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與列寧的成功,是在於他們努力去理解當代的科技和經濟現實,他們不會把時間耗費在細讀古代文本、或沈迷於先知的預言中。蒸汽機、鐵路、電報和電力,造成前所未聞的問題,但也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都市無產居民已經形成一個新階級,而這些人的經驗、需求和希望,當然與《聖經》時代的農民大不相同。為了回應這些需求和希望,馬克斯和列寧研究蒸汽機如何運作、煤礦如何經營、鐵路如何塑造經濟、以及電力如何影響政治。(p.309)
科學不討論價值觀的問題,因此科學無法評斷自由主義的「自由比平等更重要」或「個人比集體更重要」這些抽象倫理判斷,究竟是對是錯;不過,自由主義的基礎同樣也有他自己深信不疑的事實聲明,但這些事實聲明就是過不了科學審查這一關。(p.318)
誰決定買豐田而非賓士、去巴黎度假而不去太過、投資南韓債券而不是上海股票?是誰下了這些決定?行為經濟學家多數實驗指出,並沒有什麼「單一的自我」做出這些決定,而是人心中有許多不同、常常還互相衝突的內在,經過不斷拉扯才決定的。(p.331)
人體內至少有兩種自我:感受的自我 (experiencing self) 及記憶的自我 (remembering self)。感受的自我沒有深刻的記憶力,不會說故事,而且我們要做重大決定時,也不會去問感受的自我有何想法。講到要喚起記憶、講故事、做重大決定,負責的是我們心中另外一個非常不同的存在:記憶的自我。記憶的自我就像記者、詩人或政治人物,不會敘述所有細節,通常只會取事件的最高潮或是最後結果來編織故事。以冷水實驗來說,記憶的自我對於時間持續多久無感,並不在意長短兩個實驗的持續時間不同,所以如果需要在兩者擇一,敘事自我會挑的是長板的實驗,因認為「水稍微溫暖一點」。(p.332)
人類都會有兩個自我:一個是「感受的自我」(expeiencing self),另一個是「記憶的自我」(remembering self)。這兩個自我在認知事物上存在著不同甚至是衝突。一方面,「感受的自我」會問自己「我此刻感受怎麼樣?」,同時體驗感受事件的每一個瞬間,獲得愉悅、無聊、焦躁和恐懼等體驗;另一方面,「記憶的自我」會詢問「我當時總體感覺如何?」它會通過回憶一些關鍵點獲得的感受(峰值和終點),忽視其他瞬間感受,以此總結事件帶給自己的體驗。然而最終,「記憶的自我」占了上風,因為它決定了我們能從體驗感受中獲得什麼。它決定了我們怎樣描述獲得的體驗感受,並指示了我們之後的行為。
一位哀傷的失婚者,腦袋想著的都是自己失敗的婚姻,這全然是受到「記憶自我」(remembering selves) 的影響,事實上是,儘管最後的結果是不好的,不代表這段婚姻中全部都是不好的
這裡有個 duration neglect (對持續時間的忽略) 的 bad case,在你的經驗中會有好的部分,也有壞的部分,儘管好的部分持續的時間比壞的部分多了十倍之久,但是在你心中的權重兩者確是相等的,不會有十倍的差異
每次記憶的自我要對我們的經驗下判斷時,並不會在意時間持續多長,只會採用 peak-end rule,也就是只記得高峰和終點這兩者,再加以平均,做為整個經驗的價值。這法則對於我們所有的日常決定,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p.332)
兩種自我的比較
經驗自我
是每分每秒替你過生活、活在當下的自我
如果說經驗是片段,那個記憶就是時段。記憶經過整理表達,才能形成可闡述的經歷或故事,是我們每分每秒的真實感受。
記憶自我
編織記憶、賦予意義,你所意識到的自我。片刻的經驗需要不斷的整理組合,而後合成記憶。
人的快思系統,記憶自我常凌駕經驗自我,近期或深刻的記憶,常常抹煞掉整個過程的經驗總和,偏好和決策是被記憶塑造的,但記憶有可能出錯。
小兒科醫師和獸醫都很懂得使用 peak-end rule 的技巧,許多醫師會在診間裡準備零食點心,在打完針或做了什麼痛苦的檢查之後,讓孩子或小狗吃點甜食或零嘴。這樣一來,等到記憶的自我在事後回想起這次看診,最後這十秒的快樂,會足以抹去之前數十分鐘的焦慮和疼痛。(p.334~345)
許多婦女分娩時,都會經歷難以忍受的痛苦,可能會讓人以為,只要生過一次,沒有哪個心靈正常的女性會願意再來一次。但在分娩後的幾天,賀爾蒙系統會分泌皮質醇和腦內啡,紓緩疼痛、讓人感到安慰,甚至欣悅。再加上對小嬰兒的愛與日俱增,又得到來自親友、宗教和民族主義的多方讚譽,都會共謀協力,將分娩從創傷轉為正面記憶。(p.335)
記憶的自我有一把鋒利的剪刀、一隻黑色的粗麥克筆,一一審查著我們的經驗。至少有個某些令人恐懼不悅的時刻,就這樣遭到裁剪抹去,最後整理出一個有歡樂結尾的故事,歸檔存查。(p.335)
「自我」也像國家、神祇和金錢一樣,都只是虛構、想像的故事。每個人都有一個複雜的心靈,會丟下我們大部分的經驗,只精挑細選幾樣,再與我們看過的電影、讀過的小說、聽過的演講、做過的白日夢,全部混合在一起,編織出看似一致連貫的故事,告訴我們自己是誰、來自哪裡、又要去哪裡。正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自己該愛誰、討厭誰、該怎麼對待自己。如果情節有需要,這個故事甚至也可能讓我們犧牲自己的生命。每個人的故事也有文類,有些人活在悲劇之中,有些人上演永無結局的宗教戲劇,有些人日子過得像是動作片,也有不少人過著喜劇人生。但到頭來,一切都是故事罷了。(p.343)
生命科學認為所謂的「自由個人」也是個虛構的故事,人只是生化演算法的組合。每時每刻,大腦的生化機制都會創造經驗,但一閃即逝,接著就是更多經驗閃現、消失、閃現、消失,彼此快速相連,這些瞬間的經驗並不會累積、構成什麼永續的本質。在這一片混沌中,記憶的自我試著找出秩序,於是編織出一則永無結局的故事,讓每項經驗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就多少有長久的意義。只不過,雖然這讓一切合理且誘人,卻仍然只是虛構的故事。中世紀的十字軍相信,是上帝和天堂讓他們生命有意義;現代自由主義者則認為,是個人的自由選擇讓生活有意義。但不論如何,都一樣是妄想。(p.343~344)
在過去半個世紀,電腦智能 (computer intelligence) 已有巨大進展,但在電腦意識 (computer consciousness) 方面卻完全是原地踏步。據我們所知,2016 年的電腦並未比 1950 年代的電腦圓形更有意識。然而,一場重大革命已經風雨欲來。「智能」的概念即將開始與「意識」的概念脫鉤,也讓人類面臨失去經濟價值的危險。 (p.351)
軍隊和企業需要有智能的個體,才有辦法運作,但這樣的個體卻不見得需要有意識和主觀經驗。舉例來說,如果是血肉之軀的計程車司機,個人有意識的經驗絕對是比毫無感覺的無人車來得豐富。計程車司機可以一邊在首爾繁忙的街道上開著車,一邊享受音樂。抬頭望見星空,他可能感到心胸突然一片開朗,或是因為敬畏而讓他開始思考宇宙的奧秘。只不過,這一切都不是社會需要計程車司機具備的特質。社會需要的是把人從 A 點運到 B 點,而且要最快、最安全、最節省成本。就這點而言,無人車很快就能做得比人類駕駛更好,就算它不能享受音樂、也不會因為存在的奧秘而大敢敬畏,又有什麼關係呢?(p.352~353)
我們開回想一下,馬匹在工業革命後走想怎樣的命運。隨便一批農場上的馬,不論是在嗅覺、愛的能力、認人的能力、跳過柵欄的能力、或是其他上千項的事物,絕對都遠高於史上首款平民汽車福特 T 行車、或是價值百萬美元的藍寶堅尼跑車。然而,馬匹仍然遭到汽車取代,原因就在於:汽車在社會真正需要的那少數幾項領域勝出。計程車司機也有可能會走上馬匹這條路。(p.353)
人類總對自己的情緒智能 (emotional intelligence) 洋洋得意,卻也常常受到情緒影響,出現不尋常反應。像是遇到一個憤怒的人,自己也開始大吼大叫;聽著一個充滿憂慮的人講話,自己也憂慮起來。(p.359)
綜觀歷史,就業市場可分為三個主要部門: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在大約 1800 年以前,絕大多數人務農,只有少數人在工業和服務業。到了工業革命,已開發國家的人民就離開了田野和農畜。大多數人開始屬於工業部門,但也有愈來愈多人走向服務部門。到了最近幾十年,已開發國家又經歷了另一場革命:工業部門的職務消失,服務業大幅擴張。2010 年,美國的農業人口只剩下 2%,工業人口有 20%,佔了 78% 的是教師、醫師、網頁設計師等服務業,但等到不具心靈的演算法也比人類更會教、更會醫、更會設計時,我們要做什麼?(p.361)
人類有兩個基本能力:身體能力和認知能力。在機器與人類的競爭僅限於身體能力時,人類還有數不盡的認知任務可以做得更好。所以隨著機器取代單純操作性的工作,人類變轉向專注在需要認知技能的工作。然而,一旦演算法也比人類更能記憶、分析和辨識各種模式,會發生什麼事? (p.36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