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慎且避免對短期的結果做出過多的反應,可以提升你的決策及決策結果的品質。對於壞消息的短期反應,會增加你對風險的厭惡 (risk aversion),進而做出不利於你投資組合的決策
你越少去接觸財經新聞,你就越不知道每支股票在做什麼,你就比較不會去無謂地攪動你的投資組合,也較不會產生 risk aversion,最終你就會變得更富有
你僅需一季評估一次你的投資組合 (portfolio) 即可,面對股市每天的起伏會因損失厭惡 (loss aversion) 而做出反應過度的投資決策
人腦習慣會對事物開一些 mental account,例如你買了十支股票, 容易把每支股票視為獨立的輸或贏,但 loss aversion 就會分別適用於每一個 account,造成你過度害怕損失而做出錯誤的決策,這稱為 narrow framing,用狹窄的角度看待事情。較好的方法為 broad framing,看整體投資組合的賺賠,而非看單一股票的賺賠。雖然 loss aversion 依然存在,但強度會減弱許多,也因此能做出較好的判斷
每當決策者遇到具有風險的選項時,都會傾向用 narrow framing 的方式。你該嘗試用 broad framing 的方式來思考,即 outside view ,將你注意的焦點從現在所處的情境轉換成類似情境的各種的統計數字來做為決策的參考,可以採用 Reference class forecasting (參考類別預測) 來解決或減輕 planning fallacy 。例如面對廚房裝修的決策,建議步驟會是
[步驟 1] 先找出適合的 reference class (參考類別),如類似的廚房裝修工程
[步驟 2] 再取得 reference class (參考類別) 相關的統計數字,用此產生 baseline prediction
[步驟 3] 使用所取得的相關資訊來對照自己手上的專案,進行 baseline prediction 的調整
處置效應(Disposition Effect),是指投資人在處置股票時,傾向賣出賺錢的股票、繼續持有賠錢的股票。這意味著當投資者處於獲利狀態時是風險迴避者,而處於虧損狀態時是風險偏好者。
「沉沒成本謬誤」(sunk cost fallacy):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時,不僅會看這件事會為自己帶來的好處,也會沉溺在過去已投入且不能回收的成本中,而做出不理性的選擇。Sunk cost fallacy 常見於在不好的工作苦撐、持續不開心的婚姻與持續沒有前景的研究計畫
人對行動所產生結果的情緒反應大於不行動所產生結果的情緒反應。在賭局的情形下也是如此,人對賭了且贏了的快樂會強過抑制自己不去賭而保留了同樣錢的快樂。這個不對稱性在損失上也是一樣,它也應用到悔恨和怪罪上。這個重點不是在做或不做,而是在預先設定的選項(default option)和偏離預設選項的行為之間的差別。有一個球隊在最後一場比賽中,輸得很慘,教練本來被預期去換人或換策略,如果他沒有這樣做,這會產生悔恨和怪罪
悔恨風險有不對稱性,它比較偏向保守常規的行為和風險規避的選擇。這個偏見在許多情境可看到。那些被提醒可能會因為他們選擇結果而感到悔恨的消費者顯現出對保守選項的偏好,傾向購買有品牌的東西,而非一般沒商標的商品。它甚至影響生或死的決定,想像醫生在診治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有一個治療法是正常一般的療程,另一個是特別的、不尋常的。這個醫生有理由去相信非傳統的治療對病人可能有利,會增加病人的機會,但是他沒有把握。開出這個不尋常治療法的醫生會面對一個巨大的悔恨、怪罪,甚至訴訟的風險。如果成功,好結果會增加醫生的名聲,但是可能的好處比起可能的壞處小太多了,因為成功一般來說是正常的結果,而失敗不是,所以這醫生因為風險規避而不會去試不尋常的治療方式。
人們在花錢消費時,常把現金購買與用信用卡購買分成兩個不同的 mental accounts,但是錢就是錢不應該區分不同 mental accounts,信用卡帳單你還是要用現金繳納
人們在餐廳嚐到一道很好吃的佳餚後,就很少會再嘗試其他菜色,那是因為人都會想要避免後悔
多數人的內心其實能夠有效抵抗 regret 心理,作者的建議是在作決定時不要考慮到失敗之後的後悔心理,朝著最有機會最高勝率的路走,就算因為 deviate from default 而備受責備或產生後悔心態,你會有比你想像的還要有能耐去調適以及使其影響最小化
Taboo (禁忌) Trade off : 如果有一個殺蟲劑 10000 瓶中有 15 瓶可能對小孩造成中毒現象,現在一個比較便宜的殺蟲劑上市,但 10000 瓶中可能會有 16 瓶會造成小孩子中毒,這樣要便宜多少錢父母才會買呢? 調查結果有高達66%的父母說無論便宜多少他們都不會買風險較高的殺蟲劑。這叫作 taboo trade off。我們可以理解父母不願意以獲得的金錢去換孩子可能的健康這件事情,但是要知道任何一位父母都只有在有限的資源下去保護和扶養他們的孩子,上述的想法只會有可能對我們想保護的東西/人造成傷害。從買較便宜殺蟲劑省下的錢可以投入更有意義的保護小孩的設備,像是安全座椅,這是有效資源分配的概念,因為若此殺蟲劑中毒機率僅增加一點點的百分點,但省下的錢可以投資讓小孩更安全的設備購入上,這才是合理的作法,而非無限上綱的拒絕殺蟲劑。
做任何事情都有風險,若對於微小風險反應過度,其代價非常高昂,若以下幾個人類有史以來偉大的發明若當初被人們以此微小風險作為恐慌依據的結果,如氯消毒技術、飛機、空調、開心手術、電磁波、冰箱、水痘疫苗和 X 光等,這些能夠救人使人生活更便利的發明,如果在實行之初其可能產生的風險被無限放大,人們現在的生活水平可能要倒退幾百年
偏好反轉 (Preference Reversal )是由心理學家 Lichtenstein 和 Slovic 於1971年發現的風險決策中一種奇怪而普遍的現象,即在期望值大體相等的一對博弈中,人們往往選擇概率高而損益值小的博弈 (稱為安全博弈),卻對概率低而損益值大的博弈 (稱為風險博弈) 定高價,也就是說人們在選擇與定價中表現出偏好的不一致現象,有時候個人會喜歡追逐風險,有時則會迴避風險。證據顯示,不同的誘導方法能夠改變各因素的相對權重,從而產生不同的偏好順序
記得要多運用 broad framing 的思考方式,你會做出更合理的決策。思考時不要只單獨看一個點,多運用 joint evaluation,而非 single evaluation,single evaluation 會讓你被 System 1 的情緒反應牽著鼻子走
以下是手術後的兩段描述:(1) 一個月後的存活率是 90%;(2) 第一個月的死亡率是 10%。此二描述其結果是一樣的,但是由於存活是好的,死亡是壞的,90% 的存活率聽起來很振奮人心,10% 的死亡率讓人感到恐懼。人類在一個問題,兩種在邏輯意義上相似的說法,卻導致了不同的決策判斷。
有個吝嗇鬼不小心掉進河裡,好心人趴在岸邊喊到“快把手給我,我把你拉上來!”但這吝嗇鬼就是不肯伸出自己的手。好心人開始很納悶,後來突然醒悟,就衝著快要下沉的吝嗇鬼大喊“我把手給你,你快抓住我!”,這吝嗇鬼一下就抓住了這個好心人的手。心理學上把這種由於不一樣表達導致不一樣結果的現象稱為“框架效應” (framing effect)。我們在心理咨詢中常常會碰到人際關係困惑的求助者,有些就是由於表達不恰當所致。“框架效應” (framing effect) 告訴我們:在人際溝通中,關鍵不在於說什麼,而在於怎麼說。
框架效應 (framing effect) 的應用,如何發佈消息甚至可以影響股市的走勢,該如何公佈好消息和壞消息? Richard Thaler 提出了四個原則:
如果你有幾個好的消息要發佈,應該把它們分開發佈。根據前景理論,分別經歷兩次獲得所帶來的高興程度之和要大於把兩個獲得加起來一次所經歷所帶來的總的高興程度。還比如,在你給人送兩件以上生日禮物時,不要把所有禮物放在一個盒子里,應該分開包裝;若你是老闆,給人一次性發5000元,不如先發3000元,再發2000元。
如果你有幾個壞消息要公佈,應該把它們一起發佈。因為根據前景理論,兩個損失結合起來所帶來的痛苦要小於分別經歷這兩次損失所帶來的痛苦之和。
如果你有一個大大的好消息和一個小小的壞消息,應該把這兩個消息一起告訴別人。這樣的話,壞消息帶來的痛苦會被好消息帶來的快樂所沖淡,負面效應也就少得多。
如果你有一個大大的壞消息和一個小小的好消息,應該分別公佈這兩個消息。這樣的話,好消息帶來的快樂不至於被壞消息帶來的痛苦所淹沒,人們還是可以享受好消息帶來的快樂。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懸殊過大應分開;懸殊不大應該整合。
框架效應 (framing effect) 在經濟中的定義:當消費者感覺某一價格帶來的是“損失”而不是“收益”時,他們對價格就越敏感。我們來看下面的例子:在加油站A,每升汽油賣5.6元,但如果以現金的方式付款可以得到每升 0.6 元的折扣;在加油站B,每升汽油賣 5.00 元,但如果以信用卡的方式付款則每升要多付 0.60 元。顯然,從任何一個加油站購買汽油的經濟成本是一樣的。但大多數人認為:加油站A要比加油站B更吸引人。因為,與從加油站A購買汽油相聯繫的心理上的不舒服比與從加油站B購買汽油相聯繫的心理上的不舒服要少一些。因為,加油站A是與某種“收益”(有折扣)聯繫在一起的,而加油站B 則是與某種“損失”(要加價)聯繫在一起的。因此,企業在進行價格定價或促銷時,應該將之與『收益』而不是『損失』聯繫在一起,從而有效激勵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決策者會因為結果是正面的 (如採用此療程計畫讓 600 個患者中拯救 200 個人),而傾向 risk averse;會因為結果是負面的(如採用此療程計畫讓 600 個患者中 400 個人死亡),會傾向 risk seeking。即便是兩這段論述的邏輯、結果是一樣的,卻因論述採正面或反面的說法,而導致決策者做出南轅北轍的決定,這是因為你只用 System 1 來思考做決策,完全沒用到 System 2
我們思考的偏好會受到如何框架問題 (frame problems) 所影響,我們心理上產生的直覺通常是根據事情的描述 (descriptions),而不是事情的本質 (substance)。如在討論撫養小孩的免稅額時,富人的小孩免稅額是否應該比窮人高?或者是沒有小孩的窮人是否應該比沒有小孩的富人繳納更多的稅金?這兩個問題常會被窮人與富人所誤導,這不是問題的核心,問題在於如何定義每個家庭應該繳納多少稅金,而不是當對問題有疑問時,就一面倒向窮人
思考一下以下這兩個問題:(1) 若你花 500 元買了兩張電影票,到了電影院打開皮夾發現電影票不見了,你會再買兩張票嗎? (2) 若你到電影院,打開皮夾要拿出預先準備好的 500 元買電影票,卻發現 500 元遺失了,你會改用信用卡再買票嗎? 大部分的人在問題一會回答『否』,第二個問題卻回答『是』。其實兩個問題一樣都是損失 500 元,卻得到不同的結果,這是因為人們用到不同的 mental accounts 在思考,電影票不見了與電影本身直接建立關聯,500 元鈔票不見了是跟 general revenue (綜合收入) account 建立連結。你應該練習建立好一個 good frames,如何避免這樣的問題呢?你應該換個角度思考『若你遺失了 500 元,你是否還會去買電影票?』若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去買張新的電影票。用較寬廣的框架與涵蓋性較大的 mental accounts 可以得到較為理性的決策
在股票投資上每支個股的投資都是一個單獨的賭局,如果你把每支個股都放在不同的「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裡去單獨評估,就不免會受到「損失規避」的影響而「出盈保虧」,導致長期套牢、滿手賠錢貨,或者受到「可能性/確定性效應」的影響而「追高殺低」,導致慘賠或炸毀。打破心理帳戶將所有投資綁在一起視為一個「投資組合」,你就比較不會過度在意單一投資商品的可能虧損,或單次決策的潛在風險,你變得願意承擔必要的風險以換取報酬。
投資個股、每天看盤、頻繁進出,就是以 narrow framing 來投資,它會加劇損失規避與可能性/確定性效應,成為一個賠錢的詛咒;投資追蹤大盤(或和大盤連動性高)的指數型基金或 ETFs、避免太常看盤、長期持有,就是以 broad framing 來投資,它會減少損失規避與可能性/確定性效應、達到情緒的益處,幫助投資人做出較好的投資判斷與決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