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的會投資,指的是不要冒不必要的風險,不要犯可以避免的錯誤就好了
- 高波動(高風險)不一定有高報酬,高風險可能最後帶來的是高虧損
- 投資的目的,不在於創造可以拿出來誇耀的成績,而是在於達成自己的財務目標
- 高風險策略往往不是高報酬策略。畢竟,投資靠的不是敢冒險的衝動,而是懂得控制風險的謹慎
- 不要自信滿滿地以為不會遇到壞事,那不是風險控制。要假設壞事有可能發生,但就算遇到,損失也因為事先採取了防範而被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這才是風險管控
- 分散投資要有兩種特性:廣泛持有(如買進共同基金或ETF)、成本低廉(包括金錢成本與時間成本)
- 過去績效,對於未來績效幾乎沒有預測能力
- 5050選基金法:基金總開銷比率(包含經理費、銀行保管費等)要在0.50%以下、基金年周轉率(即基金更換持股頻率)要在50%以下
- 與其參考過去績效,投資人更應該留意基金的內扣成本。內扣成本越小的基金,未來越容易有好表現,這才是買基金最該注意的事情
- 指數化投資教父John Clifton Bogle說:假如投資能指能靠一個標準來挑選未來表現優越的基金,避開未來績效不彰的基金,這個標準就是基金費用
- 投資人有兩種,一是被動投資人,另一個則是主動投資人。因為被動投資人持有指數型基金,拿到的是市場報酬,然而主動投資人所拿到的,不多不少,也剛好是市場報酬
- 巴菲特曾說:股市預測者的唯一價值,在於讓算命仙看起來更準一些
- 彼得學林曾說:我也想要可以預測市場走向和事先知道景氣衰退,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我寧願和巴菲特一樣,尋找有獲利潛能的公司
- 古希臘哲學家Democritus曾說:智者與笨蛋的差別在於,智者寄望他所能取得的,笨蛋在追求不可能的事情
- 定期定額的目的,在於讓投資人將自己的資金看成一條水流,將資金分散在廣大帶狀的投入時點上,暴露在各種經濟環境中,避免整體資金遭逢單一時段不佳報酬的風險
- 能拿出多少資本來投資、累積,才是真正決定最後終點價值多寡的決定要素
- 定期定額有壓低平均買進成本的效用;定股投資可以確保投資人在長期上漲的走勢中持續買入、參與市場;定期定值則可讓投資人低點多買,高點少買甚至賣出,有機會將投資成本壓低
- 投資的重點不僅是報酬率,最後累積金額的多寡,往往才是重點
- 定期定額若沒有將投資金額跟隨著通膨與市長的成長同步調升,會造成投入市場的累積資金相對減低。定期定值在市場上漲時少買,甚至賣出的動作,一樣會造成投入資金減少的問題
- 定期定額與定期定值都有可能因為通膨的關係,導致投入市場的資本減少,因此而降低了獲利的額度。解決方法,則是每隔一段期間,向上調整投資的額度
- 停損停利要在可以預知未來市場走勢時,才會有效
- 股票有較高的期望報酬,但它未必有較高的實際報酬。有時候回顧過去,我們會看到股票實現了他的風險,而不是他的期望報酬
- 投資應是針對未來各種不同的經濟狀況做準備。不同的資產類別有不同的作用:景氣好的時候,股票讓你參與經濟成長;通貨緊縮時,現金有保值效果;通膨時,抗通膨債券可以維持你的購買力;金融動盪之際,高評等公債金發揮保護的效果
- 不是去臆測未來的經濟發展才是投資專業,替未來的各種可能做好準備,才是務實之策
- 資產配置的重點在於處理未來不確定結果的風險,這是投資的要義
- 資產配置的目的,不在於讓投資人壓寶,看能否買種未來爆發大漲的市場,而是讓投資人的投資組合可以適應不同的狀況,在各種不同的場景下,都還能有還不錯的表現
- 大多投資人只注意上漲可以賺多少,其實擴大報酬率的要訣之一,在於少賠。也就是說,假如能限縮投資組合虧錢的幅度,你就可以擴大賺錢的機會
- 投資人該問自己的問題,不是假如股市重挫時,自己是否有準備,而是當股市重挫時,自己是否準備好了
- 將投資組合中納入低風險資產,首要原因是為了控制下跌幅度,讓投資人更有機會安然度過熊市,並更容易從較淺的受挫中復原
- 低風險資產可以確保投資組合的價值穩定性,當用錢的時刻逐漸靠近,投資人可以確信手上的錢,不會在短時間內經歷大幅的減值
- 高評等公債,可以在金融風暴之際,成為資金避風港,逆勢上漲,故低風險資產可以選用高評等公債
- 公司債與高收益債不適合視為低風險資產,因為股市沉淪時,這兩種資產也無法倖免
Total Pageviews
2015/01/01
[閱讀筆記] 綠角的基金八堂課
Labels:
Investment,
Reading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