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2016/04/02

[閱讀筆記] 圖解國富論 Part 1



  1. 自利(self-love)原則:經濟人活動的主要動力是個人利益 (自利),而要滿足個人利益,只能透過和別人交換服務 (滿足自己也滿足他人)。人的自利行為就是個人對自身利益的追求過程,在『看不見的手』的指引下,經濟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過程中,也促進社會公共利益的增長
  2. 承認自利,尊重他利,發展互利,建構了整個西方經濟學經濟發展原則的基礎
  3. Adam Smith認為,一切特惠或限制的制度,一經完全廢除,最單純的自然自由制度就會建立起來。
  4. 所謂的自由,是指不損害他人自由的所有人的自由,才是具有真正意義的自由主義。
  5. 財產權是一種具有排他性的所有權,它規定了對於物質財富的私人所有權。經濟學家認為,窮人一直佔多數的原因在於窮人的財產權沒有受到保護,故到20世紀,由於窮人的私有財產權受到嚴格的保護,歐美國家才出現數量占絕對優勢的中產階級
  6. 財富分配不均乃是政府產生的真正原因,為了保護財產權,有必要成立政府,建立公正的法律
  7. 哪裡有大宗財產存在,哪裡就有大量不平等存在。因此,大宗財產的獲得,必然要有公民政府的建立
  8. 社會有責任為窮人提供能夠據以『改善它們現況』的社會福利制度
  9. 社會要保證,每個人的致富機會是均等的,競爭的規則是公平的
  10. 由於每個人的地位、財富、社會關係、所受的教育不盡相同,就算處於公平的制度下,每個人追求自我利益的社會必定是弱肉強食的社會,並產生階級的對立。假如社會制度不公平,那麼弱肉強食的狀況會更嚴重
  11. 馬太效應,用來形容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現象,又比喻為滾雪球,如果你是幸運的人,你的雪球會越滾越大
  12. 看不見的手:只有在完全自由市場才會出現。在自由市場中,買賣雙方的活動都在自動自發地將市場價格推向均衡價格,讓買賣雙方獲得最大滿足
  13. 自由競爭的市場能夠在無意中促進經濟福利與發展。競爭創造了低價、高需求、更多的就業和經濟發展,進而提高工資與充分就業,這一切都是看不見的手所推動,一切是無意識的
  14. 人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生存,他生來就是和在塑造他的環境中生活。人類社會的所有成員都需要互相幫助,但也面臨彼此互相傷害
  15. 企業生產什麼產品或提供什麼服務,取決於消費的需求及其利潤
  16. 市場競爭必然促使企業提高生產力,使社會生產力不斷地向前發展
  17. 工作經過分工後,生產率比原來沒有分工時提高了數十倍。故凡生產力程度較高的國家,其分工程度也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18. 勞動是衡量實質價格的唯一標準;商品的名目價格則是用貨幣衡量的
  19. 分工的產生是由交換而引起的,所以分工的範圍必然是受到交換能力的限制
  20. 一個人是富有還是貧窮,必然根據他所能支配或購買得起它們的勞動數量來決定
  21. 商品的實質價格以勞動價值來表示,它是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實質尺度,但由於商品更多是用來和其他商品進行交換,所以貨幣表示的名目價格則更為常見
  22. 世界上物價和工資總是在持續增長,溫和的物價和工資上漲是經濟常態
  23. 土地私有化後,商品價格多半由地租、工資、利潤三者組成,如穀物價格中,一部分用來支出給地主的地租,一部分用來支出勞動者的公司,另外一部分就是農場業主的利潤
  24. 商品的自然價格等於地租+勞動工資+資本利潤。商品的自然價格是固定的,而其市場價格則受到供應量的影響而左右其價格變動。
  25. 市場像水一樣,使生產流向具有低成本優勢的企業,淘汰生產成本太高的企業;市場又像火一樣,把物品送到對它評價最高的消費者面前(願意花比較多錢購買的消費者),忽略對他評價較低的消費者
  26. 在既定的市場價格下,工資的高低必定受制於資本利潤和地租
  27. 只有當國家的收入和資本存量增加時,對勞動力的需求才會增加,工資才能增長
  28. 最高的勞動工資不是出現在最富有的地區,而是出現在發展最快的地區,因為人力供不應求
  29. 當國家的經濟出現停滯或衰退,工資就很難增長,甚至會衰退
  30. 工資與物價的比例一旦失衡,生育、醫療、教育等諸多問題也會接踵而至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