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2

[閱讀筆記]最高休息法 - 前言 具科學正確性的「大腦休息法」

 

  • 【 志祺七七 】你知道什麼是「正念」嗎?能讓你減輕壓力的神秘練習!《 生難字彙大辭海 》EP 014

  • 如果你以為什麼都不做、放大假、出國旅遊、長時間睡眠就是休息,你可以透過書中結合科學與實例的內容,學習什麼叫做「真正的休息」,找回身心與工作的和諧狀態。

  • 有些疲勞是無法透過睡飽、度假、泡溫泉就能恢復,這是所謂「腦的疲勞」。

  • 腦袋有腦袋的休息方法。腦部的疲勞和肉體上的疲勞具有根本性的差異,再怎麼讓身體休息,大腦的疲勞還是會在不知不覺中不斷累積。大腦的疲勞一旦慢性地持續累積,人在各方面的表現便會越來越差,甚至可能導致心理疾病

  • 大腦的特徵


特徵

就算什麼事都不做、發呆,大腦還是在運作

大腦重量只佔體重 2%,所消耗的能量卻佔整體 20%


  • 預設模式網路 (DMN, Default Model Network) 就是所謂的「大腦暗能量」,會在大腦未進行有意識的活動時,執行基本運作,如同汽車怠速狀態。大腦所消耗的能量,DMN 佔了 60 ~ 80%。即使在發呆,只要 DMN 持續過度運作,腦袋就會越來越累。

  • 除非建立可抑制 DMN 運作的大腦結構,否則,你將永遠無法獲得真正的休息。所謂的疲勞感,本身就是一種腦部現象,亦即腦部的疲勞會優先於肉體的疲勞,將「好累」的感覺帶進你心裡。

  • 正念 (mindfulness) 是指「透過冥想等來達成大腦休息法之總稱」。美國精神病學家 Judson Brewer 指出,DMN (大腦暗能量) 主要的活動可藉由冥想來抑制,冥想正是據科學正確性的大腦休息法

  • 替沒電的電池充電並不是真正的休息;改變你的大腦,擁有能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才是「最高休息法」的目的

  • 【好葉】怎樣練習冥想【完整教學】- 動畫講解

  • 消除腦部疲勞的七個休息法

① 覺得腦袋累了的時候 - 正念呼吸法

說明

  • 注意力渙散、焦躁不安、沒精神等,都是腦部疲勞的徵狀

  • 根本原因在於,意識始終朝向過去或未來,而非當下

適用

  • 減低壓力

  • 抑制雜念

  • 提升注意力及記憶力

  • 控制情緒

  • 改善免疫力

方法

  1. 採取基本姿勢

    1. 坐在椅子上,將背部稍微挺直,離開椅背

    2. 腹部放鬆,手放在大腿上,雙腿不交疊

    3. 閉上眼睛

  2. 將意識導向身體的感覺

    1. 感受身體被地球重力吸引

  3. 注意呼吸

    1. 不必深呼吸也不用控制呼吸,感覺就像是「等著」呼吸自然到來

  4. 如果浮現雜念⋯

    1. 將注意力放回至呼吸,呼吸是「意識的錨」

重點

  • 每天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持續實踐 5 ~ 10 分鐘

② 發現自己在想事情的時候 - 動態冥想

說明

  • 在這個多工的時代,越是處於「自動駕駛模式」,人腦就越容易浮現雜念,降低腦袋的注意力與專注力

適用

  • 改善專注力及注意力

  • 實現心流狀態 (flow state)

方法

  1. 步行冥想

    1. 一開始先慢慢走

    2. 將注意力放在手腳的肌肉及關節的動作、與地面接觸的感覺

  2. 以站姿進行動態冥想

    1. 把手舉高、放下,將意識集中於感覺

  3. 以坐姿進行動態冥想

    1. 坐在椅子上,將雙肩緩緩地由後往前轉動

    2. 將注意力放在手腳的肌肉及關節的動作

  4. 還有其他方法

    1. 將意識導至日常生活的行動 (穿衣服/刷牙等)

    2. 開車時,留意屁股接觸到椅子的感覺、手握方向盤的感覺

    3. 一邊做簡單的健康操,一邊留意身體的動作及感覺

重點

  • 事先決定好動態冥想的實行時機,就比較容易養成習慣。例如:「從走出玄關開始」、「從走出車站驗票口開始」等

  • 將注意力放在每天的三餐飲食上(餐食冥想)

③ 因壓力而導致身體狀況不良的時候 - 呼吸空間

說明

  • 壓力是一種腦內現象,經過長時間累積,會對身體產生各種影響,從身體的漸漸倦怠無力及肩頸僵硬等徵狀,到劇烈的腹痛、腸胃炎等。

適用

  • 消除壓力

  • 因壓力造成的肩頸痠痛等

  • 改善其他的身體不適

方法

  1. 注意壓力造成的影響

    1. 採取正念呼吸法的基本姿勢

    2. 用「一句話」來描述造成壓力的原因

    3. 在心中複誦這句話,確認自己的身心反應

  2. 將意識集中於呼吸

    1. 感覺身體緊繃慢慢舒緩、漸漸放鬆

  3. 意識擴大至全身

    1. 將注意力擴及全身,想像整個身體在呼吸

重點

  • 即使是身體的疲勞,主要舞台仍在大腦

  • 將壓力因子詞語化,便能使自己的「認知扭曲」客觀化

④ 想跳脫思考的重複迴圈時 - 心猿意馬的方法

說明

  • 處於心猿意馬的狀態時,腦部能量就會被大量浪費,導致疲勞不斷累積,睡眠品質低下

  • 你要改變你對雜念的「認知」,只要替反覆出現的想法取「名字」,就不容易陷入迴圈

適用

  • 抑制思考的重複迴圈

  • 提升專注力避免自我嫌惡

  • 改善睡眠品質、深度睡眠

方法

  1. 捨棄

    1. 替想法貼上標籤,意識到「已想過很多次」的事實

    2. 想像「我受夠了」而將想法趕出腦袋的感覺

  2. 想想例外

    1. 之所以反覆出現相同想法,是不是因為設定相同的前提

    2. 試著思考不符合該想法的例子

  3. 以智者的角度思考

    1. 你所尊敬的人或歷史偉人會怎麼想

    2. 你是否將「雜念本身」和「有雜念的自己」劃上等號

  4. 不以好壞來判斷

    1. 你是否使用不屬於「當下」的其他標準來評斷事物

    2. 要注意不做好壞判斷 (non-judgemental)

  5. 探索原因

    1. 該想法不斷浮現的原因為何?

    2. 從自己的「深層需求」(deep needs) 開始重新思考

重點

  • 「雜念=電車」而「自己=月台」,像這種認知行為療法很有效

  • 思考的重複迴圈會妨礙睡眠

⑤ 感覺似乎被憤怒或衝動牽著走時 - RAIN

說明

  • 大腦承受過多壓力時,控制本能與情感的杏仁核就會開始失控

適用

  • 平抑怒氣、控制慾望、抑制衝動

  • 減重

  • 戒菸

方法

  1. 認知 (R, Recognize)

    1. 認知到自己心中產生怒氣

  2. 接受 (A, Accept)

    1. 接受產生怒氣這項事實

    2. 不對此事實做價值判斷,容許其存在

  3. 調查 (I, Investigate)

    1. 檢查自己生氣時身體有何變化?

    2. 心跳是否有變化?身體是否有哪裡產生緊繃?

  4. 保持距離 (N, Non-Identification)

    1. 不將自己的情感是為個人問題

    2. 拋開怒氣,把它想成是「別人的事」

重點

  • 對憤怒以外的各種衝動/渴望也很有效

  • 越是目標導向的人,心靈就越缺乏空間,容易衝動

⑥ 對他人持有負面情緒時 - 溫柔的慈悲心

說明

  • 人的壓力大部分來自人際關係

  • 讓我們減少嫌惡、嫉妒及憤怒等負面情緒,藉由培養內在對他人的愛與仁慈,來建立不易累積疲勞的大腦狀態

適用

  • 抑制對他人的負面情緒

  • 培養正向情緒

方法

  1. 建立正念的意識狀態

    1. 持續做 10 分鐘一般的正念冥想

    2. 將注意力從負面情緒重新導向「當下」

  2. 想起那個人

    1. 想像為你帶來壓力的那個人

    2. 將注意放在自己的身心變化,例如緊繃的身體、心理反應等。

  3. 在心中念誦句子

    1. 希望你能避開各種危險、平平安安

    2. 希望你幸福、心安自在

    3. 希望你健康

重點

  • UCLA 已引進培養慈悲心的過程

  • 慈悲心可抑制造成腦部疲勞的原因,抑制 DMN 過度運作

⑦ 覺得自己身體不適、感到疼痛時 - 身體掃描

說明

  • 大腦的狀態,會透過自律神經及賀爾蒙,反映在身體上。

  • 一旦腦部累積過多疲勞,身體某些部分就會發熱或產生疲勞感;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局部疼痛

適用

  • 壓力性的疼痛

  • 皮膚病

  • 熱潮紅

  • 調節自律神經

方法

  1. 平躺/坐在椅子上,將注意專注在呼吸

    1. 必須同時意識到腹部伴隨呼吸而上下起伏的感覺

  2. 將注意力導向左腳尖

    1. 腳接觸到鞋子或襪子的感覺如何?

    2. 腳趾接觸到相鄰腳趾的感覺如何?

  3. 掃描身體

    1. 吸氣時:空氣從鼻子吸入,經過身體吹向左腳尖

    2. 吐氣時:在左腳尖的空氣,經過身體,從鼻子離開

  4. 為全身進行相同程序

    1. 完成左腳尖到左大腿的掃描後,對右腳、左手、右手、頭部、腹部也都進行同樣掃描

    2. 注意感覺疼痛部位,並留意疼痛強度、特性等「變動狀態」,並掃描該部位。

重點

  • 改善肩頸僵硬及全身倦怠等效果,值得期待。

  • 同時注意感受「身體的感覺如何變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