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6

[閱讀筆記]最高睡眠法 - 第4章 超究極!帶來熟睡的史丹佛式清醒策略

 

第4章    超究極!帶來熟睡的史丹佛式清醒策略

「醒著的方式」決定了熟睡與否

  • 睡眠與清醒是成對的。從早上起床至就寢間的行為習慣,能創造出最佳睡眠,而最佳睡眠能創造出最佳表現。這就是清醒與睡眠的「良性循環」。

  • 觀察失眠患者會發現,整體來說,很可能是因為大腦過於活躍,一直到了晚上大腦仍持續興奮,停不下來。絕大多數的商業人士恐怕都受大腦過於活躍的,一到晚上就馬上要「讓大腦休息,去睡覺」的確很難。因此,若你現正苦於睡不好,就要從早上的清醒行為開始改變

  • 清醒開關 ① 光

  • 一旦沒有光,人的體溫、自律神經、大腦及激素等的運作,都會因失去節奏而失調

  • 日本奈良醫科大學曾以居住於平城京的老年人為對象,實施一項規模達 1,000 人的調查,將白內障患者分成「接受手術治療」和「不接受手術治療」兩組來累積資料,結果發現接受手術者認知功能良好,代表光線刺激會影響大腦活化程度。此研究團隊另外還提出「在夜間的小型燈泡亮度,會增加肥胖及脂肪代謝異常風險」的獨特研究結果。


  • 清醒開關 ② 體溫

  • 體溫受晝夜節律的影響最大,睡覺時體溫降低,清醒時體溫升高,不讓外部因素破壞這樣的規律是很重要的。簡言之,清醒時要確實提高體溫以打開開關,就保持清醒度而言可謂相當重要


進一步提高睡眠水準的「史丹佛式清醒策略」

  • 清醒策略 ① 鬧鐘要設定「兩個時間」

  • 基本上,人都是以約 90 分鐘的睡眠週期來反覆循環,隨著時間接近早晨,非快速動眼睡眠減少,快速動眼睡眠增加,體溫緩緩上升,交感神經逐漸取得主導地位

  • 在每日清晨時,具調節血糖等重要的激素「皮質醇」(Cortisol) 的分泌量會增加這點很關鍵。皮質醇的分泌在清晨達到高峰,越接近下午越少,一但到了睡眠的前半期,更是完全不分泌。因此,皮質醇分泌量在早上醒來前增多,被認為是為了當日的活動所做的準備

  • 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在快速動睡眠時起床,會感覺精神飽滿且提升表現。要查出快速動眼睡眠何時會出現,本非易事,目前測量睡眠深度的睡眠 APP 依舊缺乏準確度。我建議的做法是建立「20分鐘的起床空窗期」,假設你想要七點起床:

  • 「早上很早醒來,但遲遲無法離開床鋪」為憂鬱症前兆,賴在床上的這段時間其焦慮及緊張感會增強,腦袋容易寫一些莫名其妙、離譜的事情,請務必多加注意。


  • 清醒策略 ② 要對「誘人睡覺的物質」斷捨離

  • 離開床鋪後,不管天氣如何,都要沐浴在晨光下。這是無論如何都不可少的行為習慣,做起來很簡單,效果卻大得不可思議。

  • 老年人因對光線刺激的敏感度降低,因此褪黑激素分泌量減少,故可以採用褪黑激素來改善睡眠與生理週期;年輕且無視力障礙的人,不吃這類補充劑也能自行製造出褪黑激素,只要養成對應的行為習慣,便能免費獲得調整褪黑激素的能力。

  • 無論是太陽光或人造光,眼睛接收到光線,就會抑制褪黑激素的抑制,讓你保持清醒


  • 清醒策略 ③ 「早上光腳行動」讓清醒度更上層樓

  • 「上行網狀結構」是位於腦幹中心有各種纖維交織成網狀的部分,只要刺激上行網狀結構,便會醒來

  • 剛起床時,刻意光腳走動,可以獲得兩個效果

    • ❶ 光腳接觸地板能刺激皮膚感覺,使上行網狀結構活化;

    • 光腳可以降低皮膚溫度,進一步拉大因晝夜節律而自然升高之深層體溫和皮膚溫度的差距,這也是「縮小深層體溫與皮膚溫度,便想睡」的逆向操作


  • 清醒策略 ④ 用「洗手法」讓自己醒來

  • 為了讓大腦醒來,要用「冷水」洗手與刷牙。透過冷水將深層體溫與皮膚溫度的差距拉大,會有提振精神及心情的效果。

  • 有些人會在早上洗澡,建議還是「淋浴」較好,泡澡會讓深層體溫升高太多,不久後體溫就會下降,反而會想睡。


  • 清醒策略 ⑤ 用「咀嚼力」來強化睡眠與記憶

  • 早餐扮演提高體溫、調節一天的節奏,並供給開始活動所需能量的角色。早餐具有「重設生理時鐘」與「預防肥胖」的雙重效果

  • 多咀嚼可以改善記憶力,咀嚼會影響睡眠及行為模式

  • 咀嚼的動作會使三叉神經傳遞刺激至大腦,「多咀嚼」有利於製造一天的晝夜對比


  • 清醒策略 ⑥ 總之要避免「渾身是汗」

  • 晨跑已是全球共通習慣,但過度運動至疲勞的地步,反而會影響你的工作表現。過度運動會讓你的體溫上升過多,人體開始出汗以散熱,結果導致體溫降至比原本還低,導致睡意來襲

  • 基於身體方面的考量,我建議大家選擇快走,會讓人大汗淋漓的運動還是避免


  • 清醒策略 ⑦ 利用「外帶咖啡」獲取「不只是咖啡因」的效果

  • 2015 年歐洲食品安全局 (EFSA) 指出,成年人一天的咖啡因攝取安全量約 400 毫克以下,約 5 杯咖啡。目前已有證據顯示,適量的咖啡攝取可降低健康成人的第二型糖尿病、肝癌及子宮內膜癌等罹患風險

  • 但你要知道咖啡因對睡眠的影響,血液中的咖啡因濃度降至一半需花費 4 小時左右。睡前 1 小及 3 小時前各喝一杯咖啡的話,睡著所需時間會延長約 10 分鐘,而睡眠時間會縮短約 30 分鐘。

  • 我建議商業人士買外帶咖啡,咖啡因能提高基礎代謝,具有將身體切換至清醒模式的能力,並拿著「外帶咖啡」到公司與同事「閒聊」,更可發揮加乘效果,徹底打開清醒開關


  • 清醒策略 ⑧ 改變做「重要事情」的時間

  • 應在上午安排重要的事情/會議,舉凡要用腦的工作、重要的工作,都盡可能集中在上午才是明智之舉

  • 午餐後則漸漸轉換至簡易的工作模式,這是為了有益睡眠,開始讓大腦逐步放鬆。就如緩緩地走下斜坡般,依自己的步伐來加以模式化。


  • 清醒策略 ⑨ 「不吃晚餐」會影響睡眠

  • 目前已知空腹會促進食慾素分泌,而進食會降低食慾性的活性,清醒度也會趨緩

  • 不吃晚餐會促進食慾素分泌,食慾素會引起交感神經活化與體溫升高,除了會導致食慾增加,還會造成你睡不著


  • 清醒策略 ⑩ 晚上來個「蕃茄沙拉」以提升睡眠力

  • 以涼拌的形式食用具冷卻身體效果的「番茄沙拉」,是具「輔助效果」的方法。就入睡降低體溫這點來說,沒有什麼比泡澡更有效。

  • 以能促進睡眠病調整身體節奏的褪黑激素為例,它是以名為色氨酸 (Tryptophan) 的物質製造而成,先形成血清素 (Serotonin),再變成褪黑激素,用來幫助入睡和治療睡眠障礙。


  • 清醒策略 ⑪ 正確飲酒以「點眠成金」

  • 鎮定型的安眠藥很多具有強化「GABA」(γ-胺基丁酸) 這種腦內物質的作用。GABA 為抑制類的神經傳導物質的氨基酸,廣泛分佈於人腦內。

  • 大部分的神經傳導物質會在清醒時運作,GABA 是少數在睡眠時活動的神經傳導物質,只要以安眠藥從外部強化 GABA,便可期待獲得引導睡眠或維持睡眠的效果

  • GABA 具有抗焦慮及抗經孿、肌肉鬆弛等作用,但具有意識模糊、無力、頭暈而造成跌倒/骨折等副作用。

  • 酒精會對 GABA 造成影響,呈現類似巴比妥類藥物 (Barbiturate) 的鎮定劑效果。酒可以促進入睡,亦有放鬆效果,但喝多了還是會出現抑制呼吸的副作用,喝多了會因酒精利尿效果,反而讓你一直醒來上廁所而妨礙了深層睡面。

  • 以日本酒 15% 酒精濃度來說,在就寢前 100 分鐘飲用 180 cc,能幫助你入睡,又不影響隔天的身體狀況。酒對 GABA 的影響會在短時間內出現,故和睡前吃安眠藥的效果差不多


  • 1 小時的時差,約需要一天來適應;若時差為 7 小時,就要花七天才能重新恢復同步。人的體溫因為時差關係,導致就寢時體溫偏高,於是難以入睡。要預防時差問題,在出發前就要開始配合目的地的作息時間,例如依據當地時間來決定「用餐與否」。也就是,若還不是目的地的用餐時間,就「不吃」的策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