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

[閱讀筆記] 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 (6/6)

 

  1. 20 個 Nudges 例子

Nudges 例子

說明

① 鼓勵民眾減少碳足跡 (carbon footprint)

  • 透過配發小徽章,依據碳排放量顯示燈號,綠燈代表碳排放量低、紅燈代表碳排放量高。

  • 民眾可以購買 carbon credit 或主動降低碳排放來取得綠色燈號。

② 智慧電表與恆溫器 

(smart meters and thermostat )

  • 位於 New Jersey 的 Public Service Electric & Gas Co.,替 320 名客戶安裝智慧電表與恆溫器 ,此裝置會根據氣溫自動調整冷暖氣溫度設地,讓客戶同時降低碳排放與省錢。

③ 節能與鄰居用量比較

  • Nudgers 都知道人有比較心理。Sacramento Municipal Water District 據此,提供一個簡單、易讀的 Home Electricity Report,讓人們省電費並減少環境傷害。

  • 在帳單中善用比較心理,例如,你的用電量超過你鄰居 40%,每年電費比鄰居多 $358 美金。

  • 在帳單中提供節電建議,包含 quick fixed (ex. 拔掉電器插頭)、smart purchases (ex. 購買有節電標章的電器) 與 great investments (ex. 定期維修冷暖設備)等。

④ 將無形的用電變有形

  • Diy Kyoto (英國小公司) 推出名為 Wattson 小型裝置 ($200 美金),可無線連結家用電表,可即時顯示用電量或電費。

  • Wattson 利用燈號,將無形的用電量變成有形,例如低於平常用電量顯示藍燈、高於平常用電量則顯示紅燈。安裝 Wattson 的家庭,一年因此節省 25% 電費。

⑤ 透過駕駛即時回饋對抗地球暖化

  • Toyota Prius 透過 hybrid 技術讓汽車油耗更少,並透過儀表板即時顯示油耗 (instant feedback),鼓勵駕駛人輕踩油門、避免急煞,藉此節省油耗。

  • Nissan 內部測試在車上安裝 ECO 踏板 (預估可節省 5 ~ 10% 油耗),當駕駛大腳踩加速時,就會在儀表板提醒應輕踩油門以節省油耗,但駕駛人仍可不理會,完全符合家長式自由主義的精神。

⑥ 讓用電量變成有形 (Power-Aware Cord)

  • Swedish  Energy Agency 於 2004 年成立 STATIC 專案,目標是要讓家庭用電量從無形變有形。

  • Power-Aware Cord 會根據用電量調整亮度,當有用電就會亮起;當用電量大增,亮度就會更亮;當用電量趨緩,亮度就會調暗。

⑦ 利用 Carbon Label,喚起大眾的環保意識

  • 日本為了對抗全球暖化,選定某些商品,在其包裝外顯示在製造與運送過程所產生的碳足跡,以喚起大眾的環保意識。

  • 英國與法國也有類似的 carbon label 作法,例如,一包洋芋片會產生 75g 碳排放,44% 來自馬鈴薯種植過程、30% 來自生產過程、其餘則是包裝 / 配送 / 廢棄物處理。

⑧ 利用減速丘 (speed bump) 提醒駕駛減速

  • 減速丘是一種平行設置於公路路面上,略微由地面向上凸起約 10-15 mm 的裝置,通常設置在應低速度行駛的路段,此裝置被全世界廣泛使用。

  • 經研究,車輛經過 speed bump,能讓時速 38 mile (約 60 km) 的車速降至 23 mile (約 36 km)。

⑨ 採用交通寧靜 (traffic calming) 策略或依時速給予笑臉

  • 採用交通寧靜 (traffic calming) 策略 (http://shorturl.at/cTZ69):

    • 發源於歐洲荷蘭,美國、澳洲、日本以及其他各國相繼引進。其設置的主要目的是對社區巷道進行交通管制措施,改變汽機車駕駛人的行為,降低車速、減少車流,提升當地居民生活品質與交通安全。

    • 例如,選擇學校、醫院或大型社區,在交通寧靜區周邊廣設告示牌,標示區內速限30公里以下;道路彎曲、窄化設計,或是增設減速丘,讓駕駛降低行車速度。

  • 為了提醒超速駕駛,在英國某些路段安裝 Vehicle Activated Sign,超速顯示 sad face,符合速限規定顯示 smiley face。

⑩ 標明食物卡路里

  • 紐約市制定法律,規定位於 15 個 outlets 的速食店,並須清楚載明每項食物內涵多少卡路里,讓消費者選擇前,獲得充分資訊。

  • 透過以上規定,政府不需要禁止民眾吃垃圾食物,或禁止速食店販售垃圾食物,給予消費者充分資訊,自己決定是否要吃。

⑪ 無托盤自助餐

(trayless cafeterias)

  • 當自助餐有托盤時,因為方便使力與放食物,總是會拿較多的食物、餐巾紙等。

  • 為了降低學生餐廳的食物、飲料與餐巾紙浪費,位於 New York 的 Alfred University 的 Cafeteria managers 測試在餐廳不提供托盤,意外發現一週可以降低 1000 磅的廚餘與 112 公升的液體廢棄物。

  • 此 trayless 政策推廣到其他大學後,食物浪費降低了 50%,或許長久看來,對學生的腰圍也會有幫助。

⑫ 日本政府對抗肥胖

  • 日本政府為解決人民肥胖問題,降低醫療支出,規定 40 ~ 70 歲的人民 (占總人口 44% ),男性腰圍 < 33.5 吋,女性腰圍 < 34.5 吋。有企業推出 metabo check towel 提供給員工,讓員工時時測量、自我警惕。

⑬ 協助患者定期服藥

  • 整體來說,超過半數的患者沒有遵照醫師指示定期服藥 (non-compliance) 或服用劑量錯誤。可透過簡單的提醒藥盒,讓病患規律服藥。

⑭ 用 Procrastinator’s Clock 對抗拖延病

  • 有些人有慢性拖延病,會議常遲到。這類人可以下載 Procrastinator’s Clock,此程式會將你的系統時間增加 5 ~ 15 分鐘,但是你無法得知到底增加幾分鐘,所以你無法自動得知應該減去幾分鐘才是現在時間,逼著你提前動身。

⑮ 讓喋喋不休的人停止

  • 在公眾場合,常會遇到說我會長話短說卻喋喋不休的人。建議有這種傾向的主講者,應先跟會議主持人說:「若我講話超過 X 分鐘後,請打斷我」。

⑯ 下班機前,提醒收拾座位前的 seat pockets

  • 每個人都可能有遇過或聽過把東西遺留在飛機上的經驗,若下飛機前,空服員有廣播提醒不要遺漏自身物品,或許能大幅改善,甚至可以提醒旅客帶走自己所產生的垃圾。

⑰ 小額捐款幫助弱勢團體

  • Denver City 在路邊停車計時表 parking meters) 旁設置小額捐款箱來幫助無家可歸的人,在首月所設置的 36 個 parking meters 中,募得 $2,000 美金。

  • 許多國際機場也有設置小額捐款箱,旅客離境前,錢包會有許多零錢,且由於回國後零錢也無法匯兌,許多旅客也樂於將所剩不多的零錢捐獻給弱勢團體。

⑱ 用大型豪華轎車 (limousine) 來避免酒駕肇事

  • 在 Wisconsin 社區成立一個成功的計畫來避免酒駕。有意去酒吧喝酒的社區民眾,一晚支付 $15 ~ 20 美金,就享有大型豪華轎車載送你到各個酒吧與安全回家。

  • 在計畫執行期間,預估阻止 140 件酒駕肇事與 6 條寶貴人命。以成本面來看,租用司機的成本 ($2,300) 與酒駕造成的社區損失 ($231,000),差了 37 倍。

⑲ 運用 social influence 來強化資源回收

  • 根據 Norwegian Recycling Program 的研究,資源回收源自於自身的責任感,然後資源回收做得好壞,則深受鄰居的行為影響。若發現鄰居有作好資源回收,自己也因為 social pressure 逼著自己也要好好做。

  • 研究強烈顯示,一個人是否有意願接受資源回收,取決於其他人的 recycling habits。這對政府施行政策提供很好的指南:如果你想提升資源回收率,向每個人傳達其他人都很努力做資源回收的訊息

⑳ 利用蒼蠅貼紙減少男廁尿液亂濺

  • Amsterdam Airport Schiphol 於男廁黏貼蒼蠅貼紙,因此減少 80% 男廁尿液亂濺問題,此為相當有效的 nudge,並進一步從機場推廣到酒吧、餐廳、校園、教堂等。


  1. 人類行為的三大特色

人類行為的三大特色

說明

① 有限理性

(bounded rationality)

  • 在很久以前,房貸只有 30 年固定利率的單一選項,選擇很簡單,找一家提供最低利率的銀行即可。

  • 現在房貸則出現無數的選項,即使是專家 / 理性經紀人也很難精確判斷每個選項的優缺點。借方搞不清楚貸款內容,單憑貸方保證借方獲得划算的交易。

② 有限的自我控制力

(limited self-control)

  • 人類很容易受到誘惑,沒有堅定的自我控制力。例如,銀行經紀人會慫恿並提供 teaser rate (初期極低利率,第二年起再慢慢調升利率) 誘惑信用不良貸方申辦貸款,當房價下跌、利率提升,災難就會產生。

③ 社會影響力

(social influence)

  • 許多投資泡泡就是透過社會感染的過程 (process of social contagious),相信不切實際、過度樂觀的幻想,網際網路泡沫 (dot com bubble) 就是這樣生成與破滅。


  1. 貪婪與腐敗會製造危機,但是人性的脆弱仍扮演關鍵角色。若無法了解犯罪者的手法,也無法理解有限理性、有限的自我控制能力與社會影響力所造成的災難性效應,我們將無法阻止潛在的危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