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5

[閱讀筆記] 人類大命運 (1/8)


  1.  現在的大多數國家,真正遠遠更嚴重的並不是饑荒,反而是飲食過量。在十八世紀,據說法國王后瑪麗安東尼,曾向挨餓的民眾說,如果沒有麵包可以吃,何不吃蛋糕呢?但今天的窮人真的如此!現今,住在比佛利山莊的有錢人吃生菜沙拉、清蒸豆腐佐紅藜,而住在貧民區的小女生則是大口嚼著美國的國民零食 Twinkie 蛋糕、奇多、漢堡和 pizza2014 年,全球體重過重的人數超過 21 億,營養不良的有 8.5 億。預計到 2030 年,全球會有 50% 的人體重過重。 2010 年,饑荒和營養不良合計奪走約 100 萬人的性命,但肥胖卻讓 300 萬人命喪黃泉。(p.11)
  2. 雖然我們不敢保證,絕不會爆發新一波伊波拉或未知流感病毒的疫情,橫掃全球造成數百萬人身亡,但至少我們不會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天然災害。我們反而會認為:這是不可原諒的人為疏失,要求有人為此負起責任。這種批評背後的假設,正是認為人類的知識和工具已經足以防治傳染病,如果疫情仍然失控,原因便是人類的無能,而不是什麼神的憤怒(p.19) 
  3. 在遠古農業社會,人類暴力佔了死亡總數的 15%,而在 20 世紀,暴力事件只佔死亡總數 5%,到了 21 世紀初,更是只佔全球死亡總數約 1%。例如 2012 年,全球約有 5600  萬人死亡,其中 62 萬人死於人類暴力 (戰爭致死 12 萬人、犯罪致死 50 萬人)。相較之下,自殺的人數有 80萬,死於糖尿病更有 150 萬。在現代,糖可比火藥更致命(p.20)
  4. 隨著知識成為最重要的經濟資源,戰爭能帶來的獲利下降;可能發生戰爭的地方,越來越侷限在世界的特定區域 (像是中東和中非),這些地方仍然維持老式的物料導向經濟。例如盧安達在 1998 年入侵鄰國剛果,奪取該國豐富的鈳鉭鐵礦 (Coltan),這是因為此礦產是生產手機與筆記型電腦不可或缺的原料,剛果的蘊藏量佔了全球 80%,盧安達掠奪來的鈳鉭鐵礦,每年可以賺到兩億四千萬美金;相較之下,中國入侵加州奪下矽谷,則無法獲得任何矽礦,矽谷的價值在於人腦裡頭的知識,在中國攻下加州前,所有人都跑光了。(p.21)
  5. 恐怖主義只是得不到真正權力的人,所採取的軟弱策略。恐怖份子通常無力擊敗軍隊、佔領國家,或是破壞整座城市。就本質而言,恐怖主義就是一種表演。恐怖份子安排一場令人驚恐的暴力秀,抓住我們的想像,讓我們以為自己即將再次陷入中世紀那種混亂中。恐怖主義就像是一隻想要大鬧瓷器店的蒼蠅。蒼蠅如此弱小,自己甚至連一紙茶杯都動不了,於是找來一頭牛,鑽到牠耳裡嗡嗡作響,讓牛因為恐懼和憤怒而發狂,破壞整家瓷器店(p.23)
  6. 我們之所以可以成功控制饑荒、瘟疫和戰爭,很大的原因在於驚人的經濟成長帶來豐富的食物、醫藥、能源和原物料。然而,同樣也是因為經濟成長,已經讓地球的生態平和在許多方面失衡,而我們現在才剛開始有所意會。人類對於這項危機承認的很晚,而且至今的努力也不足。(p.26)
  7. 德國理論物理學家 Max Planck 有句名言:「科學在一次一次葬禮中進步。」他所說的是,必需等到一個世代離去,新的理論才有機會剷除舊理論(p.33)
  8. 人們不想總是忙著生產,而是想要幸福快樂。生產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能夠為幸福提供物質基礎。生產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在一次又一次的調查中,哥斯大黎加人的生活滿意度都遠高於新加坡人 (新加坡與哥斯大黎加兩國的 GDP 分別為 56,000 14,000 美元)。你想當個生產力高但不太開心的新加坡人,還是當個生產力較低,但心滿意足的哥斯大黎加人?(p.39)
  9. 伊比鳩魯把至善定義成幸福快樂的時候,就曾告誡弟子,快樂是件辛苦的差事,光是物質成就,無法讓我們長久感到滿足。盲目追求金錢、名譽和歡愉,只會讓我們痛苦不堪舉例來說,伊比鳩魯就建議吃喝要適量,性慾要節制。從長遠看來,深厚的友誼會比一夜狂歡,讓人更快樂。當代人顯然比過去的前人更為滿足,雖然已開發國家更為繁榮、舒適及安全,但自殺率卻遠高於傳統社會。(p.39)
  10. 幸福感被罩了一片神秘的玻璃天花板,雖然我們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幸福感卻未能成長。幸福快樂的天花板有兩大支柱,分別屬於心理層面和生物層面:(p.41~42)
    1. 在心理層面,快樂與否要看你的期望如何,而非客觀條件。光是和平繁榮的生活,並不能讓我們滿意,必須是現實符合期望,才能讓我們滿足。但壞消息是,隨著客觀條件改善,期望也會不斷膨脹。
    2. 從生物層面來說,不管是期望或幸福感,其實都是生物化學機制控制的,而不是由經濟、社會和政治局勢來決定。愉悅或痛苦從來就不是對外在世界事件的反應,而是對自己體內感覺的反應。丟掉工作、離婚或市政府開戰,事件本身並不會讓人受苦。唯一讓人痛苦的,是自己身體裡不愉快的感覺。丟掉工作會引發沮喪,而沮喪才是一種令人不悅的身體感覺。 
  11. 科學也說,並沒有人是因為得到升職、中彩券,甚至是找到真愛而快樂。真正能讓人幸福快樂的,只有一件事、別無其他可能,也就是身體裡的愉悅感覺。如果去年我意外升遷,很有可能雖然現在我還是在這個位置上,但當初聽到消息的愉悅感早已經在幾個小時後煙消雲散。如果想再感受那些美妙的感覺,就得再升遷一次。萬一滿懷希望,卻沒能再升遷,感受到的痛苦和憤怒,可能還遠比當初乾脆一直當個無名小卒來得高(p.42~44)
  12. 人喝酒是為了遺忘;抽大麻是為了感到平靜;用古柯鹼和安非他命是為了感到敏銳且自信;吞搖頭丸能讓人放大感官、感受狂喜;而 LSD 則會讓你踏進一場脫離現實的迷幻夢境。(p.47~48)
  13. 現代經濟要能維持,就需要不斷地、而且是無止境的成長。如果成長停止,經濟不會溫溫順順地平靜下來,而是會轟然崩解。(p.60)
  14. 治療與演化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線,醫學一開始幾乎總是要拯救那些落在常態下線以下的人,但是同樣的工具和知識,也能用來超越常態的上限威而剛一開始是治療血壓問題,但輝瑞公司驚喜發現,它竟然能醫治陽痿。於是威而鋼讓數百萬人重新獲得正常的性能力;很快地,連沒有陽痿問題的男人也開始服用,好讓自己超越常態、得到過去未曾擁有的性能力。(p.60)
  15. 發生於特定藥物的是,也有可能發生在整體醫藥領域。現代整形外科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是 Harold Gillies 在英國 Aldershot 軍醫院,一致創傷,但他在戰後發現,同樣的技術也能用來讓無病無痛、但很醜陋的鼻子,變得更美觀。雖然整形手術仍然繼續協助顏面受傷的病人,但也愈來愈常用來為健康人士增添顏值。到如今,整形外科醫師在私人診所裡荷包滿滿,其明確且唯一的目標,就是要讓健康的人更提升、富有的人再加分。(p.60~61)
  16. 有些複雜系統(例如天氣)是完全無視於我們的預測,但人類發展的過程則會對預測產生反應。事實上,預測越準確,引起的反應就愈多。因此很矛盾的是,隨著我們搜集更多資料、提升運算能力,事件反而會變得更出乎意料而難以預測。知道得愈多,反而能預測的愈少。舉例來說,假設某天,專家解開了經濟的基本法則。這時銀行、政府、投資人和客戶,會立即應用這項新知,展開新的行為,希望能佔到競爭對手的便宜。但令人感嘆的是,只要人們一改變行為模式,新找出來的經濟理論也就立即過時。我們或許能夠找出經濟在過去如何運作,但已經無法在確知經濟在目前如何運行,未來就更別說了。(p.65~66)
  17. 這正是歷史知識的矛盾。知識如果不能改變行為,就沒有絲毫用處。但知識一旦改變行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義。我們擁有愈多資料、對歷史了解愈深入,歷史的軌跡就改變得愈快,我們的知識也過時得更快。(p.67)
  18. 到了今日,知識增加的速度飛快,理論上,我們應該越來越了解這個世界。然而情況卻正好相反。各種新知識讓經濟、社會和政治的變化加速;為了瞭解究竟發生什麼事,我們加速搜集和累積知識,卻只導致動盪更為加速加劇。於是,我們越來越無法真正瞭解現在、預測未來(p.67)
  19. 歷史學家研究過去,不是為了要重複過去,而是為了從中解放。歷史不僅塑造我們的科技、政治和社會,也塑造我們的思想、恐懼和夢想。正因如此,馬克思主義者才要講述資本主義的歷史,女權主義者才要研究父權社會的形成,非裔美國人要永遠記住奴隸販運的恐怖。他們的目的不是要延續過去,而是要從過去解放。(p.68~69)
  20. 在私人會所和公共建築前面種植一片綠油油草皮的想法,是誕生於中世紀晚期英、法兩國貴族的城堡。到了近代早期,這個習慣已經根深蒂固,成了貴族的商標。想要擁有一片漂亮的草坪,除了有地,還得付出許多心力,特別是以前可沒有自動灑水裝置和割草機,而且草坪並不會產生任何價值。貧窮的農民負擔不起,且不可能把寶貴的土地或時間浪費在草坪上。於是城堡入口處那片完美的草地,就成了無人能造假的身份象徵。草坪越廣闊、修整越完美,就代表這個家族越強盛。如果你拜訪一位公爵,卻看到草坪維護不佳,就知道他有麻煩了(p.7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