些可能是你原來忽略的市場空間,或是在你的 ROI 衡量之下未必賺錢的產品(但是有可能這個時候會有一些市場需求的缺口出來),或是你因為某種條件的限制你不去作為的產品空間。
- 「破壞」是指資源較少、規模較小的公司,能成功挑戰根深柢固的業者。特別是,由於既有業者聚焦在最挑剔(通常也是利潤最高)的顧客,努力為他們改善產品與服務,以致超越了某些客層的需要,或是忽略了另一些顧客的需求。此時,具破壞力的後起之秀,開始成功瞄準這些被忽略的市場區隔,提供更合宜的功能,價格通常也較低,以取得立足點。既有業者忙著在要求更高的客層中追逐更高獲利,往往對此未作積極回應。新加入者接著更上層樓,提供既有業者主流顧客要求的功能,同時仍維持讓自己最初獲得成功的優勢。當主流顧客開始大量採用新進業者的產品,破壞就發生了
- 在既有業者的大多數顧客眼中,破壞式創新原本屬於次等產品。一般來說,顧客並不會只因比較便宜,就轉而購買新產品。他們會等,直到品質提升到令人滿意的程度為止。一旦品質提升到令人滿意的程度,他們就會改用新產品,並欣然接受較低的價格;這就是破壞式創新會推動市場價格下跌的道理。
- 對於已經成功的企業來說,投資在破壞性技術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並不是一個理性的財務決策,其原因有:
- 破壞性的產品 (disruptive products) 通常較為單純、廉價、次等產品、低毛利,無法增加企業營收
- 破壞性技術通常浮現於剛起步或不太重要的市場,故常被企業所忽視
- 最讓領導廠商賺錢的顧客通常不會想要使用由破壞性技術所開發的產品 (因為是次等產品)
- 在大部分的情況,破壞性技術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在一開始都是由市場中,企業認為獲利最少的客戶所使用。由於大部分的企業都只聆聽他們最好的、最前的客戶的心聲,並據此開發新的產品,希望能獲得更好的回報,故很少投資在破壞性技術上,等發覺狀況不對時,通常都已經為時已晚
- 在很久以前,人們企圖在兩隻手綁著羽毛,想藉由拍動羽毛來飛行,但是總是失敗。一直到後來,人們了解相關的自然法則與原則,知道如何世界如何運作,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Newton's 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白努利原理 (Bernoulli's Principle) 之後,人們才設計出飛行系統,其設計出來的飛行系統所飛行的高度與距離都是當時難以想像的。人們應去了解與應用這些定律與原理的力量,而非去對抗它,雙手綁著羽毛、揮動翅膀,是無法抵抗地心引力的
- 白努利原理其實就是能量守恆定律(conservation of energy)在流體上的應用。如果今天流體在同一水平面上流動,則在流體流速快的地方壓力會變大,反之,流體流速慢時壓力會變小。白努利原理在生活中的實例相當多,包括灑水器、投手的變化球、煙囪於有風日子排煙效果好…等都是。
- 成功的企業如何被制約?既有企業面臨的問題:
問題
|
說明
|
① 資源依賴理論
|
企業的行動自由受限於客戶或股東分配資源
|
② 價值網絡與成本結構
|
小眾市場無法解決大型企業的成長需求,轉向高獲利的高性能市場,是提升獲利最直接的方式
|
③ 無法分析不存在的市場
|
無法將資源分配在獲利低、規模小、需求不確定的「低階市場」
|
④ 性能過度供給現象
|
當產品的性能超出市場需求,客戶便無法依據性能的好壞來選擇產品,產品選擇的基礎會從功能性與可靠性化至便利性與價格
|
- 企業在面對破壞性科技時,重要的考量點:
- 創新所強調的性能屬性是否在創新者的價值網絡中受到重視。
- 是否需要找尋或創造新的價值網絡以實現創新的價值。
- 市場與科技成長軌道是否有交集-現在不符合客戶需求的科技也許將來會符合他們的需求。
- 無法採行破壞性技術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的原因
原因
|
說明
|
① 企業會根據客戶與股東的意見來做資源分配
|
|
② 小市場無法滿足大企業的成長需求
|
|
③ 不存在的市場無法分析
|
|
④ 組織的能力也制定自己的限制
|
|
⑤ 市場需求與科技供應之間的落差
|
|
- 以下是幾個有關已成熟的技術 (established technology) 與 破壞性技術 (disruptive technology):
已成熟的技術 (established technology)
|
破壞性技術 (disruptive technology)
|
Full-service stock brokerage
|
Online stock brokerage
|
Brick & mortar retailing
|
Online retailing
|
Manned fighter and bomber
|
Unmanned aircraft
|
Printed greeting cards
|
Free greeting cards, downloadable over the Internet
|
Classroom and campus-based instruction
|
Distance education, typically enabled by the Internet
|
Labels:
Reading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