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2018/10/04

[閱讀筆記] 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2/4)


  1. 對你來說,最理想的工作是同時能激勵你且能滿足 hygiene factors 的工作。但這不事件容易的事情
  2. 管理大師明茲伯格曾說,策略來自兩個完全不同的源頭
    1. 第一個是預期的機會把焦點放在可預期的機會,詳細擬定策略,此即審慎策略(deliberate strategy)
    2. 第二個源頭則是未預期的機會。因應未預期的問題與機會,不斷修正而形成的策略,即為應急策略(emergent strategy)
  3. 策略是持續不斷、多變且難以控制的過程。商業策略不是在創業之初就想到的,而是不斷修正、演進而來的。
  4. 策略總是從有計劃的與未預期的機會綜合而來。一開始總是會遇到很多未預期的事物,當你從中學習到教訓、如何規畫輕重緩急、進一步讓你的才能獲得發揮,這就是開始獲得回報的時候。此時,你就會發現有哪些方式是真的可行的,也是時候將 emergent strategy 轉換為 deliberate strategy
  5.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生涯中,不管你是否察覺得到,我們總是一方面按照審慎的策略往前走,另一方面則必須應付無可預期的選擇。策略幾乎總是來自種種機會,包括你可預見以及無可預期的。還在摸索就採取應急策略,找到答案就改採審慎策略
  6. 如果你希望你的策略可以成功,就得說出「那些假設必須證明為真」。Ian MacMillan & Rita McGrath稱之為「發現導向計劃」(discovery-driven planning),就是問「如果要行得通,你必須證明哪些假設必須證明為真」。若原始的假設是有問題的,計畫註定會失敗收場
  7. 許多公司考慮投資在一個案子上時,根據的是最初的預測,但卻未確實小心的驗證預測假設正確與否。我們可以理解很棒的企劃案必須做財務預測,但我們不能裝作這些預測都是準確的,必須承認只是大概的數字。應要求專案小組,列出一張清單,列出最初預測根據的假設,然後問小組成員:「如果要達到企畫案的數字,必須證明那些假設為真?」如果假設經過驗證,這樣的計劃就不容易失敗了。
  8.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工作傑出且快樂,以下有個簡單的檢視方法,避免新工作的實際與你的預期有太大的落差
    1. 在你接受新工作前,謹慎的列出有哪些事物需具備,你才能成功的達成使命。捫心自問:「有哪些假設必須證明為真,我才能成功完成此交辦事項。」列出來有哪些假設,並且確認這些假設是你可以控制的
    2. 同等重要的,問問你自己,有哪些假設必須證明為真,你才能樂在工作?試想,有哪些內部或外部 motivator 會影響你是否樂在工作?有哪些證據可以證明你擁有這些樂在工作的必要因子?
  9. 每次你考慮換工作,也請你想想最重要的假設是什麼,如何證明你的假設無誤。請用務實的眼光來看待你眼前展開的生涯之路。
  10. 企業發展策略也很難一開始就正確,必須不斷地調整。我們可以企業的策略發展做為借鏡,不斷的調整策略,直到找到最適合的工作。
  11. 在人生的旅途,對於未預期的機會保持開放的心胸。你必須準備好與不同的機會進行試驗,且持續調整策略,直到你找到能夠同時滿足 hygiene factors 與 motiators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值得你努力地去追求。
  12. 你每天都會做上百個決策,這些決策決定你如何分配資源。你如何知道你每天是否朝正確的方向走呢?看看你的資源都投入哪裡。若你的資源投入的地方都不是去支援你的策略,代表你根本都沒在執行你所制定的策略
  13. Intel 前 CEO Andy Grove 曾說過:要了解一間公司的策略,不要聽他說了什麼,應去看他做了什麼。很多公司,高層講的是一套,但是業務實際 incentive program 卻是另外一套。
  14. 資源(時間、精力、才能、財富)分配,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不斷的選擇優先順序。要注意不要為了得到立即的回饋、短期的利益,而犧牲掉長期的目標
  15. 人們常將能夠得到立即回報的事物認為是最重要的事情,如獲得升遷、加薪或獎金。短視是人的天性,但若你沒有長期的規劃與適當的投入資源,數十年後你也無法得到任何回報
  16. 策略包含目標及達成目標的手段。策略(無論是在公司或是人生),是由每天上百個決策所建立的,一切都端視你如何使用你的時間、精力與金錢,你決定將資源投注在什麼地方,就代表那是對你來說最重要的地方。你可以口若懸河地說你未來的願景與策略,但你未投入資源去執行,a strategy is nothing
  17. 你希望自己是個慈善家,但是你投注多少時間與金錢給你所在乎的慈善機構呢?你說家庭對你很重要,你每天花多少時間去陪伴你的家人呢?若你想要成為的,與你真正投入的資源不一致,你永遠不可能變成你想要成為的那種人
  18. 你必須確認你分配資源的方式與你所訂下的事情優先順序是一致的。你必須確認你衡量成功的方式與你覺得最重要、最在意的事情是一致的。你必須確認你在思考這些相關事物時,要克服短視的天性
  19. 即使你知道你的優先順序,你每天還是要努力的戰鬥、維護這些優先順序,將你的時間與精力放在對的地方,但是總有很多事情會來干擾你、讓你分心。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0. 回想先前提到的應急 (emergent) 與審慎 (deliberate) 策略,你必須時常平衡你的計畫與未預期的機會。當你發現當初的計畫不管用的時候,並不是代表你失敗了。你是學習到哪些方法不管用,現在你知道可以去嘗試之前沒想到或嘗試過的方法
  21. 根據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New Business 的調查,最終獲得成功的公司中有 93% 的公司,放棄他們原本的策略,原因是原本的計畫不可行。換句話說,成功的公司並不是因為他們一開始的策略就是正確的,而是發現錯誤後還有足夠的資金去嘗試其他的方法。大部分失敗的公司,都是因為他們將所有的資金投注在原始的策略上(通常都是錯誤的策略)
  22. 投資人在投資企業時,有兩個基本的目標:成長與獲利。投資人應對成長抱持耐性 (patient for growth),但是對於獲利則不應保持耐心 (impatient for profit)。企業將資金拿去先追求成長而非獲利,稱之為壞資金 (bad capital);將資金先拿去追求獲利而非成長,稱之為好資金 (good capital)。一旦企業開始獲利,代表已經找到可行的方法,就可以將獲得的利潤擴大規模,形成正向循環
  23. 好資金:在事業剛起步時, 還不知道策略是否能夠成功,因此應以最少的資金設法快速找到一個可行的策略,避免耗費了許多資金後才發現走錯路。在這種情況下投入的資金稱為「好資金」。舉例來說, Honda 原本打算以重型機車進軍美國機車巿場,但以有限的資金經過嘗試後, 改以輕型機車才順利攻占了美國機車巿場。壞資金:在事業剛起步時, 如果投入的資金愈多、愈快,就愈容易把一家公司推下懸崖。 如果投入的資金急於看到成長而非獲利,稱之為「壞資金」。最常違反「好資金」原則的大多是財力雄厚的投資人和成功的大公司。
  24. Matthew Olson 和 Derek van Bever 在 Stall Points (為什麼雪球滾不大) 一書中說明了投資的困境:
    1. 因為一家公司最初計劃成功的可能性不高,投資人傾向決定等到看到下一波的成長再投入資金,因而錯失投入「好資金」的時機。
    2. 當公司取得了成長,進入成熟期,投資人才發現自己已錯失良機。
    3. 投資人希望投資的對象是成長快速的大公司。 但對於大公司而言,因為基數大,要持續快速成長,難度相當高,經常得需要浥注龐大的資金。 但如此則掉入了投入「壞資金」的陷阱。
  25. 當企業忽略投資新的事業,等到需要新的收入與利潤的來源時,通常都為時已晚。這就像當你需要綠蔭的時候,才開始種植小樹苗。小樹苗不可能於一夜之間突然長大,提供足夠的綠蔭給你。想要綠蔭,就需要長達數年,耐心灌溉,才有機會讓小樹苗變成大樹

2018/10/03

[閱讀筆記] Bogle On Mutual Funds: New Perspectives For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8/9)

  1. 最根本的投資決策就是你的資產配置,你要擁有多少比例的股票?你要擁有多少比例的債券?你要擁有多少比例的現金?
  2. 若你是年輕的投資人,有穩定的收入,位處累積期 (accumulation),我高度建議股票你的投資組合中,可以佔 80%;若你已經退休,位處分配期 (distribution),我建議你股票佔你的投資組合中約 50% 即可
  3. 若你位處累積期 (accumulation),你應較能承受較多的風險,投資決策可以積極些,擁有較長的時間可以享受複利的魔法
  4. 若你無法忽視股票市場的價格變動,你就不應該將大部份的資產配置放在股市
  5. 對於保守的投資人來說,股債比各一半 (50 / 50),會是很好的配置。你無須定期調整股債比率 (如 60 / 40, 63 / 37 等),或許有些期間,變動的股債比率的績效會優於固定股債比例的配置,因為你永遠無法預測明天或明年會發生的事情,當兇猛的熊市來臨時,就會輕易地侵蝕你之前的獲利
  6. 當你制定好自己的股債配置後,你可以隨著各種環境變化做出調整,但是我建議變化不要超過 15%。如原本為 50/50,最積極的配置是 63/35,最保守的配置是 35/65;又如原本為 80/20,最積極的配置是 95/5,最保守的配置是 65/35
  7. 當你決定做出變更資產配置的決定前,你要準備好有可能犯錯的風險。對於股票來說,你可以根據當前股息殖利率 (current dividen yield)、預期殖利率成長率以及預期股價變動來做出資產配置的調整;對於債券來說,你可以根據利率走向來做出資產配置的調整
  8.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OC)所指的「機會」必須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若不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便不屬於決策者的機會。例如某農民只會養豬和養雞,那麼養牛就不會是某農民的機會。機會成本必須是指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一個項目。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項目才是機會成本,即機會成本不是放棄項目的收益總和。例如某農民只能在養豬、養雞和養牛中擇一從事。
  9. 在金融市場要抱持著無法預測的風險永遠存在的心態,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會發生
  10. 風險溢價(Risk Premium),是一個人在面對不同風險的高低、且清楚高風險高報酬、低風險低報酬的情況下,會如何因個人對風險的承受度影響其是否要冒風險獲得較高的報酬,或是只接受已經確定的收入,放棄冒風險可能得到的較高報酬。 確定的收入與較高的報酬之間的差,即為風險溢價。
  11. 以投資學的角度而言,風險溢價可以視為投資者對於投資高風險時,所要求的較高報酬。衡量風險時,通常的方法就是使用無風險利率(risk-free interest rate),即政府公債之利率作為標的來與其他高風險的投資比較。高於無風險利率的報酬,這部份即稱為風險溢價。高風險投資獲得高報酬,低風險就只有較低的報酬,風險溢價與風險成正比關係。
  12. 身為智慧型投資者在資產配置上需做的五個決定
    1. 根據你自己的投資目標來分配股債比
    2. 維持固定的股債比或根據市場狀況動態調整股債比(儘管固定的股債筆會是較明智的選擇)
    3. 股債選擇的標的要符合自己的投資目標
    4. 投資策略的改變可能會增加收益,也有可能不會。在不確定的世界,調整投資策略要盡量減少
    5. 要投資指數型的標的、自己挑選或者是相信基金經理人(儘管指數型的投資標的是較明智的選擇
  13. 根據經驗法則,對於還在工作的人來說,至少要保留 3 到 6 個月的生活費用,以備不時之需;對於退休人士來說,則至少要保留一年的生活費用
  14. 常見的五種類別的投資人
    1. 累積期的投資人(The accumulation investor):通常年齡介於 25 ~ 50 歲,位處建立資產的階段,希望達成長期的財務目標,如為未來的退休生活累積資產、購買房屋、支付小孩未來大學教育費用等
    2. 轉換期的投資人(The transition investor):通常年齡介於 51 ~ 65 歲,此時期會專注累積資產,為退休生活而準備
    3. 分配期的投資人(The distribution investor):通常是退休人士,其會尋求投資收入最大化,並妥善保護資產、面對通膨
    4. 突然獲得一大筆資金的投資人(The lump-sum investor):不分年齡,通常是突然收到一筆保險金或繼承,我會建議其採取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尋求進一步的資本累積並定期獲得收入分配
    5. 機構型的投資人(The institutional investor):有別於一般個別投資人,主要有企業、學校等,如企業退休基金(corporate pension fund,其主要目標在尋求資產累積與支付退休員工的退休金目標)與大學捐贈基金(endowment fund,其主要目標在追求當前收入、收入成長以及本金保護)
  15. 投資人可以購買的五種投資類別
    1. Balanced funds (平衡型基金)
      1. 平衡型基金通常涵蓋主流的股票型基金與高評等債券,適合持有者有轉換期的投資人(The transition investor)、收入導向的定期定額的投資人(The lump-sum investor)或捐贈基金(endowment fund)投資人
      2. 退休人士可以將 85% 的資產買進股債比為 60/40 的平衡型基金,15% 的資金買入短中期的債券型基金
    2. Index funds (指數型基金)根據歷史資料顯示,無論是股市或是債券,購買 index funds 會擁有最佳的表現
    3. Municipal bond funds (美國市政債券):此基金用來取代需繳稅的公司或美國政府債券基金
    4. Variable annuity funds (變額年金基金):定期定額的投資人(The lump-sum investor)適合此類的延後課稅 (tax-deferred) 方案,其提供最少的成本、最大的彈性
    5. Fine-tuning funds (微調基金):除了上述建議的基金,你可能有想要購買的股票或債券型基金,如小型股、新興市場股、高收益債等,記住此類的基金不要超過你整體資產配置的 20%
  16. 是否要定期根據市場狀況來調整股債比,不如換個方式想想,是否要調整當初的風險/報酬 (risk / reward) 目標,若要調整目標,再去調整股債比
  17. 若你是累積期的投資人(The accumulation investor),你應該盡早、盡可能地將最多的資金投入投資,你的投資時間越長,可以享受到的複利魔力才會更大
  18. 在投資的領域,記得 less is more 的原則,與其挑選一堆基金想要打敗大盤,不如挑選指數型基金。秉持著 less is more 的原則,可以提升你的投資專注度,省去一堆煩人的細節
  19. 在你 50 歲以前,我還是會建議你繼續保持股債比 80 / 20 這樣的配置,其原因有三個:
    1. 長期來說,股票擁有較高的報酬
    2. 股票較能夠有效對抗通膨
    3. 雖然股票風險較高,但是定期定額 (dollar-cost-averaging program) 可以降低風險
  20. 在累積階段(accumulation phase,約 25 ~ 50 歲),由於你的投資期間很長,且採取定期定額之故,所以你的焦點會在報酬(reward)而非風險(risk)。但是,當你進入轉換期(transition phase,約  51 ~ 65 歲),風險會成為主要的考量,你需重新調整你的投資配置以反應轉變中的風險報酬比
  21. 轉換期的投資人(The transition investor),我會建議你的股債比從累積期的 80 / 20 調整為 65 / 35,因為現在的你是在為退休生活而準備,投資應保守些。但者只是個參考配置,若已經到了轉換期,你覺得自己仍舊擁有較高的風險忍受度,你可以維持原本的股債比配置
  22. 投資的目的在於讓你在退休以後,擁有足夠的金錢讓你安享退休生活。為了維持你退休後的生活水準,在分配期(distribtion phase)的你,你每年需要擁有你工作時期平均薪資的 75%,以美國為例,單身者約 $13,540,雙薪家庭者約 $27,000
  23. 分配期的投資人(The distribution investor)由於已經沒有收入,會重視保住本金,調整投資風險較低的項目,但是別忘了還有一個通膨(inflation)的風險,它會一點一滴地侵蝕你的現金
  24. 分配期(distribtion phase)可以分成兩個階段,60~75 歲時期,股債比建議調整為 50 / 50;75 歲以後,股債比建議調整為 35 / 65
  25. 當你收到一筆遺產或是保險理賠費用時,這筆金錢稱為一次性資產(lump-sum asset)。此時不要急著將你所有資產馬上投入市場,你應採取漸進的方式,採取定期定額的方式(dollar-cost-averaing prgram)進行投資,避免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毫不動腦地就把錢都丟進去,若投入後股市發生大跌,將使你的資產大幅縮水

2018/10/02

[閱讀筆記] 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 (10/12)


  1. 在投資的領域,你要盡可能地「降低週轉率、費用與交易佣金」,但這些卻是股票經紀人的利益所在,所以他們會盡可能地多收費用。在證券業裡有句老格言:「我的工作就是慢慢地將客戶的資產轉到我名下。」
  2. 股票經紀人在證券公司裡所受到的訓練並非如何投資,而是如何增加交易、增加公司營收
  3. 股票經紀人的確受過嚴格訓練,有時甚至達數月之久,但只限銷售技巧,例如,如何接近客戶、灌輸想法與賣出
  4. 無論在什麼狀況下,你都用不到券商宣稱的「完整理財服務」
  5. 遠離必須支付費用的共同基金與可變換年金,真正可以買的是不必支付任何費用的免佣基金和年金,包括 12b-1 費用在內。提供免佣金的基金的主要公司包括富達、先鋒、駿利(Janus)、普萊斯資金管理公司、美國世紀(American Century)與景順(Invesco)
  6. 訊息的流通程度意味著基金公司的利益是否比較能和你站在同一陣線。基金績效資訊無所不在的結果,可讓投資者清楚掌握短中期的基金績效。不同於股票經紀世界,基金極重視投資績效。但是你和基金公司畢竟不是同一條船上的戰友,兩者的關鍵差距在於:管理費用
  7. 衝擊成本是指在套利交易中需要迅速而且大規模地買進或者賣出證券,未能按照預定價位成交,從而多支付的成本。衝擊成本被認為是機構大戶難以擺脫的致命傷。比如,機構大戶看好一組股票時,必須花很長時間才能實現自己的建倉目的,如果急於建倉,由於短時間內大量買進會抬高股價,勢必會使建倉的成本遠高於預期成本;同樣,如果急於拋股時,等於是自己在打壓股價,最後實現的賣出價低於原來的預期價格。對散戶而言,由於買賣交易量很小,衝擊成本幾乎為零。
  8. 績效表現良好的基金通常都能吸引到大量的資金,以這個產業的術語來說,這就是所謂的「熱錢」:追求高績效歷史的天真投資者所丟出來的錢。這通常意味著頂點已快到了。就算不是頂點,也必然會是推垮基金績效表現的主因,因為當大量基金只能投入數量有限的公司時,必然會遭遇這個問題
  9. 投資人與基金公司存在著利益衝突,正如證券公司必須盡可能讓客戶增加交易次數以求生存一樣,基金公司生存的理由只有一個:盡可能擴大基金規模,不管基金未來表現如何
  10. 基金績效都會出現「均線反轉」(regression to the mean) 的現象,也就是說,績效優越個幾年之後,常跟隨著績效不振的狀況,反之亦然
  11. 該如何分辨一家基金公司是家投資公司,還是行銷公司,以下是兩者差異:
    1. 行銷公司不斷宣傳最熱門基金的歷史紀錄;投資公司則正好相反
    2. 行銷公司發行新基金的理由是這些基金可以賣得掉,而不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會是個好投資;投資公司則正好相反
    3. 行銷公司大量推出「創育基金」(incubation fund),結束那些績效不好的基金,不斷廣告仍存活的基金;投資公司則不會做這種事
    4. 投資公司會不斷警告客戶,市場有可能往下走;但行銷公司不會警告你
    5. 投資公司在基金開始發生極高的衝擊成本時,會暫時關閉該筆基金,不讓新投資人繼續加入;但行銷公司則不會這麼做
    6. 投資公司會隨著資產增加,很快地降低費用收取比例;但行銷公司不管資產成長狀況如何,都不斷收取高額費用
  12. 千萬不要迷信採取積極管理態度的經理人的績效表現。過去的績效表現不僅不能用來預測未來也必然表現優異,且優越的績效將會導致資產規模極速累積,因而增加衝擊成本,減少報酬
  13. 幾乎所有成功經理人所依賴的都是運氣,而非技術
  14. 財務領域裡唯一的語言就是數學,所以,如果你想要寫出第一流的財務報導,就必須能夠細細咀嚼這些數字,並理解這些數字告訴你的事。但是,很少財經記者做得到這件事情
  15. 當你買進整個市場時,你就等於擁有了財務領域中最聰明的人及最完整的資訊。透過指數,你就能和財務世界中最具威力的智慧同步,市場本身的集體智慧
  16. 你真正需要的市場指南存在於兩個領域之中
    1. 你的資產配置的整體狀況
    2. 你的投資紀律。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記住兩件事:第一、所有人都變得瘋狂時,你還是必須保持理智,如大家都在瘋狂追逐科技股時,千萬不要丟掉原來手上的傳產股,去搶科技股。此時你應該做的就是「按兵不動、堅持到底且繼續按照計畫行動」;第二、市場總是會有一天面臨全面潰敗的局面,這時你該做的事就是「按兵不動,或者你有足夠的勇氣的話,就多拿些現金買進更多股票」
  17. 儲蓄的理由是我們可以在未來花掉,投資其實就是實現延遲消費目標的手段。未來的消費型態(你會在什麼時間用什麼方法花用儲蓄)才會是決定資產配置方式的最重要因素。簡而言之,你是為了退休預做準備嗎?還是為了應付緊急狀況?準備買房子?
  18. 對於退休人士來說,最糟糕的狀況莫過於一開始退休就遭遇持續許久的低報酬。在這個狀況中,如果熊市遲遲無法改善,一方面投資報酬難以提昇,另一方便又被迫提領生活費用,這樣下去將會讓你的退休帳戶坐吃山空。就算壞年頭過去了,投資報酬也開始停昇了,帳戶裡也剩沒多少錢可用來爭取較高的投資報酬,最終一窮二白。逃離這個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少花錢,多儲蓄
  19. 對於退休人士來說,最美妙的狀況就是退休之後,市場馬上進入一片榮景。在這個狀況下,你就能坐在一疊鈔票裡,不管報酬率多低,怎樣也花不完
  20. 對於年經的存戶來說,局面正好完全相反,他應該祈求熊市來臨,所以他們可在退休之前盡可能累積資產。最糟糕的事莫過於,連續一段很長的時間股票價格居高不下,這意味著,他們必須以高價買進股票,但退休後卻僅能擁有較低的報酬

2018/10/01

[閱讀筆記] Thinking, Fast and Slow (7/9)

  1. 前景理論 (Prospect theory) 通過大量的實驗和效用理論 (utility theory) 的運用,概括起來基本內容主要有四點:
    1. 人們不僅看重財富的絕對量,更加看重的是財富的變化量。
    2. 當人們面臨條件相當的「獲得」前景時更加傾向於實現『風險規避 (risk averse)』,而面臨條件相當的「損失」前景時更加傾向於『風險趨向 (risk seeking)』
    3. 人們對損失和獲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人們對損失比對獲得更敏感。即財富減少產生的痛苦與等量財富增加給人帶來的快樂不相等,前者要大於後者。損失 (losses) 與獲得 (gains) 的兩者權重 (weighs),正常來說是二比一
    4. 前期的決策的實際結果會影響後期的風險態度和決策。前期獲利可以使人的風險偏好增強;而前期的損失會加劇以後虧損的痛苦,風險厭惡程度也相應提高,但也可能因為極度的風險規避 (risk averse),導致拒絕了很多好機會。
  2. Endowment Effect (原賦效應, 稟賦效應或厭惡剝奪),形容當一個人擁有某項物品或資產的時候,他對該物品或資產的價值評估要大於沒有擁有這項物品或資產的時候。這一現象常常用於行為經濟學的分析中,並與損失厭惡的理論相聯繫。由於 Endowment Effect ,人們在決策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偏見,導致對於規避風險的考慮遠遠大於對於追逐利益的考慮,因此人們在出賣物品或資產時,往往要求比其本身更高的價值。套用於股市中:人對利潤及損失的要求並不平等,損失帶來的痛苦,往往比利潤帶來的快樂更大。當要你捨棄手上的股票,往往需要另一隻更好前景、回報更好的股票。所以,要投資者在買賣股票中承認自己錯誤,確定損失,是非常困難,這亦解釋了為何一般人難以在股市中贏錢
  3. Endowment Effect 不但左右人們的投資決定,還影響到人們生活的大小事,具體至一件物件的取捨,抽象至一段感情的收放,小至一個交易,大至人生態度。因為人性厭惡失去 (lose aversion),對於自己擁有的東西,即使客觀價值不高,也不論好醜,都寧願繼續擁有,不願意和別人交換或賣出,也無法接受別人的批評和貶低──雖然實際上很可能是自己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東西過於高估。為避免 Endowment Effect ,事先的個股研究以及設定買賣原則是很重要的,別讓自己的好惡影響了投資的判斷力
  4. 當雙方的協調陷入瓶頸,彼此無法在做出任何讓步,即便他們都有取得各自的好處,這是因為損失的痛苦要遠遠大於獲得的快樂 (loses loom larger than gains)
  5. 房屋買賣時,賣家永遠討厭他的房子賣出價格低於當初他買入的價格,這是因為人性厭惡損失 (lose aversion)
  6. 由於人性天生 lose aversion ,所以會較喜歡穩定而非改變
  7. 從高爾夫球選手的推桿表現也可以看出 lose aversion,根據研究顯示,當此次推杆是避免 bogey 或是達成 birdie,推杆的準確率有很大的差別,避免 bogey的準確率比達成 birdie高得多
  8. 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負面情緒、不好的父母與負面的回饋所造成的衝擊,永遠比正面的多;負面的消息會比正面的消息被經過徹底的蒐集與整理;不好的印象與負面的刻板印象會很快地被建立起來,而且不容易被打破;友誼需要很多年建立起來,但是毀掉它只需要一個動作
  9. 厭惡損失 (lose aversion) 不論在是個人或組織中,所代表的是一個強大的保守力量,喜歡現況 (status quo) 且改變越小越好,這份保守主義協助我們維持穩定的婚姻、工作等,讓我們的生活貼近參考點 (reference points)
  10. 改革的法案容易受到阻力,因為權益受到損益的一方,其抗爭強度遠大於獲利者
  11. 當某人在付了網球俱樂部的 membership fee 後,發生了網球肘的問題,但是他仍舊忍耐著身體的痛苦繼續去打網球,避免浪費  membership fee 。換個角度想一下,如果沒有付  membership fee ,你如果已經有網球肘的問題,你還會繼續打網球嗎?會繼續拖著病痛打球是因為你將  membership fee 當成 cost,避免繼續打球造成病情惡化則是將  membership fee 視為 dead lose,一切端看你如何 frame 這個問題
  12. 確定性效應(Certainty effect),是一種認知偏差帶來的心理效應,人類對於確定與可能的結果,有給與不同評價的傾向。而對於不可能與低可能性的結果,可能做出過度高估的反應,則稱可能性效應(Possibility Effect)。這個結果不是來自邏輯推導,主要來自風險厭惡的心理。兩個著名的實驗:
    1. A. 確定可以獲得 $30; B. 80%的機會獲得 $45,但20%的機會一無所獲 。根據實驗結果,有78%的人會選擇A方案。但是根據預期效用理論,B方案的預期效用($45*80%+0*20%=36)大於A方案。這個實驗顯示,在這個狀況下,「人在決策時,對結果確定的現象過度重視」。
    2. C. 25%的機會獲得 $30,75%的機會一無所獲;D. 20%的機會獲得 $45,80%的機會一無所獲。在這次實驗中, 42%的參與者選擇 C方案,而58%的人選擇 D方案。第二次實驗,把第一次實驗兩個方案的發生機率同時減少到1/4,保持預期效用不變。但是參與者的選擇,由風險趨避,轉向於風險愛好。
  13. 人們在做決策時,很自然地認為是根據每個項目發生機率來賦予權重來進行評估,但是在真實世界上並非如此,人們常給一些較不可能發生的項目給予過高的權重,反而給予較確定的事情較低的權重。以下兩個實驗,機率都只差 2%,但是會獲得不一樣的選擇
    1. 61%  的機會贏得 $520,000 或 63% 的機會贏得 $500,000:大多數的人會選擇前者,這顯示出『對於不可能與低可能性的結果,可能做出過度高估的反應
    2. 98% 的機會贏得 $520,000 或 100% 的機會贏得 $500,000;大多數的人會選擇後者,這顯示出『人類對於接近必然時對安全的偏好
  14. 一個決策者若希望所做的決策是理性的,一定要遵守 expectation principle
  15. 根據人性的弱點,你在賣保險的時候,你應該強調這個保險可以消除哪些風險,而非降低風險,這樣會讓你的保險商品更有吸引力
  16. 付帳時打開皮夾,裡面有一張1000塊和十張100塊,你會先用哪邊結帳呢? 調查發現,如果我們手上的現金相同,多張小面額的紙鈔硬幣,比大面額的鈔票更容易花掉。在經濟學中,這就叫做「大鈔效應」(denomination effect)。這微妙的心理過程被解釋為,把大面額的鈔票換成小鈔和硬幣時,人們會覺得錢的價值變小了。在掏錢時心中負擔就沒這麼大,覺得自己只花了一點點而已。換個角度也可以說,大面額的紙鈔讓人一目了然,知道自己的目前的總財產有多少,導致我們高估大面額鈔票,低估了小面額,使得人們覺得大面額鈔票價值較高。
  17. 以下有兩個罐子,你要選擇其中一個,如果你摸出一顆紅色彈珠,就算你贏。A罐中有10顆彈珠,有1顆是紅色。B罐中有100顆彈珠,有8顆是紅色。對此,A罐贏的機率是10%,B罐是8%,這樣看來「選擇」顯而易見,但實驗結果顯示,有30%至40%的學生選紅色彈珠較多的B罐,而不是贏得紅色彈珠機率較高的A罐。心理學家Paul Slovic稱它為「分母的忽略」(denominator neglect),意指當你的注意力聚焦在能使你贏的彈珠上,你就不會去理會不能讓你贏的彈珠,至少你不會給予它們同樣注意力。這是人性使然,大部分人的思維方式,對機會率不是十分敏感,於是往往在投資或作其他的決定的時候,放棄了值博率較高的機會
  18. 人們常在追求不太可能發生的收益(如買樂透彩),規避不太可能發生的風險(如買保險)
  19. pseudo-certainty effect:面對收益逃避風險,面對損失喜好風險——即股票稍漲就賣,跌了卻不賣、裝死
  20. 『此疫苗有 0.001% 的風險造成新生兒在注射疫苗後終生癱瘓』與『此疫苗注射後,每 100,000 新生兒中,有一個新生兒在注射疫苗後終生癱瘓』,其實這兩段論述所表達的事實是一樣的,但是後者會讓你聽起來更加害怕,似乎副作用的機率會更高的錯覺。無論是投資或是作其他的決定,要避免陷入人性常見的「分母的忽略」(denominator neglect),也即是說很多人對數字和概率不大敏感,最起碼要時常提醒自己,大腦不要太懶惰,不要被表面的數字影響,要更進一步,找出相關的機率,才能作出更好的決定
  21. 身為一個辯護律師,若要質疑 DNA 證據的正確性,通常都不會告訴法官『此 DNA 證據會有 0.1% 的錯誤機率』,通常會這麼說『每 1000 個案例裡面會有 1 個錯誤』,這樣的說法會較容易引導法官產生合理的懷疑,這就是「分母的忽略」(denominator neglect)
  22. 人們常會高估罕見事件、對罕見的結果給予過高的權重 (相對於其出線的機率),例如海嘯對於日本來說是非常罕見的,但是由於栩栩如生與強烈的印象,導致遊客高估海嘯發生的機率。鮮明的結果帶來的情緒反應,讓人給予這些罕見事件過高的心理加權,進一步影響自己的決策與行為
  23. 我們不應該聚焦在一個單一的可能事件,否則常會高估其發生機率。我們應該列出所有可供選擇的選項,確保各個選項的機率加起來等於 100%,如此你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與行為
  24. 對於獲得 (gains) 的時候卻風險趨避 (risk averse),對於損失 (losses) 的時候卻追求風險 (risk seeking),你要避開這種人類的天性,若否你會付出昂貴的代價

  25. Fourfold pattern:

    1. (Top Left: risk averse over high probability gains) 若面臨 95% 的機會來贏得 $10,000 的賭局,人們若有較大的機會去得到大額的回報,其會因為害怕失望而傾向風險趨避 (risk averse),人們願意接受確定期望值較低的回報 (sure gain)。【確定性效應(Certainty effect)】
    2. (Bottom left: risk seeking over low probability gains) 若面臨只有 5% 的機率贏得 $100,000,000 的樂透,人們會因為頭獎的獎金非常誘人,而不管其極低的機率而購買,因為沒有買樂透就沒有贏得頭獎的機會,儘管其機率非常低。此時人們就會因為希望獲得頭獎,態度轉變成風險追求 (risk seeking),反而會拒絕其他期望值較高的選項【可能性效應(Possibility Effect)】
    3. (Bottom Right: risk averse over low probability loses) 若面臨可能有 5% 的機會損失 $10,000,人們卻因為害怕鉅額損失而傾向風險規避 (rsik averse),如人們常願意購買超過期望值的保險,深怕因為一些罕見意外或疾病造成自身損失,這也是保險公司的獲利之道。人們常購買過多的保險來預防罕見疾病,其實只是為了消除心中的憂慮,購買內心的平靜。【可能性效應(Possibility Effect)】
    4. (Top Right : risk averse over high probability loses) 面臨 95% 的機會損失 $10,000,內心雖然是希望避免損失,但是心態卻是尋求風險 (risk seeking)落在此類別的通常都是有著不幸遭遇的人,其面臨的都是不利的選擇,卻接受擁有很高的失敗機率的選擇,冀望有微小的機會來避免巨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